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太极拳-吴国富

功夫秘籍 2014-05-01
杨澄甫前辈曾说过“太极拳是绵里藏针的艺术,是用意不用力的功夫”很形象的描述了太极拳运动。首先指出了太极拳的训练要从松柔入手,正确的理解拳理,用心细细地体验它的运转过程。也就是说“意识的训练”以意带身。将自身各个环节打通,以求节节贯穿。通过长期按照太极拳的规矩,培养、积累,形成习惯,就能自然圆活了,在此基础上方可达知己功夫。这一阶段就是由心知到身知的一个过程,就是这个过程使很多拳友终生要追求的东西。这段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要细细地体验、理解。而非“盲修瞎练”要用脑子,记住:身体是听从大脑的,而不是身体指挥大脑。感觉身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力与地接触后如何传导于手,它的传导过程是否自然、顺达,哪里不顺达,怎样才能使其顺达。老前辈们常说:打拳一定要慢,细细的体验,自身有无抗力,就是不要和自己较劲,有不顺随地方,就要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如何调整,切记:不要练成慢打的外家拳,一遍要有一遍的收效。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又谈到了知彼的功夫。前辈们常教导我们,初练太极拳,不要急于与人搭手,因为这个阶段你还不具备周身一家,就是还不知己,何谈知彼。正所清“先求己,再求人”。当然了,当你把自身安排好,节节贯穿后,你将不会受力,也就不为人治。高来高走,低来低就。合规矩,还要脱规矩,一切任自然。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到,左重则左轻,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轻,而左已去,方可达到懂劲阶段。很多拳友在练拳时,一味的找根,好像入地三尺一样。但有没有想过,劲由内换,若一味求根就会暴漏自己的虚实,阴阳的转换就不在内,而在外了,就会被人所治。想一下“一只大气球,气不要打的太足,暂说三分之二的气吧,把它放在海里,当海浪涌过来的时候,气球会怎么样?它不会下沉也不会被打翻,而是会像吸在水面上一样随波荡漾,而这时的水,一直都处于受力状态。如果你在一点上给它加力,它会自然凹进去,而气的容积没有变,却把外力吞化了,当力离开的时候,它又会随力的离去而自然膨起。”这个例子,你会不会想到粘黏连随,不丟不顶,随屈就伸,轻灵圆活呢。具备这些条件要像气球一样内气鼓荡,周身具有捧力。再说一个风和树的例子,就像树叶会把风给它的的力量化掉一样,树枝的摇摆程度和风给它的力是相等的,而树干树枝树叶对风的反弹力是谁给的呢?是树根,当树叶受力时,会传导给树枝,再传到树干,树根就会给它们一个反作用力,这不就是节节贯穿的一个传导过程吗。这个例子咱们说了以身带手和以手带身的关系。再说一下,器械与人的关系。说白了,它不但是意识的延伸,还是我们对松柔的一个检验。是检验在器械给人力时,是否还能松柔自如,也就是一种试力的过程。就如在练习太极杆时,只有在松柔的状态下,做到周身一家,自然顺遂的情况下,节节贯穿,使力达于杆尖。总之,你打多深的地基就盖多高的楼。佛家说:“有道无术,术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吴国富,1968年出生于武术世家,祖籍河南省清丰县,现居邯郸。自幼酷爱中华武术。杨式太极拳嫡系传人杨振国先生入室弟子,武式太极拳名家翟维传先生入室弟子。2008年率邯郸市队参加香港首届国际太极拳推手争霸赛。本人获金牌三枚,团队荣获至尊大奖和太极拳最佳推广奖。荣获本届赛事团体第一的最高荣誉。个人曾在各类大型比赛中荣获金牌26枚,银牌,8枚,铜牌8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