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之江湖人物

武林动态 2015-10-20

功夫资讯网讯 江湖中的人都是些“四海为家”的人,古代又称他们为游民,即游离于正常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之外的人。江湖人不读书做官,不从事农业、手工业,不经营商业,是无业流民,是士、农、工、商四民之外的人。

江湖人来源不一,成员复杂,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他们浪迹天涯,食无定处,居无定所,是些流浪汉。但是他们也是人,也得穿衣吃饭、养儿育女。所以,他们大多有自己独特的谋生技艺。江湖人特别看重他们的技艺和行话(他们把行话叫做“春点”),他们有顺口溜:“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宁给一锭金,不传一句春。”因为他们的技艺都多少带有秘密性和欺骗性,一旦让别人知道了就会失灵,一失灵他们就没法活下去。

过去,江湖人物有许多别号,如“吃张口饭的”、“生意人”、“老合”等等。江湖老合们也曾经有自己的组织,叫做“长春会”。长春会是江湖人物自动组成的非常松散的团体,没有统一的管理,没有严格的纪律,自由散漫、流动不定,遍及四方。但它能调节江湖人之间的“生意”往来,对江湖的秩序化起了一定的作用。

以前的江湖有“风”、“马”、“燕”、“雀”四大门,“金”、“皮”“彩”“挂”“平”“团”“调”“柳”八小门。“门”指江湖行业。实际上,江湖行当比这四大门、八小门多得多,门与门之句的关系也很难确定。根据这些行当,江湖人包括江湖术士、江湖郎中、江湖艺人、江湖骗子、窃贼、强盗、侠客、乞丐、清客等各色人。就是这些五花八门的江湖人,以及他们无处不在的活动,构成了江湖这一充满魅力的世界。

1.神仙方士

方士就是方术之士,本指古代炼丹求仙、自以为可以长生不死、肉体成仙的人,后用来泛指星、相、医、卜之流的江湖人物。我们这里所说的神仙方士用的是它的本义。

在中国,得道成仙的说法自古以来不绝如缕。人们以为,人的肉体并不是非死不可的,服食不死之药或通过某种特殊的修炼就可以白日升天、肉体成仙,长生久视、永享快乐的生活。

神仙信仰早在战国时候就已相当流行。战国至秦汉,统治者们对海中神山、仙人、仙境、不死之药的狂热追求,给方士们在上层社会大显身手造成了大好时机。许多方士因此周旋于皇族显贵之间,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当然,绝大多数方士仍然处于社会下层,浪迹江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汉代以后,道教兴起,方士开始分化为两支,一支进入道观,获得道籍,成为道士;另一支散处民间,四处流浪,成为江湖术士。神仙方士作为严格意义上的方士就基本上以道士身份出现。道士作为官方允许的神职人员在魏晋隋唐时期参与政治,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社会。

2.江湖术士

神仙方士往往不能称为严格的江湖人,尤其当他们演化为道教神职人员以后,他们加入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中,基本上脱离了江湖生涯。

真正意义上的江湖人是那些靠跑江湖为生的人。按他们所操的生计之术,过去有所谓“九金,十八皮,七十二套寡头”之说。金门是从事算卦相面等“生意”的江湖术士的总称。金门九种为:(1)算命,(2)看相,(3)测字,(4)扶乩,(5)圆光,(6)走阴,(7)星象,(8)法师,(9)巫师。

和神仙方士一样,江湖术士一般也没有多少真本事,他们各自的技术只是用来骗人钱财的。技术是圈套,钱财是目的。术士们有一套巧妙的骗钱方式。比如所谓“三场半门坎”。“三场”就是设三次陷阶引人上构并把钱骗到手中,“半场”却是钱到手后脱身、推卸责任,即“退场”。三场半的第一场为“吹场”,宣传自己;第二场为“进场”,把人引入圈套,使对方信以为真;第三场为“宰场”,敲诈对方。半场就是幸得钱财后,巧言利舌,把后果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溜之乎大吉。江湖术士在外“走马穴儿”,跑的时间长了,走的地方多了,对人情世故、风俗人物了解得也深,加以在江湖上闯荡久了,练得一张铁嘴,能把稻草说成金条,他们往往骗得“顾客”心服口服。

(1)算命先生。算命先生是以算命术为生的江湖人。算命又叫算“八字”。求算者先自报出生年、月、日、时辰和性别,然后算命先生根据所报生辰按年上起月、月上起日的方法,用天干地支排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之类的八个字,所以叫“八字”。

算命先生有三种:一种开算命铺子或摆摊,摊上放着笔、墨、纸、砚及几本破旧的命书,挂一块“小诸葛”、“亚伯温”、“赛神仙”、“半仙”之类的招牌,外加一个服务价格表;二种是手拿三块木片或竹片,边走边敲,口里喊着“算年灾月降,算富贵贫贱”;三种是提一把胡琴,拉着“豆香红豆腐”等调门,招徕顾客。后两种多半是盲人或装瞎的人。

(2)相士。相士即看相的人,江湖上称为“戗金”或“戗盘”。相士往往生得相貌堂堂,气度非凡,“挂洒火衫”(即穿着讲究),“碟子”利落(口齿伶利),有一副好嗓子。相士们最重要的工夫除了懂得相术之理外,就是善于察言观色,善于捕捉“顾客”传来的多种信息,反应快,断得准确而又灵活。

相士们曾暗传《玄关》一书,视为秘籍,轻易不示人。《玄关》共有八百多种,专讲揣摩顾客心理、巧言评断之法。

(3)测字先生。测字先生江湖上称为“拆朵儿”的,他们一般先让对方随便写一字,然后根据早已烂熟于购的书理和具体情形推测所给的字,断定对方的吉凶祸福。高明的测字先生同所有有经验的江湖术上一样,不局限于书理,善于随机应便,敷衍搪塞(江湖上称为会“把簧”)。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津称帝前,曾微服去某测字先生处测字,他写了个“承”字,测字先生连连称好,断言他日后当大富大贵,登上皇位,一统天下。旁边一人不服,也写一“承”字让测字先生测,测字先生却说不好,“承”字中间有一“了”字,万事不成,只好一了,弄不好还要挨上三刀。

(4)圆光术士。以圆光术谋生的人。圆光术的运作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扫出一间干净的屋子,屋子里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一个拷栳,里面装满米麦,米麦中安一面镜子,镜子四周插满小旗和箭,镜子前面悬挂一盏灯,让三个孩子盯着镜子,见到什么就报告什么;第二种,摆好香案,裁一张长宽各两尺多的方形白纸,盖在一个方形器上,然后术士对着方形器念咒,喷一口清水,取过案上的香水,在纸上划来划去,再叫孩子看着纸,看见什么就报告什么;第三种,让一个小孩闭上眼睛,用手指在他眼前画符,口中念念有词,再用手掌在小孩的眼睛上轻轻揉搓,叫他看术上的手掌是否放光,见什么报告什么。术士根据小孩的回答加以解释,断人吉凶祸福。

(5)扶乩术士。以扶乩之术为生的人“扶乩”又叫“飞鸟宣化”。其做法是,找两个人扶着丁字架、架下放上沙盘,术士以鬼神的名义画沙作字,以断人吉凶祸福。术士由三个少年组成,分别叫天才、地才、人才。天才是“乩手”,管画沙作字,地才管记录,人才管报字解释。扶乩术士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即“练机”)之后,学会随机骗人的技巧,假装“神灵附体”,把事前已经知道的东西借“佛口”说出来。这纯粹是一种骗术。

(6)占星家。占星家根据自然界的星象变化和天气状况来附会人事,推断吉凶。占星家称皇帝是紫微星,称宰相是文曲星,元帅是武曲星,汉光武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就是二十宿,见彗星是灾异,见三星或五星联珠是吉祥等等。在中国古代历书上,天体运动的黄道十二宫,分成六个吉日和六个凶日。凶目叫黑道日,吉日叫黄道日。古代人婚丧修造、上任出行、上梁拆迁、带兵打仗,都要选择黄道吉日。

(7)走阴的。古人将活人的世界叫阳间,将死人的世界叫阴间。民间传说有些活人能管阴曹地府的事,走阴的就是以“走阴”为业的江湖人。男走阴的叫“走无常”,女走阴的叫“师娘子”。他们都被认为以活人身份在阴间兼职。

(8)法师和巫师。法师即“魔法师”,以符签术为生的人。符签是一种以书法为基础结合象形文、九叠文、合成文等,再以朱红墨线缭绕成文的东西。法师在江湖上专门出售符签,宣扬这种东西能传达神的旨意,镇妖驱邪,转移吉凶,延年益寿。法师还替人举行法事,消灾除祸。法师自称精通“五雷天心正法”,可以降妖伏魔。收妖是法师干的主要事情,他们宣扬世界上到处都是妖魔鬼怪,人们的灾难就是它们从中作祟的结果,只有收服这些妖怪才能去除灾难求得幸福。

巫师与法师差不多,法师主要跟妖怪打交道,巫师主要跟鬼打交道。男巫师别号“端公”、“师公”和“神汉”,女巫师别号“师婆”、“巫婆”、“巫女”等等。如果某人家宅不利或有人生病,疑心闯上鬼了,便请巫师来收鬼、送鬼、杀鬼。送鬼时,巫师用一碗冷饭掺水泼出去,说鬼饿了想吃饭,让他们吃饱他们便会离开;收鬼时,巫师用一陶罐(称“游尸罐”)把鬼捉起来装进去;杀鬼时,巫师用“师刀”(宝剑)把鬼辟死。民间传说,鬼是巫师挣钱的工具,一旦他没钱用了,便打开陶罐,将里边的鬼放出去祸害他人(叫做“放五猖”)。受害者一来求他去收鬼,他就有钱可赚了。

巫师们除会送鬼、收鬼、杀鬼之外,还会厌胜之术。厌胜是江湖方术之一,它是用咒语和象征性的物体来诅咒仇人,祈祷鬼神,以便制服被咒记者和被代表者。巫师们常常用剪刀剪个纸人或用草木编制成人形(称“偶人”),在上面写仇人的姓名和生庚年月;再拿一张蓝纸,剪成五个蓝面鬼,和纸人一起,用针钉住,然后念咒语诅咒仇人。他们声称这样一来,仇人就会遭灾遇难乃至暴病而死。

(9)风水先生。以风水之术为生的江湖人,又称堪舆家。他替人选择吉利的坟地和宅地,同时做阴阳生,给人“批殃榜”。如果有人死了,家人请风水先生验看死者,开具殃榜(或殃书),上写死者生卒年月、火葬和出殡时日等,这就叫“批殃榜”。在古代,如果没有阴阳生开的殃榜,官府还不开入地埋葬的“许可证”。

风水先生大多懂风水术,风水术不完全是胡说,也有些科学道理。但是,风水先生却把本来有些道理的东西神秘化、迷信化,以便骗人钱财。比如,如果把尸体埋到林木密集、空气和土壤潮湿、温差小的地方,遍体就会长出真菌菌丝,呈现白色、黄色和黑色三种颜色。风水先生便穿凿附会说,尸体理在“养尸地”,就会长出白毛、黄毛和黑毛。经过一段时间,它们吸收了日精月华之后,就会变成妖怪。如果变成魃,就会发生旱灾;如果变成魔,就会夜里出来吞吃牲畜和小孩。说得神乎其神,有时令人毛骨悚然。

3.江湖郎中

江湖郎中只有少数人有真本事,绝大多数人都本事不大,为了挣钱,他们往往有一套骗钱的手段。配药时,他们往往在真药中掺入些跟治病无关但又不致害人性命的东西,比如烟灰、生土、淋泥之类,这样来降低成本,捞取钱财。卖药前,郎中们总要使出些花招吸引顾客。没钱的自吹自擂,有钱的花钱雇人替他吹嘘。事先总要把自己的药物说得非常灵验,医术说得特别高明,以在社会上造成远近皆知的效果。在卖药过程中,郎中们更是机变百出,使出令人难以想象的伎俩诱骗顾客买他的药物。

江湖郎中也有一套治病方法,称为“陡抽、平挡、软勾当”。陡抽就是治病前大肆吹嘘,无病不能治,无病不能医。平挡就是病人找上他后,只用平和的药物治病,治不好也不会伤人性命带来麻烦;治好了是医术高超,技赛华佗赢得好名气。软勾当就是用花言巧语掩盖自己医术的低劣。因为治病不象玩魔术,弄不好会出乱子,江湖郎中都是老江湖,还是知道把握分寸的。

4、江湖艺人

江湖上四处迁移,以卖艺为生的人叫江湖艺人。江湖艺人按所操艺业的不同,分为文艺人和武艺人。武艺人做武生意、武买卖,比如拉洋片、变戏法、耍猴、打把式之类;文艺人做文生意、文买卖,比如说书、说相声口技、唱大鼓、竹板等。江湖艺人所操的“艺”是给人看、给人听的。他们必须有些绝活才能吸引看官和听客。所以,高明的艺人总能使人留连忘返、乐意掏钱。

与正式艺人不一样,江湖艺人不一定有固定的卖艺地点,大多数人必须四处奔波。主要在经济文化繁荣,人多热闹的都市、商埠、码头等地方安营扎寨,显身卖艺,以招徕更多的顾客。

江湖艺人在外闯荡,彼此之间难免发生冲突,因此,江湖上无意间形成了许多规矩。江湖艺人必须懂得和遵守这些规矩。比如,即使彼此不相识,在什么地方撞上了也得相互道声“辛苦”。先来的为主,后来的为客;行客拜坐客(称“拜相”)。同行的人在某地做生意,不能彼此争夺市场。文生意与武生意也要分得远些,以免互相干扰。

(1)说书艺人。说书艺人在江湖上叫做“团柴的”,又叫“使短家伙的”(指他们说书时使用的是竹板、醒木、扇子、手巾)。据说评书这行来源于唱大鼓书,是唱大鼓书改革的结果。

说评书时一般预备一桌一凳,醒木一块,扇子一把,手巾一块。艺人往凳子上一坐,掏出手巾放在桌上,把扇子放下,然后掏出醒木。开书之前,说书人总要先说几句引场词。说引场词的时候,一般以扇子,或手巾、或醒木,说一套赞词。

说书艺人必须善使“扣子”,才能抓住听众,让他们乐于掏钱。扣子有小扣子、碎扣子、连环扣子、大扣子、最大的扣子几种。我们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书扣”。说书人说的是隋唐故事,说秦叔宝跟随靠山王杨林从山东起身,到了长安城。杨林接到山东济南节度使唐壁的一件紧急公文,说有三十六友大反济南府劫牢反狱,劫走了重犯程咬金、尤俊达,火烧了历城县县衙。三十六友结义的名单上有秦叔宝的名字。唐壁请杨林将秦叔宝捉拿,叫他说出三十六友的下落。说书人说到这里,听书的人一定替秦琼担心,怕他遇到危险。本想走的也打消了走的念头,想把书听下去看着结果如何。这里就有“杨林追赶秦叔宝”的扣子,现代汉语叫做“悬念”。有了悬念,书就容易说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2)鼓书艺人。以唱大鼓为生的人就是鼓书艺人。别号“柳海轰”,“使长家伙的”(指长长的弦子来说)。过去,唱大鼓的有两大门,一是黄河以北的梅、清、胡、赵门,唱西河调与怯口大鼓;一是黄河以南及大江南北的孙、财、杨、张门,唱犁铧调与山东大鼓。鼓书艺人要做到模样好看(所谓人式顺溜),口齿清楚(所谓嗓子正),嗓音好听(所谓夺头正),表情丰富(所谓发托卖像警人),会看地势,会使扣子。他们表演时,必须开门见山,简单明白,使普通下层老百姓也能一听就懂,否则就挣不了钱。

(3)相声艺人。江湖上称说相声的叫“团春”,又叫“臭春”。一个人说的相声叫“单春”,两个人对逗叫“双春”,用慢帐围着说相声让人隔着漫帐听叫“暗春”。说相声起源于北京。口技(模仿飞禽走兽及周围各种声响)即是相声技巧和门类之一。

相声艺人必须学会说、学、逗、唱四种功夫,说得滑稽诙谐、绘声绘色,学(模仿)得惟妙惟肖,逗得有趣,唱得地道,才能让听众捧腹大笑,留连忘返,乐意给钱。

(4)戏曲艺人。这一行当江湖上称为“柳门”(柳是唱,比如唱戏、唱曲等)。这一行我们普通人都很熟悉。不须多说。

(5)杂技艺人。就是耍杂技的江湖人。杂技艺人的行当江湖上称为“彩门”,统称“彩立子”。彩立子还有各种样式。变戏法的叫“彩立子”,变戏法兼表演武术的叫“阡子”,卖戏法的叫“挑除供的”,变洋戏法的叫色糖立子。总起来说,杂技行分为变戏法的和实戏法的两大类

(6)打把式的。“把式”又叫“夜叉”,江湖上过去对武术的称呼。江湖上把靠武术吃饭的人称做“打把式的”,管这一行叫“挂子行”。挂子行分为“支”、“拉”、“戳”、“点”、“尖”、“腥”几种。护院的叫“支”,保缥叫“拉”,教场子的叫“戳”,拉场子站地方卖武艺的叫“点”。挂子行有“尖挂子”和“里腥挂子”两种分别。真下过功夫,得着名师真传的把式,咐“尖挂子”(尖就是真正的意思)。那种打几趟热闹拳脚、刀枪对战叮铛作响、熟套子的把式,只能唬唬外行人,江湖人叫“里腥挂子”(“里腥”就是虚假的意思)。挂子行又有“清挂子的”与“挑将汉儿的”分别。凡是那些只站一块地打把式挣钱的叫“清挂子的”;那些除了打把式卖艺之外还带卖膏药的叫“挑将汉儿的”。在挂子行中,数挑将汉儿的生意最难做,因为他也得会江湖郎中们的那套骗术。

排将汉儿的练的武艺是半尖半腥(半真半假)的,只有镖行的人练的方是尖挂子。但是,开镖局很不容易。开镖局的人首先得在镖局所在省内官私两方面都吃得开,花钱雇用有真本事的教师作为镖头。做买卖之前先亮镖,下帖请客,把官私两方面的朋友都请来,凭开镖局的人的名声,就有人捧场,如果没有名声又没能耐,不用说保镖,连亮镖也休想,亮镖的日子就让人给砸了。亮镖之后,最难的是头一次买卖的成败。如果第一次就失败,把货丢了,就别想揽住买卖了。

走头趟镖时,镖师带着伙计出去,把客人财物放在镖车上,插好缥局的旗子。刚出镖局时,牵着马不能乘坐,见了熟人都得打招呼,出省以后才能上马;在其它省份路过镖局门前,漂师得下马,伙计得下车,跟人家打过招呼后,才能继续上路。出境以后镖车一入大道,伙计们就得喊号,吆喝“合吾”(江湖人自称“老合”,喊“合吾”表示自己是江湖人)。拐弯抹角处得喊,村庄城镇也得喊,孤坟独庙和荒村野店更得喊(因为这些地方最易遇上强人)。

当大伙计最不容易。一路上,遇见孤树他得喊“把合着‘哈吾’’,遇上桥他得喊“悬亮子,麻撒着‘合吾’”,看见水得喊“光子,把合着‘合吾’”等等。这次初镖如果让好事的强人知道了,想试试走镖的人是不是行家,截住镖车,用江湖行话刁难,大伙计就得上前应付。问答完毕,大伙计必须问他们:“祖师爷留下了饭,朋友你能吃遍,兄弟我才吃一线(指天下一条往来大道),请朋友留下这一线儿,兄弟走吧?”久干绿林行当的人听了这话,无论如何也不会翻脸动手的。但是初出江湖干绿林营生的人有时不吃这一套,一定要镖师亮出武艺,赢了他之后,他才甘心让镖车过去。这时就得看镖师的硬功夫了。如果遇上非劫镖不可,江湖交情不顶事时,镖师就大喊一声“轮子盘头(把所有镖车连成一个大圈),各抄家伙,一齐鞭托(大家动手打斗),鞭虎挡风(即打跑贼人,只可吓跑,不可真杀,因为镖局不愿意跟强盗们结冤)”。赶跑贼人后,大伙计喊一声“轮子顺溜了,合吾——”,镖师上马,镖车继续前行。

住店时,必须在店外插上镖旗。大伙计坐在院中凳子上,指挥伙计们安置好了镖车,才去喂牲口、吃喝。到了晚上,用镖灯换下门外的镖旗,镖车上也插上灯笼。必须整夜都有人值班,按更次喊号,伙计们轮流着做。

5.江湖骗子

江湖术士、江湖郎中也必须靠欺骗才能维持生计,但他们总还有自己的行当作为掩护,江湖骗子则赤裸裸地用骗术诈人钱财。江湖骗子必须具备五大能耐:把点、把杵、抛苏、亮托、换托。“把点”就是物色被骗的对象;“把杵”就是考虑是不是能骗成;“抛苏”就是行骗时假戏真做、该笑就笑、该哭就哭,表现得逼真异常、毫无破绽,让人信以为真、受欺上当;“亮托”就是让顾客看货色,为了使对方上当,拿出来的样品一般都是真的;“换托”就是在对方受骗上当后,用掉包之计,把真的留下,假的留给对方。

江湖骗术门包括“老月”(耍腥赌的)、“老荣”(当小绺的)、“老渣”(贩卖人口的)、“老合”(挨帮挤靠的生意)等。

老月,就是耍腥赌的,即设赌博骗人钱财的江湖人。

老渣,俗名“渣子儿”,就是人贩子。人贩子过去分为“不开外山”和“开外山”’两大派。不开外山的,就是遇到贫苦之家,无衣无食,生计困难,他们见这家人生有子女,就向他们游说,把儿女卖了换取衣食。

开外山的就不一样了。他们专以朝外省贩卖人口为生,手段比起不开外山的来毒辣得多。他们多是媒婆的变种。在旧时代有三姑六婆最为可伯。过去有两句治家格言:“僧道尼姑休来往,堂前莫叫卖花婆”。三姑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是稳婆、花婆、巫婆、虔婆、药婆、媒婆。

江湖骗子骗术之精,种类之广,令人防不胜防,难以辨识。但是,据骗子们自己所说,不受骗(骗子手们失败)的唯一法门就是“是便宜不贪,是便宜不爱”,贪小便宜的人是骗子手们最佳的、也是唯一的欺诈对象。

6.江湖乞丐

江湖乞丐是一种以乞讨为职业的人。他们不同于普通要饭的。普通要饭的,挨家挨户乞讨,嘴里叫着“老爷太太行行好吧!积德行善吧,赏给我花子些剩的吃吧”之类的话。

江湖乞丐则是江湖上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是有家门的,江湖上称为“穷家门”。凡是拿着撒拉鸡(一种两尺多长的两块窄竹板,上按铁钉和几个铜钱,一般由左手拿着;右手拿的是一窄长锯齿形的竹板)的乞丐,使鱼鼓简板的乞丐,使竹板的乞丐,都是穷家门中人。他们向人乞讨时,不叫爷爷奶奶,不要剩菜剩饭,至少要一枚铜元。

江湖乞丐多有自己的组织,称为丐行、乞丐行、穷教行、空家行、理请行,又叫“丐帮”,江湖上称“杆上的”。在丐帮里,帮主拥有绝对的权威。他们自己不去讨要,靠徒弟们供养。所以丐帮人说“花子头一班,强如做官”。花子头主要在红白喜事上挣钱。一遇上婚事或丧事,他们就受雇去替主人家看大门,把“帅棍”挂在大门旁边,阻止其他花子来要钱。有钱人家为了避免众多乞丐打扰,往往愿意花点钱请花子头来维持秩序。

我们讲过,江湖是一个社会,也就是说,江湖不仅是由以上所说的这些江湖人士组成的。江湖还包括一些秘密的、独特的组织,如明教、白莲教、八卦教、一贯道等等江湖组织;以及天地会、哥老会、青帮等等秘密帮会。另外江湖中还有一套独特的的技术,如守一术、行气术、导引术、房中术、服食术、外丹术和内丹术等等。江湖亦有“道义”,正是凭借这种共同分享的观念,江湖人士才构成了不同于正常社会的另一个社会。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之所以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它们描绘了这个充满神气的世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