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刀法(武当刀法教学)

功夫文化 2022-10-13

“十里长街送总理”人尽皆知,但是你却不知道,我国第一位开国上将去世,出殡时有20万军民冒雨送行,这位开国上将就是“独臂刀王”之称的贺炳炎。

1913年,贺炳炎出生在湖北松滋的一个穷苦农民家庭。9岁丧母后,父亲贺学文因生活所迫,常年在外打工度日,没有能力承担养家的责任,妻子去世后,只能想办法把孩子们各自安顿好。

后来姐姐被送去当童养媳,哥哥则被送到了其他家庭。唯独贺炳炎天赋异禀,当时武当道长觉得他是一名武学奇才,将他收归门下,贺炳炎就此成为了名声赫赫的武当弟子。

学了几年后,贺炳炎回到家乡。

1929年春,贺龙红4军路过松滋,父亲贺学文刚参军当了运输员,16岁的贺炳炎也要加入红军。可父亲看他身材矮小不答应,还要拿扁担赶他走,恰巧被军长贺龙看到。贺老总也说他太小等几年再说,不服输的贺炳炎当场抽出大刀,给贺老总练了一路武当刀法。

贺老总从16岁的贺炳炎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1930年7月下旬,红4军在潜江浩子与敌遭遇,双方随即爆发激战。战至午时,双方进入白热化。眼看敌人逐渐不支,身为总指挥的贺龙决定调出预备队红4师,从侧后方向顽抗的敌军发起猛攻。贺龙对站在身旁的贺炳炎高呼:“传我的命令,让红4师上!”年轻的贺炳炎敬了个礼,飞奔着跑出司令部,向着红4师所在地奔去。

待红4师投入战斗后,两面受击的敌人终于招架不住,撤出了预定阵地。浩子口之战也以红军的胜利告终。可战斗结束了,大家却没看见贺炳炎归队。贺龙认为,年轻的贺炳炎肯定是想打仗想疯了,才会跑去作战部队里“过瘾”。于是,他马上让警卫连长领着战士沿着红4师的进攻路线去找,果真问到了贺炳炎的下落。

1931年,敌人偷袭我驻地,当时还是军校学员的贺炳炎与同学们在陈坨子口阻击敌人。当时,部队条件差,虽说是军校,但在装备方面跟一个草台班子也差不多。敌人来犯时,贺炳炎看到并肩作战的同学有几人手里只有根棍子,他便把自己唯一的一把手枪让给身边的同学,拎起一把菜刀杀入敌阵,砍杀好几个敌人。

经过此战,贺炳炎得到了贺龙元帅的重视。后来父亲贺学文在一次战斗中牺牲,牺牲前将贺炳炎托付给贺老总。贺老总与贺炳炎情同父子,不知道内情的人,都以为贺炳炎是贺老总的儿子。

贺炳炎怀揣的无尽的痛恨以及坚定的革命意志,在炮火中不断地历练,一手“玄虚刀法”使得是出神入化,成为军中著名的“刀王”。每次遇见恶仗,贺龙都会大喊一声:“贺炳炎,上!”得到命令的贺炳炎带队扑入敌群,左右拼杀。

不久,贺炳炎就成了骑兵大队长,不过当时因为缺少马,大多数时候贺炳炎都是步行冲杀。不过有一次,贺炳炎一战成名,成为红军中的“赵子龙”。

1935年11月,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决定开始长征,贺炳炎担任红二军团第五师的师长。因为第五师是新成立的部队,它的主要任务是掩护主部队和后勤部队。12月22日,部队到达了湖南绥宁县的瓦屋塘地区。第五师驻扎在一个山包上,总部队和后勤部队在第五师的后方,第十五团设在第五师的前方,他亲自率领红五师的十五团攻打瓦屋塘。眼看就要攻破敌人防线,却在瓦屋塘的东山受到敌军的阻击。此时贺炳炎率领的十五团弹药已经严重不足,而敌人还在猛烈的攻击。贺炳炎被彻底惹怒了,拿起大刀带领冲锋队一路匍匐前进冲向东山。贺炳炎明白必须为大部队攻下东山,枪林弹雨里他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生死。在距离敌军不到100米的地方,贺炳炎举起一把大刀高声喊道”冲啊”。战士们一个个备受鼓舞,集体冲向敌军阵营。就在这时,只听“砰”的一声,一颗手雷弹把贺炳炎炸晕了过去。战士们赶紧上前,只见贺炳炎右手手臂此时已经血肉横飞。

贺炳炎右臂被炸成肉泥,骨头全碎了,只留下一点皮连着肩膀。只有锯掉胳膊才能保住性命,但当时没有医疗器械和麻药。

为了挽救贺炳炎的生命,贺彪狠了狠心,让人找来木工锯子代替手术锯,找来吗啡代替麻醉药。木工锯尚可凑合着用,但吗啡服少了不管用,服多了易上瘾,会损伤大脑的。贺龙听说用吗啡止痛,也不无忧虑地说:“贺彪,你让吃这么多的吗啡,往后还怎么打仗嘛!”贺彪只好摊摊手,表示无可奈何。贺炳炎将送到嘴边的吗啡吐在地上,强忍着疼痛说:“我不能离开战场,我不能离开战场!” 贺彪十分难过地说:“炳炎,实在是没办法啊!”贺炳炎说:“把毛巾塞到我嘴里,把我绑在门板上!”

切肤之痛可想而知。一时间,贺炳炎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医生看着眼前的病人,手不停地发抖,怎么也不敢使劲。

倒是贺炳炎鼓励医生说:「我自己都不怕,你还怕什么?来吧!」医生这才稳住手,给他进行了切锯手术。手术前后共用了2小时16分钟。贺炳炎嘴里的毛巾被他咬得稀烂。

在疗伤期间他认识了一个叫姜平的女军医,她医术高明,人长得漂亮,而且家世不凡,她的父亲姜齐贤后来是开国少将,并担任总卫生部部长一职,因此在部队中有很多年轻的士兵都对她表示过倾慕之心,但姜平眼光很高,一个也没看上,直到遇到了已经断臂的贺炳炎。

1942年,两人在延安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在两人的新婚之夜,贺炳炎并没有像其他新郎一样激动,而是安静地坐在房间里,一动不动。姜平以为贺炳炎忙活了一天,应该是累了,就问贺炳炎什么时候休息,但是贺炳炎没有说话。

姜平问他:你是不是不喜欢我?

他回答说:我怕吓着你!

过了一会,贺炳炎缓缓解开了自己衣服上的纽扣,原来贺炳炎不仅失去了右臂,他的全身布满了伤疤,一般人看到了保准吓晕过去。贺炳炎说如果姜平现在觉得两个人不合适,她还是可以选择离开。但是姜平说这些伤疤都是英雄的见证,她不后悔。妻子的理解,让贺炳炎非常感动,从此对妻子更加疼爱。

贺炳炎失去右臂后,被人们戏称为“一把手”。在他带的部队,这个“一把手”既是指“一号首长”的意思,也喻指他是独臂将军。

抗战时期,贺炳炎担任八路军120师716团团长,1937年10月首战雁门关,任八路军120师716团团长的贺炳炎率部伏击日寇,战斗中他挥舞着大刀,一人战三人,一只手战六只手。看到八路军如此凌厉的攻势,日寇吓破了胆,纷纷后退。此役,贺炳炎部歼灭日寇500余人,海内外报纸称之为“雁门关大捷”,有力地振奋了民族精神。

因为在战斗中贺炳炎和日军展开白刃战,左手持刀就砍向了鬼子,所以这战为他赢得了一个“独臂刀王”的称号。

贺炳炎还因此荣获国民政府的通令嘉奖!在著名抗战题材影片《太行山上》中,梁家辉就再现了“独臂将军”贺炳炎挥刀砍杀日寇的雄伟英姿。

之后,贺炳炎又先后出任120师独立第三支队支队长、第三支队司令员、第358旅副旅长等职,率部转战于冀中、冀南等地,开辟了大清河北抗日根据地。

贺炳炎作为“中共七大”代表,前往延安参加会议,进入会场后不久,毛主席面带笑容进屋和各位与会代表打招呼。

当毛主席走到贺炳炎将军面前时,贺炳炎想要举起自己的左手给毛主席敬礼,毛主席连忙握住他的左手,亲切地说道:“你是独臂将军,免礼免礼!”贺炳炎道:“主席,我没有右手了,但左手还在,部下见到领袖,是要敬礼的。”

解放战争时期,贺炳炎也是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的司令员,很可惜在第一野战军成立时,只下辖两个兵团,贺炳炎没有能当上兵团司令员,也没有能当上兵团副司令员,他只是第一军的军长,职务晋升相对比较慢。所以,贺炳炎被评了准兵团级。1955年3月,贺炳炎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同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贺炳炎将军共养育了六个儿女,他的两任妻子给他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

1956年时,贺炳炎的4个子女都在成都军区八一小学寄读,每个周六都要被司机接回家。

八一小学距离军区大院很远,司机就开着车去了,贺炳炎知道后,非常生气,告诉司机:“以后我的孩子不能用专车去接,你坐公交车也好,三轮车也好,但是这个专车是国家给我工作用的,孩子不能用。”在他的教育下,6个子女各有成就。

大儿子贺雷生是他和第一任妻子在延安所生,在他的熏陶下同样从事了革命事业。二儿子贺陵生是一名大校,曾任武警军官院校的院长。老三贺京生从事了文艺工作,选择了自己爱好的职业。大女儿名为贺雷珍,后来从事普通工作。老五贺北生和老六贺燕生都富有艺术细胞,从事了文艺工作。

好不容易新中国成立了,条件好了,大家劝贺炳炎抽时间去治病。他身上有16处伤痕,还有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等等,身体饱受战争的摧残,毫不夸张地说那已经是“千孔百疮”了。

医生劝他说多吃水果可以改善身体。贺炳炎总是拒绝。

贺炳炎为什么不吃水果?不是吃不起,他可是堂堂的成都军区司令员,大军区司令员吃不起水果?笑话。贺炳炎是吃过苦受过罪的人,他不愿意因为自己而多花钱。

1960年7月1日,贺炳炎将军,最终还是撑不住了,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年仅47岁,他因此成为了第一个去世的开国上将。

据贺炳炎的子女回忆:贺炳炎是在病床上,一边吃面条,还一边向部下交代工作,就在交代工作的过程中,他“啊”的叫了一声,一下子人就走了。这一天是7月1日,党的生日。

7月5日,成都军区在蓉城为他举行了公祭。清晨,成都20多万军民冒着大雨,主动来参加将军的追悼会。将军生前的好友,纷纷在追悼会上回忆起将军的往事,诉说着将军与自己的故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