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云泰:填补武史空白的人

武林动态 2010-04-08

功夫资讯网讯 提起习云泰教授,武术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北京体育大学首届毕业生,数十年致力于武术事业的研究、推广,桃李满天下,是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教授、世界著名武术教育家、国家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荣获新中国体育开拓者奖章、中国武术最高段位九段,从1992年开始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撰写的《中国武术史》填补了“新中国武术无史”的空白。耄耋之年的习教授精神矍铄、和蔼可亲,谈起武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武术历程。

习教授1935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自幼在开滦煤矿俱乐部学习武术基本功,那时的他就已展现出过人的技击天赋,初学乍练就能打败长期习武的人。武术名家张文广老师的学生何树德先生在唐山教拳,习教授于是随何先生学习武术和摔跤,他尤为喜欢和擅长的是满江红拳,这趟拳由原南京中央国术馆创编,配以慷慨激昂的《满江红》乐曲演练,唤起人们强国强种、保家卫国的民族情操,后来习教授演练的满江红拳曾在全国比赛获优秀奖。在日伪统治下的唐山,习教授数次凭借精湛的技击功夫痛打日本特务,为国人扬眉吐气。

考取北京体育学院之后,习教授不啻于如鱼得水,他随心仪已久的武术大师张文广先生系统学练拳术、器械、中国式摔跤、短兵等,还随有“北拳王”之称的拳击大师张立德先生学习拳击,并且精通举重、田径、体操、球类等其他体育项目。作为北京体育大学第一届高材生,习教授响应国家“支持大西南”的号召,赴成都体育学院任教,在教学同时,他也不断学习丰富自己技艺,郑怀贤、王树田等武术名家都成为他的良师益友,郑怀贤是内家拳名师孙禄堂的得意弟子,擅长形意、八卦、太极等拳械,曾率队参加柏林奥运会,表演的飞叉让人叹为观止,擒拿技法也极为精妙,同时擅长伤科;王树田是民国南京第一届国考第一名朱国福先生弟子,擅长传统拳械及技击。郑怀贤老师教学极为系统、严格,在训练时自己为学生评分,达不到8分不允许参加比赛。某次习教授与肖应鹏(后来驰名武林的“猴王”)感觉练得不错,有可能过关,谁料郑老师却只评了7·2分。正是这样严格的训练才造就出他们纯正的功架和劲力。郑怀贤先生的三句武谚让习教授铭记一生。一是“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功力训练非常重要,花拳绣腿百无一用;二是“练拳不练套,打拳瞎胡闹”,套路训练同样重要,套路是练习身法、步法、协调性、耐力等素质的重要途径;三是“练拳不练法,交手就挨打”,武术的灵魂是技击,仅仅功力训练和套路练习远远不够,还要系统练习技击方法,方能在实战中运用自如。三句言简意赅的拳谚高度概括了武术的主要内容和训练方法。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起源、演变 、分流等发展过程,大多数学科也都有信史著作传世,而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在史作上却差强人意。民国期间虽有李影尘等撰写的几部武术史著作,却欠完善。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所见的武术史著作却是日本人松田隆智撰写的《图说中国武术史》。为填补新中国武术无史的空白,习教授做了大量工作,为了查阅、抄写资料,他每天早上拿着两个馒头到图书馆一去就是一整天,《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古今图书集成》……这些大部头的从书中,只有涉及武术的内容,毫不放过。除此之外,习教授还注重实地考察,他走遍全国各大博物馆,查阅出土文物,走访众多各拳种流派代表人物。正是这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兢兢业业的治学精神才造就了《中国武术史》这一划时代的巨著。
『摄影/傅雷』



中国十大武术名教授习云太



习老师接受功夫资讯网记者专访



聊起武术,习老师神采奕奕、意气风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