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峰:以公益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术流派 2013-10-30

功夫资讯网讯 自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随着中央政府提振文化产业政策的密集出台,我国文化产业振兴步入新时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颇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各地政府、各门各派相继成立文化产业基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嵩山文化产业园区、佛山武术文化中心、太极拳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种种迹象显示,武术文化正在蓬勃发展,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文化是国家综合实力表现的一方面,更是民族的精神价值体现。在中国文化中,中国武术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突出表现,它包含了儒家思想、道家精神、释家修养,具备的是一种内敛的意识形态,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另一方面,武术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体育健身,武术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之一,历来受到国内外产业界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开发,目前在武术领域已经形成了健身与教育培训、武打影视、表演等产业链。”心意拳传承人梁晓峰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这样表示。

目前,国家对中华武术文化十分重视,武术已经向文化积极靠拢,已有20项传统武术门类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心意拳是中华武文化和东方神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曾在明清时期随古晋商辉煌全中国,后逐渐淡出大众视线。

梁晓峰表示,他现在正和弟子们将此古拳法努力复兴。据他介绍,心意拳起源于南宋,创始人是中国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岳飞应抗金实践的需要,抗金战争的需要,就仔细研究了飞禽走兽的各种特征特长,遂生发其以形取意,创造了心意拳。后来明末清初山西人姬际可将拳法重现于世。在古晋商最辉煌的时期,心意拳师们以‘押票号’为名走遍全国,并在各地创办镖局,可谓‘镖行天下’。”

2008年,心意拳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积极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拳法也已进入了当地部分学校,成为体育必修课程。

实现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转化

目前,实现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转化,并以这一方式带动相关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一路径已经成为国际上“非遗”资源大国的流行做法。对于心意拳如何充分利用武术“非遗”衍生资源,开发上、下游经济产业,同时促进武术文化的系统化传承和产业链升级,梁晓峰有自己的一套计划:“要注重对心意拳这门武术的挖掘,在健身方面、养生方面、道德修养方面系统地把心意拳整理成一本简明的教科书;第二,要把它输送到全民健身运动的过程中来,使人们能够从练习的过程中受益,这就涉及到培训、学习,涉及到服装、器械的配套应用,甚至还包括食疗和养生,这是一个完整的系列,都可以进行开发。上下游产业链一旦构成,再投入到全民健身的运动中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晋中心意拳协会常务副主席药艳明在谈及心意拳作为文化产业如何转化为经济价值时表示,晋中心意拳协会推广心意拳极大地发挥了它在振兴地方经济方面的作用。“在近代晋商发展史上,心意拳做出了贡献,可以说没有心意拳就没有晋商。新一代晋商,要在心意拳的文化和经济方面为地方发展做出贡献。首先,我们计划拍摄一部电影,通过电影的宣传进一步让世界都了解心意拳;第二,将心意拳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晋中有广泛的旅游资源,我们与平遥古城、五台山以及晋中的大院文化进行合作,将开办武术学校与表演结合起来;第三,发挥文化方面的作用。心意拳有‘武’的精神蕴含其中,那就是诚信,在体育文化推广过程中也将诚信观念带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去。”

以公益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非遗”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如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吸引外资的力度加大、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等;近年来,“非遗”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热点和趋势;然而,一些传承者将“非遗”视为广告招牌,专注于挖掘其含金量,将文化资源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经济效益,而将保护和传承扔到一边。

对此,梁晓峰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发扬光大,也必须注重保护传承。作为传承者,他在谈及传承、保护心意拳的经验时总结称,首先,要做到取其民族性的精华,去其封建性的糟粕;其次,尽可能的公益化。要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如果一个产业不能带来基本的经济效益也便无法得到很好地传承,经济基础是文化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但是不能忘记根本目的是使国人从中受益,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其作用,所以它是公益的,有条件传承的人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性;第三,专群结合。传承人在提高公益性的同时,要注重专业性和群众性的统一。“将这个辩证关系处理好,就一定可以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可以为国民提供更多的精神产品。” 梁晓峰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