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出手何为先?一篇好文章!

武术流派 2016-11-17

资料图

功夫资讯网讯 传统太极拳的起势,有的著作上叫“起式”,有的叫“太极出手”,有的先称“预备式”、再接一“太极起势”,还有干脆叫“太极势”的。这五花八门的叫法,是不是一回事,该叫哪一个好,实战中怎么用…… 这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说不大不小。 说问题不大那是因为从来没有人提出疑义,尤其是一向以爱揪根刨底著称的老外,也没见提过,“显然”不成问题。说问题不小,那是指这些问题要想三言两语就“忽悠”过去,恐怕不容易。 有人说,“起势”和“起式”实际是一回事,叫哪个都一样,关键是真懂真会。这话似乎没错。问题是如果都真懂真会了,还能出现各路“诸侯”各执一词,各行其事的现象吗?还不早该“书同文”了? 起势和起式,从表面上看差不多,实质上不是一回事。不过,两者之间又确实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不容易区别。真要是懂得两者区别了,那么将它们称作一回事,也许未尝不可;如果尚未懂得两者区别,就将它们称作一回事,那就难免产生误解以至误导。 要弄清起势和起式不同的实质,就要先弄清几个基本的概念:什么是式、什么是势、式与势的关系;什么是单式、单式与套路的关系;弄清什么是起势、什么是起式、起势与起式的区别;起势、起式与套路及单式的关系等等。 我们知道,太极拳的各种套路都是若干个“式”串联起来组合而成的。传统上把每个式叫做单式。单式是太极拳的应用单位。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等都是单式的名称,它们代表了各自在应用时的不同方式。 现在人们常讲的“24式”、“48式”、“88式”等,是一种根据单式的数量来说明套路名称的通俗讲法。这种讲法的优点是通俗易懂,一听便知套路内容长短。对于初学者比较容易接受。但单纯用单式数量说明套路名称,往往无法说明套路的特定样式,比如不能说明它在练法上究竟属于陈式,还是杨式,或是吴式等等。所以对练传统太极拳的人来说,一般不讲多少式,而只讲陈式、杨式、吴式等。 太极拳的每个单式都是由若干个势组成的。单式中各用什么势、势的多少,都是根据单式在实战应用中的需要来确定的。这就像书写用的文字,有的笔画多,有的笔画少。有时用竖、有时用横。十三势的每个势都相当于构成字的基本笔画和要求。而单式就相当于单字。所以,势是构成单式的最小单位和要求。 例如,吴式太极拳的揽雀尾一式与杨式不同,包含了棚捋挤按肘靠进退顾盼等多个势;单鞭中的势就少一些。不同的势与不同的势的组合,不同数量的势的组合等形成不同的单式。 早年间的太极拳教学,是按单式独立操练的。所以,每一个单式都有特定的起势和相应的收势,也就是说各个单式的起势和收势并不都是一样的。 起势的起,原指练单式时,由静到动的第一个势。所以有的“诸侯”便称之为“太极出手”。 又因为单式的起势多用掤,故又有“太极出手掤为先”之说。不过,绝不可以仅仅以为“掤是向外向上的力”,掤是势,是迎,是沾;不仅有向外向上,还有向内向下,有单手双手之分,有正掤反掤之别。 过去学拳,你前一个单式没练到师傅满意的程度,就甭指望教你下一个单式。当你学会了两个单式,师傅才会教你中间的衔接动作,使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这时你就会发现,前一个单式的收势和后一个单式的起势有了一定的变化。当多个单式一旦串联成一个套路进行走架演练时,通常只在第一个单式开始时有一个“起势”。这个起势也常常被称为整个套路的“起式”了。不过,这个起式的内涵仅仅是指套路中第一个单式的开始,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起式”。 现代意义的起式是作为一个单式出现的。如“24式”中的第一个动作,“起势”:“两脚开立,两臂前平举,两腿屈膝下蹲,两掌轻轻下按……” 起式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陈微明的《太极拳术》中。这本1925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著作,在“太极拳式” 目录中有一个“太极起式”,而在正文中却又没有了“太极起式”,只有“揽雀尾”。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先看看他对“揽雀尾”的描述再说:“向南正立,两足平行分开,与肩齐。眼向前视,两手下垂。此太极未动之形也。”“两手毫不着力,向前向上提起,提与胸平,手心向下,两臂稍屈,不可太直,与腰同时下沉,左手转至丹田,手心向内,向前伸出(此即是掤),略与胸齐。右手同时向右向下分开,手心向下,五指向前,左足同时斜向前进。此时全身坐在左腿,右足伸直不动。左实右虚。” 由此,不难看出,陈微明对“揽雀尾”的描述,包含了现在流行的太极拳大多数套路的预备式和起式。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由国家体委组织编写的24式简化太极拳的“起势”,及傅钟文写的《杨式太极拳》第一式“预备式”和第二式“起势”,都起源于此。可见陈微明的这种开头,是现代流行太极拳起式的滥觞。同时可以看出陈微明在提出“起式”这个概念时,是有所顾忌的,否则说明他的思路是紊乱的,也不会出现目录与正文不符的情况。 事实上,所有的传统太极拳无论是拳谱记录上,还是实际套路的教学演练中,原本都没有现代太极拳的“起式”。因为它在当时不是单式,不作单独训练的内容。换句话说,传统的老拳谱中对于拳架的记录主要是记单式名称;在演练时,除了上来一个站立不动的预备式,接着都是第一个单式开始。 从陈微明的著作来看,他也仅在目录中提到有“太极起式”,在正文的内容中却将“太极起式”纳入了揽雀尾,正是这个原因。解放前出版的其他太极拳著作中的起势,也都是以第一个单式的起势开始,并没有“双手掤起,捋按下蹲”这种“起式”。 其根本原因,就是传统太极拳是讲实战的,出手就是单式;单式是实战的应用单位。 解放后,大多数太极拳将“双脚平行开立,双手前掤,再捋按下蹲”这种起式作为单式,并列入拳式名称目录,这是一个发展,一种创新。当我们弄清了这个式子的来龙去脉,那么,写成“起势”或“起式”都可以。 既然把起式作为一个单式,那么怎样应用于实战呢? 我们知道,中华武术中任何一个拳种的套路中的每一个单式,在原则上都是可以用于实战的。因为单式是实战的应用单位,套路是由单式串联组合而成的,但是,由于套路是事先根据假设的“实战”情况编排的;而在实战中,对方在大多数情况下未必会按你假设的情况出手。所以,如果没有专门练过每种单式的出手(即起势),就直接按套路中的单式打法,往往在实战中用不上。 就像一个人看着棋谱下棋一样,对方不按你那棋谱走就没办法了。即使是编成对打套路也往往成了一种表演形式,于实战是无济的。太极拳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当前太极拳的演练方法,主要是建立在传统的行工练法基础上的。 行工,就是练功,它是以练内气(内功)为主的文练法,即慢拳。这种练法正如《十三势行工歌诀》所说“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可以健身。然而,太极拳毕竟是武术,除了要练内功,还要练应战技法。 太极拳的应战技法训练,是以单式为单位的散手练法,是武练法。如果将行工练法的“大松大软”文练拳式直接用于散手技击,在实战中要吃苦头的。例如现代套路中的起势是两脚平行分开站立,不动步,双手前掤,然后两手下按。这个动作在行工中是导引内气的,不是散手技击动作,它要求松静柔和与意念呼吸等密切配合,所以动作要慢。 在太极拳法中,双手前掤是单式如封似闭的起势。要连续上步并辅以身法的收纵,做到手足齐上、一动无有不动,而不能手动脚不动;更不能等对方握住自己双手后再去掤。正确的用法是,当对方迎面或当胸来拳时,我“足踏门槛手封门,登堂入室先敬神”。门槛是指对方前脚;对方两脚之间叫中门;脚外侧叫墙根;堂室指对方躯干和头部。足踏门槛,就是上步踩住对方前脚背,目的是不让其逃脱。手封门,是双手前掤来拳后紧接着捋按其双臂。 这是吴式太极传统拳法中十分经典的动作,要充分体现“护住自己往外打”的特点。要特别注意的是前挒时双手不可平行,不可太开,应尽量靠近,至多相距一拳。一旦沾上对手双臂立马翻手成捋按。 总而言之,起势也是可以技击的,但一定要苦练。套路中的单式不能原封不动地用于散手技击。因为套路中的单式已因假设的技击方案作了改动。 所以拆拳使用单式须明师指点,切不可依样画葫芦,一切照搬。更不能在连十三势的内涵都没弄清的情况下,想当然地指望用瞪眼法去迎战,否则必然挨打。所以弄清行工技法与实战技法的区别十分必要。(来源:搜狐体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