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关键

武林动态 2014-11-28

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会长晓敏在2010年全国社体指导员工作会议报告(摘要):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与服务并举

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中的管理与服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既要重视和加强队伍的管理,使之有序发展,也要重视和做好服务保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这不仅能激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维护了广大健身群众的利益,将产生良性双赢的工作效果和社会效益。晓敏指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虽然属于志愿服务的范畴,但也属于公共服务范畴,需要有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物质补偿,通过服务换服务,用服务促服务。

突出组织建设和效用发挥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具有非本职性、独立性、业余性、流动性、非约束性和公益性特点,因此,队伍的组织化程度、个体素质和保障条件是使其发挥好作用的基本要素。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没有发挥作用,原因就是没有把这些人很好地组织起来。晓敏在报告中要求,必须坚持以用为本的方针,在不断扩大队伍规模的同时,着力推进队伍的组织化建设,通过组织化促进效用化。把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化建设的重心放在城乡基层,保障人民群众体育健身基本需求和普遍公共利益。

坚持质量建队,数量与质量统一

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科学发展,既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要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综合素质、指导能力和服务水平,关键是要建立健全面向全体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完善培训制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为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持。要改变重视审批前培训,轻视上岗后继续培训的状况,要进一步开展定岗培训、定向培训、巡讲培训、远程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解决好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方便实用的问题。

社体指导员工作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是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为目的,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公益性活动。把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引入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实践,进而更加有力有效地组织动员一切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晓敏指出,我们要把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体系与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紧密结合,实现有机统一。要在实际工作中抓住“建队伍、抓项目、搞活动”这三要素,在活动和服务中不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影响力。

健全组织体系,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

要通过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建立,构筑起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体系。晓敏表示,把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建成社会体育指导员之家,办成依法自我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的自治组织。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要充分发挥业务职能和服务功能,提高自身规范服务能力,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扩宽领域、强化功能,不断开创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新局面。

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为了保持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关键是要从制度设计上、人财物力保障上形成常规的、长效的机制。各级体育部门要在体育事业费和体育彩票公益金中设立专项经费,用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装备器材配置、服务补贴、表彰奖励等。要制定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装备器材配备办法、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补贴办法。建立和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规范,加强现代信息网络建设,为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人民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晓敏在工作报告最后指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是事关全民健身事业基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发展。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是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传承和弘扬志愿服务时代精神,拓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领域和空间,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