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武也需从娃娃抓起

武林动态 2014-11-15

功夫资讯网讯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灿的明珠,被誉为中华魂宝。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它蕴含中国传统思想之奥妙,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融传统医学之理,具显武术运动之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

为弘扬中华武术这块瑰宝,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曾提出武术要“六进”,即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军营,大力推广中国武术段位制。为大力贯彻国家武术发展方针、积极为全民健身服务,做好武术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近日来,武术进校园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区如火如荼的进行,特别是武术正在以飞快的步伐走进小学校园。

在这种形式下,出现了“从小习武对孩子到底好不好?”这样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家长主要有以下的疑问:1、小孩练武会不会对身高产生影响?2、练武之后会不会出现逞强好斗的性格?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小编进行了调查整理。所得出的结论就是:练武也需从娃娃抓起。因为青少年儿童处在身体发育、性格成型的黄金时间,这一时期接受武术训练对其一生有极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健体:传统武术的健体作用不言而喻。其动作中的各种踢腿、转身,手臂的上格、下截、拉伸等动作,可使青少年的肌肉和力量得到增强,肌腱、韧带、肌肉的弹性得以提高,从而增强青少年的体力和柔韧性。增加骨质密度,综合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和反映灵敏度;提升各内脏器官的功能,增强抵抗力和免疫能力。

2、启智:传统武术可给大脑许多良好刺激。练习过程不单是骨骼肌肉的收缩,而是空间感知、经验、类型识别等右脑功能的综合发挥,因此非常有利于发展青少年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等右脑功能,提高了形象思维和创造力。传统武术需要通过做变换方向的动作来明确方位,从而发展了青少年的空间知觉。

3、育心:孩子们还要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这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勇敢精神,学会了对人、事、物的正确态度。长期的武术锻炼使孩子性格开朗、豪爽、大气,很少有心理疾患。让孩子能够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的学习、生活。

4、知礼:传统武术推崇“礼始礼终”的尚武精神,讲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通过师生间的互敬、活动时的敬礼仪式、青少年之间的相互礼让等,让青少年理解了“礼”的含义,知道怎样做才是“礼”的表现。进一步提升其经营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但是教育青少年学习武术,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端正教育的目的,告诉学生习武不是为了打架斗殴,而是要领悟武术的文化内涵。其次,武术教师要将有形的武艺传播和无形的武德情操结合在一起,使广大青年少树立起崇高的人生目标,通过习武达到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激发,成为国家真正的栋梁和时代的先锋。

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说: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健身方法,是传承民族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文武双全自古就是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而强健的体魄,坚毅、自信、自强、勇敢、刻苦、顽强、无畏、开朗的性格是一切人生成就的基石。希望各位家长,能够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承,让孩子能尽早的学习中华武术这块瑰宝。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