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大年:运笔如刀春秋艺,“光明之花”向心开

武林动态 2020-11-11

曾有幸目睹贾大年老师写字作画,只见他于宣纸之上,手腕提按自如,沉着飞动;该出手时如长江大河,排奡纵横,一泻千里;该细腻时似“锦衣绣花”,严丝合缝,纤毫毕现。用他的话说:“这是功底!”

立冬之日,我再次拜访大年老师,恰巧赶上他创作葵花,从始至终观之,别有一番快意与情趣。

铺纸、研磨后,他略一定神,旋即蘸墨、调色、运笔。

他画葵叶时,手腕旋转,一顿一挫,“一转一叶”,意在笔先;画花径时,骤然下笔,快如闪电,“刷”的一声,一抹苍劲且灵动的粗墨,似游龙出海,矫健飞出,富有张力的线条,传神且稳健;勾勒葵花籽粒时,他俯身落笔成风,点墨如雨,“大珠小珠落玉盘”,就像一位笔尖上的“刀客”!

或许因大年老师早年习武,与他交流,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朴素而热烈,透着文人的性情与武者的豪迈。

大年老师教导弟子:“做任何事,尤其搞艺术创作,都要学会思考”。尤其现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机械越来越人性化,人越来越机械化。做任何事情,要学,更要思。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升华。许多艺术从业者,画了大半辈子,碌碌无为,不能不说与“思考”二字有着直接关系。

善于思考的人,往往别人眼中一片普通的海滩,在自己眼中则是美丽的“马尔代夫”。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博采众长,本身就是一种“不断升级版的思维艺术”。这让我联想到在一期书画节目上,主持人问大年老师:“您为什么选择画向日葵?”他直言:“我小时候街头巷尾、墙里墙外种的全是向日葵,那是老北京的记忆,也是我们那一代人的记忆,已经渗透在日常生活与精神信仰之中了。”

大年老师表示,坚定画葵花,源自一次京郊行,偶遇“葵海”,当时觉无妙处,正欲离去,豁然一束阳光照在葵花之上,顿时点亮的“心田”,更点亮心中的“中国画”,由此确立了艺术方向。

曾经老北京人“种太阳”(向日葵),他要“画太阳”(向日葵)。为了表现独一无二的葵花,他闭门多日,除了勾勒葵花的每一个细节,还要在颜料上仔细研究。大年老师认真地学习着、思考着、实践着.......

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经过反复学而思,思而行,他终于完成了第一幅色彩艳丽的国画葵花。一经问世,广受名家大腕的青睐,艺术市场更是好评如潮。

大年老师笔下的“向日葵”光线明亮,色彩浓烈,他以写意的手法,表现出工笔的效果,从而锻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恰如书中所言:“笔法上写放与工致相结合;色彩上冷色与暖色做适度对比;构图布局抽象处理与局部刻画具象深入之前寻求和谐......。”

卓尔不群的大年老师,创作出一幅幅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透过他的作品,我仿佛看到了一种思考、一种表达,还有一种清净。这份清净中蕴含着向善、向上的力量。因为人只有静下来,才能深入地学习、才能专心思考、认知自我,并且看清生活的真相。而大年老师通过色调的变化,葵花、鸟虫的深意,释放的一种美的享受,美的启迪,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诚如他自题道:“童真的雅趣,化作笔中真情,我收集了它的籽粒,整理在我的“沃土”上,为它重新描绘出质朴的生命,再一点笔墨,再一次着色,都凝聚出我心灵深处对生命的一份呼唤,一份挚爱.......我激动,激动它的朴实与成熟,我拥有,拥有同样的质朴与成熟。

百度大年老师的作品,翻开大年老师的画册,徜徉在大年老师的艺术展现场,都会把你带入一个“明亮又梦幻的世界”。他笔下的“明亮”,是以明亮的色彩冲击,观照内心的世界,照亮灵魂深处的卑微、恐惧与黑暗;他笔下的梦幻,也非无方向的幻觉,而是一种心灵的“对视”。透过大年老师“直抵人心”的作品,激励着更多人,做一名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追梦人”!

人物简介

贾大年, 石泉轩 , 葵苑主。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全国理事会理事,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文化委员会专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美术总监,国际(韩国)文化交流院评审委员长。现任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创作部主任。

贾大年老师作品系于传统与革新之中独具建树,是故趣味新颖而风格高古深远,其作品结构雄奇,意境深邃;线条飘逸而挺秀,设色沉毅而瑰丽。用墨浑润,用彩出神,用水入魂,用笔苍劲。写花鸟有人情亦有山水之变化万干,穷宇宙造化之秘,写人物表情入神,呼之欲出,实开我国绘画新纪元。贾大年老师常说:“画花鸟虫草须有人物性格,画人物故事须怀天地山水,画天地山水更要有环宇之气质且又须谦卑怜惜到蝼蚁尘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