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在长春的沿革

武林动态 2014-12-12

功夫资讯网讯八极拳的发源地,是河北省沧州市孟村镇,是我国北方流传较广的一种传统拳术,它以其刚猛利落的风格和快速凶狠的击技特点而著称。八极拳自孟村传出之后,主要分为两大支,一支为孟村八极拳,一支为罗疃八极拳,长春八极拳属沧州罗疃李书文一支。一九三二年神枪李书文的高足霍殿阁先师随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来到长春,因包括溥仪在内的宫廷护卫人员均随霍殿阁先师习练八极拳,顾当时又称御拳、宫廷拳。

三十年代八极拳在长春尚不外传,因此习练的人很少。当时在长春有南北两个习练八极拳的场子,由李书文的两个弟子霍殿阁和周馨武分别教授。北场子由霍殿阁、霍庆云叔侄二人习练授徒,地点在伪满皇宫附近居住的弟子李维洲、李维海兄弟家大院内。南场子由霍殿阁的师兄周馨武习练授徒,地点在三马路附近。长春市老一辈八极拳师均多出自三马路南场子。由于霍殿阁先师于一九四二年去世后,北场子解散,长春市只有三马路南场子周馨武先师率八极门的弟子们教授八极拳,直到一九五九年去世。因此,长春也有霍殿阁给长春带来了八极拳,周馨武在长春传播了八极拳之说(当时,周馨武先师做为长春八极拳掌门和辈分最高者,霍庆云先师辅助周馨武先师教授八极拳)。周馨武先师去世后,三马路场子由霍庆云先师接手,带领老辈的师兄弟们继续在此传授八极拳。经过两代八极拳前辈的努力,八极拳在长春正式立足、扎根开花,现已传至第五代传人。经过近百余年的变迁,长春市习练八极拳的人由三十年代初的数十人发展到今天的数万人,如霍庆云、陈金财、齐德昭、谭吉堂、宋碧山、张松山、陈继尧、那学礼等一大批老一辈八极拳家为长春八极拳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使八极拳成为长春当地一支规模庞大并颇具“东北汉子”风格的传统武术拳种,并在东北三省传播开来。代表性的人物有长春霍庆云、齐德昭、谭吉堂、哈尔滨的常志贤、沈阳的尹庆和、大连的徐立言等八极拳老前辈,活跃在东北三省传播八极拳,并培养出了大批八极拳弟子。如大连的徐立言老先生(94岁)仍然还在传授、指导八极拳的习练。几十年来,不仅在大连有众多弟子,还将八极拳传播到了山东地区。因此,长春又被称为八极拳的第二故乡。今天,长春八极拳在传统上仍保留着原始拳种的风格和特点,但经过一代老拳师们的发展、完善,又赋予了长春八极拳新的含义、新的内容。今天的长春八极拳作为地方拳种,已经被吉林省武术协会认定为吉林省“母拳”。

八极拳法名远扬,力刚劲强人难防。传入长春百余载,东北风格又一乡。

长春八极拳由其自身风格所决定,在习练方面有其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并始终保留着一些基本功的独特练法(如叼球、揉裆、拧扫把等)。其时,武术本是一家,虽然拳架套路不同,习练方式有所区别,但这只是各拳种的特点所决定,按自己的规矩练。武术的理念、技巧、作用等,虽然各个不同的传人所练各有不同,但都有着万变不离其中的内涵:传统文化。大文化相通,小道理各异,这也是无可厚非的。长春八极拳与其他八极拳一样,八极拳的理念和特点都是相通的,唯一不同的只是拳架动作和习练方式。

在身法上:长春八极拳没有蹿、蹦、跳、跃的动作,但在动作上强调动则活、转则灵、行则稳。在拳架练习上讲求大开大合,舒展沉稳,刚而不硬,柔而不懈,起脚时讲究脚踢不过膝,因此,有“八极、八极,脚不离地”之说。练架时要头顶天脚抓地,动静相合、刚柔相济。八极拳讲究周身四肢三节、上下两盘、内外五行、六合之劲。所谓三节即有上三结和下三节,手为稍节、肘为中节、膀为根结此上三节,足为稍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此为下三节。六合分为外三合和内三合,手与足合、肩与骻合、肘与膝合为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和、气与劲和为内三合。在练习过程中,既要做到劲力相合,又要动作相随,缺一不可。因此说上、中、下三盘合劲是身法上的重中之重,

在步法上:八极拳主要步法是搓、碾、震、跺。其步型是以马步(亦称五五步)和半马步(亦称四六步)为主,即不丁、不八、不弓、不马, 所谓下盘行步,如同坐马,脚动如马行,步落须根生,紧逼短马镫,根乱步不清。架整劲强气沉稳,十趾抓地脚生根。 这也是八极拳爆发力强的基本步法。在步法上较难练的非四六步莫属,由于该步是八极拳的独特步型,其步法有马步的沉稳、虚步的灵活,静则三体式,动则达八方,因此,四六步是八极拳中最为难练的一种步法。

在手法上:八极拳的手法以肘为最,如爆肘、摔肘、顶肘、断肘、挑肘等。有“宁挨十手,不挨一肘”之说。肘是八极拳的招牌动作,无论是基本功还是拳架都离不开肘的动作,远用手、近用肘,八极拳是一种近身击技的拳术,肘的使用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练好左右肘成为八极拳中的关键。应手拳是长春八极拳特有拳种,共有八趟,每趟八个单式,八八六十四式,练习时可拆可连,是长春八极拳中的精髓。六大开是八极拳中的六种开合劲力的变化,其劲力随动作的开合而变化。如大缠是缠劲,可随时根据动作的变化而变为拿、打、切、发等劲。八打招是长春八极拳中八个单练手法,一招可变多招,招招凶猛,亦是长春八极拳中的精华,如“迎风朝阳手”一个简单的动作,包含着摔、拿、缠、打等技法。再如“猛虎硬爬山”,不动步为迎面掌,进步为上步掌,撤步为退步掌,弓步变探马掌,四六步变伏虎掌,这只是单项动作的转换,如要随心所欲的转换就需要精湛的技艺和扎实的基本功。

在技法上:八极拳由虎之威猛、熊之沉稳的架势。发力时崩如弓箭、发如炸雷、势如泰山、疾如闪电。搏击时贴身而进、三盘连击、见招打招、强打硬开。若想动作中的招式适用,必须在练习时,将每个动作单独分解反复练习,不可小视单式单练的重要性,它是有招似无招的基础。在练习过程中,要做到心为帅、眼为锋、手为械、掌如刀、指如剑、拳如锤。

刚柔相济刚为先,见招打招势如山。进步贴身快似箭,摔打劲在一瞬间。

今天的长春八极拳,在经过三十多年的八极拳和太极拳相融练习之后,使其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八极拳有刚无柔,只刚不揉的传统观念。使其成为武术中“以柔克刚、以刚制柔,不丢不顶”的双刃剑。七十年代,齐徳昭老师在长春推广和教授太极拳的时候,就提出了将八极拳和太极拳相融并练的理念,但在当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练习八极拳的人并未予以理解。但在几十年的习练过程中,我们逐渐体会到了八极拳和太极拳相融并练的益处和优势。2010年8月在纪念齐徳昭老师逝世十周年之际,由齐徳昭老师的弟子们发起,成立了吉林省八极拳太极拳研究会(简称双极会)。使长春八极拳在今后的发展中,不仅仅是刚猛质朴,而且“绵里藏针”, 正所谓“刚柔得体,虚实有度”,即适合青年人练,也适合中老年人习练。这一具有改革创新的练法,也得到了大连八极拳前辈徐立言老先生的赞同和支持,我在去大连拜访徐老时,徐老还一再强调,练八极拳的人也一定要练好太极拳。目前,在长春练八极拳的开始积极习练太极拳,练太极拳的也喜欢上了八极拳,这一现象以经得到了普及。“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长春八极拳的变化,不仅为八极拳赋予了新的内涵,也为长春八极拳的传承奠定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投稿人:资深武术爱好者 高建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