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崂山 《崂山道韵》和武术表演交替上演

武林动态 2014-04-23

功夫资讯网讯 据半岛都市报4月22日讯消息 逛够了人挤人的景区,不如到崂山太清宫接受一次文化的洗礼。4月22日上午,具有本土特色的大型古乐组曲—《崂山道韵》以及崂山道家武术演出在崂山风景区太清宫拉开帷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本月22日起至10月上旬,新编的《崂山道韵》大型古乐曲与崂山武术表演隔天交替上演(双日《崂山道韵》,单日崂山道家武术),到太清宫参观的游客将领略到“全真”崂山的文化魅力。目前演出可供游客免费观看。

道教在我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美誉的崂山,是道教发源地之一,在道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崂山太清宫已经历两千多年的历史,全真道士丘处机、刘长生等曾在此弘阐全真道。4月22日,这一道教圣地传来了悠扬的道乐,有庄重肃穆的《仙迎客》,有热烈欢快的《喜悦调》……这就是新创作完成的《崂山道韵》。在该大型组曲的首演舞台上,演奏家们用钟、磬、鼓等乐器演绎了道乐之精华。据介绍,该曲目在崂山道教音乐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由当代民族音乐艺术家、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作曲赵东升配器编制而成,崂山太清宫与青岛演艺集团联合排演,包括《南清宫》《道韵》《喜悦调》《白鹤飞》等。据崂山风景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道教音乐是中国民间音乐的组成部分。崂山道教属于北方全真道派,其道乐风格以全真正韵为主体,同时又与山东一带的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紧密联系,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崂山韵”而闻名于世。2008年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崂山风景区及相关部门在2013年中下旬启动了启动崂山道乐团的筹备工作,推动崂山道乐的展示、传播、弘扬、传承,推动青岛旅游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2008年,崂山太清宫成立了山东省首个道教武术团—崂山道教武术团,团长是太清宫已故监院道长匡长修的嫡孙,崂山道教武术独创玄真内家拳的第22代传人匡如湖。今年旅游旺季期间,崂山道教武术团也会在太清宫公开展示。作为首场展演,4月22日道士们表演的玄真太极拳、玄真刀、玄真剑引来了许多游客驻足观看,来自美国的小伙子杰克还专门掏出了手机,录下了全过程。“通过内家拳的展示,我们更希望让大家看到道士们真实的生活,少一些表演的痕迹。”崂山风景区相关工作人员称。据了解,玄真内家拳是崂山道教武术独创的拳种 ,起源于元末明初,张三丰到崂山传道将其传授给崂山道士,经历代道长尤其经匡常修道长不断演练、发展和创新,增加了崂山地区武术特有的地域特色。为了让来到太清宫参观的游客领略崂山历史人话的风采,自本月起至10月上旬,新编的《崂山道韵》大型古乐曲与崂山武术表演隔天交替上演,表演时间为上午10时至11时30分。目前表演全部免费。延伸 崂山道乐的历史沿革崂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道教音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是集民族民间音乐、历代宫廷音乐及地方民歌俚曲的门类综合艺术。崂山道教属于北方全真道派,其道乐风格以全真正韵为主体,同时又与山东一带的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紧密联系,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崂山韵”而闻名于世。崂山道乐按取材分为两大类韵曲:功课经韵(即殿坛经乐,用于崂山道士早、午、晚功课经)、应风乐(用于民间民俗活动)及琴曲。崂山道乐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涌现出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金代孙不二的孙谱;元代谢丽、谢安的谢谱;清代和民国年间兴盛一时,并沿流至今的北方古琴崂山派琴曲……2008年,崂山道教音乐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