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正文谈原传八卦掌

武术流派 2014-08-04
问:卢先生名门大派。自本刊创刊以来,素以弘扬传统武术为责任,敢问先生当初因何机缘兼得萧氏八卦掌和宋氏形意拳真传?答:关于本人兼得八卦和形意两个大家所传,确是有着系列的机缘、机遇和契机的。首先,本人专致学习传统八卦是1937年,在中西强项争盛的氛围下,经当时天津社名流《新天津日报》兼《新天津晚报》社长刘子清先生的郑重推荐,拜入曾在晚清深入山林学得八卦掌武艺并在清廷任武职得萧海波先生门下。难得的是,萧师在清代从未外传武艺,只是清亡后才有所授艺。因此,本人从萧师学艺,直如萧师上山学艺相差无几。我拜入萧师时时年15岁,萧师75岁,当时知情者均称道说“两个甲子的人走到一起了”。本人于15岁前后,以天津青年会会员的身份经常去该会观摩“中西强项争盛”之会。计有中华武士会选手武术表演、日本柔道剑道和相扑、西方拳击和技巧体操,这些几乎每周一次。所谓“强项”就是乒乓球小项,和我一同打着玩的都是二三届的冠军。我在这样的氛围中专致习武,加以引荐师刘子清先生以其权衡识别能力从旁疏导,使我倾注心力地体验着萧师所传拳法和参照着西方的科学主张。此外还有更难得的机缘。即从1937年至1944年之间,约练功三年之后,每逢夏季,每周皆由我陪萧师去浴池沐浴。就是在那些浴后休息之际,萧师对我讲拳论艺,他不自觉地显露出一身五体地肌肉、关节、呼吸样态的动态下起伏动转形迹,即萧氏八卦所传“卦象上身”引起内在运动与武技相通的东西。而我正是印证这些看得见、摸得着得东西后,才帮助以后的研究和验证抓住了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关于我学得宋氏形意拳,基于以下几个缘由。一是宋氏传人李旭洲1944年因愤击了日本宪兵小队长,由山西太谷逃亡到天津,使我感到“正是英雄用武之士”。二是李师“打人起高”,当时所见形意,多为“蔫拱”,推顶之意,至多把人拱得倒退,并都以此为“内力”,而李师却是手掌下滑对手胸部,对手反而被拍击得高起而去。李师打拳,动作如一盘弹性钢条被击撞得样态,李师得爆发动作,不是发拳努力震地有声,而是一身五体恰如裂帛爆破得声色。这些都令人感到宋氏形意有独到之处。三是萧师返乡修养后,本人尚感志愿未成,因在“中西强项争盛”氛围下从萧师学艺,使我坚信中国传统有“养生与击打同步”的东西,对此当时我还没有得出定论,需要和李师进一步学习。四是李师为人,对武艺的交流原则是“当场不让步”,对问题追踪求真,却是不耻下问,他一起同我求索萧师一身五体的筋、骨、呼吸形迹表现(萧师称此为“身画九宫”),终于在1958年,李师完成了“周身反弹”,即在一个任意的拳式动作上,不做发力,对手击来被反弹回去,整体离地而去,而我随后于1963年完成了这个功法。至于外界误传我学习过阴阳八盘掌,实际情况是1986年出版的《阴阳八盘掌法》一书,系本人负责河北省武协挖整组时,遵照国家体委副主任徐才同志定的“要抢救这个拳种”的精神,以1937年任志诚出版的《阴阳八盘掌》为底本(原书不够八卦64式,仅一半左右),本人以萧师所传八卦订正和充实了该书内容。当时安排任文柱演练和接待我在当地设计全书动作和图文等事项,具体由时任河北省廊坊市武协主席、现任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外事部负责人的郑企平同志负责。问:卢先生一生精研形意、八卦,必有独到的认识,愿先生为《精武》读者指点一二法门。答:循序武术历史内在链条的展开,形意和八卦的出现,是在追寻着人体运动动作的“内部结构”。放眼世界体育项目,关于“动作结构”问题,所确定下来的只是“姿势、轨迹、时间、速率、速度、力量、节奏”七个要素。如果没有形意所谓“内三合、外三合”的传统要领,我们很可能不去思考人体运动动作还有“内部结构”呢!萧师传承的八卦,对人的四肢、躯干、头颈有“纳卦”、对八个组合拳法有“爻象”的规定,这就更加说明武术传统是在追寻着运动动作的“内部结构”的。在这里一问一答的谈话中,不可能将上述问题一一讲清。然则,鉴于主编同志的热忱,本人在这里要奉献给《精武》读者一句忠言: 传统武术有五对要领,即“起落、蓄发、开合、张缩、呼吸”,实际上可以视作“内部结构”上的运动范畴,请读者注意,这里关系到严格的生理、解剖、生物力学等问题,丝毫不可紊乱,应是依次地“起对蓄对开对张对吸,落对发对合对缩对呼”,也即“起蓄开张吸”是同时的,“落发合缩呼”是同时的。问:旧时天津武林风云人物数不胜数,从您的经验和理解,是否可以从人物与技术方面介绍一些?答:我习惯从多视角看待事物,对人物亦然。旧时天津高手汇聚,使我受益匪浅,更使我能够对比看到不同拳种的优缺点。从多数拳法的打拳、发力动作来看,五体架构的两臂至多是前后相称或左右对称,连同上体平面,空间维度不过二维,很少有前后、左右甚至上下同时相称的。从王芗斋先生自形意推出的“混元”架构来看,用一句极通俗的话来说,“混元”架构起码是一个方坨坨,冲撞起来,前面那些片形、棍形的发拳冲力自然是禁不住的。再有传统形意不免留有手持大枪的形迹,手持大枪两手不能过高,两肘离上体越近越好,传统有“贴身抱杆”的精要。如果这个姿势不加变动地用在拳上,两手架构过低过短是极易受击的。三十年代国术馆的选手交流,无一胜过西方拳击的,那一次的“面向世界”经验教训是不能不引起重视的。可以说,王芗斋先生推出的升高架构、扩展三维,是一个传统武术的推进。当然,相似上述的前人业绩,尚可列举,不过,不做分析问题的推崇,岂不是有“追星”之嫌了么! 问:萧海波先生在天津曾向程有信授艺,卢先生可否谈谈当时的实际情况? 答:关于程氏兄弟向萧海波问艺之事,原是张占魁主持命程有信的两个兄长先向萧师学了骑马式、截拳法、白鹤亮翅、肾里提金四个“转掌”以前的四组大式。萧氏八卦掌共八组大式,“转掌”属第七组大式。张占魁在晚清曾任捕快,后为京城地方官轿前“顶马”(随从副官职务,尚有轿后“顶马”,高前顶马一等)。当时萧海波正任清廷护矿武职,与张并同时任清廷善捕营总教习李瑞东义结金兰。张占魁其时曾在学秘宗、形意之后,向程氏昆仲之父程庭华学过“老八掌”,张深知萧师精通八卦,因此主持程氏后人向萧师求艺。程氏昆仲向萧师问艺后,以其三弟当时无业,推荐程有信到萧师处边学艺边教学,执教当地城隍庙小学学生的武术课,后因校方有所反映,终止了程教的武术课。 问:卢氏结构的庐山真面目是什么?您能否概括地做一总的介绍? 答:所谓“卢氏结构”,总的概括是:运动人体“五大要素”最佳组合。所谓“最佳”,必须有肉眼可见和手能触摸的肌肉、骨骼、呼吸形式、内脏在肌肉骨骼制约下所呈几何形态的移动(保持内压均衡)、意识与人体第一客观因素的反馈作用等五者,经得起现代生理、解剖、生物力学的检验,并须体现运动素质(力量、速度、耐力、韧性等)同步增长和养生与击打同步增长的功能。这里的“击打”还不是一般的击打,必须是武术历史上为各派名家所致力以求的高境界“周身反弹,一触即发”。对此,我们已经经过了三代过百人以上的部分、多项和较完全的活体对抗验证,迄今尚未发现理论、指标、实践等各方面彼此有不能互相促进的地方。 问:听闻您对赵道新先生十分称赞,赵先生的治学、为人对您有何影响? 答:本人曾于1988年天津市塘沽区举办的“天津中华武术原理研究会”成立仪式上,公开与赵道新先生合作,赵作为该研究会的技术负责人身份亮相。此前1985年左右,经我的形意同门柴宗仁,将本人上报国家体委科技处、高教部体育司的一篇科研文章《中华武术与人体科学》(内容即“卢氏结构”所概括的“一个模式与两个同步”的初步描述)送与赵道新先生阅览,并征询是否有意联合。赵氏认同了文章所述,愿意一道研究,不但如此,并且两次拒绝了外地高薪聘请教拳(一处是石家庄,一处是徐州),因此在1988年成立了“天津中华武术原理研究会”。1990年初,本人以“技术不再私相传授,成就奉献国家”的心愿,为赵氏申请了国家的补助,更在1992年经天津市体委王作江同志的约请,由本人参考赵氏“心会掌”第一、二式的文字,做出上报国家体委武术处的书面资料,此书面资料后被一笔名为“黄健”的同志一字不差地刊登在《武魂》杂志上。 问: 卢先生在朝阳是如何试办学校的? 答:1998年11月8日,我的学生李皓为满足当地学员的要求,定名开班“卢氏结构推动现代搏击俱乐部”。尽管当时我尚无开班授课的思想准备,但也认同这个名称,开班五个月的时间,先后有我的两名学生主持教学。至今时过九年,至少有十位以上学员,深感获益,与执教的二人联系不断。其中,有几人组成的散打队,在辽宁地区交流时甚为得力,有的学员已成为原有同好中的教练级人物。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身体畸形的学员,两肩高低错位且颈斜,锻炼不足四个月的时间,恢复正常。现在“卢氏结构推动现代搏击俱乐部”还在运作。问:九防式好像在实践您自己的武学主张上有着重要意义,卢先生能否作些介绍。答:谈九防式的前提,首先是如何看待传统武术击打对抗的招式手法问题。如果仅是从传统自身来看,比如说,我本人练过形意拳,山西传的、深州传的、南派传的,手法如何如何,其他拳种各个派系,亦复如是。那么,如果走出门去看西方的击打对抗,仅只拳击一项,恐怕就足够我们自省的了。历史的(上世纪30年代)和当前的经验说明,除极少数身上确有功夫的名家,在属于“狭路相逢,一来一往”的对抗击打形式下能够一搏外,多数传统练武者是不能与西方拳击抗衡的。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系列的。在这个问答中,仅就最不可逾越的第一个层面而言,传统拳法技术形式上是历史的过渡、转化,尚未达到飞跃境地,总是被“持械杀法”的手法所牵扯——比如,二人持枪对扎,一方迎面刺来,他方不可能用枪拨打对方的枪尖,必须拨转对手枪尖以后的连杆部分才能化解。这样可以看作是一种“拨棍法”。姑且不论西方拳击的速度、力量、上体过重,仅只传统拳法所要“拨的棍”,西方拳法可以说是看不到、拨不着的,传统拳法一出手,便落空,再想变,已被击中了。这里说的是中西两种拳法一出手的技术层面的差别,也即是本人想要谈的“出手成势”的第一个层面上的事情。二人相对击杀,考虑自己有多少受冲击的部位,历史上首推古射法。《射经》解经的共识是:左手握弓,护左、中的上(面部部分)和中(胸肋部分)的正中线和左侧上下共四个部位,马射和步射时还有下部腿的侧、中二个部位;右手搭箭,以其身为斜面受冲击较远可以拨打雕翎。如此,算完全了一身受冲击的部位上中下、左中右共九个部位。所谓卢氏的“九防式”即是以古射法的取意为源头的——后来枪法的“三尖照”、形意拳的“斜中正”,皆有所演进。 以上谈的是一个层面上的、一个技术形式上的问题。那么,从哲学高度再要看一看技术内容上的问题,又当如何呢?如果我们盲从西方的话,问题再简单不过了,把外国人运动时身上的肌肉表现拿过来填在中国武术的动作里面,岂不完事大吉!正是因为对待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不能这样,尽管一时的潮向涡旋不一,而官私方、国内外有识之士,却总是对于号称“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不能满足于仅仅停留在“有点儿好像”的表面之上——前文所述“卢氏结构”的一个内部结构模式和二个同步问题,就是技术内容上民族自己的东西。赵道新先生在《中华武术与人体科学》上看到了对此的初步描述,才毅然放弃高薪授徒和卢氏一道前进的。问:武术的内功应如何解读?为了把问题谈得完整一些,不妨把下面的提问,放到一起来读。问:归纳起来说,您认为交手的“纯科学”是什么?您自己或学生实践过么?答:武术的“内功”,确是发展体能(表现力量、速度、耐力、韧性等)和形成武术技巧的核心问题。但是,就人的肢体动作来说,何为“内”,又何为“外”呢?这个问题,中西是不同的。传统武术上一句最常见、最早就有的俗话,即“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样说,看来是就人的体表和内脏各组织而言的,这自然是沿袭着中医学生理思想下来的。西方则不然,作为人的肢体动作,所谓“内”,是由筋(肌肉)、骨而下的内脏各组织,所谓“外”,则是那些“姿势、轨迹、时间、速度、速率、力量、节奏”等称作组成动作结构的七大要素。从人的肢体动作上如此划分内外是合理的。只是,把内脏组织划作人体内在是对的,然而运动时无所调控,听其自然矛盾加剧,就不符合20世纪中期以来兴起的动态科学了。所以现代体育科学最大课题“机能与技巧统一”难题,迄今已有100年,没有解决。中医学生理沿袭下来的体表、体里的思想,放在静态下的人体生理描述,自然也是对的。只是,多数人一意地“以意导气”,其结果是导气不成,至多也不过是在人体筋骨上磨蹭罢了。所以,从动态科学角度讲,中西双方都未能练到内在方面。透过上世纪30、40年代,再回顾由晚明至晚清,300多年的时间内,武林精英中能够体现“周身反弹”、“一触即发”的即便是少数,百不过三,但终究是客观存在的。本人在回答“卢氏结构”总的概括中所说的“······必须有肉眼可见、手能触摸的肌肉、骨骼、呼吸形式、内脏在肌肉骨骼制约下所显几何形态的移动、意识与人体第一客观因素的反馈作用”,上举的历代武林精英,无论他们自认为是什么决定的,然则,身上没有上述概括中的东西,任何效果就不会出现——因为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已经经过部分的、多项的和较完全的活体再现验证。最后,可以设想,一个武术练习者,如果是“以意导气”导不出来,筋骨“通气”畅通不了,真的和西方拳击交上手的时候,同样都是筋骨的相抗,孰胜孰负,自不待言——中国武术传统优异之处,历史指向性,就是“五大要素”的最佳组合。尽管传统语言用字不明,可是,武艺检验最后是要生效的,精英人士尽管练时的语言概括用字传统,但他总是要经过若干次活体对抗检验的,换句话说,精英人士尽管理念上是“气在作用”,而他自身的锻炼实践和多次实战,身上的主观感受的“气”,已经不由地逐渐形成要素的最佳组合。问:关于虹螺山少林下院是八卦掌的发源地的重要佐证是什么?答:去岁应邀去访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虹螺山少林下院,目的是为了考察一个历史重大事件——八卦掌作为中华武术“四大名拳”后来居上的一个新兴拳种,是否就是一人一地一时一下子弄出来的!上世纪30年代,萧海波应张占魁邀请来津,其技艺当时名震武林,我们走访虹螺山少林下院,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一下萧氏所学的一身武艺,是什么样的传艺所在,才能有条件传出那样的功夫来的!根据萧海波所述学艺经过,有下列几点需要印证:(一)1881年萧海波自北京出发,向东北方向过棒槌山经侧坡穿密林到达虹螺山,经印证极为吻合。(二)萧氏学艺八年,每年一个院落练习一个卦象的大式和所属八个小式的组合,这与萧氏所传大小各式次序组合,极为吻合,同时虹螺山分布若干山丘院落,各个院落今仍存在。(三)萧氏当年在虹螺山学艺期间,计有近四百人,这次考察该地容纳有余,同时,萧氏学艺期间,粮食不足时时而有二、三十人下山采购,实际“打家劫舍”,这与当地政协调查“该地区曾为清末造反的大本营”聚集的人数两相吻合。(四)当地政协调查与萧海波在山上学艺年代相同的人,可查八人,其中四人已找到他们的孙辈,有二人为寺院管理人,一人为当地公安人员,一人为寺院主持僧人,而且该主持是静字排代的(萧氏学艺时主传人有二,一为静修,二为静缘,现当地政协正在查询少林“静”字辈的排法)。这四人现不练武,我们访问时,他们讲述了先祖演练的样子、口头上的讲究,与萧氏所传八卦的招式、名称相吻合,此外,他们诉说先祖上山练艺时,家里还上山送过粮食,这也印证了该地平时粮食也有部分来源,不足时下山采购。最后,据当地政协的调查,山区老人相传,“清朝王爷曾来此地招兵买马,后来事败,王爷处死,炮轰了中堂”。我们都见了中堂遭炮轰的残迹,迄今尚未经清理。当地提供的这一线索,本在我们去虹螺山印证重点之外。我们去虹螺所要印证的萧海波本人学习八卦掌的来源,上列四点已经足够的了。然则,最后这一线索,却引起我们追忆萧氏所述:(1)1881年前北京未闻有八卦掌一说,因为萧氏经人推荐再去东北访艺求源。(2)萧氏曾于1888年艺成又返京都,在庄亲王府任教兼照看王爷读书,此后二、三年才有人以八卦掌法出现武林。(3)稍后一年半载,一个武术史上的盛会,即形意拳郭云深弟子刘伟祥在保定国术馆讲义中记述的1894~1900年的“三家相会,互通有无”,所谓三家计有八卦程庭华,形意李存义、张占魁、耿继善等人,太极刘德宽等人,以这些人等的年龄和原有练武年限,正是八卦拳种新兴之际,再早的话就没有这些人来交流了。(4)也只有一个王爷就是庄亲王引义和团入宫教“上法”锻练,也只有庄亲王与义和团有所联络,任志诚的老师李振清就是一个义和团的当地头领于1900年战死的。(5)只有庄亲王才会通过萧海波知道虹螺山,才有招兵买马的传说,也只有庄亲王是于太原被慈禧赐死的。等等等等,所有这些,只有留待今后慢慢地考察吧。问:从宋氏形意拳的角度,您如何看待中央电视台的武林大会形意拳赛? 答:电视播的形意拳赛,我没有赶上时间坐下来看,只听周围人们说了说,因而我对此说不出什么。不过,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30年代前后宋氏形意拳几起对抗时的情景,以飨读者。李旭洲先生在山西太谷尚未出师门之时,一位自西南山林的女僧来访宋氏掌门人宋虎臣老先生。来访者到了客堂一说明来意,满座愣然!因为武林交往久有戒律,“耄耋、少儿和女流,不可轻视”,一时间虎臣老先生还稍有迟疑。女僧言罢已走到庭院中恭候,李旭洲当时见状,立即迎上前去,恭言“我小辈先陪您活动活动腿脚”,女僧婉言说“我先请教老先生,回来再陪小师父走一走”。这样的再次谦让,二让之后即将三让,李旭洲突然发话“请接手”,一路钻拳连冲女僧,女僧来不及还击只有节节撤步连手掩面,就这样一气儿由院落中间逼到边缘,李虽拳未击中,但也擦到女僧耳际发末(女僧为带发僧人)。女僧情景极为被动劣势,只得说“后会有期”而去。上举事例要说明的是,宋氏形意在二人对抗时,究竟如何体现本门拳法及其功力。常见的形意钻拳是,前后手,前后步,前手大臂前平举,肘略低于肩,小臂握拳指向对手口鼻(小臂与大臂略大于90度角);后手圈拢握拳置于脐前或腰隙旁。这是所谓“顺步钻”,也有后手钻出,前手回拢,称作“拗步钻”。现在,谈一下李旭洲和女僧的一人钻一人化解是怎样做的——按李当时所学,正是宋世荣长子宋虎臣掌门的时候。 (一)进手成拳,难撼其坚李氏交手,在他于1958年前未形成“周身反弹”之时,已是在迫近对手受击部位时,连连闪动着几个拳式,或钻或劈等等,这是我们后来称作“动作无形”的原基,即一身五体各部位同动,所以看不出手、腿是如何做成拳式的。出手成拳时,刹那间五体如同钢架,因而对手无此功力者是碰不动的。其实女僧确是不凡,李氏进手至少有五、六个跟步,虽然拳头扫及女僧耳鬓发末,但她终究是化解开了,没有整体近于同动是化解不了的。从这个事例可见,如果一个练者,平时打拳看来好像有力、有气,可是临到二人对打起来,什么拳式都不见了,就像街头妇女打架一样,推推搡搡,再不就是两臂并拢起来向旁悠挡。这样只能说明一样问题,那就是所练的拳法并没有传统武艺应有的含量。 (二)变手无间,不空中线 李旭洲向女僧进手钻拳是左右手连续交替前进的,这里的问题是,左手(当时是先进的右手钻)如何进、怎样进?右手如何撤、怎样撤?如果撤右手,毫无拳法含量,轻易地一回手,女僧必然乘虚而入(以其功力显然),左手就谈不到前进地。当时李是右手钻的拳式如撑重物,左手钻到位时(注意宋氏后手位置是在前手肘手之间活动的),右手钻的拳力才换下来,左右手如抽梁换柱般相似,并且左手出拳的路线由心、口和拳点在前位相交。这样,古枪法和明代《内家拳法》所谓的“三尖要相照”就体现出来了,所以人体正中线不空,对手打不进手来。这是一个事,同时,对手虽然化解过去的右手钻,立马又被李的左手钻顶上,所以逼的对方紧忙了又忙。(三)变化节奏,打拳见点节奏对于引起、带动人的举止,有很强的激发作用。仅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武术的若干名门名家,每遇现代打法,一照面时看到对手的跳动待发,也都随着跳动起来。试想,那些名家名手从未练过跳动待发的动作,临场临时跟着对手的节奏做,岂有胜算之理!再佐证一个军事上的事例,好的机枪射手,讲究的是打点射,即“哒!哒哒!哒哒哒!”如果一味地连射,命中率较低。节奏就是为了提高控制力。 李旭洲当时向女僧连进的钻拳,左右手即是像机枪“点射”打法,所以女僧一路后退处于劣势,多亏她确有功力,否则早被击中了——上世纪1945年美军先入天津时,李旭洲一度与美军兵营拳击手交流,李氏的上劈拳加虎抱头应对拳击连击时,就是连同步法的锨、铲、顿、炸和手法一起“点射”获胜的。问:据笔者所知,您为推广卢氏结构,曾向周总理上书,能否对此做一回顾?答:1968年1月1日至8日,我和我爱人孙洁去了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接待站每日下午四时各大局汇总处,一位杨姓首长接下了我们带去的书面材料(材料简述传统武术中有超越现代的东西和为此与国家主管方面的往来经过),当时告知还须上交一位苗姓首长才能将材料交到主席和总理。2至7日,该处办公室几次地询问了我们夫妻的要求,我们只是迫切希望国家领导人知道此事,别为他求,同时也被告知了国务院和各部委的办事手续和听候材料上交的信息。1月8日,苗姓首长安排了总理接见我们夫妻二人,几分钟的时间,我们表达了希望总理知道此事的心情,总理极其亲切地安慰了我们并给以极大的鼓励! 1973年以前,本人又给总理上了一封长信,内容指出武术历史须有前后期之分,前期忙于“外部之事”(毛主席《体育之研究》用语),后期进入了“内部之事”(出处同前),并说明本人的体验、研究和两代人的活体再现,这个“内部之事”已有了“五大要素”的形态可证了。1973年国家主管方面首次推出了形意和八卦两个拳种,不久又推选了与国家套路别具特点的几个拳种,也制订了评定标准。八卦掌广为流传,是在清朝咸丰年间,在北京一带最为盛行,董海川先生那时在北京授艺,独创一格,自成体系,所收弟子甚多,影响最大。其实,八卦掌并非始于董海川,在其公开传艺前,已有同门师兄李振清及萧海波传艺于任致诚、刘学正、陈家泰等人。在董氏八卦掌真传尽失的今天,李,萧二公的传人至今仍保留着八卦掌的原传功法。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我们特将这濒临失传的萧氏八卦之真髓 (见《萧氏原传八卦掌精髓》一书) 整理出来,奉献给广大读者。原传八卦掌法的入门之基为夹马桩,其训练原则是通过间架的静力定型而拉伸人体的筋骨及改造内脏系统和呼吸的平稳状态。使周身形成一个整劲后,再求上下肢和腰身各处形成的合力协调一致。 (图 1为襄法,图形为撞法,见《萧氏原传八卦掌精髓》一书) 八卦掌对整劲的认识是上肢与背部的筋力连结,下肢与腰围的筋力连结,腰背与胸腹的筋力连结,四肢、躯下、头、颈、整体腹背两面各成系统的有张有缩的筋力连结,以及内脏各器官的呼吸配合下周身筋力张缩的一致运动 (如图 3夹马桩,见《萧氏原传八卦掌精髓》一书) 。八掌法之桩形注重椭圆形的连结放长,其掌法运动注重走中发力,但任何掌式的相互连接必须是基本掌式的弧形变化。并强调无论身体在任何一个角度都必须保持躯干的中正,双掌的弧线内外拧转磙动全由身体高低反侧的运动带动而得,故亦如大成拳一样处处是桩与桩的变换。八卦掌运动的原理充分利用了关节为动力枢纽的这一特点。掌式的变化和步法的运动均由四大关节 (双肩双胯) 的 360度的旋转而得。配合手臂的螺旋拧转,从而保证劲力直达指梢,碰哪哪有力的均整状态。王芗斋先生对大成拳的创立从根本上吸取了八卦掌的功法,「摇旋」的训练就是八卦掌的入门之基,通过身与手臂的反称定型,利用关节的功能把身体象砣螺一样转起来,使关节象机轮一样灵活、有力,故「关节若机轮」的明训就是八卦掌的经验之谈。八卦掌的运动形式是起动游走法,就是通过整体劲力在关节和重力的反作用力下完成的,其步法基本形式是摆扣步,即双足行进中提胯落胯的训练,并在身体处于各状态下的间架不失。 (如龙行步) 王芗斋先生认为,八卦掌中的身法、步法极其实用,相对形意拳的直中打法要灵活多变,而且身体的起伏拧转是武林所独有的,故把龙行步纳入大成拳之步法试力之中,只是减少了身体的起伏幅度。王芗斋先生认为随着西方体育的介入,中国武术必须把间架向高提起,不然下肢承受上体的重压不但步法不灵活,而且会被拳击手的居高临下攻击压着打。中国人种的先天素质不如西方,中国人本来就矮小,若再降低重心则更处于劣势。实践证明,八卦掌有三盘练法而以下盘最难,但下盘练法若以功法来训练则未尝不可,若以技法向当今武林挑战则不会乐观。原传八卦掌对王芗斋先生的提示,使王芗斋先生原传形意拳法的身法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噼、崩、钻、炮、横拳的爆发起动不单单局限于整体加惯性的推动式发力,而是以试力为着眼点,通过波浪起伏,嵴柱带动躯干的蠕动式折叠倾压状态涨缩来加大手臂的打击力度。击打时只求正与不正而不管中与不中的意识,形体的无意识发挥,而崩拳炮拳之裁膀发力也弥补了原传形意拳的单一发力,尤其芗斋先生对偏拧钩挫等技术的探讨充分适应了一些高频率,快节奏的拳法。这些技术形式的配备均由波浪式、偏式、螺旋式、摇旋式的身法运动带动而起的,从而更加丰富了八卦掌的身无定式的移动空间,王芗斋先生曾忆少年时观程庭华先生做拳叹曰:「真若游龙游空,百折千回,令人难知其功劲......」正是这种深刻的认识,使王芗斋先生对大成拳强调「进退旋转似猫行」的步法内涵,而身法似惊蛇之波浪产疾行,白鹤之振翅飘舞,神龙之螺旋起伏及波浪之逆水轻挥等等都能表达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萧。八卦原仅有削、掖、塌三掌,古称老三掌。这三掌技术是针对八卦掌特有的步法及身法而设计的,如削掌是在走转中间架不动,拧裆反胯而成,横向螺旋发力,掖掌是在走下方压缩发力,塌掌是在身形拧转中实然扭动腰身向对方胸腹的发力轨迹。这三掌均被王芗斋先生纳入大成拳之操法中虽略有变化,但本质相同。八卦掌中腿法「胸前挂印腿」被王芗斋先生通过修正变为穿裆脚,原传八卦之胸前挂印是在走转中突然回身提膝,利用胯的催动把脚蹬出去,同时身体相应地后仰与前蹬踹之腿形成互争。以维持一足支撑的平稳能力。萧氏八卦掌为河北固安县萧海波先生所传。萧海波生于1863年(清同治二年),先生少年时,在家乡给富户做短工,并从该富户所聘的拳师李振清学八卦掌技四、五年。十九岁离师外出访艺,先去河南嵩山少林寺,又走京都,遇闻人达引入热河侧坡,从避暑山林地区进行反清活动人士学八卦掌技八年。艺成后,复返京都入庄王府任拳技教师。清亡后,回乡。1930年前,经盟友张占魁邀请在天津授艺,至1944年返乡,传人今有卢忠仁(现85岁)等。1958年,先生在乡无疾而终,终年九十六岁。 1900年庚子事变,八卦掌传入程廷华愤击德寇英勇牺牲,萧海波先生亲身经历了这一事变。此前,萧氏还对八卦掌另一传人马维琪予以关照,多次参与马氏师徒等人“说手论技”,对他们的学艺经过和技艺成就了如指掌。萧氏在津授艺时,张占魁曾介绍八卦掌在清代流传的实况,由此引进程廷华的长子、次子向萧氏求艺,并安排程之三子在萧氏的场地教授初学者。八卦自清代末年兴盛起来,自成一家,与自明代兴起的“内家拳法”和相继而兴的形意拳、太极拳等合称作内家拳,这些拳技本身内在共有的东西就是至今未被发现的我国古代“射法”的“体直”原则,体现在拳技动作上的“周身完整劲力”之法。“周身完整劲力”之法,在太极拳表现为“身正”,在形意拳表现为“三体看斜是正”,在八卦掌则是“拧裹偏斜下的‘身法四正’”。它是一种既能技击又同时能养生的优秀拳法,它不但注重人体的外在功法,更注重人体的内在训练,最终达到人体内外的高度平衡与统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