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陶光文

武林动态 2015-08-21

功夫资讯网讯 日前,上海虹口区鲁迅公园内,著名武术家、当之无愧“心意六合拳”门的领军者陶光文先生,向笔者兴致勃勃地一一介绍、侃起他本人的中华“神功绝技”来……

回民武术家陶光文先生于1956年生于上海,出生武术世家,曾拜陶子鸿、李尊思、白云飞、于化龙、王效荣、卢少俊、满西豹等诸多武术名家为师,学习各种武艺。

自幼习武,勤学苦练,加上天生一副好体魄,虎背熊腰,双膀力能千斤,并经过长期的艰苦磨练,黯熟十八般兵器,练就了一身中华绝技。其中“重刀劈四门”、“挥扫牧羊鞭”、“力开千斤硬弓”、“壮士掀牛”等中华武术绝技,由陶光文先生演练起来,驾轻就熟,技惊四座。

“生活与斗牛差不多。不是你战胜牛,就是牛挑死你。”——海明威

“壮士掀牛(简称人牛大战)”,斗牛活动是一项民族娱乐性的体育活动,斗牛基本是显示勇士斗(掀、掼)牛的剽悍勇猛的风格、魄力。

陶光文曾在“沪南体育场”、“大世界”等地参与了“人牛大战”。

当发疯的猛牛,低头用锋利的牛角向陶光文冲来,他不慌不忙双手提着“斗衣”做一个优美的躲闪动作,猛牛的利角擦着陶先生的衣角而过。这生死之际的优美一闪,让全场的观众如痴如醉、“窒息空气”中爆发出一片喝彩声,这是何等的艺术享受,力的感染!

陶先生自豪地向笔者谈起“斗牛经”,斗牛这要求很高的速度、力量和准确性。掼、掀斗牛动作分为三种:

第一种:人不动而牛冲过来;这时斗牛士在瞄准阶段等都是静态的,有利于准备,瞄准和判断。

第二种:是人动而牛不动,即在牛处在观望的时间内,斗牛士向前冲,边冲边瞄准,直至力掼牛身,这时牛也是发力向前顶,借力掀得更深。

第三种:是人动牛也动,这是最难把握和最高境界的角力动作。即斗牛士冲向牛,逗着牛也从一定距离冲向人,斗牛士在运动中判断运动中的牛的部位并准确下手,这是极其复杂和难掌控的,但如果运用得好,则牛的倒地时间最短,漂亮的甚至可能应声倒地。

斗牛,也是一种角力性很强的传统游戏。人牛在相斗时,各自使出全身的力气和招术,或以身体和腿压在对方颈上,或以力猛烈推搡使对方后退,甚至将自己的手伸向对方的牛角,从侧面将对方掀倒……总之,相斗双方都是尽量想方设法将对方斗败。

在某次人牛大战中,上场三人,共同战牛,无果而返,场上的观众一片“嘘”声,要求退票。在这千钧一发之时,上海武术院的领导毛坤洪即请观众席上的陶光文救场。陶光文上场后果然不负众望,一出手,牛便应声倒地。真是“救场如救火”!

由于陶先生关键时刻的出场,力挽狂澜,征服了疯牛,赢得了上海滩的“斗牛王”美誉。

充分发挥民族斗牛文化的独特优势,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斗牛文化之精华,使之长盛不衰。

身着华丽斗牛服的陶光文还在继续驰骋斗牛场,成为许多粉丝追捧的“明星”。

“重刀劈四门”是中国武术传统绝技,重刀也是我国古代武状元考试时的主要器械,重刀之名非虚,此刀实重180斤。非常人所能举起,任气力过人者亦不可随心舞动。演练时,需两名壮汉扛重刀出场,而此刀在陶光文先生手中却能玩于股掌、挥动自如。四门刀法有:“大鹏展翅”、“金鸡独立”、“独劈华山”、“分花拂柳”、“推刀割喉”、“进手连环刀”等,共有十六个适于进攻与防守的架子,舞刀者若悟其真谛,则其妙无穷。款款力拔山兮,刀刀所向披靡。

陶光文先生举起重刀,使出关公挑袍、力劈四门、单手刀力托千斤等精彩的技艺时,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尤如天兵神将下凡,气势惊天动地。其招式行如龙,动如风,技压群雄,一招一式彰显出“关云长”,手擎青龙偃月刀,过关斩将的英雄气概,让人看了拍案叫绝,由衷地感叹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的魅力和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霸王鞭”又名银龙鞭,六合霸王鞭是铁鞭。大概是4米长。源于中国唐朝时期,是皇帝祭祀天地时,体现威武气概,震慑天下的器具,同时又代表威严的一种兵器。通过几千年的演练,发展流传至今,由陶光文表演的霸王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武术项目。六合霸王鞭和西凉鞭是满西豹老师亲传。

盘龙棍又称大双节棍,也是心意六合拳里的一项兵器。主要是以少打多,上打梨花盖顶,下打古树盘根。有料棍、劈棍、翻天地、地翻天、左右前后四门棍等动作组成。也是内三合,外三合,内外合一,一气呵成,故称心意六合盘龙棍。

西凉鞭。什么叫西凉鞭呢?它是由一根齐眉棍和一个牛皮鞭组成,鞭上有一个镖头。发源于宁夏及西北一带,是回民放羊、放牛的时候,碰到歹徒或豺狼虎豹,用于反抗跟抵抗的兵器。它的特点基本以打准为主。

镗,中国武术器械之一。属于武术长重器械。形似叉,中有利刃似枪尖,称“正峰”或“中叉锋”,长一尺半;两侧分出两股,弯曲向上成月牙形。下接镋柄,柄长六至七尺。镋始于明代,逐渐由枪演变而成。至清代常见使用,现今使练者甚少。用法有拍、砸、拿、滑、压、横、挑、扎等。关于这个燕子镗,又叫镏金镗。传说隋唐时期,天下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所使用的兵器。这是马上的兵器。镏金镗是专门破枪的,现在练的人很少。这是陶子鸿老师、满西豹老师亲手教的。

举刀拉弓是我们古时候考武状元必定要过的项目。“弓刀石马步箭”是旧时武科考的项目。自打唐朝武则天称帝,于长安二年(702年)开设武科举考试,直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终止武科举考试,历经唐、宋、金、明、清五朝1199年,考试内容虽各朝多有变化增减,但有关武艺的考量,大抵不离“弓刀石马步箭”。

所谓“弓刀石马步箭”,指步射、马射、开弓、舞刀、掇石,是清代武科考外场内容的简称。这五项内容综合考察考生的射箭本领(包括远射和射准)和膂力,包括了武技和身体素质的考核。

这个考试项目的确定,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符合冷兵器时代战争形式的需要。

重刀有120斤,180斤,220斤等不同重量。不但要把它举起来,还要舞起来。所谓拉弓,拉的是140斤硬弓,且要力开7把弓。拉弓里面的动作有射月、力开二把弓、射燕、回头射月等等。这是举刀拉弓。这在全国已经很少了。

牧羊鞭又称猎鞭,起源西夏,即今日之宁夏地区。这是草原牧民在放牧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卫软兵器。也就是说遇到豺狼之类或强敌时,能使之被擒或在数步之外将其击落马下的一种特殊的兵器。

牧羊鞭有缠、扣、劈等基本动作组成,并有白蛇吐信、黄龙摆尾、仙女散花等花样动作。只有在练鞭时达到心到意到、意到鞭到的境界,才能将鞭子的功夫练成。练此鞭非一日之功,一般都要花上少则几年,多则十年的功夫。陶光文先生跟随白云飞老师历经数年潜心苦练,终于习得了这门绝艺。他的牧羊鞭重30斤,长6米、软中见硬、力点准确,能将数米之外的火柴点燃和熄灭,实为分毫不差,更可以蒙住眼睛准确击中目标,显示出过人的气魂和深厚的武术功底。

“韬光养晦”,彰显了陶光文先生的隐藏锋芒,修养心性,待时而发,低调的发展自己和团队。

韬光养晦的深刻内涵,还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他不谦不卑,不骄不躁,这样,就能够被别人接纳,就容易别人沟通,这就是所谓“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换句话说“韬光养晦”是陶先生必备的家庭、个人品质素养,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美德也是为人之道的道德行为准则。

“厚积薄发”,陶光文先生既看清了武术变化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又要坚持走自己的路,默默无闻,暗下功夫,做一个沉默而不是沉睡的巨人。中华“神功绝技”不是做给外人看的,它是个人素养的积累和气质的外显。

其根本点是要寻找有利时机,发展和壮大自己;既要审时度势,争取主动,独立自主;又要坚持不败之地,增强自信心。并要经得住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要挺得住自己的核心理念。只有这样,优质资源才会陆续释放,从这个意义上说,陶先生及团队不仅仅是一只“潜力股”,更应该定位为一只“厚积薄发”的“优质资源股”,拨开迷雾,清晰地看到其确定性的增长。

人高在忍,人贵在善,人杰在悟。

学则在其悟,修则在其真。

功名利禄如过眼烟云,唯其心志长久,芳名千古。

著名武术家陶光文先生驰骋武林多年,在武术界享有盛誉,练成了绝世神功,纯属武林中一朵“奇葩”,真是:昂藏七尺怀瑾瑜,力拔山兮气盖世。

当今武林,风云变幻,唯有那些具备了创新理念却又不失胆识和魄力的高瞻远瞩之士,方能引领时代武道的潮流,成就辉煌!

集多项如火纯青、屈指可数、凤毛麟角的“绝技神功”于一身的陶光文先生,堪称当今中华武林之路的“里程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