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练太极拳感悟-杜广智

功夫秘籍 2014-05-11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势如金刚又似行云的魅力及强身健体的功效,化打合一的击技效果,深受人们喜爱。它既古老又新颖,既高雅又朴素,既健身又防身,既锻炼人的意志又能陶冶人的情操。它凝聚着浩瀚的民族文化。通过习练太极参我明白了一点太极的内涵,结合随想谈一丝感悟,愿与广大太极参爱好者商榷。1.松与僵习练太极拳最主要的是解决一个“松”字。不松便会紧, 只有松了才会心平气和,收放自如。从练拳讲,松了才会气血 周流,打通经络,从而起到强身健体之功效。平时在练拳时 讲究拳不用力,全身处于放松状态,无论用何姿势,全身都要做到“松”字,只有身体松下来才能用意念行气运力,如果周身松不下来,用了蛮力,则蛮力一出,真气难以调动。初学时,总免不了精神紧张。精神紧张气易上浮,而动作有力,生硬的蛮力便是僵。太极拳讲不用力是不用蛮力,不能僵硬。松了以后不是没有力,放松和有力不是一回事,两者不矛盾。所谓松不可过,松过了就是懈,懈过了就是瘫。就像车轮一样,松过了轮子就旷了,而发生摇摆。必须从“圆”字中来,找圆的运动是有一定规律的,松是圆活而不乱摆。怎么样做到松?是要经过多年的磨练,不用蛮力,练的时候不图快,按照太极拳的理论去做。松本身就是自然,功到自然成。所以拳经说“练拳如走路”,人从小习惯走路,就没有不是很自然的走,所以初学要松,自然就能松。人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来到世上,不知害怕恐惧,就像初生牛犊不畏虎一样自然放松,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以后,人们又逐渐形成了自我保护的潜意识,遇什么事情都紧张起来,不自然,更不放松。习练太极拳感悟世间万物皆为自然,充分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以及它的源泉,耕耘了便会有收获,努力了就会有结果。学了太极拳处事方式就会有所改善,这就是太极拳的潜移默化作用。遇事沉着就是松,死打硬拼便是僵,不讲方法亦是僵。真正有“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精神,正确面对,泰然处之。太极拳在放松中习练,还能有效防止或延缓皮肤老年斑的生成,增加皮肤、肌肉的弹性;改善肌肉中血液循环的作用,还有驻颜、养颜,防止过早脱发,降低血压等效果。2.慢与快初学太极拳气易上浮,精神紧张,还能拔气,动作快了,气更不沉,这对身体也是有影响的。尽管知道慢了好,不发劲好,但总是慢不下来,慢了就觉得没意思,慢了又站立不稳。学骑自行车也一样,慢了容易倒,达到慢骑的人是从快上过渡过来的。因此说习练太极拳初始阶段能慢还是慢一点好。那么,为什么要慢呢?慢到什么程度为好?我认为,慢是用功的手段和方法,而不是目的,不慢则紧张而不能松,不慢则找不到细致,也找不到运动规律,不慢则气血不畅,达不到有氧运动的目的。比如才学写字,老师和家长督促的是“慢点写,慢点写!”而这种督促用意在不可潦草,须了解用笔的方法,怎样顿、怎样提、怎么转折,习惯了,自然速度就提起来了,并不是越慢越好,假设说练拳越慢的功夫越深,善于写字越写越慢,那还怎么运用呢?慢是将每招每式的眼法、身法、步法、手法的规律掌握住,再通过量化积累的方法达到熟练,进而将实用方法弄明白,需发力的动作做得当,逐渐达到“心与力合”“力与气合”“气与心合”的内三合标准。这时练拳的速度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掌握了。习练太极拳的慢与快,应是慢而轻灵不滞,快而沉着不浮。慢而不滞须转换的恰当,快而沉着须转换的圆满。慢快相间的速度才是好拳法。3.柔与刚凡晓得一点太极的人不论是学过练过还是听说过,都知道太极拳是“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然后摆出做操的样子像是在切西瓜。美哉!太极拳!其实,我认为太极拳是柔与刚并存的。在用于技击时,只是柔与刚的表现形式。柔是引化,不顶劲,沾连粘随,与人同步。刚是身体的高度整合用力于一处。陈鑫先生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曾说“周身上下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击”就说明了这一点。太极拳的运动形式都是缠丝运动,而缠丝的原理是公转加自转,其表现出来的“离心力”和“向心力”是相对、相等、相动而衡的物理现象。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要达到神韵境界,可以处处享受到一种被渲染的超逸威猛,潇洒雄浑,扬则如旭曰升腾势冲霄汉,俯则如夕阳西下势沉万丈深渊。使拳法动作在韵律感的基础之上再积累揣摩,让有韵律的拳法动作加以升华,此时的柔与刚则表现为寓柔则如行云流水、微风柳摇般翩若惊鸿、宛如游龙;寓刚则如风起云涌、山崩海啸般惊天动地、雷霆万钧。这种拳法动作的神韵,柔与刚的配合,又在自然中流露,方是炉火纯青的最高境界。遇友切磋,则表现为柔,如逢涓流,虽玉立挺拔而让涓流缓去,谦恭如待;遇悍强敌,则表现为刚,如遭波涛汹涌、致敌于胯下,让洪灾如草遇劲风般偃服,固若金汤。在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的工作态度,学习热情,处事方法处处存在着柔与刚的太极理论。细细品嚼,回味无穷。自身的本事再大也有比自己大的,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把自己看得自然一些。说话、做事不可太刚,越刚就越脆,再脆就断了。与同事之间、同学之间、上下级关系之间等都出现了僵化,最后成为孤家寡人,因此这种刚是不可取的。在刻苦学习、勇于上进、克服困难上,在与病魔做斗争上,则要表现出刚来。越刚就越坚强,越勇敢。在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则表现得越柔越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多与积极向上的,具有科学思想的,具备奉献精神的,尊老爱幼的人柔在一起共同进步,相互提高。这样的柔是值得提倡和借鉴的,遇问题多思考,遇困难应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具备滴水穿石的精神,都达到了柔的成功。否则越柔,素质越差,水平越低,一事无成,最后有可能走上不归路。西楚霸王项羽,虽力能举鼎,才气过人,骁勇善战,然不善用人,封侯失措,致使政治失策、战事失利,四面楚歌,引兵东向却不肯过江。此时应知错了,渡过江去,总结经验教训,大不了从头再来。可他太刚,在乌江(今安徽和具境)自刎而死。这就是刚的代价。而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总结历史教训时,表现的刚真是恰到好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打过长江去,解放了全中国。世界制造业500强的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示意点头,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他的地位那么崇高,却一点也不骄傲,这不就是表现的柔吗?为了把试制的产品推销出去,曾近百次地 拜访难以接见的重要领导,后来感动了所有人,他也就成功了。这种永不放弃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意志就是表现的柔的耐性。太极拳的柔与刚不只是在打拳时能表现出来,在办理事情上,处理关系上,明确决策上都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柔要柔到浑然一体。刚要刚在恰到好处。真正做到“刚柔相济”。4.意与力行动是由思想支配的,太极拳的动作也是由思想支配的,而这个思想就是业内学者常说的“意”。在习拳中,把“意”理解为合乎拳法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理想”,而非空洞的“幻想”。人们常说的用“心”去练,也就是指的用思想、用“意”去练。一般来说,意即是心。然而仔细分析,心与意之间尚有区别,那就是心为意之主,意为心之副,心意密切相关。无论是行功练拳或推手,心动则意起,意起则气随。心静则意坚,意坚则气沉。因为意从心出,意体现其拳形,观其拳形则知其心意,明其传神。拳形表现尚欠佳者,主要原因在于手练有余而心练不足。2012年6月15日,我的老师刘成德先生面对全国各地前来学拳的师兄弟说:“我不提倡一天练多少遍,有的学员一天练三十遍、五十遍、七八十遍,但其拳形 还不见好,我在打全国比赛时练的遍数也不多,但要练一遍是一遍,用心去练。正确的练法越练越熟,错误的练法越练越瞎。”老师的谆谆教诲,足见练拳之练意的重要性。用意的拳形体现出来的看点,犹如一首诗、一幅画,其意又和着现实生活的气息。雄浑中有意趣,豪放中有温润之韵。什么是力?恩格斯讲得最简洁,他说:“从静止到运动就是力的表现。”《人体力学》告诉我们:“力就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或发生变形,都是力的作用。”力的产生是成对的,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构成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用力方向、力的作用点。”太极拳中,所有的动作,也都离不开上述一些力的观点。如磋步、顿步、震脚等动作,都是作用力于大地,而借地之反作用力的措施。推手,我给对方一个劲(作用力)再借用对方的反弹力(反作用力),即所谓借力打力。这都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表现。拳中顺逆螺旋力正是力学中的力偶原理,太极拳中的掤劲、弹抖劲,正是力学中的弹性力。左托右采(野马分鬃)又是力学中的杠杆力。拳论云:“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以及两人交手时,“先要后给”,或“先给后要”等等折叠劲,都是借对方之作用力或反作用力的技巧。即以其人之力还治其人之身。正是《拳论》中所讲“顺人之势,借人之力,接人之劲,待人以巧”。对付对方的来力,强调我力与来力先合之,再稍改变其角度而拔之,即可使其落空。“合即拨也”。这又是力学中的合力原理的太极拳运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讲:“虽然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武禹襄讲:“每一动,唯手先着力,始而意动,继而劲动。”李亦畲《散放秘诀》:“擎起彼身借彼力,引到身前劲始蓄。松开我劲勿使屈,放时腰脚认端的。”充分体现了我本身以作用力于大地,而借地之力,同时借对方之反弹力而发放对方的道理。太极拳是武术,一种应敌术。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武术,它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主张不主动侵犯他人,即“彼不动,己不动”。正像陈鑫所说:“我守我疆,不卑不亢。”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一身浩然正气,宽仁贵和。敌人主动进攻时,上策是能容能化,力求化解来力,使其落空。运用折叠劲,做到“来时欢迎,去之欢送”。以其人之力还治其人之身。由此可见,太极拳的力是打拳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所谓“用意而不用力”是指在太极拳拳法的练习上,要注重方法,讲求招式。学拳初始时,用“意”尽量将身上的“犟力”用量化的方法逐渐克服掉。“用意而不用力”中的“不用力”之含义,应该是不用拙力、蛮力、僵力、硬力、笨力,以及单摆浮搁的局部力。太极拳拳法体现“刚柔相济”的才是好拳法,意与力是不可分的。用“意”向“明师”请教拳法每招每式的使用方法,弄明白后,再用“意”揣摩着实用方法去练,这样就可将实用方法中需要发力的动作用“意”带着“敌情观念”、有的放矢地练习拳法,使拳法动作达到“练拳如交手”的意境。真正如老师所言:“练时似有人,打时似无人。”5.顶与丢太极拳是一个不尚力的拳种,《太极拳论》中“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又指出“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些经典的论句,都很准确地阐明了太极拳不尚力,不能产生“顶”“抗”之力、要舍己从人,不能顶抗。顶抗是人自然的反应,锻炼正确了,锻炼久了就能克服掉。太极拳不是对抗项目,是引化,是牵动四两拨千斤,自己保持平衡,引化对方失去平衡,在对方失去平衡的基础上,不是前引就是后加,加速其不平衡。人先天不会丢顶,人的僵力是后来形成的,幼童不会用力,很放松,就不会产生顶。身体放松了,上下相随了,外表敏感了,增加了灵敏度,才会所谓“听劲”,拳谱说“上下相随人难进”,自身是一个整体了,贯穿了就有了功夫。“沾连粘随不丢顶”指的是与对方同步,能听(掤住)对方的劲,进而把对方引透,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发挥自身优势,控制住对方。那么,什么是丢呢?丢指的是“丢劲”和“失掤”。掤是建立在放松基础上的,运动中只有周身关节、肌肉自然放松,由内形于外的掤才能自然畅通,鼓荡于皮。若松得不彻底,势必导致掤劲不足,这就是太极拳论中所说的“一分柔一分刚”的道理。但柔不能全然无力,无力则为丢劲,丢掉中气就是“失掤”。只有在放松的前提下,中气才能由内形于外,才能做到柔中寓刚。掤劲来源于内气,日积月累,愈练愈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灵活多变的浩然之气,由此可见,丢之严峻,丢之危害极大,丢之使人震惊。师爷洪钧生先生说过:诗可品,书亦可品,人亦能品。他用拳法论语中的“不丢不顶”品人之德行:“一个人,走在大街上,被一只狗无端狂吠,大声叱喝它?狗能吠你,自有它的道理,无非是狗仗人势,人事不明,叱狗等同于人狗同咬,是丢了还是顶了?丢了!拿砖头打或用脚狠踢这畜生?打狗看主人,主人能依着人打他家的狗吗?此行为是丢了还是顶了?顶了!叱喝不得,打也打不得,只有一走了之才是不丢不顶之举啊!”洪钧生大师的太极拳理论“顶与丢”能应用在现实生活的多个方面。我们在和谐社会的环境之中,如何用“顶与丢”去评价、审势与把握事情的尺度呢?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比如说与领导之间、与同事之间、与尊长之间、与客人之间、与友人之间、与亲属之间、与朋友之间把握好“不顶不丢”,确实有利于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在自身的生活习惯上,把握好“不顶不丢”,在处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上把握好“不顶不丢”,在处理自己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把握好“不顶不丢”。那么,自己将时时处在有氧的、有阳光的旺盛的环境之中成长着,享受着。更事事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发展着、奉献着。6.中与重“中”是指练太极拳时的身法要立身中正。“重”是太极拳动作的重心转移应稳重、厚重、持重,避免双重。人体在静止状态站立做到“无前,无后,无左,无右(无极状态)”时,就达到了“不偏不倚”,假如前方有了“重”的感觉,这就说明身体前“倾”了,反之则是后“仰”了,假如左侧有了“重”旳感觉,那就是左“偏”了,反之则是右“倚”了。而这种“不偏不倚”做到了,就达到了“无过不及”的标准,将“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标准做到了,就自然达到了“立身中正”。将这种“立身中正”做到“放松,自然”,就达到了“中正安舒”的太极拳极致标准。《太极拳论》说:“立如平准。”陈鑫也说:“拳者,权也。”平准就是我们常说的秤,权就是秤砣。陈式太极拳等于同时用了两套秤。手等于普通秤上的砣,它的作用是拨转对方加在我方某个肢体方面的力量,能够引进而落空。膝则等于天平点上的砝码,对方来力在我左肢,我方以左膝上提以引化来力,同时我右膝下沉以加强身体的稳度。这种动作同于杠杆原理。劲上领就是支点,对方来力就是重点,我方的手和膝就是力点。不过它和我们日常用秤称物的目的不同。称物时要求力点和重点平衡。在拳法上,则是对方力大则减少力点使它落空,对方力小,则加强力点使之反转回去,但都必须配合自转的顺逆缠法,适当地滚动摩擦,才能发挥借劲与截劲的作用。太极拳的重应稳重、厚重、持重而勿双重。稳重是指太极拳的动作稳而不迫,重似山峦;稳重能固本壮根,必无轻佻、轻浮之病。厚重是指太极拳的动作重而不滞,轻而不浮。厚重则能从容沉静,必无轻躁、轻薄之虑。“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持重是指太极拳的动作灵活轻快,无轻率妄动之举。能持重,则能动而有定。能持重,则能做到“形如搏兔之鹄,神似捕鼠之猫。静如山峦,动如江河”。双重是指身体一侧手足上下同实。造成双重,必然导致手法引化迟慢,步法转换失灵,招法难以施展。欲做到不犯双重,不丢不顶,全在周身上下相随的螺旋运动,变化的方向、时间恰到好处,无过不及。手实足虚,也就是彼刚我柔,避免双重。但我手的实是对方加在我方的劲,我以自转引化,仍然是虚中的实,而以柔对刚。如何用身法“转换”重心,而保持身体的中心“不偏不倚”呢?试试看:在迈右腿时,身法左转,松沉折叠左裆(使左大腿根内侧跟小腹左侧夹紧)塌稳左腿站立,这时身体的“重心”在其“中心”不左移左偏的状态下,就可自然地被“转换”到左腿,而右腿就可“前进”或“后退”自如了;在迈左腿时,身法右转,松沉折叠右裆(使右大腿根内侧跟小腹右侧夹紧)塌稳右腿站立,这时身体的“重心”在其“中心”不右移右偏的状态下,就可自然地被“转换”到右腿,而左腿就可“前进”或“后退”自如了。我们再来看“板车”(地排车)在载物行进中,遇到上坡或下坡路时,其“重心”是怎样调谐(转换)的?“板车”(地排车)在载物时,人们是将所载物品均匀地装载在车板或车箱中,必然还会试试“前沉”和“后沉”。前沉时(前部双重时),就往车板(箱)后部多装点;后沉时(后部双重时),就往车板(箱)前部多装点,直到找到(随遇平衡)不前沉也不后沉(中正时)的感觉时止。在行进中遇到上坡路时,就很自然地将车把往下压,将板车(地排车)的“重心”通过车轴转换到车前部;遇到下坡路时,就很自然地将车把往上抬,将板车(地排车)的“重心”通过车轴转换到车后部,而车和货物的“中心”始终保持在中间(车轴)部位。绝不会中途遇到上坡路时,就将货物往车前部搬;遇到下坡路时,就将货物往车后部搬;更不会以移动车轴来调谐其“重心”以保持“中心”的稳定。总之,稳重则根固叶盛;厚重则沉而不浮;持重则灵变有定;双重则寸步难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