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赖昌秀:文武不歧 诚意正心

武术流派 2019-05-20

台湾武术家赖昌秀先生

功夫资讯网讯 初见赖昌秀老师,气质儒雅,和蔼可亲;在论武德修养时,丝毫未现武人的刚猛之气;举手投足,彬彬有礼。当话题过渡到武术技击时,他柔和的目光里慢慢透射出精芒;即兴处,腾身而起,势如闪电,手如利爪,一记擒拿手扣住徒弟脉门,正所谓:文武之道,存乎一心。

赖昌秀先生与弟子现场演示“擒拿”

一、彰显传统武术魅力 创办武术名家汇演赖昌秀是中央国术馆第一期武状元韩庆堂再传弟子,1957年生于台湾苗栗,10岁初习弹腿、六合拳,15岁拜韩门五虎之一九段国术大师姜长根门下,习北派少林武术、太极拳、擒拿术等各式兵器、对练。在传统武术上浸习近五十年,未曾停辍。因见中华传统武学文化博大精深,又恐有失传之虞,于是致力把武术推进学校及社会各阶层。近年来,赖昌秀受聘苗栗县政府任武术教育讲师团团长兼总教练,培训国民中小学武术种子教师,积极推广中华传统武术,从习武中教育孩子尊师重道的精神。几年来培训了两千人次的种子教师,成为苗栗县政府推动中华武艺的主要推手。每年年底,由苗栗县政府主办的县长杯传统武术教育锦标赛在小巨蛋体育馆如期举行,现已成为了当地家喻户晓的武术赛事。为了全面有序地普及校园武术,赖昌秀老师专门为苗栗县编著武术教材,有机地融入课堂,并多元化开展大型国际武术晚会,广泛参与国际武术及两岸武术交流,大力宣扬传统武学的文化价值,呼吁社会人士传承、发扬武术,深受各界好评。

从“武术名家汇演”的话题为切入点,延伸到“本门师承”,与赖老师分享了教学心得、教学模式、拳理拳技、亲身体悟。赖昌秀在台湾本地创办了武术名家汇演,初衷与目的源于赖昌秀从2002年就陆续创办大型的武术名家表演,彰显传统武术的魅力。“练家子都明白,没练武术的人就不清楚传统武术的魅力在哪儿?我觉得很可惜,决心办这样一个活动,就与当地政府沟通,得到上级认同,拟定计划实行。当时我发动公益社团大家一起来办,由我筹划、广泛联络习练太极拳、长拳、螳螂拳、八极拳、形意拳等各拳种名家,包括摔跤,既有单练,又有对练。长年累月办下去,效果有两点:一是让社会大众慢慢接受、了解传统武术具有艺术性与实用性;二是广泛邀请两岸三地的武术名家交流,从而达成有意义的互动。”

赖昌秀先生(左)与现任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主席杜德平先生(右)“以武会友”

2001年赖昌秀先后到北京、西安拜访多位武术名家,所到之处感受到练武之人素有的热诚。初见西安马贤达老师,虽彼此不熟,但讲起武术的渊源亲如一家。马老师亲切接待了赖昌秀,并邀请了当地武林同道作陪,两岸同脉同根,武术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之后陆续到北京、广东、浙江、上海、珠海、丽江等地做过多场交流,认识了更多同道。以武会友,在武术的天地里,会感觉世界更加的宽广,人际之间的相处更加美好。二、交流切磋技艺 传承武术精华传统武术讲究师承。当年中央国术馆曾汇聚诸多武林大家,其中就有马英图、马凤图、韩庆堂等先辈;赖昌秀告诉我们,韩庆堂宗师于公元1928年进入中央国术馆,当时馆长为将领张之江先生,目的是为统合中国各地著名武术家于馆内交流切磋学习,培训武术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韩庆堂广习诸艺,曾从杨澄甫学习杨家一百零八式太极拳,向有“剑仙”称号的中央国术馆副馆长李景林学习武当剑法。公元1929年,浙江举办国术游艺大会,发起人为浙江国术馆馆长张人杰,韩庆堂代表中央国术馆参赛,擂台赛参加人数109人,无量级之分,韩庆堂取得最优等奖名列第七,实属不易,赛后得到奖金及“龙泉宝剑”一柄。浙江国术游艺大会结束后,他随即于中央国术馆首期教授班毕业,并被外聘至浙江国术馆担任教职,与好友曹晏海一同成立吴山国术研究社,后更名为“杭州第三国术教练所”。公元1947年,又奉命调至台湾担任中央警官学校教官,自己的后人便于台湾大力推展国术。韩庆堂将国术中的七十二把地煞手,融合转化为擒拿术,由于他擒拿术高明,故有“千手擒拿”之美誉。韩宗师回忆早年习武情形曾曰:“几里地之遥,独自夜行,手擎火把,一路以‘行步’走去;下了课,再点上火把,一路走‘小矮步’回家。”现今台湾地区警官学校及各警政单位之擒拿术,多源自他的系统教材。

赖昌秀老师所获荣誉奖项(部分)

1951年,赖昌秀的恩师姜长根耳闻韩庆堂教官在警校担任武术教官,便在国术同道之引荐下,拜其为师。恩师入韩门后,勤奋向学,广习连步拳、功力拳、十路弹腿、二路埋伏、一路埋伏、三路炮拳、四路查拳、四路蹦打、三才剑、七星刀、八卦刀、单刀破花枪、擒拿对打等。1952年,恩师姜长根得知青岛螳螂拳名师,人称"铁胳膊"的王松亭居住台北,便以弟子之礼前往求艺。王松亭知他武艺不凡,且为武举后人,破例收为“记名弟子”,并授螳螂手、小虎燕、大虎燕、螳螂拳之空手夺刀、大刀破枪等。从常东升大师习摔跤术等各项武技,集南北拳艺于一身。恩师姜长根先后从军、从影、从教,均荣获诸多殊荣,广受社会各界的赞誉。并荣获中华国术总会授与〈九段大师〉的殊荣。三、创新教学模式 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武术具有健身、防身、医身、乐身等多重功效;训练方法各有不同,学生、家长理解的方式也是各有千秋。在训练体系上,赖昌秀以创新的教学模式——兴趣教学出发,让孩子受益,家长认可。他说:“通过武术的德与艺教育小孩子。很多孩子从起初排斥到后来喜欢。我授业以传承为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来我这边练的学生,教学体系里没有花招、游戏,都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扎马步及基本八大式开始。小朋友出去比赛经常拿金牌、受领导接见,但我会跟孩子讲,参赛不是非要拿牌——这其中有两个用意:一是亲子活动,父母带着小孩,幼年时光是亲子相处最珍贵的时间,通过家人去陪同鼓励孩子成长;二是锻炼孩子的胆识,比赛过程中四边有裁判、观众,有些孩子一开始腿会发软的,甚至打不好会紧张、会哭,会影响情绪,但这是他人生很重要的一个经验。我就会开导,灌输武学、人生的理念,小孩子经过开导后开心了,第二次就挑战成功了。我跟家长们讲,他肯出去比赛,你陪着他,这是很难得的经验。大场面的训练他不会看到人就害怕,将来要做大事情,非要有胆识不可,没胆识怎么做大事情?所以孩子学了武之后,身体变好了,胆识变大了。”

赖昌秀老师传授学生擒拿

引导孩子培养正确的观念。“很多人不辨是非,学武术就教如何拼命跟人家打,非也,我要让孩子明白什么能打,什么不能打。”赖昌秀说。首先,学武要把智慧打开。就像一个人未训练前就如一台8位元的计算机,经过武术训练开发以后协调能力变强了,神经系统反应快了,头脑灵光了,那自然功能提升到16位元数了;你再练复杂的技巧与功力,就优化到32位元数了。手脚反应平衡感、体力、判断力,都进步了,这就跟计算机开发功能是一样的。因此,他得到一个证明:一个小孩子练武越久越爱练,反之,练一阵子放弃的孩子文化成绩也没有进步,甚至因为缺少规矩管教学坏了。所以,武术教育很重要,武术融入教育体系更重要。赖昌秀在教学上不会为了迎合市场加入游戏之类的娱乐内容,永远保留教学纯度,不去变动老祖宗的东西。因材施教,通过武理、武技,用语言与肢体去打动学生、引导学生,继续秉承中央国术馆当年的传承人的精髓——强国强种,传授孩子要保护、传承、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四、循序渐进 有的放矢地推进实施在苗栗县政府和赖昌秀的努力下,苗栗县习武的氛围从“冷”到“热”,这期间赖昌秀采用了分两个阶段让青少年去认识武术、喜欢武术、习练武术。第一阶段是县政府聘请他为武术教育讲师团团长兼总教练,拟订教学计划、教材、教法,并开始在县内召训学校教师——种子教师,结训后返校实施武术教育教学。由于县长非常重视,做事雷厉风行,武术进校园工作进展得很快,而且每年年底举办传统武术教育锦标赛,并列入年度教育访视项目去各学校视察教学成果。“那段时间,我们全县大概训练了近2000人次的种子教师,散布在150所国民中小学各个学校里面,编订了5套武术教育教材,有序分类学习,进展顺利。第二阶段是现在的县政府,虽然经费没以前充裕,但是县长仍然非常支持。在五套教材之后,将之前教材整合出刊了《国民中小学武术教育防身技术进階研习教学指引》,将习得的拳术进一步讲解防身术的技巧运用,让孩子遇到危险时能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每年我们会举办一场‘传统武术教育县长杯’比赛,最多时有1500多个小朋友参加,很多学校都来报名,打得都是这5套教材的内容,小朋友们相互竞技交流,丰盈身心,享受健康与快乐。所以我觉得武术教育在我们苗栗县是成功的,很多偏乡的孩子,越是平常没什么娱乐,练起拳来越有劲,也很有礼貌”。苗栗县能够把武术推进校园不容易,全省可能唯有苗栗县这么成功地把武术推到国民中小学去。

赖昌秀老师教学中

赖昌秀编写了武术教材,图文并茂,练打结合。结合教材,在培训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针对武术中的练打结合,在年龄上有没有划分“练”与“打”的阶段,赖昌秀也有一番高论:“现在我主要把重心放在小孩子的培育上。因为武术跟教育结合很重要,教学经验更重要。我本身在学校当老师,所以教小孩子、高中生有经验,了解孩子的个性、心性。你或许一句话就会转变他的观念,但你不会把标准印在那里,所以在训练学校种子教师教学时,我跟他们讲练武的好处在哪里。我说当年拜师要有束修,千里寻师,而你们种子教师,县政府找好老师教你,回去还有餐点可以领(笑),我点明练武的好处,要让人家懂,之前通过一些武术展演活动作为铺垫,的确带来了一些效果,让社会阶层普遍认同武术是优秀的文化,小孩子练,家长也会配合,政府教育单位也重视,天长日久,他们就都喜欢上了武术,因为大家价值观念改变了。”

赖昌秀老师演练杨家枪

“针对小孩子训练我不讲攻防,因为小孩子初学心性未定,万一出手打人会引起受伤。等他长大了,练久了,心性稳定了,懂得尊师重道了,我才教他练一些攻防、拆招的技艺。”赖老师说。有一次他在指导种子教师练功的时候,有位学校的体育组组长面露不屑, 赖昌秀猜测他是练跆拳道的,觉得应该让他知道武术不是这么简单的东西,因此让他过来,抓手,他看赖昌秀的手并不粗壮,就死命地抓住,心想这可好了,抓的越紧死的越惨,用了两分力的小缠,他马上就躺地下了。赖昌秀问要不要再来一次,他说不敢了,起身就归队乖乖练去了,后来很认真。还有一次赖昌秀被8个小混混围住,其中一人突然手脚齐发,赖昌秀迅速用“金鸡独立”加左挂手挡住,并说天色很晚了,有事第二天到工作的地方找,对方马上就明白了。因为他刚才突然出手阻击赖昌秀,没想到快速化解后并未对他攻击且以礼相待,那群人也很有礼貌地就走了,所谓“化干戈为玉帛”此之谓也。《孙子兵法》有云:“不战而屈入之兵方为上策!”又云:“兵者凶也!”赖昌秀认为:习武之人切忌暴戾之气,应常存心平气和之修养。

赖昌秀老师演练刀术

五、中华武术源远流长 千载传承武术界历来就有“南拳北腿”之说。南拳“硬桥硬马”,北腿“大开大合”,赖昌秀为我们讲述了长拳的技术精要与风格特点:长拳的动作大开大合,闪展腾挪,刚柔相济,起伏转折。姿势舒展大方,动作灵活快速,快慢相间,节奏分明。其中的技击技术特点是:遐打遥击,近身包涵了点、打、摔、拿四大技巧。利用窜、蹦、跳、跃的身法,快速近敌迎击。近身时则发挥擒拿及摔跤的技巧,所谓“拳里加跤”,克敌致胜。长拳的动作较为隐含所以又称隐性武术。因此身法非常重要,得其要领而勤加练习,有所谓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之说。除此之外,一胆、二力、三功夫在技击上也是很重要。

与赖昌秀老师交流中

赖昌秀身心体悟、习练武术几十载,总结了习武、修心、立志与情怀: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千载传承,先人穷毕生精力以赴,遂至博大光灿。历代将士悍卫疆土,保家卫国亦多有以赖之。中华武术之精髓,不但可以强健体魄,更可以健身、防身、延年益寿,养生除疾。振奋精神士气,动心忍性,养成伟大的民族气节,历千载不衰。中华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先贤不断的精研演绎创进中华武术的同时,融入了易经、老庄、儒、释、道的思想理论精华,除了是“武功”之外,更是可以修身养性,讲求伦理之道的“武艺”,历代国家因之而强盛。赖昌秀十岁时,因缘际会而练习武术,时光倏忽,不觉已过了半世纪,但觉身心尚健,因体会中华传统武艺文化资产之珍贵,而教学传道融于国民教育之中。古语有云: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如果国人都能重视武术的修为,学习武术,也是文化的陶冶,文武不歧,全国上下一心,国家民族焉能不强?个人练武是为了强健身体,遇到紧急状况时,能保护自己、他人,但最终目的是求得内心的安定与平和、身心安顿与健康。古人创字“止戈”为“武”,讲武的最高境界是求内心的心平气和,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的大智慧,不讲杀戮、斗争,但求和平双赢的王道思想。习武之人必俱侠义之心,为人讲求忠义之道,尊师重道。“侠”者伟大之同情也!也就是侧隠之心,这是武者应有的修为,方不至为害国家社会。

赖昌秀老师武姿

我们知道,练拳时要先求专心与放松,“定静”的修为是很重要的一环。“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完全符合大学之道之所云。文武之道其实没什么差别,但先求其诚意正心而已!行拳就是练气,除了“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之外,还要练“浩然正气”。因此行拳时内心要淡定沉稳,无所滞碍。外灵动而内禅静。练武也是修禅,内外兼修,这是正向的武术修行,也是提升正能量的好法门。当今世道功利主义盛行,举世迷惘纷乱,争名夺利、迷乱人心,如要正本清源,提倡中华传统武术的习练,就是一副很好的清凉剂。透过传统武术的练习,接受中华道统的洗礼,人人奋发向上,提升良好国民素质,国家自然富强安康,国泰民安矣!

两岸武术人“以武会友”

武术内以修身,外以御敌。赖昌秀认为,两岸武术的正确交流有利于和平发展,提升人民血浓于水的感情。台湾保留了传统武术的精神与技术。大陆在竞技武术上有创新的提升与发展。透过发达的载体媒介及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互利互补,是一种很好的沟通管道与桥梁。与赖昌秀老师对话,在轻松中感悟武学文化;在分享中增进武学视野;在交流中获取武学智慧。中华武脉历久弥坚,尚武精神让民族文化绵延不绝。中华武术在海峡两岸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通过“以武会友”的方式,增进交流,切磋技艺,深化两岸对中华武术的文化思考,弘扬崇德尚武的精神,增强两岸中华女儿的民族认同与凝聚力,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