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武术文化 60岁老人默默耕耘

武术流派 2013-06-25

功夫资讯网讯 千年武林,不老江湖,孕育了灿若星河的中华武术。而起源于河南省开封市的回族七式拳犹如一朵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花,很多人未能一睹芳容。为了这朵武林之花的璀璨绽放,今年60岁的马炳君将梦想种进土壤,数十年如一日在这方热土上默默耕耘着。

穿黑衣者为马炳君

马炳君中等身材,戴一副茶色眼镜,他方正的脸庞上时时露出自信的微笑,浑身充满活力。他说话声音不高,不紧不慢,谈笑风生、举手投足中自有一股大家底蕴。说起七式拳,马炳君打开了话匣子,他讲起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讲起七式拳的现状及未来……

七式拳起源于明末清初,乾隆至道光年间是七式拳发展的鼎盛时期,乾隆三年,朱仙镇北大清真寺进行了整修重建,回族人的习武热情得到极大鼓舞,他们白天做生意,晚上到清真寺做礼拜、练拳,这成为当时的时尚。

到了道光末年,朱仙镇出现严重水患,七式拳也随之远走他乡,并且开始广泛传播。“七式拳强调下盘根基和擒拿技击的步法练习,步法的灵活和桩稳的配合,更强调指尖上的功夫,在实战中,使用手法讲究快、准、稳、狠。”马炳君边说边向记者演示,动作轻快敏捷,刚劲有力。

马炳君自幼喜欢运动,11岁那年,家人本着一方面锻炼身体,一方面继承武术传统的想法,送他到名师李树林身边学习七式拳。从此,他和这民族传统武术项目结下了不解之缘。1970年,马炳君参军。到部队后,他每天坚持练拳,连长王强政爱其才华,特许他在每天的早操时间教战友练拳。退役之后,马炳君到原化肥厂中学工作。1980年,马炳君开始收学生,他白天在学校教课,晚上在县街小学附近免费教人练拳。马炳君至今仍清晰记得,他的老师李树林教武术不收一分钱,还免费提供茶水。李树林为人谦虚,从不摆架子,不让叫他老师,只让叫二伯,把学生看成“自己孩儿”。马炳君说,面对这样的老师,不好好练,自己都不好意思。在教人拳术的时候,他以老师为榜样,坚持免费教学,而且一教就是18年。

在马炳君的眼里,武术的重点是武德,“很多小孩来学拳,对自己学习的目的都很不清晰,这种状况容易导致他们以武犯戒,因此,我都要先教他们讲武德。在教学过程中,我反复对他们讲,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习武能为自己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提醒他们要经常自省,认清人生方向,以免今后走弯路。”马炳君说。学拳的哲理和人生的哲理一样,都有一个进程和境界。经常有徒弟欲求速成,觉得师父教得慢,半途而废。“七式拳往返七趟,看似简单,但每个招式都暗藏奥妙,只有苦练才能理解其精妙之处。这个拳种要求长期苦练基本功,强调功力与技巧的配合。”

“练功两年半,双手抱只蛋。”马炳君说。初学者开始不练手法,只练步法,双手相扣,置于小腹,进行“沿脚步”训练。学习“沿脚步”几年后,老师看练得可以了,才教一个或两个招式。为了提高难度,七式拳老前辈经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踩胶泥”,在练功房铺上胶泥,习练时泼上水,胶泥见水又稀又滑,十个脚趾若不能紧抓地面肯定滑倒;二是“踩乏地”,就是在刚翻犁过的耕地上练起脚,那比在沙滩上练习还费劲。马炳君相信,传统武术要的就是“滴水石穿”。他始终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每个徒弟的领悟能力和勤奋情况,去引导他们学习,并把自己受益于师父的责任和担当传给他们。

同有些传统武术项目一样,目前七式拳的传承遇到相当大的困难。面对这样的局面,马炳君忧心忡忡,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1986年起,他利用两个暑假,花费多年的积蓄,远赴西安、宝鸡、咸阳等地,寻访健在的七式拳前辈,采撷、拾贝,获取了宝贵资料。随后,一个更大的心愿在马炳君心中诞生,那就是出一本关于七式拳的书籍,为拯救这门武林界即将失传的拳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出书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多年来,为了收集资料,马炳君已经花掉家中大量的积蓄。为出这本书,他更是穷尽所有,为求证一位大师的事迹,他和儿子马宇数次前往宝鸡;为了解七式拳起源的经过,他和儿子前往朱仙镇多达20次。马炳君身患眼疾不能写作,就自己口述,由儿子记录整理。经过艰辛努力,他的两本专著先后于2009年和2012年出版。

看着自己多年心血的结晶,马炳君在欣慰的同时,感受更多的是所肩负的传承传统武术的重任:“多年来,我把自己当做一名传播中华武术文化的火炬手。今后,我要把这项优秀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文化的瑰宝。”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