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著名演员王德顺: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武术流派 2015-11-25

著名造型哑剧演员、影视演员王德顺

功夫资讯网讯 近日,大雪席卷京城,整个城市瞬间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远远望去,晶莹的雪花像轻盈的玉蝴蝶一样在翩翩起舞。傍晚时分,记者伴着夜色,专程走进京城一家健身会所,采访到了著名造型哑剧演员、影视演员王德顺老师。神清气朗的老爷子虽年近八旬,但行步如飞,身材健硕,绝对称的上是当今国内最具代表性的“高龄青年”。

初见王老爷子,他正在做健身前的柔韧练习。只见他一腿架在高于头顶的健身器材架上,一腿笔直撑地,身体富有节奏地拉伸,幅度由小渐大。末了还把腿停在空中几秒,腿功不凡,让人叹服。

其实王德顺算是大家的“老熟人”。从《天地英雄》《飞越老人院》到《闯关东》《二炮手》《我的二哥二嫂》等,近年来他一直活跃在大银幕和电视屏幕上。特别是今年年初上映的电影《重返20岁》,王德顺扮演的角色李大海,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早在1970年,在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当了10年话剧演员的王德顺,复员后被分配到长春话剧院。一次偶然的尝试让他发现:在舞台上,有些情节如果只用动作表演,省略语言,观众仍能明白,并且饶有兴趣。于是,演出中,王德顺经常做出让同事感到古怪的行为——删掉台词,只做动作。

凭借着自己对这门艺术独有的情感,王德顺开始琢磨着要锻炼自己的身体了。他以前总是不停地开会、演出,并没有注意过自己的形体锻炼,但是要演哑剧,必须得有一个健美的形体,才能够被人欣赏。王德顺“是个笨人”,可贵处不在天生条件,在于肯下工夫。四五十岁了开始咬着牙锻炼,慢慢地练出了肌肉。

偶然的一次机会,王德顺参加了国际布莱希特研讨会。在会上表演了他自己创作的第一部哑剧《人与蛇》,取材于农夫与蛇的故事,既演农夫又演蛇。他想得很清楚,“哑剧不能两个人演,这样比划观众会着急,一个人演就不用说话,用虚幻来表现没有的东西”。十几分钟的表演引起了德国大使馆的注意,后来,大使馆特邀请他去德国参加哑剧节。

一切就像王德顺预想的那样顺风顺水,然而他又萌生了另外一个想法。为了让世人看到中国人创造的哑剧,王德顺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安稳的生活,携妻子一家老小将哑剧带到了我们的文化中心“北京”,做了最早的“北漂一族”。当时无论怎样的艰辛,甚至一度露宿街头,仍没阻挡他对哑剧艺术的追求,就像王德顺说的那样“这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一台戏,不是我们学别人的。这是自己的东西,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这种感情无法割舍。”随后,王德顺被正式邀请参加在科隆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哑剧节。也正是这次,他成功的将“造型哑剧”推上了国际舞台,而“造型哑剧”是世界上唯一的哑剧种类。

之后“活雕塑”的诞生,王德顺以一个雕塑的形象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诠释着雕塑之间的情感,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王德顺因此也有了“活雕塑”之称。影视也成为了他的另一个起航点,因为之前的舞台经验,让他在诠释每一个荧屏人物时都显得那么游刃有余,于是有更多的人通过荧屏熟悉了这个硬朗朗的东北大汉,谁也没想到,今年三月份某中国国际时装周里,一场主题为“东北大棉袄”的T台走秀,他以一位东北老大爷现身,健美的身材、矍铄的精神,和他近80岁的年纪极不相符。惊呼了在场所有的人,因此“最帅大爷”一举走红。

王德顺生演艺生涯相当传奇,可谓生命不息,“折腾”不止。他1936年生于沈阳,10几岁时想造飞机,20出头时又想做医生,24岁时当上话剧演员,。50岁开始演哑剧,57岁创造“活雕塑”,晚年又进军影视圈……今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重返20岁》中,王德顺出色地诠释了“李大爷”一角,让不熟悉他的影迷啧啧称奇。又因T台走秀,一举走红。王老坦言,之所以尝试了这么多,就是不想浪费生命,“我的心态年轻着呢,愿意尝试新事物。”他说,无论是演戏还是运动,他都图“玩个高兴”,“心态如果不好,人怎么能健康呢?”

我们的生命,就是以不断出发的姿势得到“重生”。为某些只有自己才能感知的来自内心的召唤,走在路上无法停息。当与之相仿的同龄人,正钟情古稀之年栽花养草之雅兴,享受儿孙带来之幸福时,他却从未放弃过自己前进的步伐,每天保持着两个小时的健身锻炼,追求者自己喜欢的艺术,付出了常人几倍的努力与艰辛。

人的潜能是大可深挖的,当你要说太晚了的时候,你一定要谨慎,它可能是你退却的借口。如果没有开始的勇气,何来疯狂的过程,又怎知终点的模样?他的人生过的那么的充实,像一颗闪耀的金星影响着我们。他身上太多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故事,值得年轻的我们学习与深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