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陈颜胜

功夫秘籍 2013-11-10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呼吸力/陈颜胜

一、太极拳内功与拳架的关系 太极拳是内家拳、内功拳,关键在“内”字,内功即丹田气;内劲即呼吸力、丹田力、意念力的内在统一。

马虹恩师讲:“拳法之妙,在于运劲。”练拳不懂得每个拳势、每个动作的劲力内涵及变化,永远是花架子、空架子。内劲与外型完美的统一,规矩与内劲完美的统一,是太极拳拳架锻炼的重要标志之一。

太极拳拳架、推手、散手是太极拳内功的一种表现,内功少林武术称为禅。

拳架要充分地表现出内功的功力,体现出功力的强与弱。初级功法看外形,中级功法看劲路,高级功法看气势,超级功法显神韵。内功为拳之主,拳为内功之用。

拳只是内功的表现,是内功的有形化;而内功是拳的精神本质,以内功入拳,便可以达到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太极大道也就是内功的大道,我们学习太极拳,必须做到:内功必须和拳架、推手、散手功夫合二为一!

传统的太极拳教学方法是一开始就采取呼吸与动作自然结合。正确的呼吸是进人太极之门的金钥匙。

打拳要时刻注意调整呼吸。打拳时,为什么有的人憋气,喘不过气来?原因就是呼吸没有调整好,气没有运好、沉好。

二、什么叫呼吸力 是指练拳中肺呼吸与腹式呼吸相结合,主要通过鼻子进行长呼短吸,使之与周身动作配合起来而产生的力。三、表现形式 让人用两手按住小腹和命门穴,做呼吸,让其感觉到吸气时小腹内收,呼气时,命门向外膨胀的感觉。请大家相互体验一下。四、具体的锻炼方法 丹田呼吸:指逆腹式呼吸属先天呼吸,是太极拳内功呼吸法。包括两层含义: (一)逆腹式呼吸 在吸气时逐渐收缩腹部,在呼气时使腹部鼓出。具体练法如下。

1,前后逆腹式呼吸法

预备 两脚与肩同宽,两脚使劲下踩。两手交叉于小腹前。右手在外,左手在里,虎口相扣(图1)。

(1)吸气 鼻吸,吸气同时收腹、松胯、提肛。小腹使劲内收,吸到底。肚脐与命门穴形成一股对拉劲(图2)。

(2)含气 吸满后,略停闭气,不吸不呼,l至3秒钟。在短时间内暂停丹田呼吸,这叫含气(图3)。

(3)呼气 小腹使劲外鼓,同时命门、整个腰际全部外撑,感到整个腰要爆炸的感觉似的。呼到不能够再呼了为止。肚脐与命门穴形成一股对顶劲(图4)。这样周而复始地吸停呼,每次练习不少于50次。

2,上下逆腹式呼吸法

预备 两脚与肩同宽,两脚使劲下踩。

(1)吸气 鼻吸,吸气同时慢慢地收腹,将腹腔中的气由下而上至胸腔中,使胸部突出,尽量地吸气,尽量地突出。两手随吸气慢慢地从体侧抬至与肩同宽同高,力点在腕背。吸气尽时,屈臂与胸前(图5)。

(2)停 吸满后,略停闭气,不吸不呼,1至3秒钟(图6)。

(3)呼气 鼻呼,呼气同时慢慢地鼓腹,使胸部内收,腹部尽量地鼓出。两手随呼气慢慢地从胸前下按至小腹前,力点在掌根(图7)。这样周而复始地吸停呼,每次练习不少于50次。

注意:始终要保持鼻吸鼻呼、两脚使劲下踩。

首先打拳,要改变原来的呼吸方式,强调逆腹式呼吸,鼻吸鼻呼,长呼短吸,在打拳中要逐步养成习惯。我们平时要做到24小时练功。方法:只要随时想起来,就马上做几次逆腹式呼吸,功夫源于日常的积累。(二)拳势呼吸

指与拳架动作的开合、折叠、内旋、内收相配合的拳势呼吸方法。

“拳势呼吸”是指呼吸与动作(肢体的展收、劲力的蓄发、攻防意识的表现等)。紧密配合的呼吸运动,是习拳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种呼吸方法。

1,呼吸方法 以鼻吸气,以鼻呼气或口鼻同时呼气,不可用口吸气;呼吸要领为深、长、均、细、缓;呼与吸交换时,有个似停非停,似感弧形的暂短过渡,此时,呼或吸要柔缓、轻细、圆滑的自然换接。

2,呼吸的基本形式 是“气沉丹田”的逆腹式呼吸。

3,呼吸的基本规律 胸腔舒张时吸气,胸腔收缩时呼气;随劲力蓄收时吸气,随劲力发放时呼气。

在发明劲时,一般采用“逆腹式呼吸”法,先借气蓄力,再以气催力。即结合肢体动作,吸气聚蓄力于丹田;发力时,借助呼气催促,将内蓄的气感、劲力爆发出去。

4,练法

(1)单手平圆法 单手平圆法是借用双人推手平圆的动作,结合逆腹式呼吸进行手臂、腹部、腿胯相互转换的练习方法。

预备 两脚与肩同宽,两脚使劲下踩。

①呼气 左手放到小腹前,跨右腿,步子大小可随意选择,抬起右手,手掌朝下划弧,胸腰带动向右前往左方向划平圆圈(逆时针方向)。这时为呼气。重心移至右腿,左手感受小腹的外鼓(图8)。

②停 当右手划弧至胸前正前方时,呼气呼尽后,略停闭气,不吸不呼,1至3秒钟(图9)。

③吸气 然后,随着胸腰带动右手由右向左前方向划弧,同时吸气小腹内收,重心移至左腿,左手放在小腹前进一步体会小腹内收的感觉(图10)。

左手相同相反。每次练习左、右手各划弧100圈。

单手平圆法的逆腹式呼吸练习,能将腹部、胯部、臀部、手臂、腿部的活动与逆腹式呼吸配合在一起,做整体的逆腹式呼吸活动。经过近两个月的练习,手臂划弧可以采用各个方向、各个角度、各个弧度的随意变化之目的。但是注意,手臂向外方向划弧时为呼。丹田呼吸的关系,对练拳架中的方向和逆腹式呼吸的关系十分重要。

(2)结合套路中的动作练习

先选几个动作容易与呼吸配合的先练习,如金刚捣碓、单鞭等动作。尽量做到动作中的开与合同丹田的呼与吸相配合,使逆腹式呼吸逐渐过渡到丹田呼吸。

以第一金刚捣碓前五个动作为例:

①塌掌根(重心左) 起的时候,胸腰右转,重心移左,塌掌根,含胸。五指贴在大腿外侧,先塌掌根,本着欲上先下的精神。准备往上提,先往下按,按一下掌根(图11,图12)。 丹田呼吸:丹田吸气

②掤腕(重心右) 胸腰左转,重心移右,两腕棚起,大小臂都棚,命门后撑,力点在腕背(图13)。

丹田呼吸:丹田呼气。

③提腕(重心左) 胸腰略向右转,提腕坠肘,重心略下沉,偏左。

这个动作是视左而右,螺旋上升——提。提的时候,要边提边塌,手往上提,身子往下沉,力点在腕背,手指要放松(图14)。

丹田呼吸:丹田吸气。

④合肘(重心左)

屈臂合肘,胸腰微向右转,重心左(图15)。

这个动作合的时候,不要合一半,一定要把肘关节合紧。

丹田呼吸:丹田吸气。

⑤下採(重心左)

重心微下沉,两手双逆缠下按。

这个动作重心微下沉,不要让胸腰转动,两手直接下按,重心直接下沉即可,眼看前(图16)。

丹田呼吸:丹田呼气。

通过上述方法的练习,在意识支配导引下,形成呼吸配合动作,动作导引呼吸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意到气到,气到劲随”、“内外相合”与神、意、气、劲、形相统一的、有序的完全拳势呼吸。

注意:太极拳不是按呼吸规律编排的,呼吸与套路结构不可能处处相配合。练习时,绝不能因动作而限制呼吸。

太极拳所有的大小动作,都要丹田带动,由内而外,最终练成自然的、本能的自然呼吸。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意念力/陈颜胜

呼吸力、意念力和丹田力是太极拳内劲的精髓,也是太极拳内劲的精华所在。只有将三者的内在完美地结合,你才算真正地踏入了太极拳殿堂的大门。太极拳是强调用意的武术,因为太极拳的内劲是含而不露的,所以必须强调用意、强调用意念力。一、什么叫太极拳的意念力马虹恩师讲意念力即以意念导向,发挥一种无形(隐形)的作用力(有的拳种叫“试力”)。二、意念力的锻炼方法1,假设阻力

太极拳歌诀:“如站水中至项深,身体中正气下沉;四肢动作有阻力,姿势变换要慢匀。”

这就要求我们在打拳的全过程中,每个式子、每个动作都要加上意念,在放松的基础上将思想高度集中,要全神贯注,使精、气、神高度统一。时刻用心体会自己好像在水中打拳一样,体会空气对手掌及肢体的阻力,每个动作都有阻力。随着手掌对空气阻力感觉的增强而功力不断增长。真正做到陈鑫所讲的:“筋骨要松,皮毛要功。”体现出一种韧性的、弹性的柔韧劲,即打拳时,要时刻加大拥助。

棚劲就是一种周身处处都向外膨胀、显敏而柔韧的弹性劲。这里的拥劲是用意、靠想而得来的。

大家可以自己摸一下,当你把自己的手掌心朝外,向外慢慢推出,当你用意加大棚劲时,皮肤也有向外膨胀的感觉。打拳时要求我们周身表层各个部位都要用意念来领,要做到“意领形、腰走劲”。加大棚劲,有利于拳的气势饱满和神韵的体现。2,假设敌人

马虹恩师讲:“在打拳的全过程中,每个动作是借力,还是化力;是化而后发,还是合而后发,还是化打结合等等技巧,均是以意导劲,意领形随。”时刻想着劲力的变化,力点在哪,是在掌根、在胸,还是在肘?一定要搞清劲路,将敌人放出,真正地体现“打拳无人似有人”的境界!

打拳中例如:金刚捣碓动作一、塌掌根:力点在掌根;动作二、棚腕:力点在腕背。

应用中例如:意念力达对方的脚跟,然后往前上发。把对方的脚掀起来、推出去。其发放的效果,在于个人的功力深浅如何。

太极拳的劲道全靠棚劲生,打拳时一定要加大意念,加大掤劲;太极拳是武术,打拳时要时刻想着敌人,加大意念,发敌人于无形。3,把正确的呼吸方法贯穿到套路由

每次打拳起势必须要做到马虹恩师所要求的“长呼三口气,人静三分钟”。很多拳友都忽略了太极拳预备式的重要性,打拳的时候,随便往哪一站,马上就开始打拳,这是大错而特错的,是学习太极拳的大忌。

预备式要求 两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同前图11)。 预备式口令:虚领、顶劲、眼平视、耳听后、唇轻合、齿轻扣、舌顶上腭、下颏内收、松肩、坠肘、含胸、塌腰、抓拿手、松胯、圆裆、屈腿、扣膝、五趾抓地、气沉丹田。

(1)上身 头上要虚领顶劲,劲往上顶,上身中正,两肩微微往前卷,两肘拥起来,肘与肋之间一拳隔,肘略前棚,五指合拢,贴在大腿两侧。

(2)下身 两腿裆部撑圆,两大腿内侧向后向外翻,前面膝盖略往里合,两脚五趾抓地。

(3)前面 前面下腭里收,眼平视,身材多高,眼看多高,不要仰头,不要低头。

(4)全身 总的全身要有向外膨胀的感觉。下边两脚五趾抓地,上边顶劲往上顶,视为周身都有向外膨胀的感觉,同时全身放松,意念精神放松、神态放松、肌肉和肋骨都要放松。但是,向外的拥劲不要丢,就是用意念领着全身的皮毛有往外撑的感觉,有弹性往外撑的感觉。

打拳要求

开始打太极拳,在神态、精神、意念上应该有一个自我全身检查调整的过程。立身中正,肌体放松,神态从容,以静待动,体现一个中定劲。可多站一会儿,自察身法、步法、手法、腿法,以及周身松拥劲,是否处处合乎拳法拳理,然后再起动。

就是上场以后,首先要排除杂念,把全身精神贯注在打这套拳上,把其他的事情都忘掉,要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打好这套拳。所以一开始不要急于马上进行动作,先要进行自我检查,看自己放松了没有、是否有棚劲、顶劲顶起来没有,是否全身各部位都合乎拳的规矩;先进行一下自我调整,调整呼吸,使气沉下去,调整眼神,使筋骨放松;另外下盘五趾抓地,腰脊要有对拉拔长的感觉,使之贯穿于整套拳中,即上面顶劲与尾骨之间对拉拔长,这对脊柱的健康很有帮助。所以,无论左右旋转、前进后退,上身都要保持中正。上场后,先静一静,刚才所说的呼吸、眼神、放松、棚劲、全身各个部位都要检查一遍,然后再开始启动。

练习呼吸方法

逆腹式呼吸,深呼吸三至九口后,开始打拳。一定要待丹田感到充实、饱满的时候,再开始打拳。

收式要求 打完拳后,一定要认真做好收式,认真做逆腹式呼吸,深呼吸九口,等到气归丹田再走动收功,离开场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草率收功,打一遍拳也等于白练,长功夫效果极差。

贯穿于套路 要求打拳时,蓄劲吸气,发劲呼气;提升时吸,沉降时呼;开时吸,合时呼;拳势运转时,可以调气加短促呼吸。以金刚捣碓为例: (1)塌掌根(重心左)丹田吸气(同前文图12)。 (2)棚腕(重心右)丹田呼气(同前文图13)。 (3)提腕(重心左)丹田吸气(同前文图14)。 (4)合肘(重心左)丹田吸气(同前文图15): (5)下揉(重心左)丹田呼气(同前文图16)。 (6)推掌(重心右)丹田吸气(同图39)。

太极拳的呼吸,在练拳的初级阶段,要纯任自然,以顺遂为准,不必强求与动作的合拍,呼吸方法主要以鼻吸鼻呼为主,但练到一定程度,就要进一步研究对呼吸力的运用了。十三式行功心解日:“能呼吸然后能灵活。”就是说呼吸与动作要努力做到合拍,该呼就呼,该吸就吸。通过调整呼吸,使海底穴运动起来,整个盆腔运动起来,一开一合,一收一放,尤其要呼透,真正做到长呼短吸,使之与周身动作彻底地配合起来。进入拳势呼吸阶段。总之,在行拳走架及推手中,动作变化复杂,有时呼吸又很难与动作合拍,这时呼吸力的功夫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丹田力/陈颜胜 陈照奎祖师讲过:“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哪里有不用力的武术?”他又讲技击:“力量占七分,技巧占三分。”

马虹恩师讲:“拳法之妙,在于运劲。”练拳不懂得每个拳势、每个动作的劲力内涵及变化,永远是花架子、空架子。内劲与外型完美的统一,规矩与内劲完美的统一,是太极拳拳架锻炼的重要标志之一。

就我个人学拳、练拳、悟拳、传拳的一点体悟,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一下,怎样才能快速地练出太极拳的内劲来,并将其灌人到拳架中,最终实现全面地掌握太极拳的内劲及发劲。内劲就是意念力、呼吸力、丹田力的总称,即意、气、力的内在结合。一、什么叫丹田力 丹田通常指脐下一寸三分处,小腹部位。这里是道家养生炼丹“安炉立鼎”的地方,是人体生命之源。太极拳家称其为“太极点”、“太极核”、人体运动的枢纽!丹田力,指通过丹田内转,以腰为轴,带动全身而产生的力。二、练习方法(鼻吸鼻呼) 所谓正确的练习方法就是能够让学习的人在最短时间里,练出成绩来,得到想要达到的功夫效果。方法一、慢练法 自然站立,两手交叉放在小腹上,用逆腹式呼吸法。

1,吸气 慢慢地吸气,要求吸气时,收腹(小腹尽量内收)、吸气、松胯、提肛,胸腔膨胀,以达到充分吸氧;开始吸气,一定要吸满(同前文图1)。

2,停 略停一下,也就是不吸不呼(同图2)。

3,呼气 然后开始慢慢呼气,要求丹田小腹膨胀(小腹尽量外鼓)、命门后撑、周身皮毛膨胀、胸肺部放松、横膈肌上升、浊气吐出,气人丹田。(同前文图3)。

反复练习100次。 慢练的作用是使下丹田内气充盈,练的是丹田气的储备、是养。方法二、快练法两手交叉放在小腹上,做逆腹式呼吸,鼻吸鼻呼。1,吸 吸气要慢慢地吸满,双手要随着吸气收腹用力往里按(同前文图1)。

2,停 吸满后略停一下,含气(同前文图2)。

3,呼 然后猛地陕速呼气,同时丹田瞬间膨胀外鼓,把手弹起(同前文图3)。

反复练习100次。 快练的目的是为丹田发力做准备的,练的是丹田气的发。方法三、气贯丹田法 经过上述方法的练习,会感到呼气时气没有全部沉到小腹,而且有一部分在胸部,气贯丹田法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好方法。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交叉于小腹前,开始深吸气,吸气的同时两脚跟向上微微抬起(图17,图18),气吸满后,略停一下,然后瞬间以鼻猛喷气,双手用力下按到腹前,同时口喊“要”字。两脚跟下震着地,全身放松(图19)。

以上动作需同时完成,即绷紧全身,喷气、脚落地、喊“要”字,要一气呵成。 气贯丹田法的目的在于彻底做到气沉丹田,在脚后跟下震着地时,要感到内气猛地沉人丹田,震脚跟是为了加大气沉丹田的力度。

反复练习100次。 经过上述方法的练习,基本能够做到气沉丹田。方法四、太极千斤坠

平时打拳要以慢来获得松沉,时时注意脚下生根。

1,吸专 两手握拳,拳心朝后,拳背朝前,然后,弧线划圆收到到腰间,拳心朝上,握于腰间。五指抓地,小腹内收。两拳一定要走弧线,收于腰间(图20)。

2,停 停的同时,身体继续微下沉,五指抓地,小腹外鼓(图21)。

3,呼气 小腹继续外鼓,五指抓地,使劲下踩,踩到位,使尽全部劲力。呼气的同时,身体略微上升。两脚内扣,拳背朝前(图22)。

每次练习50次为佳。太极千斤坠主要是练就松沉到脚,全部是鼻吸鼻呼,进一步获得踩劲的练习方法。方法五、丹田内转法

预备 两脚与肩同宽,两脚使劲下踩。两手交叉于小腹前。左手屈肘,掌心向上,右手屈肘,松握拳,拳背轻贴于左掌心上,左大指轻贴于右拳虎口处,其余四指轻贴于右腕骨背之下,双手停于小腹前,拳与小腹一拳之隔(图23)。

1,吸气 胸腰左转,重心左移,拳掌向左下方划弧而上旋至心口。吸气同时收腹、松胯、提肛(图24)。

2,含气 胸腰转正,重心落于两腿,拳掌到心口,停一停,不呼也不吸。

3,呼气 胸腰右转,重心移右,拳掌向右下方划弧下旋至丹田肚脐前,轻轻沉住,同时呼气,小腹使劲外鼓,同时命门、整个腰际全部外撑(图25)。 然后略停一下含住气(图26),再开始内转。 这是向左方的内转下沉法。向右内转下沉法方法相同,方向相反。每次练习可以交叉地反复练习,每次不少于100次为佳。

这种丹田内转逆腹式深呼吸法,被太极拳界称作“内练一口气”,也称作“内功”,应重点练习。方法六、太极尺 太极尺内气鼓荡法,是太极拳的高级技击,即用全身之气来鼓荡而攻击,其劲道来源于身体的鼓荡,并不是单纯来自脚底上传的劲力。鼓荡劲可以更好地维持身体的动态平衡,比单纯靠两脚稳固站立来维持平衡更实用见效。功效主要是练就丹田的鼓荡劲。鼓荡劲是前后鼓荡,这个劲就是太极尺的劲一外一里、一前一后。

1,预备式

裆部撑圆,马步站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心朝里,两臂撑圆,握住太极尺。做丹田吸、停、呼9次。

两手握住太极尺,两臂一定要撑圆。马步的步子不要太大,大了支撑力就小了。步子越大支撑力就越小,步子小一点增大支撑力(图27)。

2,收

丹田吸气,两臂收回。 两脚使劲下踩,全身放松。丹田吸气,收腹、松胯、提肛,脚下五趾抓地,两臂收回,吸气要慢,要吸满(图28)。

3,呼

丹田呼气,两臂外撑。 呼气时丹田膨胀,命门膨胀,小腹膨胀,两臂棚圆,裆部撑圆。周身上下八面支撑,加大周身的棚劲和周身一圈的力量(图29)。

注意:呼气时两手使劲握紧太极尺,两臂一定要撑圆,不要只往前送,整个背力、两臂、大小臂、裆部,都要撑圆。不是光两个手往前棚,后面的命门、背、裆、大小臂,都要往外撑。

这样周而复始地练习,每次不少于50次。方法七、丹田蓄气法

丹田蓄气法主要练就丹田的持久内力。

预备式 仰卧,两脚略宽于肩。做吸、停、呼9次。

1,放球 将篮球装满绿豆,封口后备用。将太极球放到小腹上。

2,吸 小腹慢慢内收,鼻吸,吸到不能再吸为止。

3,停 不吸不呼,停止呼吸1至3秒。

4,呼 小腹慢慢鼓起,鼻呼气,鼓到不能再鼓为止。 这样周而复始,每次不少于50次(图30)。方法八、崩丹田 崩丹田主要练就丹田的爆发力。

预备式 仰卧,两脚略宽于肩。做吸停呼9 次。

1,放烟灰缸 将烟灰缸放到小腹上,具体为肚脐下三寸处。

2,吸 小腹慢慢内收,鼻吸,吸到不能再吸为止。

3,停 不吸不呼,停止呼吸1至3秒。

4,呼 小腹慢慢鼓起,鼻呼气,鼓到不能再鼓为止。 连续做三次,蓄好内气。

5,弹 小腹鼓到不能再鼓时,猛地命门后撑,丹田前上弹抖,将烟灰缸瞬间弹出。

要点:丹田弹击注意命门使劲向地面后撑,小腹肚皮使劲向上向前弹击,利用寸劲弹出。 这样周而复始每次不少于50次(图31)。

我们平时练习时,可每天晚上睡觉前,平躺,将烟灰缸放在小腹上,也就是肚脐下边,然后用刚才讲的方法二(快练法),将烟灰缸弹起,刚开始烟灰缸没有动,随着功力的增长,可将烟灰缸弹起、弹出。这是丹田力能够看得见的最好的练习方法,坚持认真练习十天即可轻松达到效果,并且腹部可以任意让人击打,初步具备抗打能力。

另一种练习方法是,每天打拳起势前,一定要用慢练法做九次后,再开始打拳,练完拳后不要急于收功,同样要按方法做10至30次为佳。感到丹田饱满再走动。

第三种练法是抗击打训练,即先慢慢吸气,然后猛地用鼻喷气,同时用拳头轮流交替击打小腹,力量由弱到强。方法九、涮腰 涮腰主要练就腰的功夫。腰在太极拳中十分重要关键,拳论云:“腰不动手不发。”

预备式 自然站立,两脚与肩同宽。开始练习可以用两手扶一与腰同高的物体(门或凳子)。

前五个动作同金刚捣碓前五个动作。

1,塌掌根(重心左) 起的时候,胸腰右转,重心移左,塌掌根,含胸。

五指贴在大腿外侧,先塌掌根,本着欲上先下的精神。准备往上提,先往下按,按一下掌根。

丹田呼吸:丹田吸气。

2,拥腕(重心右) 胸腰左转,重心移右,两腕棚起,大小臂都掤,命门后撑,力点在腕背。 丹田呼吸:丹田呼气。

3,提腕(重心左) 胸腰略向右转,提腕坠肘,重心略下沉,偏左。 这个动作是视左而右,螺旋上升——提。提的时候,要边提边塌,手往上提,身子往下沉,力点在腕背,手指要放松。 丹田呼吸:丹田吸气。

4,合肘(重心左) 屈臂合肘,胸腰微向右转,重心左。 这个动作合的时候,不要合一半,一定要把肘关节合紧。 丹田呼吸:丹田吸气。

5,下探(重心左) 重心微下沉,两手双逆缠下按。 这个动作重心微下沉,不要让胸腰转动,两手直接下按,重心直接下沉即可,眼看前。 丹田呼吸:丹田呼气(同前文图11~图16)。

6,平肘 身体转正,重心继续下沉,两脚使劲下踩,两手握拳,拳心相对,平肘与腰间(图32)。 丹田呼吸:丹田呼气。

7,涮腰 两脚继续使劲下踩,用两肘带动腰(整个腰部),做前后转动。

要求:两脚下踩,两膝不动,两肩不动。

丹田呼吸:丹田闭气。丹田不吸也不呼(图33,图34)。

8,收式 丹田吸气,放松两手,手心朝上,慢慢上升至两耳后,然后丹田呼气,两手慢慢下沉到腹部,最后放松收到两胯外侧。方法十、百把气功桩

百把气功桩是增劲、发劲的练习方法。

桩功是太极拳运动中非常重要的功法之一,为历代拳家所重视,故有“入门须站三年桩,百炼不如一站”之说。传统的陈式太极拳也不例外,套路中的任何一个属中定劲的拳势定式动作,都可以作为一种桩功来练习。任何一个拳势都是一个桩,定下来是定桩,动起来是活桩,随处而定,随处而活,定是活中定,活是定中活。百把气功桩,又称动桩或活桩,因每次练习遍数为百把,故而得名。其是一种通过阴阳变化、胸腰转换、丹田呼吸配合,练习发劲的一种方法。练习时,首要培根、增劲。发劲时,惊炸弹抖、犹龙似蛇、节节贯穿。

预备式 面向正南而立,两脚与肩同宽,同太极拳的起势。 前五个动作同金刚捣碓前五个动作。1,塌 塌掌根,丹田吸气。

2,拥 棚腕,力点在腕背,丹田呼气。

3,提 胸腰螺旋右转,丹田吸气。

4,合 两肘内收,丹田吸气。

5,按 双手虎口相对,重心下沉按。丹田呼气。

6,棚 胸腰螺旋左转,左脚斜向左前方上步。左手棚在左眼前方,右手棚在腹前中线。丹田呼气(图35)。

7,收 左手小指,依次走缠丝劲,逆时针抓握向小腹回收。同时右手也抓握,向上提收,丹田内聚吸气,收到小腹前。胸腰螺旋右转,松右胯,翻左臀,重心移右。

吸气时要含胸、收腹、松胯、提肛,右手提肘,两脚使劲下踩,五趾抓地(图36)。

8,发 丹田膨胀呼气,胸腰螺旋左转,松左胯,翻右臀,把右手向前发出(图37)。

9,再收 重心下沉,继续松左胯,翻右臀,收右掌。

10,再发 丹田膨胀呼气,松右胯,翻左臀,把左手向前发出(图38)。

发劲 两脚要蹬住劲,以腰为轴,转腰,走腰劲,松胯翻臀,转腰送胯,把手发出去。走一个人劲(足、膝、胯)。人丹田,经丹田转换,再走一个出劲(肩、肘、手),节节贯穿,发劲。刚开始练习时,腰要多转一点,多抖几下发劲,用两脚的蹬力,两膝的合力,腰劲发力。

规律 右手:松右胯吸气收,翻右臀呼气发。 左手:松左胯吸气收,翻左臀呼气发。 单手熟练后,改为双手练习,双手吸气上提一定要注意沉肩坠肘。左右手都要练习到。

刚开始每天练习36把,一个月后每天增一把,增至百把。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一吸一呼,一收一鼓。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练习,坐、卧、站都可以,也就是所谓的二十四小时练功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陈颜胜

太极拳爱好者,要想入得太极大门,从脚下练起是太极拳入门功夫的必由之路,也是捷径。

记得那是2000年的一天早晨,在长安公园,马虹恩师为我们辅导。一位刚练拳不久的学员请马老指点。

这位学员练完拳,马老重点强调:练拳要脚下生根。

初学陈氏太极拳主要是培根,就好像树一样,根深才能叶茂,一棵大树失去了根,就会枯死。练太极拳脚下乱动,是根节不明,上边拳打的对也不对。因为太极拳的力是从根节发起,太极拳用的是全身整体力。要做到下盘稳固、脚底有根,行拳时脚应该时刻注意要五趾抓地,涌泉穴要空,保持重心稳定。练拳时,脚一定要踏实,不许随意乱动,十趾抓住地面,只有这样才能脚下生根。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体会的是,如一辆载重的车子,只用手推是推不动的,必须脚下使力,通过脚、腰、手的整体力才能将车子推动。一、如何做到脚下生根1,了解人体力学,弄懂培根的重要性

人体的力都是成对的,只有脚蹬地(作用力),借大地的反弹力(反作用力),才是人体的力源。所以打拳必须固根,落地生根。2,弄懂太极拳运劲的路线

《拳论》讲:“力发之于足,行之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就说明劲力之源在脚,运劲的枢纽在腰。太极拳运劲的起点、路线、施力点、支撑点、着力点(落点)的路线是:脚蹬地,地的反作用力运行至腰,松胯、折叠、旋转,通过腹部和胸背的配合,运送到上肢发力点上,或通过髋关节和股骨,运送到下肢发力点上。

(1)在脚是说脚首先要踩地落实,才可以生劲,脚下开始起动。

(2)发于腿即是劲力主于腿部,因为腿部的肌肉在全身是最发达的。

(3)主宰于腰是说腰部为周身的枢纽,是劲力的虚实转换,劲力变化的枢纽。练拳时,要养成一种习惯,即不论大小动作,都以腰部带动(又日丹田带动)。

(4)形于手指劲力最后传到并表现于手部。拳论云:“其根在脚,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而绝大部分练拳者都认为太极拳要从手上、身上开始练习,从人的常理上来说大家都很容易接受。但是,这样练习却很难快速踏人太极拳的大门。总之,我们学练太极拳,应多加强下盘劲道的锻炼。二、踩劲(太极千斤坠)的锻炼方法我们平时打拳要以慢来获得松沉,时时注意脚下生根。1,吸气两手握拳,拳心朝后,拳背朝前,然后,弧线划圆收到到腰间,拳心朝上,握于腰间。五趾抓地,小腹内收。两拳一定要走弧线,收于腰间。2,停停的同时,身体继续往下沉,五趾抓地,小腹外鼓。3,呼气小腹继续外鼓,五趾抓地,使劲下踩,踩到位,使尽全部劲力。呼气的同时,身体略微上升。两脚内扣,拳背朝前。

每次练习50次为佳。太极千斤坠主要是练就松沉到脚,全部是鼻吸鼻呼,进一步获得踩劲的练习方法。三、腿部劲道(腿部缠丝功)的锻炼方法1,做好右斜马步动作,右腿膝关节放松,右胯胯关节放松、下沉,右腿蹬地、旋转移向左腿。

2,左腿膝关节和胯关节放松、下沉,左脚蹬地、旋转移向右腿。

刚开始的时候,要用手或拳带领两腿做旋转缠丝,腿部缠丝要求两条腿旋转过来以后,在下面形成一个s状,有人叫他倒8字,在进行S状旋转的时候,关键是:

胯部要放松下沉,然后蹬地移重心,这时候膝关节和裆要开一下,即放松——下沉——开裆——蹬地——移重心。

腿部缠丝功口令:右斜马步预备:放松一下沉——开裆——蹬地——重心移左。左斜马步:放松—一下沉——开裆——蹬地——重心移右。周而复始。

开始时不好掌握,要用手或拳带上做左右旋转,这样进行长时间的锻炼以后,使下面的踝关节、膝关节,配合腰部的扭动,就把下盘练稳了,这是陈氏太极拳独特的地方。四、注意事项打拳吸气时意念在两脚,也就是打拳时,时时想到两脚,要五趾抓地。松沉到脚,打拳时一定要将全身的重量通过两脚传人地下,膝关节不负重,膝盖疼痛感就会消失,这样膝盖疼的问题就解决了。打拳时要时刻注意,脚下阴阳变,身上力量现,就是打拳时要时刻注意两脚的虚实变化,实脚要实足,虚脚要虚净,以实现脚下虚实变化的渐变全过程。

练好太极脚,获得了踩劲,要注意运用。1 行拳的要点平时练拳架、练推手,时时刻刻关注自己脚跟的稳固性,方向(不同拳势、不同动作中脚落得方位)、角度,重心变换以及转动时的轴心(是以脚跟为轴,还是以脚掌为轴),都要清清楚楚,以维护自己的动态平衡与稳固。2 在技击中的作用一旦与人交手,不论用哪种发放方法,都要着眼于根节,要注意对方的脚,千方百计破坏他的根节,千方百计力求自己的中正稳定。

总之,我们平时打拳、推手,就要时刻注意培根、正根、固根的锻炼,从而达到根深蒂固、应敌自如,这是初学者所必须注意的。太极拳从脚下练起是一项大工程,能够达到从脚下练起也就算开始进入了太极大门。太极拳的脚下功夫相当重要,练习的过程,就像大树往地下深深扎根的过程,日久天长,太极拳的脚下功夫自然上身,桩功很坚固,撼之不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