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两个字摞起来(功夫两字叠在一起读什么)

功夫文化 2022-11-11

太极拳是很玄妙的东西。练成太极功夫之后,身心舒适,让人流连忘返。但是许多人望而却步,觉得太极拳太难,自己“忙”没有时间练。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听了郑曼青先生“培养有恒的七分钟”的故事,有慧根的人便能开悟。#太极拳#

一个人身体好的时候,常常忽略了锻炼。待到身体出现了大问题了,才明白健康是最重要的。

郑曼青先生也有这方面的经验:“只要一天你放弃,你慢慢就放掉了。”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后来郑先生发明了“七分钟”练拳有恒法。

学习太极拳“贵在有恒”。持贞静而不懈怠,守中正而无所失,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只要你明白了太极拳好,有利于健康,有学好太极拳的念想。就可以学习郑曼青先生的“七分钟”方法了。

郑曼青先生通过“早上练七分钟,晚上七分钟”,培养了有恒的观念和习惯。

要想把拳学好,一定要有恒。

郑先生一早起来,顾不上洗脸,吃饭,下床就开始练拳。如果今天很忙,要出门,就早点起来,非把拳练了不可。如果事情很急,而且已经起迟了,那饭可以不吃,拳一定要先练,洗脸摸一摸就行。

晚上看见床,先练拳才能睡觉,拳没有练,绝不上床。

正因为如此,郑曼青先生培养了有恒的习惯。郑曼青一生传奇,擅长诗、书、画、医、拳,素有“五绝老人”之称。

郑先生说过:"吞天之气,接地之力,寿人以柔。十三式之体用各得一式, 其用曰捋,其体曰中定。如此而已。应用时有一招捋就够了。拳架不过为学练而设计,其实到应用,一招都不需要。"

练太极拳尤以山清水秀之地最佳,天富有大气,多摄取可增长人之灵气。练拳时松沉到脚,落地生根,借地之力,化为劲,节节贯穿,妙用无穷。

养成有恒的习惯之后,练拳就成为拳友们生活中不可割离的一部分。

拳技的掌握,关乎能力,分熟练不熟练,必须反复习练,熟能生巧。这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拳法熟练了,才能去参悟拳理上的一些玄妙的东西,逐步提高自己的认知。

有形的拳和脚好练,无形的劲和道难求。因此,太极拳需要勤奋,还需要天赋和悟性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拳脚好传,心法难教。许多功夫难以言传,只能身教,通过感觉、神态和意识去传承。这也是为什么太极拳一定要有师承的原因。

太极拳必须先从无极桩开始练,无极而太极。先练竖劲,再练横劲。上下是奥妙,前后是本能,左右是技巧。

学习太极拳,悟性也很重要。比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及“用意不用力”就很难让一般人明白。

此处试举一例。婚礼时所用的龙门,下面有一鼓风机使劲吹气进去,空气灌满,才有我们所见的拱形。灌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太极拳举手非用力举起,而是气运形动。太极“运动”,由内气之运转,而后才有形之动也!

郑子一句“吞天之气,接地之力,寿人以柔。”精妙概括了上述情形。

以内气运身,关节务必灵活,筋肉松柔,富有弹性是必然的结果。

太极拳“以身带手”。通过开发先天之炁,强化腰部筋肉,强化肾脏机能,达到炼精化气的目的。补元培元之后才能精满化气。

文章写给有缘人看。

道不可以传,只能靠己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