杜德平:学习太极拳体会微述(连载十二)

武林动态 2013-09-16

怎样学好太极拳?如何能让功夫真正上身?我体会有三个必须。

第一是必须保证时间。什么是功夫?有人说:“功夫就是时间加汗水”,我认为再加感悟。对于上班族来说,做任何运动最突出的矛盾是时间,时间没有保证,不是加班,就是应酬,整天奔命,年计有余,日计不足。从小就记得“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警句,在几十年的练习中,我体会到早上上班之前的时间基本上是自己的,于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之前都要做些自我按摩,在静明、太阳、中脘、会阴、足三里、涌泉、三阴交、肾俞等穴位按108次。然后,去公园练太极拳,如此坚持了数十年基本没有什么大毛病。

保证时间是第一要素,许多朋友向我提出学习太极拳的请求,我一般是不答应的,不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关键是时间不能保证,身体还能顶得住,对健身的要求还不迫切,我总能越俎代庖,让人感觉是:“被健身”吧?再说了健身的方式各有不同,何必都和你一样呢,不符合“舍己从人”太极拳的基本原则吧。

第二是必须一门深入。怎样才能成功?有人说:“成功就是99%的努力,加1%的聪明。”说实在的,我练习太极拳走了许多弯路。从1983年开始接触太极拳我先后学了杨式、吴式和武式太极拳,什么24式,42式、88式、108式都学过,但是真的是囫囵吞枣,跟着比划,形在意不在。一问什么都知道,再问什么都说不透。本来吗自己都没整明白,怎么能给别人讲明白呢。何况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不好别人,也不能害人家。

2005年深秋一位朋友把我介绍给了解放军报社的傅大庆老师,每周末上午到钓鱼台国宾馆对面的街边花园打两遍拳,师傅对我关怀备至,精心培养。2006年我在傅大庆老师的带领下拜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著名太极拳大师马虹为师,参加了两次马老师的培训班,马老师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严谨治学,严格要求,使我走上了正道。2007年成为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从此我每天练太极拳两小时,细心的体会太极拳的含义,努力按照太极拳的要求去做,注意每一个细小环节。马老师告诫我们对于陈氏太极拳要做到忠诚、忠实、忠于,不能朝三暮四,开始我还不理,随着练的时间长了,逐步意识到撒“三忠”绝对是忠告,意义深远。

其实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坚持十年一门深入,就一定会成为行家里手。真经一句话,歪理万卷书。

 第三是必须提出疑问。世界上有许多事是不可思议,有些是因为科学手段有限,无法解释,更多的是因为所谓前人圣贤留下的所谓真理无人敢碰。虽然太极拳博大精深,但也不是滴水不漏。比如用意不用力的依据是什么?比如虚领顶劲?上领了,下会不会虚?比如云手和运手有什么区别?比如击地锤有什么意义,击地干什么?比如慢练太极拳和快练太极拳各有什么作用?等等。传授的人多,研究的人少。崇拜的人多,提出疑问的少。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关键在问,只学不问永远不是自己的,不问,永远上不了身。眼见的不一定为实,耳听的也不一定为虚。古时候的“晶”字三个太阳。天最亮的时候是三个太阳,三生万物吗,盯着一个太阳看久了,自然会眼花。感觉的不一定就准确,再好的食物吃多了,也没味了,再吃就腻歪了。老百姓讲“饿了糠如蜜,饱了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

太极思维,不是常规思维,而是非常思维。老子曰:“反者,道之动。”人脑有许多固有的东西都是错误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不灭”,其实也不尽然。既然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就一定发生变化。两推手,怎么能引进落空?怎样才能有效引进?引进的目的是什么?落空以后做什么?何时发力?发到什么程度?能不能向陈发科一样点到为止?

学太极,别太急。学习太极拳,需要坚持不懈;学席太极拳,需要一门深入;学习太极拳,需要一丝不苟;学习太极拳要敢于质疑。

作者简介

杜德平, 男,汉族,北京人,1958年1月出生。

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中国武术七段、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指导员,国际功夫联合会副秘书长。

从小热爱体育,曾在学校排球队三年。1983年开始学练太极拳,先后学习了杨氏、吴氏、武氏、陈氏太极拳。2003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学习期间教授加拿大学生20余人学习太极拳。2005年为北京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武术联谊会会员,太极拳中级教练。2005年学习陈氏太极拳。2007年拜马虹老师为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从2006年以来侧重研究太极拳理论和技击,授课200余次,受众20000多人。为传授太极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2年获中国武术协会六段证书。2010年获国家二级教练证书。2011年获中国武术七段证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