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形意阴阳拳理-姜寿海

武术流派 2013-07-12
形意拳是模仿大自然中有关禽兽动作形态的一种拳术。拳与道合,道即自然规律。《周易》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形意拳理是最贴近大自然规律的。形意拳的基础功法,即拳的起始式“三体式一天地人合一”。 《荀子·礼记》中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古阴阳学说是具有辩证法的哲学理论。一般而言,自然界中凡是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后退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前进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形意拳来源于自然,亦必回归于自然。所以,在演练形意拳的过程中,各种动作形态必须结合并依据自然界阴阳原理,才能使拳术效果最佳,甚至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譬如在行拳时,把鸡形的刚烈(阳)与燕形的柔顺(阴)、虎形的前扑(阳)与马形的后躜(阴)、龙形的裹括(阳)与蛇形的钻拨(阴)、熊形的膀劲(阳)与猴形的缩蹲(阴)、鹰形的疾爪(阳)与鹞形的翻躜(阴)等,相互配合磨炼,具体内容论术如下。一、鸡形与燕形鸡是一种智谋信勇灵性之物。鸡有欺斗之勇,功于陆,性善斗。斗时,皆以智取。口刚而能啄,两腿连环能独立,生威抖翎,爪能抓且能踩蹬,能腾空,进退无时,往来无定,全身应用随时生能。以拳之用,力量最大,故取为鸡形拳。鸡行走轻灵,落步沉稳,在一脚轻提时,身躯端正,无丝毫牵动倾倚。拳谱中所谓“金鸡独立”之势,也就是说她的腿部稳实。再看鸡争斗起来,很灵活,从模仿这种稳定中术艺灵活的动作来分析,主要环节是鸡的踩步,乃是收爪轻提前移,虚中有实,放爪落实又很稳,实中有虚,虚实互相依附着,故能使步行稳准。所谓“步步似鸡行”,是对行步中的唯一要求,采取这样的动作形态来锻炼虚实依附的“踩劲”。 燕是一种最轻妙敏捷之飞鸟,性有抄水之巧,躜天之能,飞腾高翔之妙,动转无声之奇,故取之于拳为燕形拳。燕的取水之巧,是说燕的穿飞形态,在掠水而过时像穿梭般的敏捷,看似着水而又不着水,不着水又似着水,这种似着非着的境界,显示其动作之灵妙。模仿这种动作之形态,以此来锻炼轻巧的进身法。从这种动作的主要环节分析,穿飞前进着重是由高向低走。所以,拳谱说:“进低走。”向低处走,实际是为向高处穿。这样身形循着弧线运动,就显得滑利而轻巧。采取这种形态,是为了锻炼身躯滑利轻巧的劲头。二、虎形与马形虎者,山中猛兽之王。虎之天性,有离穴抖毛之威,扑食之勇。此勇之威力,起于臀尾之劲(督脉),发动涌泉之穴,起落不见形。此形取之于拳为虎形拳。虎坐卧藏洞中,以拳之应用,外猛而内和,形势顺,则虚伏而丹田气足,能起真精补还于脑。故日“猛虎穴伏双抱头,长啸一声令胆惊,翻掀尾剪随风起,跳涧抖擞施威风”。虎的颈项短,不易回头后顾,善于向前蹿扑,勇往直前,绝无返顾。它显得非常雄壮和坚实,蹿扑起来,前脚伸展,因项短而似抱头一般,所以拳谱叫“虎抱头”。虎的腰部轻松灵活,又称老虎美人腰,身躯转换全凭腰部活动,腰部的轻灵提蓄,加强了蹿扑的气势。模仿这些动作,是锻炼腰的活泼和前肢的壮实,再结合勇往直前的意识来分析,它的主要环节在于提蓄丹田之气和松腰的蓄势,使“蹿扑”壮实。所以,采取这些动作形态是锻炼“蹿扑”之劲。 马者,最仁义之灵兽。它善知人心,有垂缰之义,抖毛之威;有责蹄之功,撞山跳涧之勇。故以性情言,谓之心源,以拳之言谓之马形拳。马有奔腾之长力,在奔腾起脚时,身向后躜,屈膝而实蹄。为模仿起步出脚时,撤胯向后躜蹬,并把后足跟蹬实,来锻炼步法和脚法。从这些动作的主要环节来看,撤胯向后躜蹬,前虚后实是为了起脚出步,前后对称,使身躯稳定。拳谱论脚法云:“脚起而躜,脚落而翻。”这里说的躜,就是撤胯松腰,使全身重心暂向后引顿。如果重心随着起脚前移,身躯就不能稳定。所谓翻,就是功由后足跟上提,循小腹向上翻,脚的下落是劲向下沉。这样上翻下沉是上下对称的,与前后对称是同一目的,使身躯平衡稳定,就能得机得势。所以,翻躜是相辅相成结合的,没有后下的躜,就没有前上的翻,有了躜一定要翻,采取这种形态,就是练“躜翻”之劲。三、龙形与蛇形龙是最灵猛之物。龙之天性,有蛰龙翻浪升天之势,抖擞之威,游空探爪缩骨之精,隐现莫测,取之于拳为龙形。此形之精意,神发于目,威生于爪,劲起于承浆之穴(任脉)。以拳法之用,外刚猛,内柔和,形势顺,心虚空。故形态似一波未定一波生,好似神仙水上行,忽而冲空云处跃,声光雄勇令人惊。龙是象形动物,他有搜骨之法。我们从古图案记载中观察,龙是一种身躯庞大而具有缠绵、曲折、蜿蜒的动作形态,似如没有骨节一般。模仿这种形态,在意识上要把全身骨架骨节松开,使得整个身躯好像用苇子裹缠着极柔软的一条物体。拳谱上说,“龙腰”就是无从分别身和腰,整个身躯像腰一样能转动。所以,我们要练成整体柔软,也就是在全身骨架关节都松化的动作形态上进行周身缠绵的曲线运动。从这些动作来分析,它的主要环节是“绕”和“扫括”,也就是锻炼“裹括”之劲。 蛇是最灵活之物。其有拔节之巧,有缠绕之能,曲伸自如,首尾相应,故古时有长蛇阵之法。取诸身形,用之于拳,能活动腰力,通一身之骨节。故击首则尾能应,击尾则首能应,击身则首尾皆能相应。其身有阴阳相摩之意。因蛇之灵活自如,故拳之命名为蛇形。练之形势顺,则能起填精补还于脑。蛇有“钻拔”之能,蛇钻入竹草丛中,就无从寻找。因稍有空隙,它就能钻越,而且竹草仍然不见动摇。故模仿这种微空即钻的形态,就动作中的主要环节来分析,因为它有着周身节节贯通的灵动劲。所以,采取这种形态就能锻炼全身节节贯通的“钻拔”之劲。四、熊形与猴形熊者,躯体厚实健壮之物。性直不屈,力鼎泰山,其形极威,有竖顶之力,斗虎之猛。它能站立起来,头部竖着向左右周围巡视,并能舒展前肢爪撩带并拍击。拳谱上说“熊膀”,就是指它动作中的重点。从形态上看它是沉静的,而动作是“勇猛短毒”的。所以,要模仿熊形,就是指它的这种动静结合、舒束多力的形态。分析其重要环节,熊的舒束多力,主要是“束身为一”。前肢虽短,但肩圆背满,能舒展运用。所以,可采取它的沉静形态和锻炼“舒柬”劲之长处。在身形方面,我们就能做到“竖顶虚领”、“松肩拔背”,使劲由脊背发出而运于两膀(术语亦叫“两翅”)。 猴者,最灵巧之物。它有跳涧飞身之灵,有晃闪变化不测之巧。在拳用其形,有上树之巧,展转挪移莫测之妙。故模仿猴的动作形态,就是要达到躯体的灵活。从这种动作分析,其腾纵必须先缩蹲。所以,采取此动作形态来锻炼“缩蹲”之劲。五、鹰形与鹞形鹰为鸟类中最猛最狠之禽。其性瞥目能见细微之物,放爪能有攫获之精。它在攫取食物时,自空直下,非常敏捷,尤其是爪的收缩更为机灵,抓拿非常准确。“老鹰抓小鸡”,即是如此。拳谱上讲“鹰爪”,也说明鹰的抓爪是关键。模仿鹰在盘旋中突击性的敏捷而准确的捉拿动作,分析这种动作形态的主要环节,在于不准不抓,一抓必准,抓起来完全是突击性的。突击,是要求急促并一气团聚而着实的劲,犹如火烧般的“撅”劲。所以,采取这种动作形态,就是练这种鹰势身法“长”向高处,疾狠快落直下的“撅劲”。 鹞是雄勇灵敏之飞禽。其性有翻身之巧,入林之奇,展翅之威,束身而捉物,且有躜天之勇性。故取之于拳形,能舒身缩体,起落翻旋左右飞腾,外刚内柔,灵巧雄勇,是鹞之天性。鹞与鹰都是鸟类,空中飞翔,而鹞是多侧翅翻腾的形态,为模仿锻炼起落的身法。就这种动作的主要环节分析,它的侧翅是向横里起,翻腾要把脚爪撤回。采取这种形态,须注意腰胯的抽换,并锻炼“横劲”。所谓“起为横,落为顺”,有起必有落。所以,横直劲是交叉的,鹰鹞是互为关联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