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形意拳名家孙德宜先生

武术名家 2014-08-03

孙德宜(1904—1973),山西省太谷县北沙河村人,是形意拳宗师车毅斋的第二代传人,他自幼拜形意大师布学宽(车毅斋的入室高徒)为师,专习车派形意拳。在半个多世纪的武术生涯中,他晨昏演练,苦心钻研,功夫日臻精善,特别是散手的造诣(太谷民间叫撕扒)更是达到了随心所欲、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山西武术界被誉为“试金石”。

孙德宜先生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行四,自幼家境贫寒,为谋生计,除精心耕种几亩薄田外,他还拜东村龙二贵为师学会做豆腐干,他的豆腐于全县闻名,所以人们习惯地称他为豆腐干四儿或孙四儿,久而久之,他的大名孙德宜就被人们忽视和淡忘了。

孙先生未上过学,但他天资聪明,无论干什么事总是有头有尾,井井有条。艰苦的生活环境使他养成了吃苦顽强的品格。1914年的正月,刚刚十岁的他和几个穷人家的孩子在街上玩,本村富户段老财家的一只黄狗突然向孩子们猛扑过来,孩子们吓得不知所措。他本能地顺手拣起一块砖头朝狗砸去,正好打在了狗的眼睛上,狗调头就跑,这一举动,不巧被段老财的孩子看见,为此事他挨了段老财的一顿打,还让赔了两块大洋才算了事。这件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他决心立志习武,为穷人家的孩子们出气。从那时起他四处求师学武,1920年,16岁的他正式拜布学宽为师,专习车派形意拳。他天生一副学武的材料,身高一米八,虎背熊腰,膂力过人。他虚心好学,异常吃苦,再加之他天性聪明,功夫长进很快。一个三体势一站就是一个小时;一种腿法,一口气就踢上百次;一招一式,稳健扎实,同时他特别注重各种招式在实战中的作用。他如饥似渴的求艺精神深得布师喜爱,布师每每与人交谈时总是欣慰地说: “吾有德宜之辈,门下后继有人矣。”

解放前北沙河村有一座镇武庙,院庭宽阔平坦,这就是他晨昏演练的场地。他每天闻鸡起舞,从基本功到徒手、器械一招一式,稳健、认真、毫不马虎。练完套路就是拧大杆,近四米’长的虎三杆(即大白蜡杆底部的周长用手握住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空隙还有三指宽的距离),一口气就是上百次阴阳把。拧完大杆就是耍石锁;,五十多斤的石锁单手舞花每次多在百次以上,中间穿插空中抛锁、单臂接锁、掌穿锁心,直练得大汗淋淋方才罢休(此锁现仍在北沙河村的郭栋亮家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的形意功夫在武豪群聚的太谷县巳为公众所推尊(太谷素有“武术之乡”和“五星聚大谷”之称。因为李洛能的形意拳八大弟子其中五人在太谷,他们是车毅斋、宋世荣、宋世德、贺永恒、李广亨。其他的三位是河北深州的郭云深、刘奇兰,北京的白西园)。上一页1234下一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