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太极拳学”刍议

武林动态 2012-01-26

功夫资讯网香港讯 最近接到单颖老师(笔名:若水)来函将月前在珠海参加的《武术高峰论坛》所提交的论文与笔者共享;笔者喜出望外之余,拜读后更钦佩其精辟独特的见解,别树一帜。特将其论文分两篇发表公诸同好分享,冀大众有所增益。现将其首篇“太极拳学”刍议原文转载如下,供读者及友好共同钻研及参考。

“太极拳学”刍议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早有“国术”之称谓。有专家认为,汉字、中医、武术是华人的“三大文化符号”,也是华夏民族奉献给世界的文化瑰宝。然而由于武术界自身的封闭保守以及学界的浮躁,“国术”无法成为“国学”。我们有各类的“理工学院”、“化工学院”、“医学院”、“药学院”等等,却没有规范意义上的“武学院”(各类武校不在此例,因为不具学术意义)和“武学”学科。这与“武术故乡”、“武术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其实,早有学人提出“武术进课堂”、“武术进高校”(成为专门的学术领域)的倡议,就像“武术进奥运”一样。但是只是停留在“讲一讲”的层面,关键在落实。笔者认为如果进入“论证”和“实践”层面的话,可以先拿太极拳做“试验田”–建立“太极拳学”。

一、太极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太极拳的学科定位)首先探讨太极学科(或“太极拳学”)在学理上是否成立的问题。什么是“太极拳学”?太极拳可以不可以上升为“学”的高度?就像文学、数学、化学、物理学……或者是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笔者认为可以,而且也必须如此,才不会愧对往圣前贤创造的博大精深的武学资源。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还是一种文化和哲学。简言之,“太极拳学”是以太极拳和太极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太极文化古已有之,源远流长–一幅简约的“阴阳鱼图”默默无言,却成为了许多知识、许多学科、许多学问的哲学原点。太极拳作为武术门类中的一种拳术,它是太极文化在功夫领域中的独特表现形式。太极拳是太极文化的形体语言表述,是太极学术的特殊载体。其次探讨“太极拳学”的“知识性”和“理论性”。任何专门学科,必需具备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点,太极拳学是具备了这些要素的。太极拳不仅创造了“八门五步十三势”、“太极推手”等独到的“知识结构”,以“放松、柔化”着称,尤其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见长。且不说张三丰洋洋洒洒的修炼著述,仅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就完全可以视为可与《心经》、《坛经》相媲美的哲学名篇。“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如果理解了王宗岳讲了什么,再来研习张三丰的“太极两仪,天地阴阳,阖辟动静,柔之与刚。屈伸往来,进退存亡,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见忽藏,健顺参半,引进精详。或收或放,忽弛忽张,错综变化,欲抑先扬。必先有事,勿助勿忘,真积力久,质而弥光。盈虚有象,出入无方,神以知来,智以藏往。……”,你会体验中国文化之美并油然惊叹太极世界的丰富、太极境界的精彩!试问有哪项运动在学理上可以上升为如此高度?在“柔道”、“跆拳道”都可以上升为“道”,并在奥运会“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是应该扎扎实实的做一些关于太极拳学的“治学”功夫了。在这点上,笔者非常赞同李杰(前“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最近的一次讲话:现在不是研究武术“进不进”奥运的问题,而是“怎么进”的问题。应该说,武术(包括太极)进不进奥运,不是武术的损失,武术没有上升为“武学”,则是“武术”和“学术”的双重损失!

二、习练太极拳的目的和意义(太极拳的价值)现在有一句流行语叫“普世价值”。据说,“普世价值不分地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任何一个自诩文明社会的人类,只要本于良知与理性皆认同之价值、理念。简言之,普世价值就是人类创造的、千百年来经过沉淀扬弃而升华的、全世界普遍适用的、造福于人类社会的、最好的价值”。总之,“放之四海而皆准”。借用这套说辞来形容太极拳,估计不会有人反对。作为一项运动、一门学问,太极拳之所以被人们喜爱,是因为太极拳有其独到的价值。1、康体价值(保健性)拳论云:“终推用意究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说明了太极拳的康体价值。太极拳为什么能够强身健体,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呢?是因为太极拳融传统中医(经络、五行)、传统气功(吐故纳新)、传统武术(拳打脚踢、手舞足蹈)、传统道家(阴阳、清净)于一炉,比较全面地锻炼了身体的上下、表里、左右、身心各部位。而且寓动于静,快慢相间,不野蛮,不剧烈,不固执,不沉寂,不偏颇,是一种非常柔和、斯文、卫生、环保的运动。2、审美价值(艺术性)太极拳既是一种运动,又是一门艺术。有人将其与书法、围棋、中医并称为四大国粹。太极拳的运动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动静相和,其传统套路的招式编排,起、承、转、合,好似一曲幽雅跌宕的旋律,又好似一幅落错有致的书画,习之耐人寻味,练之乐此不疲。运动着是美丽的,思考着是美丽的,太极拳将这种“动”和“静”高度合一。静如泰山,动若雷霆,外示安逸,内显坚刚,既体现了形体美,又体现了气势美,多采多姿,意趣无穷。有人经过长期跟踪研究,认为习练太极拳,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和气质。用研究者的话来讲,“一个人平时你看不出他(她)特别,但当他(她)演练太极时,会显露出一种仙风道骨的高雅之气”。应该讲,资深“发烧友”都可以到达这个境界。当运动成为一种习惯,习练太极可以上升为艺术层面的“审美”,也可以停留在休闲层面的“娱乐”,的确是“男女长幼皆适宜”的一项运动。3、防卫价值(技击性)技击性即自身防卫的实用性。太极拳若无技击的实用价值,不能应用于自身防卫,就不可能在传统武林占有一席之地,也就不称其为“太极拳”,而只能称其为“太极操”或“太极舞”。把太极拳练成了“操”或“舞”,只具表演性,不具实用性,这是太极拳的悲哀、武术的悲哀。武术姓“武”不姓“舞”,功夫界历来视“花拳绣腿”为通病,贬为“中看不中用”。太极拳是将道家哲学用于功夫修炼的高境界的武术,它的“随曲就伸,无过不及”、“挨着何处何处击,妙手无处不浑然”、“以德服人,后发先至”的理念体现了中华武术的高超智慧和终极价值。当然,不能过于挑剔有些人只是为了健身和表演而把太极拳练成了“花架子”,只要他们能够自娱自乐,“操”、“舞”自便。只是不要忘记“操”“舞”之上还有“拳”的功能和境界,这样,习练者就会了解比较全面的太极拳了。4、认知价值(学理性)太极拳就像个宝贵的辞书,具有认知功能。“太极十年不出门”,不仅仅是在说功夫无止境,更是在形容知识无止境。太极拳具有很深的学理性,或称为易理性、哲理性。正如《易经》所表述的那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太极拳效法天地,运转阴阳,练“三才”、合“五行”、演“八卦”,进入了太极的世界,就是进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就是翻开了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天书。比如,人们公认武学中太极拳的理论体系非常完备,仅一篇寥寥百字的《太极拳论》(习惯成为“拳经”)已经包罗万千气象。“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随曲就伸,无过不及”;“仰之弥高,俯之弥深,进之弥长,退之弥促”;“由招熟渐悟懂劲,有懂劲阶级神明”–以上学理之阐述,无不显现东方传统文化的智慧之光。难怪有学者建议,高校哲学系的学生应将《太极拳论》作为必读篇目。上世纪中叶以来一段漫长的时间里,我们的教育口号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现在加上了美),如果需要找出某一学科能够全面涉及“德、智、体、美”的教育的话,太极拳学可算其一。5、修心价值(精神性)初习太极者,以人练拳、以动作行拳,得其体;太极入门者,以心练拳、以气行拳,得其韵;太极高妙者,以拳练人、以拳练心,得其神、入其道。“致虚极,守静笃”,“知其白,守其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太极拳可谓进入上述修为境界“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结论:太极拳的本来面目应是上述五位一体的精美合一,就像水之各种形态一样。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禅、武合一,求真悟道是修炼太极拳的根本目的。

三、习练太极拳的方法和途径(太极拳的修炼)太极拳是一门实践的学问和运动,有了学习的主观要求后,还要有科学的练习方法。武术谚语中的“低头弯腰,师承不高”、“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入门引路须口授,工夫无息法自修”、“学拳容易改拳难”等等,都是讲的练习方法要正确。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南辕北辙。至于所谓“三高一大”(高难度、高强度、高速度,大运动量)训练法等,主要还是在说练习的决心和态度,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练功方法。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高含金量”的拳术,太极拳的修炼方法是相当辩证的,简述如下:1、外练与内练“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这是所有武术的共同要求,太极拳也不例外。太极拳的“外练”指的是“盘架子”,拳架准确、工整、规范、细致、系统;“内练”指的是神情专注、行气自如、意念入静、收敛入骨。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无论是“准确”、“规范”,还是“入静”、“内敛”,都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到位、三天五日能做到位的。2、武练与文练“要练武,不怕苦”,抻筋拔骨、桩功套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些都属“武练”。“习拳容易明理难”,“明理”属于“文练”。要明拳理,必须研读拳经、拳论,学习前辈的练功体会,结合练习者的实际情况,找到切实可行、“对号入座”的练功方法。在这方面,也要“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来不得半点的虚荣和盲目。3、己练与对练“己练”指自己练套路、盘架子,“对练”指太极推手或散手。己练(套路)为“体”,对练(推手)为用;己练为筑基,对练为提高;己练为规矩,对练为强化。太极推手到了一定层面那就是艺术境界的“手谈”,高妙无比。

四、余论(太极拳的选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太极拳种类五花八门,陈、杨、吴、孙、武、赵堡、武当……即使是同门派,也出现了“式”与“氏”的不同以及“南传”、“北传”、“京派”、“海派”等等,出现了所谓“竞赛套路”和“民间版本”。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所谓“一师传九徒,连师十个样”。但是,在承认和鼓励创新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太极功夫不是标新立异的艺术,首要的是先“找到”并“保护”和“继承”传统。即使创新也必须立足在传统之上,先把“传承”搞清楚。笔者一多年拳友,30年前就在京城等地遍访名家,把访拳对象设定在70岁以上的老拳师,他认为只有通过这个年龄段以上的武林前辈,才有可能寻觅到“逝去的武林”。果然,他从王培生等武林前辈身上领略和讨教到了“真东西”。过去讲究“真人不露相”,所谓“君子千金不卖艺”。现在则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武术(包括太极拳)也被包装成了商品的时代,需要“慧眼识珠”,去伪存真、去华返朴,选择符合拳理、符合自己且“可实现发展”(即能够“活到老、学到老、练到老”)的拳种、拳式来习练,方不至于被拳法的五花八门所困扰。

单颖老师简介:若水即单颖老师的笔名,太极大师李经梧入室弟子、传统陈式太极拳十九代传人、传统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岭南经梧太极拳主教练、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副秘书长。他毕生致力钻研太极拳并爱好四出讲学和开设讲座与各界人士交流,现时在广州开办珠江文化教育培训中心,提供理想设备场所,为栽培下一代付出无私的贡献。

单颖老师

单颖老师演示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

单颖老师演示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

单颖老师演示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

单颖老师演示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

单颖老师演示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

单颖老师演示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

单颖老师演示吴式太极剑

单颖老师演示吴式太极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