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太极桩歌诀-程龙飞

功夫秘籍 2014-05-23
李德印教授在《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一书中,对于太极桩(又称升降桩,也叫起势)作了几句言简意赅的歌诀,为太极拳初学者打开了方便之门。笔者多年从事太极拳的普及推广和研究,略有些心得体会,今试对太极桩歌诀进行解析,以期与读者诸君共同探讨。太极桩歌诀曰:“两手提按腿屈伸,立身中正体浮沉;落如端坐收臀胯,起如提丝力均匀;起吸落呼自然法,高低适度量渐进。”一、两手提按腿屈伸手的上提力点在小臂前部,在提的过程中,要体会提重物般的缓慢与吸气深细匀慢长相配合。外形与内在呼吸同时练习,比单一学习动作更加事半功倍。深呼吸可以改变胸压与腹压,按摩脏腑,自然深呼吸会有最大肺活量和吸氧量。呼吸的深细匀慢长,可使动作更加缓慢;缓慢的动作,也可使呼吸更加深细匀慢长。按是下按之意,犹如按水中气球。气球在水中本身就有上浮之意,当你下按时,有按不下去之意感。下按为阴,气球向上浮之力为阴中有阳(下为阴,上为阳),可以很好地体会手与球之间的阴阳变化,对于阴阳做到初步认识。腿部的屈伸是与手下按同时进行的,手按多少,腿屈伸多少,这样手与脚就自然联系起来了,可以锻炼出上下协调、周身一家之太极。反过来理解,后面动作手的上掤与两脚蹬地是同时进行的。脚向下蹬地,身体向上慢慢直立,手臂也向上慢慢上掤多少,而不是手和腿各自为政,各行其道。理解此意后,慢慢就会明白“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与手”,“手到脚到,力由脚生,虚实分明”等太极劲法。练习此法,可以避免脚到手不到,四肢不协调之拳病。此法可帮助太极拳初学者加快入门,规范拳套,使拳理拳法慢慢融于动作。久之,外形和理法能够趋于统一。二、立身中正体浮沉在行拳过程中,无论起落浮沉时都要立身中正,如同人在摇晃的小船中,保持重心的稳定,保持心态的从容。身体中正,要做到头虚虚顶起,下颏内收,面容端正,目光平视,牙齿轻咬,嘴唇轻闭,舌抵上腭,鼻吸鼻呼,以一念代万念。后脖颈微向后,轻贴衣领,胸部微抬,感觉颈部自然竖直,随呼吸两肩松沉,但一定要立腰竖颈,精神提得起。如此则无滞重之虞,两眼明察秋毫,神目如电,松腰立腰,关节肌肉、思想神态处处松开松活。也就是说,立身要中正安舒,尾闾要中正,臀不可后翘,胯不可前顶。坐胯立腰,腰要松开,松直,松活,松立。脊梁骨竖直,头顶百会与会阴在一垂直线上,两肩平,两胯平。三、落如端坐收臀胯向下沉落时,要求臀部内敛,敛臀提肛。臀部不收敛会造成身体前倾,身型无法中正安舒。但臀部收多了会顶胯,会造成身体后仰,身体紧张。臀胯收敛到位,是保证立身中正的重要环节。收臀收跨像端坐的姿势,在身体起落中一样要保持这种姿态。因为,下按时两腿屈伸最容易造成身体的前倾后仰,身体就不能中正安舒,呼吸也就不能深细慢长,造成不必要的紧张,神态也就不能从容自然。四、起如提丝力均匀起立或上升时要匀速,像抽丝一样的匀速,抽快了就断了,抽慢了会停滞呆滞。抽丝的缓慢外形,可以使呼吸更加深细匀慢长。抽丝的劲力锻炼是太极拳的基本锻炼方法。有了抽丝般的感觉,就有了匀速,就有了绵绵不断的行云流水。所以,太极拳运动是一个绵绵不断、行云流水的运动。一环套一环,一式连一式,就如同一个完整的圆,找不到头尾,无始无终,一式的结束也是下一式的开始。五、起吸落呼自然法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升吸降呼,是太极拳的简单呼吸法。呼吸从自然呼吸入门,慢慢过渡到有时顺腹式呼吸,有时有逆腹式呼吸,进而大小周天呼吸练习,久之可以打通任督二脉,气血阴阳自然调整平衡。呼吸法的练习,可以伴随冥想打坐、意守入静、满体松弛、导引、吐纳、气沉丹田,道家养生的大门慢慢就打开了。有了呼吸的太极拳,才是有氧运动,体内氧气的充分,使动脉血管里的血液更加有活力,加之身体浮沉,腿的屈伸,使血液回流心脏速度加快,身体器官及组织的新陈代谢功能增强。六、高低适度量渐进架子的高低,运动量的大小,运动强度与密度的掌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做任何事情要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许多初学者架子低,没练多久,膝关节便疼痛难忍,就是因为架子太低,膝盖经常超过脚尖。又有人刻苦习练,但理论之识甚少,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苦练多年,不得要领,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苦练和开悟要同时进行,基本功必须要苦练,再做到练悟结合。运动强度与密度的控制是最不好把握的,过犹不及。如同炒菜放盐,多放则咸,少放则淡而无味。运动量太大,易疲劳,难以恢复,拔苗助长则伤;运动量太小,不见效果,达不到锻炼之目的,如同隔靴搔痒。架子的高低,运动量的大小,决定运动的强度与密度,而运动的强度与密度是锻炼身体最难把握的一环,须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口传身授,长期指导,最终才会大彻大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