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踢鼓秧歌 舞武相溶

武林动态 2014-02-15

功夫资讯网讯 武术网消息 朔州踢鼓秧歌融拳术、舞蹈、戏曲为一体,雏形见于宋末,发展于明清,兴旺于新中国成立后,是反映宋末农民英雄惩恶济善、除暴安良的英雄事迹。

踢鼓秧歌是流传在朔州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尤以朔城区、平鲁区最盛行,流传也比较广。2006年12月,踢鼓秧歌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年来,每逢元宵节,民间艺人便自行组成班子进行演出。一般在街头、广场、院落表演,故又称土摊秧歌。

红火又热闹功夫技巧也不能少

相传水泊梁山108单将中的董平是我省潞州人,一次回家探母时,被契丹人掳于黑水河(今内蒙古一带),由于契丹人也反宋,意愿相同,董平被释放。董平在归途中路过朔宁府(今朔城区),正遇正月十五闹红火,于是董平和当地群众以文艺的形式编演梁山好汉迷惑官兵劫狱救友的故事。还有一种说法是宋江被招安后,有一部分人不愿意跟随宋江投降宋室,遂转移至长城内外,以教练秧歌为名,积蓄力量准备东山再起。

说法虽不一,但无论哪一种说法,踢鼓秧歌都是源于朔州。

朔州地处雁门关外,又为古战场,群众大多习武,踢鼓秧歌的动作与韵律是以拳术为基础演变而来。踢鼓秧歌的男角称“踢鼓”,以亮势飞脚为主,踢腿动作紧跟着鼓点,刚劲有力,矫健利索;女角称“拉花”,动作灵巧活泼,轻盈细腻。男女成对,少则二人多则108人,人物扮相有老生、须生、武生、小生、花脸、青衣、花旦、彩丑、小旦、武旦等行当。表演节目分三大类:小场子,由二到五人表演;大场子,由40到108人表演;过街场是在大小场子前表演,穿街过巷,边走边演,有宣传和召集人的作用。

表演时,常以两踢鼓引路,每一踢鼓后,跟一拉花。拉花一手持扇,一手持彩巾,舞姿滑稽,变化多端,有时还和观众斗趣。队形有时成“一”字长蛇阵,或二纵队相并而行,或四纵队对阵而行,或穿插以各种阵式进行。对舞的交手类似武术中的对打,大场子红火热闹,气势大,阵式错综复杂。小场子表演者需有过硬的功夫和一定的技巧。

踢鼓秧歌的音乐以鼓、锣、钗为主,配以唢呐、长号,奏起大小得胜和将军令曲牌,浩瀚奔放,显示出了塞外之强悍气势。

元宵节演出踢鼓秧歌必不可少

2月5日是正月初六,朔城区大秧歌剧团的人们忙碌了起来,团长张福带领着大家将整理好的服装、道具装箱,准备外出表演了。

张福介绍说,踢鼓秧歌每年腊月里“起会”,到正月十五达到高潮,为了迎接演出旺季,剧团的演员提前就开始了紧张的排练。朔城区大秧歌剧团是一家有着50多年建团史的老剧团。每到春节、元宵节,剧团的演出任务就应接不暇,而剧团的“踢鼓秧歌”更是每场演出必不可少。

正月里,“踢鼓秧歌”表演有入户拜年、广场表演、进院祝拜、坐灯官、压街镇邪、烧香祭风、灯场游园、旋旺火等一系列程式。它的唱腔集中了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借鉴了其他戏曲的唱腔结构和曲调,形成了独特的板腔与曲牌的“综合体”。

演出有的讲述《三打祝家庄》,有的讲述《智取生辰纲》,也有在探亲中潘金莲戏武松。无论哪个故事,男角的舞蹈均加入大小洪拳的套路,使得舞蹈刚劲有力、矫健利落、花而不乱、外松内劲,其中几名演员的空中飞脚招式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