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鲲忠:两岸文化积极交流 创造武术新生命

武术流派 2013-08-22

功夫资讯网讯 青少年武术教育关系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的健康,有着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意义,为增进两岸青少年友谊,加强两岸武术文化交流,第五届青少年武术文化交流大会暨第七届寿光少林武术节已于8月16日----19日在山东省寿光市举行。本次大会以“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促进两岸武术文化交流”为主题,包括各种拳法、器械、绝技的演练及机体表演项目,期间举办了高端武术论坛峰会及武术技艺现场交流。

比赛间隙之余,记者简短的采访了中华武术总会理事长黄鲲忠先生。

以下是采访实录:

记者:相比往年本届交流大会规模、层次、水平上有哪些不同?

黄鲲忠:今年跟往年相比,寿光武术节是第五届了,在第一次受邀的时候,当时是规模较小,武术项目较少,内容单一。但这一次经过双方多次沟通交流整个规模都跟以前不一样,有很大提升,武术内容和项目也增加了许多。

记者:通过武术交流大会,两岸武术人进一步加深技艺和情感,在武术文化传播发展方面对当地(山东寿光)起到了哪些促进作用?

黄鲲忠:山东对台湾的武术交流起步较晚,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山东是武术之乡,是传统武术的发源地,许多拳种的发展都是在山东。台湾也是一个武术的汇聚地,在明朝时期,主要传播南拳,到了民国时期以后才渐渐地有北派拳法,尤其是在近几年大量传入台湾。在历史的因素上,两岸的武术有着不同的发展,但是在相隔几十年之后,现在又有机会开放交流,通过这样的武术交流可以感受到在武术文化上面,两岸武术虽是同源,但因为时代背景不同,武术在不同的地区会擦出不同的火花,台湾就是因为有各派武术汇聚,才能跟一定文化相结合,所以这次我们特别安排了一个节目《跳鼓威武风》,这个节目里就要求有武术的功底,但又结合了台湾名俗文化,可以展现出武术新风貌。大陆也有许多武术是跟各地文化相结合的,寿光有寿光的文化,如果没有交流的话它只会局限在本地,透过交流会跟其他地区的武术文化碰撞出火花,只有经过这种碰撞、切磋,才能创新武术文化。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武术文化各门派、各拳种不是永远不变的,只有经过时代的演变,经过武术交流与沟通,才能将两岸武术文化汇聚在一起,创造出武术新的生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