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四川非遗:川派武术 招法高妙

武林动态 2015-09-08

功夫资讯网讯 2015年9月11日至9月20日,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行。本届非遗节围绕“传承文脉,创造未来”这一主题,分为五大部分,国际非遗博览会、非遗国际论坛、非遗大戏台、非遗进万家活动和印道·第二届中国篆刻艺术双年展。种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展示国内外非遗的多彩魅力和我国的非遗保护经验和保护成果。保护非遗,传承文脉,创造未来。

近期,四川新闻网将介绍一系列四川的非遗项目,带您欣赏传统之美,领略独特的非遗风采。本期将介绍:峨眉武术、绿林派武术、土家余门拳、青林口高抬戏。第一期魅力四川非遗:传统之美 匠心独运第二期魅力四川非遗:戏曲曲艺 韵味悠长第三期魅力四川非遗:传统技艺 巧夺天工第四期魅力四川非遗:川菜之魂 美味何来第五期魅力四川非遗:醉人川酒 香飘千年第六期魅力四川非遗:工艺作品 惊人之美第七期魅力四川非遗:手工技艺 巧夺天工第八期魅力四川非遗:美味名吃 制作不简第九期魅力四川非遗:美食美味 源远流长第十期魅力四川非遗:名品特产 名不虚传

“峨眉武术”源于峨眉山,与少林、武当并称为中国武术三大宗。据史料记载,“峨眉武术”源于殷商成于南宋,历史悠久,经过峨眉山的道、儒、佛等宗教文化和武术的相互融合、渗入和斗争,集聚了佛道两家武术、文化之精华而自成体系,既具佛门禅功,也含道教气功。“峨眉武术”既重视内气的修炼又讲究形体的结合,似快似慢,快慢相间,似柔而刚,刚柔相济。“峨眉武术”技击特点为出手划圈,出脚走边,走动含暗腿,掌握变化疾,步活势敏捷,身灵劲脆沉,以诱、随、逼、闪为主,善使手法。要求重单手,讲话劲,以力为本,以快硬为上,以柔脆发劲,以闪化巧变手法制敌。讲究借力巧打、手脚轻快。提倡运用脚手打,近身用肘法,贴身用摔跌、粘手就擒拿,有“脚似醉汉、手如电、头似波涛、身如柳”的说法。而在内功方面,峨眉内功通过形体的运动、呼吸、导引、发声、炸气,形成体内功力核心,从而释放出强大的爆发力。

作为一种传统体育与竞技项目:峨眉武术既重视内气的修炼又讲究形体的结合,似快而慢,快慢相间,似柔而刚,刚柔相济,即内外兼修,峨眉武术技击特点为出手划圈,出脚走边,走动含暗腿,掌握变化疾、步活势敏捷,身灵劲脆沉,以诱、随、逼、闪为主,善使手法。要求重单手,讲化劲,以力为本,以快硬为上,以柔脆发劲,以闪化巧变手法制敌。讲究借力巧打、手脚轻快。提倡运用脚手打,近身用肘法,贴身用摔跌、粘手就擒拿,有“脚似醉汉、手如电、头似波涛、身如柳”的说法,而在内功方面,峨眉内功通过形体圆运动、呼吸、导引、发声、炸气,形成体内功力核心,从而释放出强大的爆发力。

源自峨眉山的峨眉武术经过峨眉山的道、儒、佛等宗教文化、武术文化的相互融合、渗入和斗争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它集聚了佛道两家武术、文化之精华而自成体系,既具佛门禅功,也含道教气功,是中华武术之一大瑰宝。峨眉武术既重视内气的修炼又讲究形体的结合,似快而慢,快慢相间,似柔而刚,刚柔相济,即内外兼修。峨眉派武功,特别注重“武德”、“仁术”、“养气”,要求练武之人必须有一颗善良的心,提倡练武以防御保身为主,作为抗暴、图存的一种自卫手段,正告练武者要有人道主义精神和浩然正气。目前,峨眉武术共有68个门派,2638个徒手、器械、对练、套路、练功方法和技击项目,峨眉武术也因其起源早、拳术种类多、文化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古老、精深、丰厚的巴蜀文化而成为中华武术三大流派之一。

青林口高抬戏指流传、活跃于川西北地区江油青林口古镇的一种民间乔妆戏表演样式,又称作“飘色”或“抬阁”。每年农历二月初一,青林口古镇都要举办传统庙会,当地这一习俗已沿袭多年,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扎高台、唱大戏,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因年代久远,已成习俗,每逢会期,必有表演,表演者均属爱好者自发而成,十里八乡,观者如潮。

青林口古镇(今二郎庙镇)位于四川省江油市东北五十六公里处的潼江河畔,幅员面积148.64平方公里,地处江油、剑阁、梓潼三县交界,号称“鸡鸣三县”之地。青林口古镇建于元代,盛于明清。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历史上曾经是川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要冲,也曾数度为兵家相争之地,自古就是江油市的北部重镇。

清乾隆年间,青林口古镇便有了高抬戏这一表演样式。高抬戏表演的特点在于不需要舞台戏楼,是用传统艺术绑扎手段将民间传说中的故事物化为鲜活的艺术形象并以戏剧片段的形式定格于高台之上,再以人力将其托起以供观瞻。

高抬戏的绑扎过程十分复杂多样,在整个绑扎过程要经过11道工序,方以造型别致、工艺精巧、赏心悦目的优点展示出来。在人物造型基本上采用民间传统年画的“构图”方式,造型十分夸张,特别是巧设“机关”将剧中人物“悬于空中”,造成角色与角色之间若即若离,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看起来飘然若仙,充满了浪漫色彩。

2006年10月5日,青林口高抬戏代表四川省唯一参加广州市番禺区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民间飘色艺术展中,将传统的绑扎艺术结合现代艺术手法,采用川剧绝活变脸?吐火等艺术特长,用精湛的表演荣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本地为促进旅游活动而举办的古镇“桃花观光节”期间也多有高抬戏表演(有时还要唱大戏、耍火龙、放“烟火架”等)。历经风云战乱的青林口高抬戏,不仅沿袭至今,还丰富了当地文化生活,为后人提供了可供研究的价值。

省级非遗项目——绿林派武术

四川省绿林派武术起源于中国封建社会冷兵器时代末期——清朝光绪年间的四川青城赵公山。距今有一百二十余年的历史。初以农民起义形式创派,融合中国传统武术南北二派之长,受中国侠文化思想影响甚大,又涵盖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思想特点,集技击、养生、修身、演练于一体。传统风格浓郁独特,尤以南派手法见长,在四川武术界享有“绿林小手”的盛名。由于形成背景及历史渊源,绿林派武术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具有较强的总结性。历代高手辈出,影响甚广。2009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绿林派武术的形成受到了青城赵公山山高林密地带的环境与侠家侠义道精神等传统文化思想影响。动作上体现出小巧多变,身桩,步法的变化,手上劲力的变化,路线的变化尽在其中。在打斗中也是侠家所表现出的快、狠、善于击打人体周身要害处,套路中也有很多包含反清思想的动作。

绿林派武术以太极阴阳变幻为用攻守。讲究式法自然,无神而不动,又莫贵于静也,静则心不忘动,而处之玉如,变幻莫测,神话无穷。实战运用中以小手变化为主擅手法,发力短小动作精悍软硬相兼。招式紧卷连续,步法多变脚踏四象,五行 ,六合,九宫闪展灵活快捷。技击上讲“贪打必挨打”故主张以静待动后发制人,借力打力连消带打。手脚一齐到,打人九分靠。强调整体发力身腰手合一,闪进巧取,“地盘”(步法)“侧门”与“正门”进招结合封逼关对手,“天盘”(手法)运用太极翻花手专抢内圈,把对手的来招封于外侧。“人盘”(身法)重“吞拿吐击”吐如龙,坐如鼠。挨肩挤靠己随人身。攻如雷霆,守如山岳。

绿林派拳谚说到“上顾头,下顾球(裆部)”,“你忙我不忙,两手护胸膛。你慌我不慌,两手护中央”。此句拳谚道出绿林派技击风格——打机后,绿林派技击间架为寒鸡步与穿云手,两者配合变化引诱对手先出击,我后发先制。另一风格特点便是贴身短打,擅长擒拿逼封,小手连环,五峰击人。近身攻击有打内圆与外圆的区别,既所谓“有力走中间,无力走两边”。以此形成绿林派的演练与技击风格。

省级非遗——土家余门拳

余门拳是四川省汉族传统拳术之一,传自四川简阳县余氏。源自华佗五禽戏,形成于明代中叶,具有手法多变、短手寸劲、提砍砸压特点的宣汉余门拳,到如今已传至第11代。

余门拳以其手法多变、短手寸劲、提砍砸压的特点,在全国很有名,被载入了《四川武术大全》,主要分布在湖南,重庆开县、云阳,四川达州的达县、宣汉、万源等地。相传,余门拳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创造的五禽戏演变而来,经历代相传,不断吸取各代名师的精华,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汉族拳术。明朝中叶已成为东乡县(现宣汉县)余氏家族世袭拳术,传到余有福已是余氏第八代了。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余有福不但继承了五禽戏中的绝妙功法,而且他还向其他门派名师求教,勤奋琢磨苦练,融会贯通,成为当地武艺卓绝的武林高手,闻名于宣汉。余有福既精于内、外两科,又是东乡县武术开派人物,当地向他拜师求教者甚多。因此,余氏家族世袭相传的武功,始传外姓,人称余门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