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转虚实须留意(也谈杨式太极拳虚实转换的问题)-谢文德 赵幼斌

功夫秘籍 2014-06-25
《太极》杂志曾于2010年第4期,刊登胡克禹拳友关于《“十八图风波”与“实脚转”原则》一文。文章认为:“杨式太极拳的‘揽雀尾’变‘单鞭’是虚脚转还是实脚转的问题,长期以来,在杨式传人中,一直争论不休,甚至杨家门人、亲族传人也说法不同,各执其辞。”文章作者在经历了一段实践和研究以后,得出的结论是:杨式太极拳“实脚转的动作超过整个拳架动作的三分之二,可以说凡是转身动作几乎都是‘实脚碾转’,实脚转身成为杨澄甫晚年拳架动作一个重要特点和行功的重要原则。”“实脚碾转”既然是杨澄甫宗师晚年拳架动作一个重要特点和行功的重要原则,广大杨式太极拳爱好者,关注这一讨论就很自然了。《太极》杂志于2010年第6期,又发表了王广兴拳友的文章《我谈腰转与“虚实脚转”的关系》。文章着重指出:“腰转与虚实脚转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腰转是本质,而虚实脚转只是现象。”并且认为胡克禹拳友“这二十多年的体会是深刻的”,“他讲的非常对”,“所谈练拳的三个要领是对的”,只要把“实脚转”改成腰带实脚转就圆满了。文章最后笔锋一转,提出“要向杨振基老师学习,他在用腰上讲了十三种方法”。读了这篇文章,不仅没有让人理解究竟是实脚转对,还是虚脚转对,反而越加糊涂了。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杨振基老师(1921~2007年)在遗著《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中,讲到揽雀尾按式转单鞭应该注意的事项中,斩钉截铁地说:“杨式太极拳在动作转换方向时,不是以实腿扭转的。要求实腿变虚后腰带虚腿转,虚腿是以脚跟为支点,前脚掌随腰转动,没有独立的转脚掌(脚掌外撇,内扣)的动作。这种两脚由实变虚,腰带虚脚掌转动的方法……是杨家的祖传。”可见,王广兴拳友的文章,无论怎样具体肯定胡克禹拳友的观点,但在原则上,在结论上还是否定了他的主张。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理一理胡克禹拳友主张杨式太极拳“凡是转身动作几乎都是实脚碾转”的根据。根据之一,是傅钟文先生的弟子奚桂忠写了一本《杨式太极拳学练释疑》一书,专门就揽雀尾变单鞭“实脚转身”的问题,谈了他的看法。认为“传统的杨式太极拳是由杨公澄甫定型的,但杨公之拳应分为两个时期(宜以1928年为界),其拳理和练法前后自然会有不同”,“只不过是虚脚转在前,实脚转在后而已”。果真如此吗?这个问题胡克禹拳友在他的文章中已有答案。他写道:“杨澄甫1934年出版《太极拳体用全书》,书中记载:由前势,设敌人从身后来击,我即将重心移向左脚,右脚尖翘起,向左侧转动坐实,左右手平肩提起,手心向下,一致随腰,左右往复荡动,以称转动之势。”看来,若照奚桂忠先生关于杨公澄甫拳照和练法,以1928年为界分为前后期的话,对于揽雀尾按式变单鞭,杨公澄甫在后期是主张腰带虚脚转的,并不像奚桂忠先生所说,1928年前,杨澄甫是虚脚转,之后便是实脚转。根据之二,是“傅钟文老师平时教学生都是实脚转换,而且经常强调实脚转换的好处”。同时,“赵斌老师在世时,曾经讲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曾专程去上海半年时间,与妹夫傅钟文就杨式太极拳的拳架套路进行过专门讨论。……如此看来,赵斌老师在《杨氏太极拳正宗》一书中,强调由揽雀尾变单鞭时,‘切记右脚重心不变’的告诫,并非笔下之误,而是与傅钟文老师当面沟通并统一了看法的”。人们面临两难的选择。一方面是从6岁起即随乃父杨澄甫学拳、1948年28岁又到广州与大哥杨振铭(字守中)共同练了几个月拳的杨振基老师说,腰带虚腿转动的方法是“杨家祖传”的练法:另一方面是曾经伴随过杨澄甫宗师左右的族亲傅钟文、赵斌老师告诫人们“揽雀尾由按式向左、向右往复运动时,切记右足重心不变”,即实脚转动。这就是胡克禹拳友在文章开头说的:“杨式太极拳的‘揽雀尾’变‘单鞭’是虚脚转还是实脚转的问题,长期以来,在杨式传人中,一直争论不休,甚至杨家门人、亲族传人也说法不同,各执其辞。”按照胡克禹拳友二十多年实践和研究的结论是:“凡是转身动作几乎都是‘实脚碾转’,实脚转身成了杨澄甫晚年拳架动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行功的重要原则。”这一结论与文章作者本人引用的《太极拳体用全书》的记载,相互矛盾,《太极拳体用全书》关于揽雀尾按式变单鞭并不是“右脚重心不变”,而是要求首先“将重心移向左脚”,腰带右脚(虚脚)转动。此其一。其二,《太极拳体用全书》于1934年出版,是杨澄甫宗师晚年的代表作,书中展示的拳照,是公认的杨式太极拳“ 型架”。我们认为,研究杨式太极拳,只能以杨公澄甫的“定型架”为标准。由此可见,胡克禹拳友主张“凡是转身的动作几乎都是实脚碾转”的两个根据都不能成立。要弄清传统杨氏太极拳究竟如何转身,唯一的方法是追本溯源,从杨澄甫宗师《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寻求答案。《太极拳体用全书》有文字明确说明的转身动作共有36处。其中,转身360°的2式,270°的2式,180°的14式,135°的11式,90°的2式,45°及其以下的5式。在这些转身的动作中,有3式即左分脚变转身右蹬脚、转身摆莲、双风贯耳是独立支撑转体,其余33式中,除撇身捶(包括转身白蛇吐信)和左右分脚,各有一式过渡动作外,全都是定式拳照。现在的人,要弄清如何转身,只有从有关环节的文字叙述中去理解。从《太极拳体用全书》的拳照和文字叙述中,可以知道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转身动作,既有所谓“实脚转”,也有所谓“虚脚转”。如第二十八节扇通背转第二十九节撇身捶,就是在“重心不变”的情况下以“左足(实脚)向右偏移转坐实,右足变虚”,即所谓“实脚转”。而第五节揽雀尾按法转第六节单鞭,又是明明确确的“虚脚转”(详情前面已有引文,此处不赘)。可见,太极宗师杨澄甫本人并没有把“实脚转身”与“虚脚转身”对立起来,而是根据不同动作的需要,运用不同的转身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杨澄甫宗师的转身方法,我俩在一起做了有益的探讨,我们的一致结论是:目前在杨式太极拳爱好者中引起争议的“实脚转”,还是“虚脚转”的问题,其实质是一种练法的差异,不存在套路或套路动作孰是孰非、谁对谁错的问题;而由“实脚转”还是“虚脚转”所引发出来的某种练法“动作更灵活”,或“不伤膝盖”等概念,来否定另一种练法不是正宗的套路,更是一种错误的结论。第一,“实脚转”或“虚脚转”,都是杨式太极拳套路在传承中的实际存在。比如杨澄甫传的太极“长拳”套路,就是多以“虚脚转”来转换,其特点是转动幅度较大、动作较快、身法较活的练法。所以,以这种“虚脚转”的方法演练,不管多少式的套路或其代表人是谁,不能说是不对的;而杨澄甫晚年所突出“实脚转”的演练套路,也并非在这之前的套路中就没有实脚转的动作。如“长拳”中的转身撇身捶,单鞭变云手,单鞭变提手上式等,都是在弓步实腿不变的前提下来完成下一式的动作。以“实脚转”的特点是变换快、紧凑、沉稳而灵活,对腰腿功夫的增长较之前者显著。所以,以“实脚转”的方法演练,不管多少式的套路或其代表人是谁,也不能说是错的。人们可以根据师承的传授和个人的习惯,选择一种练法,或者两种练法同时并用。关键是必须遵照《十三势歌》关于“变转虚实须留意”的告诫,切实弄清两种练法的正确方法,掌握要领,并加以熟练地运用。第二,要切实掌握两种转身法的要领。以揽雀尾按式转单鞭为例。揽雀尾按式是右弓蹬式,右腿引为实;左腿蹬,为虚。这里前实后虚是相对于身体重心略偏前而已,前腿并非全实,后退并非全虚,做到两腿互为其根,按式劲势饱满即可。此时的右脚踏地是全实,由此,接做单鞭运用“实脚转”的正确做法是:(1)实腿胯根微沉,使坐骰沉劲对脚跟,产生脚跟实而脚掌虚的效果,并不着意抬脚尖。脚尖翘则上顶,脚腕硬,小腿紧,不符合拳法,不利于转动。只要达到脚下前虚跟实的暗变,实中有虚,不失松灵即可。(2)以脚跟为轴,转动时裆内开外裹,胯、膝、踝关节与作为转动轴的脚跟形成同身体整体的一起转动,脚下略有由外向内扣转的感觉即可。切记不要让膝关节脱离胯和踝关节而向里扣来带动腿转,这样膝关节容易损伤,且转动不灵。由此可见,这种“实脚转”,实际上当实腿胯根微沉、骰骨对脚跟时,重心已由实脚的涌泉穴后移至脚跟,大部分体重已转移至大腿的骰骨与脚跟的转动轴线上(并非指垂直轴线,是骰骨与脚跟直线合住劲形成的轴线,类似于门轴的效用),前脚掌已变虚,转动并不费力,是变相的“虚脚转”。这种“实中有虚”的转法,也巧妙地体现了太极阴阳的特点,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为其根,互相依存,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灵活运用。再说“虚脚转”的正确方法:(1)重心由右腿(实腿)转移至后腿(虚腿),前脚尖微离地面,右腿由实变虚,虚中有实;左腿(后腿)由虚变实,实中有虚。(2)以前脚跟为轴,腰带手脚一起转。但切记前脚尖不可翘得过高,以免引起胯、膝、踝关节紧张,影响全身放松。可见,虚脚转身也要方法对头,否则也会变为错误的转身法,形虚而实实,影响行拳质量,甚至损伤膝关节。杨澄甫宗师在《太极拳体用全书》出版的《例言》中强调;“太极拳只有一派,无二法门,不可自眩聪明,妄加增损。要提防私心妄改,以误传误,易失体用之真传。”可见,他对人为地增损其拳架是坚决反对的。当然,人们今天的分歧,不属于人为地“妄加增损”之列,而是在传承中,“由于传习者各自的武术基础不同,文化素质不同,社会阅历不同,性格和体质不同,对原传拳架的理解不会尽同,采取的修炼方法也不会尽同,于是,形成的擅长技法(所谓‘绝招’)和练拳风格必然有异。这就难免所习拳架和拳式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 (康戈武;《杨澄甫定型架的意义和给我们的启示》,见《中华武术》2006年第12期)。环顾杨公澄甫亲授的弟子中,不乏名家、泰斗,他们在遵守《太极拳之练习谈》和《太极拳术十要》的前提下,在练法上可以说各有特色,后人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都肯定他们是一家,与杨公澄甫的拳势功架一脉相承。我们的责任,不是轻慢武断,在肯定一种练法的同时轻易否定另一种练法,而是要敢于面对差异,甚至分歧,以《太极拳体用全书》为准绳,尽可能地予以规范和统一,以拳理拳法为要则,领会杨式太极拳练法的精髓。在尊重杨式太极拳历史发展的客观基础上,在符合杨式太极拳实质相同、不违规矩的前提下,求同存异,予以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杨式太极拳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永远不失其真谛和独特风格,从而更好地为人类造福。(本文经杨式太极拳第四代嫡传人杨振铎先生审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