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武术:在“武”动中绽放风采

武术流派 2014-05-09

功夫资讯网讯 据营口日报报道 在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文化中,中华武术是一枝奇葩。中华武术有着精深的哲学思想、系统的技击理论、完整的锻炼系统和神奇的健身与攻防效果。中华武术是一种朴素、地道的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滨城营口有着众多的武术爱好者,群众基础雄厚。这几年,随着营口市武术协会的成立,我市武术蓬勃发展,中华武术这朵奇葩在营口再次绽放。

2011年12月,新的一届营口市武术协会成立,从而使沉睡了20余年的营口市武术协会又重新焕发了生机,也使营口武术爱好者有了自己的“家”。协会成立伊始,协会主席王金海提议并出资购买了米、面、油、鱼、酒等慰问品,开展了扶贫帮困献爱心的公益活动。他们走访慰问了5位生活较困难的武术爱好者和7位市武协顾问,为他们送去了温暖和爱心。经过半年的筹备工作,由市武术协会主办的“2012年营口市传统武术交流大会”于当年的6月在鲅鱼圈区少林爱心武术学校隆重举行。15支代表队、200余名运动员表演了300多个武术项目。在参加表演的运动员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7岁。河南卫视“武林风”的武术散打明星,武僧一龙和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魏威先生应邀到会助阵。这次武术交流大会既展示了营口武术的风采,又进一步激发了我市武术爱好者的习武热情,为扩大我市社会武术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活跃我市武术运动,营口武术协会决定,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为“营口武术日”。2013年5月26日是首届“营口武术日”。市武术协会在楞严寺公园举行了大型武术联谊活动,在“全民健身,共享全运”的活动主题中,20余个武术团体的500余名武术爱好者展示了自己的风采。为扩大营口武术的知名度,使更多的习武者都能在比武赛场上一展英姿,市武术协会组建了镜湖武术代表队、康乐武术代表队、立新武术社代表队、得胜武术馆代表队、青少年宫武术代表队、胡氏戳脚拳研究会代表队等六支武术队,两次参加了辽宁省传统武术比赛,共获得金牌26枚,银牌39枚,铜牌43枚的优异成绩。在国际性的传统武术大赛上,一人独得3枚金牌的有4人,获得两金两银的有2人,获得两金一银的2人,获得个人全能第8名的一人。在全国性传统武术比赛中,获得1枚金牌的有2人,获得1金两银的有1人,他们为家乡营口武术争了光。武术需要传承。为了贯彻落实辽宁省武术协会“关于开展挖掘整理辽宁省武术文化遗产活动的通知” 市武术协会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武术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为省武协编写《辽宁武术源流考》提供资料,并计划编写《营口市武术史志》。市武协秘书长王丕民又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走访调查,收集了大量资料,并为《辽宁省武术源流考》编写了营口的元功拳、五行通背拳、胡氏戳脚拳、梅花桩拳、邹氏梅花螳螂拳、六合拳6个种类和18位营口武术名家,其中,胡氏戳脚拳和元功拳已被列入营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市武术协会重新启动两年多来,不但使营口武术人又找到了自己的家,也极大地调动了营口武术人的习武热情,也扩大了武术在营口的影响。去年,在辽河老街举办的“情景再现”旅游演义和在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举办“文化广场演出” 等活动,都有市武术协会会员精彩的武术节目演出。辽宁电视台“天下体育”栏目的记者也曾两次来到我市,对营口武术进行了采访,并以“辽河岸边的武韵雄风” 为题在辽宁电视台体育频道进行了报道。同时又对流传于我市,并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的胡氏戳脚拳、梅花桩拳、元功拳、和于家三鞭进行了专访和报道,大大提升了营口武术的声望。5月底,市武术协会将在“营口武术日”举办营口市武术展示大会,届时,来自全市的武术爱好者齐聚楞严寺,切磋技艺,一展风采。

资料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