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纠结的“单鞭”-唐才良

功夫秘籍 2014-06-06
“单鞭”,在杨式太极拳拳架中前后出现十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招势。笔者对单鞭这一招势很纠结,纠结有二:一是虚脚扣转与实脚扣转的纠结;二是定式时后脚跟碾脚(向外移动)的纠结。现将纠结写出来,希望高人来指点迷津,以解困惑。一,关于单鞭虚腿扣转与实腿扣转的纠结追求养生的朋友以套路多少为荣;追求功夫的拳友以得悟拳理为乐。有执着便会有烦恼、有纠结。1,虚腿扣转与实腿扣转本是小问题,笔者却深感纠结1975年,体委搞了个88式太极拳培训,近百人集中在大操场,由一名老师在台上教,众人在台下模仿,那时没有书和录像,动作和名称全靠硬记,也许那年代文化生活枯燥,反而让人有精力一个星期内就把套路临摹了下来,当然其质量也是可想而知的。后来又一次参加复习班,仍然是纠正一些动作,什么要领之类的东西也不讲。这种速成式的培训,是太极拳普及中常见的现象,也代表着太极拳的总体水平。1981年笔者由热心的干训班校长引见傅钟文先生,傅先生纠正了几个动作,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单鞭,他让我将虚腿扣转改为实腿扣转,为什么这样改的道理没有说。后来我又拜见杨振国老师,他告诉我,杨家单鞭是虚腿扣转的。看来学习是不能太深入的,不深入的好,糊涂着却很快乐,而一深入问题就来了,虚转好?实转好?纠结起来了。真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2,听说虚腿扣转与实腿扣转曾经有过争论王志远著《杨式太极拳诠释:练习篇》,介绍了虚转与实转争论的主要理由:“关于单鞭按后抹转是虚腿(脚)转还是实腿(脚)转的问题,引带出杨式太极拳是虚腿(脚)转还是实腿(脚)转的长期争论,甚至杨家门人、传人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张虚腿(脚)转说者,其主要理由是实脚磨转法练久会损害膝关节的功能,造成膝关节痛,并说虚腿(脚)转这种练法是杨家祖传(如杨振基《杨澄甫式太极拳》第33页);而持实腿(脚)转说者认为,实腿(脚)转负担重,多练后可增强腿部力量,从而增强了体质。两说争持,因杨澄甫124张铜版照片及《体用全书》均无此照此说,似成了无头公案。笔者就虚实腿(脚)转说,客观而慎重地进行了多年的了解、考证、研究和实验,赞成实腿(脚)转说。”“1963年明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傅钟文演述、周元龙笔录、顾留馨审校的《杨式太极拳》一书,此书一出,即引起‘十八图风波’。因为傅钟文老师平时教学生是实腿(脚)转的,而且经常强调实腿(脚)转的好处,而书中18图单鞭按后抹转,却画成了虚腿(脚)转,傅老师发现问题后,寝食不安,怕此书广泛发行流传,误人子弟,并影响杨家太极拳以至杨澄甫的声誉,就主动联系负责审校的顾留馨,慎重地提出要求更正。然此书因种种原因而不能纠正,成了傅老师的一块心病。后顾老师在《太极拳术》等著作中,纠正了虚腿(脚)转的错误(见顾留馨著《太极拳术》第115页图22~26)。”3,其实虚转论与实转论双方的理由都不充分主张虚腿(脚)转说者,其主要理由是“实脚磨转法练久会损害膝关节的功能,造成膝关节痛”,笔者认为,造成膝盖痛的原因并不一定是由于实腿扣转,笔者练了几十年的实腿扣转,膝盖并未损伤与疼痛。造成膝盖损伤的人,恐怕练虚腿扣转的反而要多些,尤其是练新编套路的人更多些。所以,造成膝盖损伤的原因不在于实转、虚转,而是在扣转的练法上。练实腿扣转,脚右转约90°是不难的,要求“右脚向里扣135°”是有难度的。扣转多少度,只是告诉你脚转动的大致要求,而在转动的时候,意念千万不要放在脚上,更不要去想转了多少度,初学时意念要放在腰胯上,由腰胯带动腿的转动。这样练才不会损伤膝盖。如果只想着脚的扣转,那是容易损伤的,尤其是想着扣什么135°,肯定要伤膝盖的。持实腿(脚)转说者认为:“实腿(脚)转负担重,多练后可增强腿部力量,从而增强了体质。”这种说法过于牵强。“然而自杨禄禅以下,杨班侯、杨健侯至杨澄甫,乃至傅钟文,历代的杨家太极拳传人都未见传习桩功。是否杨家太极拳不重视桩功,抑或根本不知道‘桩’为何物”?这种说法似乎缺乏根据,过于武断。据褚桂亭弟子张庆保说,褚老师说过杨家也有“抱缸桩”的桩功,而且还介绍了“抱缸”时手与膝的要点。崔仲三在《太极正道》第66页答:“杨式太极拳的桩法有调息桩、无机桩、浑圆桩,其他还有太极拳套路中的动作定势,也可以单独作为桩法来练习。”因此,杨家有没有“桩功”,与传不传习学员“桩功”并不是一会事,怎么能一口咬定杨家没有桩功?4,单鞭实腿扣转是杨澄甫晚年确定的吗?笔者对以上争论双方的理由不以为然,但对争论本身感兴趣。据说傅钟文坚持实腿转的主要理由是,这实腿转是杨澄甫晚年确定的,所以非要在《杨式太极拳》一书中改正过来,否则愧对故人。但傅钟文的说法是“孤证”既无法肯定,也无法否定。杨澄甫晚年,傅钟文一直陪伴在左右,又一同南下广州协助教拳,对杨澄甫晚年的拳架比别人更有发言权。笔者曾想到曾昭然是杨澄甫在广州收的徒弟,又是杨澄甫最后一个关门弟子,他对这一动作又是怎样说的,能否支持傅钟文的说法?笔者曾向二水居士求助,二水居士慷慨地寄来了港版曾昭然著作《太极拳全书》,送给我参考。曾昭然不仅是虚腿扣转论者,而且附了一张陈微明虚腿转的照片,这就与傅钟文的说法大相径庭。著名太极拳专家吴大业对曾昭然的《太极拳全书》很有研究,他在《杨澄甫前后期的太极拳》一文中认为:“曾昭然在广州先学于陈微明,再拜杨澄甫为师。其时澄甫病已渐深,但他仍有机会在病榻前向其询问各种问题。故曾书若干姿式中有辨异一栏,包括一部分前后期的改变。可惜他偏重于个别姿式中两手的位置与外形。如前说的的步型就未包括在内。他对于金鸡独立的见解,也是自己忖测,并未询问。”由此推测曾昭然单鞭这一动作,更多的是反映了陈微明的作法,很难说明是杨澄甫晚年改定的作法,仍然不能以此否定傅钟文实腿扣转的说法。5,民国时期的太极拳教材是怎么教单鞭扣转的?杨式太极拳书籍,除傅钟文、赵斌、顾留馨,以及他们的子女弟子出版的著作,将单鞭改为实腿扣转的以外,其他人的著作几乎都是虚腿扣转的,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要算24式太极拳等新套路,动作虚转得不能再虚的程度。那么,往上溯源,民国时期的教材对此又是怎么说的?1921年许籠厚《太极拳势图解》:“右足尖微向左转,约九十度。”他没有说明虚转实转。1925年陈微明执笔《太极拳术》:“右足向西者,将足跟转使向南,全身坐在右腿上。”“将足跟转使向南”此话容易理解,陈没有说明全身坐在右腿上实转,还是虚转完后再坐回右腿。1931年董英杰执笔《太极拳使用法》:“右足就原地向左转动。”“就原地”三字好像是实转,而董英杰以后撰写的《太极拳释义》则是虚转了。在1934年郑曼青执笔《太极拳体用全书》:“我即将重心移在左脚,右脚尖翘起,向左侧转动坐实。”是虚转,但“坐实”二字仍须推敲。1929年山东国术馆编著《太极拳讲义》:“右足尖微向左转约九十度全身坐在右腿上。”这像似实腿转扣,但仍是模棱两可,如果文字排列前后倒一下“全身坐在右腿上右足尖微向左转约九十度”,那就明确是实腿扣转了。1932年田振峰的《太极拳讲义》:“盖太极拳两足时时变换虚实,使全身重量由两腿轮流负担。”这是虚腿扣转的作法,田振峰又强调:“此时全身之力左腿占十分之六,右足在身体转动时足尖随向里扣。”这“力”似乎是“重心”之意。如此等等不一一抄录。6,不论何种转法,关键是要符合拳法拳理单鞭这一动作的假设是“由前势,设敌人从身后来击”,“用八卦鱼势化去敌之攻势使其落空后,即以左掌向其中上(胸等)部进击”,“则敌人必仰身而倒”。那么,假设敌人从身后来击,距离近、形势紧迫,“动急则急应”,实腿扣转容易抢占先机,得机得势。如此看来实腿扣转是很有道理、很实用的。杨澄甫晚年改虚腿扣转为实腿扣转的原因,可能基于如此假设才作了改动。又,假设敌人身后来击,相对距离不很局促,则虚腿扣转,先粘引后化发又未尝不可。所以,笔者认为,虚腿扣转与实腿扣转没有优与劣,没有正宗不正宗的纠结。虚扣转、实扣转,只是应对的敌情不同而不同,于理法是没有矛盾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回击敌人。动作虽有不同,拳理相通,都是武术拳的招势。当然,如果只是为了养生,则不必讲究这些,怎么转身都是无所谓的。但本文讨论的是武术的拳术,不是养生的操术。7,单鞭虚腿扣转时重心左移的问题在虚腿扣转时,身体重心如何进行转换是又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右足向西者,将足跟转使向南,全身坐在右腿上”就是说不管虚转、实转,扣转后仍然坐实在右腿上,因为接下来要移动左脚,重心必须坐实在右腿上。这一点应该没有分歧,不必讨论了。问题是在虚转的过程中,“盖太极拳两足时时变换虚实,使全身重量由两腿轮流负担”,如何“轮流负担”?郑曼青说:“我即将重心移在左脚,右脚尖翘起,向左侧转动坐实。”这“坐实”是个问题了。(1)“坐实”在哪条腿上?重心移向左脚后,即坐实在左脚上,还是回转后坐实在右脚?(2)重心向左脚移就够了,为什么非要“坐实”不可?因为“坐实”,即重心百分之百的移动在左脚上,意味着重心“扎煞”在左腿。原本重心左移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身体转向,为了使右腿向内扣转,其实,移动的目的应是“敌以顺手进击时乘势即引领其臂使敌身略前倾用按推或切劲均可”。只要达到这一目的,并不一定要将重心坐实到左腿上。重心过于移动,以至到“扎煞”的程度,又如何“乘势即引领其臂”?而且因重心过于摇荡反而授人机会,使自己被牵引而失势。那么,重心移动少一点,百分之六十可不可以?田振峰认为:“此时全身之力左腿占十分之六,右足在身体转动时足尖随向里扣。”笔者认为田振峰的说法是科学的。笔者查阅不少武术家,如陈微明、李雅轩、杨振基、崔毅士(崔仲三)、姜容樵等他们的重心也不是百分之百地扎煞到左脚上,而是在两腿中间偏左一点。这样的重心移动,既不易为敌人觉察,又足够完成右脚的扣转,足以调正身体方向迎敌。因此,在敌情紧急时,重心左移少一点,以迅速转身迎敌。再少一点,甚至近似实腿扣转又何不可?有人以为虚与实的转换,好像只有重心荡来荡去才能体现,其实不然。李亦畲说:“虚,并不是全无着落;实,也不是完全扎煞。”吴公藻在其《太极拳讲义》中讲:“重心与虚实本属一体,虚实能变幻无常,重心则不然,虽能移动,因系全体之主宰,不能轻举妄动。”实战中的虚与实、阴与阳的转换,有时外形上并不明显,往往是含蓄的。因为虚实、阴阳转换不仅仅是表现在外形重心的移动,有时也体现在意念的转换。所以,这单鞭重心左移是无须要到“坐实”的程度。笔者观看了一些新编套路的教学光碟,都是国际级大师带领冠亚军的学生讲解演示的。他们的操演,不仅掤、捋、挤、按夸张得膝盖都弓出了脚尖之外,单鞭的重心转换也夸张得左摇右摆,臀部荡来晃去,好像不这样不足以体现虚实的转换。这种动作作为体操表演是好看的,可得高分,但作为武术的实战是在讨打!即使作为养生也是容易损伤膝盖的。上面说过,本来虚转扣、实转扣的用意都是“用八卦鱼势化去敌之攻势使其落空后”,反而过度摆动的结果,往往不是“化去”和“引进落空”,反而会被敌人所乘。拳论云:“无过无不及。”为了追求美观,过分摇运的结果,是将武术变成了体操、变成舞蹈。这又是武术在被“改革”、被“创新”中纠结的问题。二,单鞭定式时右脚跟碾脚(向外移动)的纠结笔者有几位拳友在练单鞭定式的时候,右脚脚跟向外碾转,以便让右(后)脚掌与左(前)脚掌成45°角。笔者指出单鞭定式(发劲)时,后脚跟不要浮起向外碾动,否则左手发不好劲。不料,话音刚落就遭来一阵善意的嘲笑:“你上网去看看,那些国内的大名家,脚跟都是往外移动的,难道他们不够权威?”我上网认真地学习了一天,真的,脚跟往外碾转的名家十有七八。原本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发得出劲、发不出劲,只要相互对着一试就知道,偏偏扯上名家与权威,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于是单鞭的又一个纠结开始了。1,或是24式太极拳普及推广了后脚跟的虚浮碾转单鞭定式时右腿伸直,而在伸直过程中脚跟该如何,是很少有文字精确描述的,尤其是脚跟向外碾转的动作。笔者终于在李德印编著《太极拳规范教程》及武世冬《太极拳套路精华与实战技击法》书中的“24式太极拳”“9单鞭”中找到了依据。教程第74页(武书第114页):“(4)弓步推掌,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左脚踏实,左腿屈弓,右腿自然蹬直,脚跟外展,成斜向左前方的弓步。”这可能是“脚跟外展”的源头。而1956年,24式太极拳挂图公布时,单鞭的文字说明是:“(三)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并没有“脚跟外展”的说明。这也许是编排套路的名家不断身教言传,与竞赛的冠亚军们反复示范的结果。竞赛规则更是将太极拳推向体操化,以至脱离了武术的本义。许多名家后脚跟虚浮外碾,从学者成千上万,普及世界,成为太极拳的主流。笔者并非小题大做,也不敢与诸多名家叫板。虽然只是脚跟上的小动作,却实在重要,因为脚跟是拳的根基。名家往往是权威,尤其是创编新编套路的名家,更是权威,但真正的权威是经典的太极拳论,只要太极拳论没有过时作废,我们还是要从经典拳论中去寻找权威的答案。2,太极拳经典理论对步法的要求是怎样的《十三势说略》:“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通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皆然,凡此皆是意。”拳论讲:“劲起于脚跟,主于胸间,形于手 指,发于脊背。”“由足跟直发于指,形若炮火,一轰而出,故人不知也。”《苌氏武技书》:“前手之气在后脚,后脚不随,身气不入,终只半勒,气不充满。足为百骸之舟辑,一身之领袖,少有不合,全体之气俱不入矣。步法之用,不可不细为区别。”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心解的(九)步法:“今夫四肢百骸主于动,而实远以步;步者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以敌应战、对战,本诸身。而所以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随机应变在于手。而所以为手之转移者,又在于步。”《手臂录》近楼云:“竿子手动则脚静,脚动则手静,手脚俱动,便无法矣。”张孔昭《拳经拳法备要》中说:“左右下盘之法,非经口授,难以通晓。未能尽悉其异,且不加辨析,更多差谬。”所以,笔者以为后脚跟外展与不展并非小事,是有关武术本义,“且不加辨析,更多差谬”。3,老辈武术家们又是怎么看待“脚跟外展”的笔者曾将此后脚跟外展的动作请教二水居士,二水短信回复:“后跟外移,像是气球泄气了。”二水还传来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单鞭的附图:第三势单鞭,“前腿如撑后腿如蹬”“大踵用力踏住地方稳当”“右足要实是谓前虚后实”。唐荆川《武编》中曰:“前腿如山后腿如撑。”姜容樵《太极拳讲义》:“左足朝外撇劲,右足朝里钩劲。”本想左手向前推出 发劲,却因后脚跟外碾,造成身体后撤,怎么能蹬住(撑住、钩住)?手脚俱动,乱了章法,又怎么能完整地发出劲来,在实战中不是要讨打吗?田振峰《太极拳讲义》也说:“切记凡是川字步,后足之足跟竭力向下蹬劲,足跟勿稍离地:因后足足跟为气之源。”二水居士评说“像是气球泄气了”,也都是强调了脚跟(踵)的重要。太极拳理论家吴文翰在《中华武术》“名家讲堂”栏目解答“落地生根”时说:“我们要求练拳要做到‘举步轻如鸿毛,落步重如泰山’。这就要求在步法转换上一定要到位,不能落步以后,再去转动脚掌的位置、角度来调整身形上的不协调,这也就是所谓的‘落地生根’。”比如做弓步动作,好像前腿扎入地面一样,“前腿的膝盖不能过脚尖,膝盖也不要左右摇摆,要稳得住,后腿要微曲,有弹性,脚后跟不能离地,脚掌也不能转动。”马虹也认为“都不允许翘脚尖或掀脚跟(翘脚尖和掀脚跟拳论中叫‘喝风’)”。《拳论》云:“拧钻子拔根,传授不真。”(引自《太极真谛》第二十六讲)。余功保《精选太极拳辞典》:“[拔根]太极拳病之一。练拳时由于基本功不扎实,下盘不稳固而造成足下虚浮的现象。有时表现在进、退时脚跟掀起。”看来,单鞭定式时后脚跟虚浮碾转是拔根、是一种病步。24式传授后脚跟碾转的动作是病步,从武术的角度来讲是“传授不真”,即传授的是假武术、真体操而已。4,武术体操化的要求造成了脚跟的虚浮外碾,单鞭定式时的步子“通称川字步,又名弓箭步,或名弓蹬步”(见《太极拳讲义》),解放后统一称作弓步。24式推广、普及了体操弓步的要求是,“前腿全脚着地屈膝前弓,另一腿自然伸直,脚尖内扣朝斜前方约45°,分顺拗两种”。“顺弓步一般要求两脚之间横向10厘米(有的书写作“横向跨度10~30厘米”,也有“与肩同宽”一说),拗弓步为20厘米,后腿微屈”。于是,出现了单鞭右脚内扣135°(即前后脚成45°)的要求。而在民国出版的武术书中,一般只提内扣90°的要求。超过90°达到135°的要求是解放后武术被“改革”的产物。如《太极真谛》第34页杨振铎语“右脚向里扣135°”;赵斌、赵幼斌《杨式太极拳真传》:“以右脚跟为轴,右脚尖微翘,尽量内扣约135°,身体左转,重心仍在右腿。”在以国家名义的规范下,一些老的武术家也遵照24式体操的要求“改造”自己,如李雅轩等。据陈龙骧叙述李雅轩改拳,见《李雅轩杨氏太极拳架精解》第69页:“定式中之左侧弓步右腿伸直但不硬挺,右脚尖内扣与地面是成45°角。此右脚尖扣45°夹角,先师说是他的改动,他说以往他早先学拳时,右脚尖内扣与地面是近90°直角,现改向里再扣转一点成45°夹角后,脚跟劲力更易向下沉稳,踩得更实在。”李雅轩改为正弓步的打法,胸向东挺出,后脚就不得不调整到45°。无独有偶,除了李雅轩外,还有一些武术家也自觉地把武术改造成为体操,如1956年以后的王新午,他在序言中说:“我将三十年前旧著《太极拳法阐宗》略加整理,易名《太极拳法实践》出版。这一部书是我在四十年前向吴鉴泉、纪子修、许禹生几位老师学习太极拳的时候逐渐积累的一些前人的成果和几十年来与同学们学习研究中体会到的一些经验编成的。其中原有太极拳散手及体用概论等章,多系记述师傅技击方法。现在我体会到武术应向医疗体育方面发展,增强人民健康,从事劳动生产为主,不宜强调技击法,因而把它删去。”他把原本好好的武术著作,“自觉改造”成为医疗体操的教材。当然,也有如褚桂亭、叶大密等少数老一辈武术家,在推广武术为健身服务的同时,仍然坚持传统武术的原汁原貌,而不肯轻易改变武术的本质,所以,他们教授的弟子都是“落地生根”,后脚跟是不虚浮碾转的。单鞭是左弓步,但不是正弓步,而是侧弓步,因此不能完全按照体操的要求去做,如“45°、10~30厘米"等。单鞭中出现的毛病,是过于遵照24式体操的规范去做了。老一辈的武术家,他们单鞭定式的弓步并没有强调右脚尖一定要与左脚尖成45°角,所以,从揽雀尾按转向单鞭时要求右脚尖内扣90°,或者尽量扣足为是,没有强调转135°的。我们可以参阅杨澄甫、褚桂亭、董英杰等老一辈武术家,他们单鞭的拳照,右脚尖与左脚尖的夹角都不是45°,而是80~90°,胸侧向东偏南,这是传统太极拳的练法。笔者在上面提过,不管虚转扣,实转扣,一般人是很难一口气完成扣转135°的(包括提这个角度的人),为了按照24式的标准,达到前后脚尖成45°夹角,要么臀部大幅度摆动;要么在左脚弓出、左手向外推出时,右脚掌再碾展一次。这后脚跟向外的一扭转,形成手脚俱动,根基被泄了气,使左手发不出劲去,断了劲容易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这是武术中最犯忌的事。其实,这个问题说起来罗嗦,做起来简单,你只要顶着墙,当后脚跟向外碾脚时手上劲能发得出来吗?试一下,答案很快会有的。5,如何避免出现病步笔者献丑,文雅的说法是抛砖引玉。笔者以为,武术不应该过度走体操化的路子,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时,切不要受24式太极拳的“改造”,不要因一味追求美观而夸大动作幅度,要保持纯正的传统风格,中正,无过无不及。(1)不管实转扣,虚转扣,从“按”转身向左后时,初学者应把意念放在腰胯上,以腰胯的转动带动右脚尖的转动,在此前提下,以脚跟为轴,右脚尖尽量向左内扣,转至90°以上。笔者体会,只要放松不刻意(不要想着脚)言实腿扣转是可以轻松扣至90~100°的。在单鞭定式(即发劲)时,因为是侧弓步,胸部侧向东南(不是正东),所以右脚跟不用扭动,也能就地蹬住。右脚尖不必刻意追求45°。有人认为,后脚掌与前脚呈80~90°角时,后腿伸挺时会感到不舒服。这里有一点要弄明白,即后腿自然伸直,并不等于后腿挺直。拳友胡开宸提示笔者,看杨澄甫、褚桂亭他们的单鞭拳照,后腿有点弯屈,但不是挺直的,而是自然微屈, 松胯圆裆,大脚趾内钩、后脚跟撑住,所以即使右脚掌80~90°,照样也能舒服发劲。(2)弓步时两足横距前后不能踩在一直线上(俗称踩钢丝),但也不是非要10~30厘米,小于10厘米也可,有的武术家说“骑在线上”,“骑”,即两足踏在线的两侧。观看杨澄甫等老一辈武术家的拳照,他们的横距并不宽,几乎也是“骑”在线上的。后脚掌与前脚夹角呈80~90°,前后两足成直角三角形状(近似),重心投影在三角形平面内,身体仍然稳定(两脚都刹得住),后脚跟照样蹬得住,劲发得出。(3)如果左足出步两足横距较宽,不得已要做些补救,或一、左脚出步,重心在落向脚尖时,脚尖稍微偏向东南落下(即内扣些),即近似“两足成斜平行方形”(见《太极拳势图解》与山东国术馆《太极拳讲义》);或二、如右脚尖非要做一些调正时,但也必须以足跟为轴,右脚尖向内稍作扣转。总之,不管何种状况,后脚跟是不宜向外碾转的,要动,脚尖内扣比脚跟外碾相对好些,也容易有“右足朝里钩劲”之意。三,结束语一般太极拳习练者大都注意手上的动作,本文说的是脚上的小动作,不一定会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步法在太极拳中是非常重要的,是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关系到劲的发挥,关系到太极拳在实战、应战时的运用,也更有利有气血运行而养生。在整套拳架中,不仅只是单鞭容易有此毛病,举一反三,类似的动作还有如搂膝拗步、抱虎归山、转身撇身捶、玉女穿梭、打虎式等招式,几乎半套拳架中后脚都容易有相同的问题,这些毛病都会影响太极拳的质量,所以说弓步后脚跟虚浮外碾,虽是小动作,却是武术与体操、太极拳与太极操的分水岭与试金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