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专访【一】走进"冠军教练" 与“思想”交朋友

武术流派 2016-05-20

对话武术九段、中国十大武术教练曾乃梁

韩峰:请问曾老,您在培养运动员的过程中,始终为他们灌输什么思想?

曾乃梁:我始终跟运动员灌输思想: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冠军的运动员不是好的运动员;当运动员就要有为国争光的思想。

韩峰:有时候即便一个人有得冠军的能力,但如果没有机遇,仍可能被埋没。那他们的机遇是何时来临的呢?

曾乃梁:一九八九年,中国武术管理中心决定派遣陈思坦、高佳敏代表中国参加中日的太极拳邀请赛。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遇,应该从这里闯出去,争取一炮打响。因为那时已经确定了九零年要在北京举办亚运会,能够争取拿到冠军,这可是绝好的机会。那时我从北京参加完“四式太极拳”审定会以后,赴杭州参加首届的国际武术邀请赛,期间饮食不周,得了急性肝炎。我就让我爱人搬了个藤椅,一边指导训练一边吃着药,他们说老师歇会儿,我说不行,你们要珍惜这个机会,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机遇,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你们必须抓住!

韩峰:曾老的这种敬业精神着实让人钦佩!不过有时候机会很考验人,必须有很坚定的信念才能把它“抓住”。能在求学时遇到一位杰出的老师,对于运动员来讲,是非常幸运的!

陈思坦:对!很幸运跟佳敏、秋萍能够遇到这么好的老师和导师,从小对我们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记得刚进队的时候,曾老师就一直强调:“宁要鲜桃一个、不要烂梨一筐;宁要一个冠军、不要十个亚军。”这是一种指导思想。要抓住重点!

曾乃梁:对!抓重点,出精品。这也是我跟运动员经常讲的,自己信念里面也是要抓就抓最好的。当时最早是秋萍拿到的全国女子太极拳的冠军,由于是小孩子,获奖后有些沾沾自喜,情不自禁的有点“翘尾巴”,我就跟她说你差远了,太极拳套路这只是一方面啊,还有推手,我给你推推手,结果小秋萍当然不是我的对手。所以,在不同的阶段,队员们的心智不同,作为教练,也要“见机行事”。

韩峰:年轻时一旦获得荣誉,难免过于骄傲。那您在教学中,除了给运动员灌输“冠军思想”外,还讲些什么?

曾乃梁:讲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拿了冠军会有奖金,工资待遇马上有兑现;还有就是回来吃饭都不一样,有这个“冠军灶”,就会有一些实际的改变。我们要把远大理想及眼前得到的实际利益挂钩,效果才会更好。

韩峰:当时是怎样一个训练环境?

曾乃梁:我们刚建队的时候条件是很差的,没有地毯,就在外面洋灰地上练。当时福建省队的水平低,怎么赶超其它的高水平专业队呢?这不仅要扎扎实实的教,还要认认真真的思考,要动脑筋。于是,我就采用了“孙膑赛马”的策略。我看了比赛,七七年回来建队的时候,福建队和江西队在全国武术比赛中是并列最后一名的。那怎么追赶呢?需要找准突破口!我就仔细看全国的专业队,每个队都很强,不过在竞技项目上,太极拳的对手相对会少一些,所以先从太极拳和南拳来突破。当时就把条件最好的林秋萍、陈思坦,以及南拳项目的吴秋花,分别放到太极拳、南拳上面去抓,去拼搏。

曾乃梁指导爱徒—— “太极王子”陈思坦

韩峰:事实证明,曾老的战略战术很成功。那当时受训的时候,思坦老师有没有因意见不合、或情绪不稳定时,发生与教练顶撞的事情?

陈思坦:我也深深地意识到搞体育(竞技体育)永远是吃青春饭的,辉煌只是一个阶段,这点道理我是很明白的。冠军只能代表过去,今年不能代表明年。从领奖台上下来那一瞬间,金牌就已成为历史;你要珍惜每一次的比赛,要为下一次夺得大赛金牌从零开始拼搏!尤其是到后半个阶段,体力、状态、精力都已经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你如果跟教练谈条件、顶撞,吃亏的是你自己;拿了金牌、奖金、荣誉,都是你的。当我明白这个道理后,就觉得在训练时必须一丝不苟的对待,没有任何的讨价还价的余地,是为自己练。思想意识端正,明白为谁而练后,投入的训练干劲儿是不一样的。再一个就是我跟佳敏能够常年夺冠,能够到现在退役这么多年还在广大的群众当中产生影响,尤其这次(2015年10月“中华武术大讲堂”期间)去了北京以后,更感受到粉丝们的热情,我觉得都是多年训练成绩打下的扎实的基础。还有,曾老师严谨的执教之风,“鸡蛋里挑骨头”,与这样的一种敬业态度也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也要提一下,曾老师幕后无私奉献的卫香莲老师(曾乃梁夫人)没有她对曾老师事业的支持,老师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运动队当中,这点让我觉得应该要隆重地来介绍下卫老师:卫老师原是福建省体育学校一名篮球教练员,除每天外出上班外,还要默默无闻地照顾好年幼的两个女儿,心甘情愿的为曾老师当好后勤。她还时常为我们武术队员缝补衣服。周末为我们包饺子,为队员们改善生活,像妈妈一样,我们开玩笑说应该为卫老师颁发“南丁格尔奖”。

现在他们夫妻二人真的是夫唱妇随,曾老师说把她从篮球的专业“骗”到武术和太极拳,然后从山西“骗”到福建,这两个“骗”就改变了她的整个人生。卫老师曾荣获加拿大武术总会颁发的武术终身成就奖。现在是武术的副教授(武术七段),她经常同曾老师一起在海内外推广太极拳。曾老师现在是家庭事业双丰收,各个方面都非常的优秀,女儿也培养的相当棒,接受高等教育,这都是曾老师指导有方;不但在自己专业领域,在家庭教育、以及个人的这种夫妻恩爱方面都做出表率,真的是值得现在人好好的学习。

曾乃梁:过去一句俗话讲:“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默默奉献的妻子。”应该是这样的!我不能说很成功,但应该说相对还是顺利的,就是做的一些事情,当然了这里头确实是离不开我的爱人的鼎力支持。当时体工队也要她,她说那我们两个人都到体工队,两个人都出差,孩子谁带啊?所以,她就做出了“牺牲”,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把重心放到家庭上了,放到了默默支持我的事业上了。

韩峰:娶得一位大格局的爱人,无疑对生活、事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老师,跟对一名好老师,无论在今后的做人、做事上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做人、教学这两个方面,我想问各位老师,你们学到了哪些学以致用的东西,依然保持到今天,而且在现今这个时代会有针对性的来调整教学方法来培养出更多的世界冠军。请曾老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曾乃梁:我的恩师是张文广老师。59年到68年等于十年,在大学五年当中张老师给我们上过课,但不是他主带,还有些年轻的老师,包括成传锐、夏柏华老师等等,都带过我们。后来从64年以后的研究生都是张文广老师亲自带的。在张老师身上起码有两点特别值得我学习。

第一:“实”,务实.他经常讲要明明白白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做事。就是讲他做事非常的实在,那个时候他已经是全国最高的学府北体大武术教授了,资格也是最老的。36年就去了德国,在德国的奥运会上做了精彩的表演,但一点没有居功。他带我们早操就和我们一样做踢腿、弹腿、翻腰,一个一个、身体力行亲自带,而且,练完了以后,我们也累了一身汗了要回去了,他问我们你们怎么样啊?累不累啊?我们还没有回答,他就说,来跟我一起“燕子抄水”回宿舍。什么是“燕子抄水”?就是连续的仆步穿掌。当时他已经快60了,我们才十几、二十岁,跟我们一样地练,一样的运动量,就是这样实实在在的下功夫。所以,这一点上从恩师张文广老师身上就学到了做事情绝对不能偷懒,这就是张老师很重要的一个“实”字。

第二:“低”,低调。他从来没有很特别的去张扬,而且他那种学习的态度,让人钦佩。举一个例子,文化大革命中部队派了一个刚刚入伍不久的侦查兵,来教我们捕俘拳,当时要学那个国防的捕俘拳,我们跟着练,张老师也在后面跟着练,我说张老师你不用了,你这么大年纪看看就行了,他说这个可不分年纪、也不分学历。他名气那么大,仍非常谦卑,认认真真地跟着学。再就是他能够扶持和支持下一代的成长,经常说,你们将来就一定要超过我,老师的这种理念与思想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我也经常对学生讲,你们的目标就是要超过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如果没有志向超过老师那算什么啊,那我们以后的武术怎么发展,国家怎么前进,我们民族怎么兴旺、怎么振兴。现在看到了这样做的成果了。

64年我们毕业的时候,张老师说送给我们一个礼物。什么礼物呢?就是手指的按摩功。他说,我刚刚从社会主义学院学习的,一个老中医教我的,我现在无私的教给你们,这就算我送给你们的毕业班的毕业礼物吧!所以说张老师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刚才说的扶持,他看到我这边培养的运动员佳敏、思坦、秋萍,当时是太极拳先拿的成绩,他说:“乃梁啊!你做得很好啊!”他写的一本《我的武术生涯》,还用了很大一个篇幅来表扬我、鼓励我。所以,我对他说这都是你的徒子徒孙呢!都是您教导有方!他就鼓励我们、鼓励运动员,继续努力为我们国家升国旗,为我们国家争光啊!现在,虽然张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这些优秀品质一直影响着我们。去年老师的百年诞辰,我和我老伴还专程的自费的赶到学校去参加他的纪念活动。

曾乃梁、陈思坦为太极拳友演示太极拳对练

韩峰:生活中,您又对“师生”二字,有了哪些不同的理解?

曾乃梁:我觉得思坦的爷爷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在世的时候,我会经常去他那里坐一坐。他经常说:“师徒要‘相得’。”这一点我觉得是一个真理!一个好的老师需要许多好的弟子才能够体现出他的智慧和水平,反过来说也一样,好的运动员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教练来栽培、来培养,那也可能是汗流了不少,却做的都是无用功,也出不了成就。另外,教练员与运动员是相互造就、相辅相成,而且是相得益彰的。没有好的苗子,没有好的运动员,你的教练水平怎么体现;这个需要教练的水平、眼光、眼界,我发现个别队在集训,就因为个别运动员指标差一点,就全部淘汰掉。这样的集训每年都搞,实际上是白费劲了,因为个别运动员是大器晚成的,那你教练把那些大器晚成的苗子就淘汰了。所以,教练员还得具备一双识别千里马的慧眼。

韩峰:是啊!很多有慧根的好“苗子”未必那么幸运让一位伯乐去发现、去栽培、去给他创造机遇,当然也要经过他自己的努力。

曾乃梁:很多好“苗子”也就这么的被流失了。有的运动员是大器晚成,你教练能不能看到这一点呢!有的是大器早成,成绩很快出来,你肯定重用他,来发挥他的重要作用。我这三名运动员都是大器晚成,只有秋萍成名较早,佳敏、思坦、丹彤都是属于后者。应该说你教练要有这种眼光、有这种信心跟运动员共同来努力去达到他的巅峰。而且,就算拿了冠军以后还要努力,你要去摘取太极拳、太极运动的“哥德巴赫猜想”,你要去摘取它的明珠。拿了冠军不是目的,还要保持冠军更难,你要去达到它的顶峰,如此,冠军就可以一直拿下去。不然的话你就是昙花一现,很快被别人遗忘。你说的伯乐重要,那千里马更重要。怎么能够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热情、韧劲、干劲,因为训练很艰苦,甚至还带来一些伤痛和伤病,成绩不理想有起有伏都是很正常的,这一点,运动员跟教练员的配合是很重要的。

曾乃梁:除了他们几位,还包括戴林彬、李强、吴秋花、王慧玲、彭荔丽等等,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能够按照教练的意图很好的配合,他们也能树立一个崇高的理想,树立一个为国争光的思想,这样才会排除万难去夺取胜利。就像我这几位学生,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还能够在奋勇的拼搏,在为国争光,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

其实要做好教学,的确很不容易。我最近可能还要出版一本书——《太极拳修炼精要》。其中有一个问题谈到了太极拳的互动教学法。所谓互动教学法,就是学生跟老师要互相的能够沟通、互相的都能够贯穿一个自觉积极性的原则。严师出高徒。一个老师要严的合理。作为老师,要为人师表、教学严谨、爱岗敬业,才能够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又要生动活泼。这里有“两个发挥”:一个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很好的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要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就是能够自觉的、主动的、能动的去学习,在这里老师的“区别对待”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区别的各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员的性格特点、智力水平,根据他不同的状况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我还总结了“十大教学法”:分别是——讲解法、示范法、领做法、分解法、正误对比法、切块提高法、助力纠错法、教具诱导法、攻防体验法、录像分析法。

韩峰:刚才一位网友留言说:“习武到底影响身高吗?”

曾乃梁:我想不会影响身体的发育成长,反过来应该对身体有良好的帮助。不管是长拳、南拳、太极拳,以及其它的传统拳,多数的都要求有伸拉的动作:压腿、活腰.......各个关节都要活动。动作当中有很多对拉,所以有利于身高的成长。我们武术更多的做的是柔韧性的、协调性、平衡性的这些练习,这些练习比如基本功:压腿、摆腿、踢腿等,我们讲“打拳不溜腿,到老冒死鬼。”这个腿功大部分柔韧性是很重要的。还有腰功——“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等。就这样又溜腿、又活腰、又压肩、又摆臂,每天都在拉长肌肉韧带和筋膜,会促进身高的增长。当然也要注意,针对处于发育阶段(12岁左右)的小朋友或是更小的,不做或是少做一些负重的练习。比如说背杠铃、深蹲等。适当的做些哑铃练习还是可以的。

韩峰:是的。超负荷的重力会产生一些影响。

曾乃梁:对!所以我刚才说了,应该说会促进他身体的正常发育,也同样能促进他身高的增长,只要是合理的掌握运动量和适当的少做这些负重的练习,应该说对身高没有不好的影响。另外,有很多朋友说练武术的都不高,那是在选才就没有选太高的。因为太高了刚才说的对于一些旋转、跳跃、翻滚的动作会有影响,我们选才就选中等和中下身材的。而不是武术本身把他练矮了,不存在的。比如举重,从技巧上来说一般都不选太高的,举重选才就选的相对矮一些,矮小因为他这样的工作的力距就会偏小,绝对有利于它的运动的本身,所以在这一点上希望家长和学员了解。那如果我们的武校或者体校的老师或者领导,如果能够做一些简单的统计,比如说你刚才说的入校我身高多少,练了一年长高多少,两年、三年又长高多少,用数据来说话,更能够打消一些家长的不必要的担忧和顾虑,你说对吧!我想这个问题我就简单的谈到这里。

曾乃梁在联合国指导各国外交官

韩峰:刚才有个武术教练给我发微信,提出一个问题,恳请曾老解疑答惑。他表示现在物质丰富,娱乐发达,习武的孩子相对来说过于“娇贵”了些,所以在教学中,针对家长、教练、孩子,这三者之间,往往平衡不好。直呼不像以前小时候的训练环境了,现在的孩子丝毫“碰不得”。

曾乃梁:中国是人口的大国,人口多有人口多的好处,但同时也会有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譬如说独生子女的现象,就容易产生的一些公主或者王子啊,应该是六比一吧,六个人在关注一个孩子,他的父母这是两个,然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关注一个,很容易形成过分呵护造成的溺爱,本身也造成了孩子懒于动手的习惯,而且容易娇气。

韩峰:所以在家庭中有时候产生了逆转,某些时候不是家长主导孩子,而是孩子主导了家长。

曾乃梁:对!从某种意义上造成这种非常反常的现象。过去的师傅保守不教徒弟,现在可好徒弟反过来拿你师傅了,确实是这样。另外我们的教育上可能也有些问题,说学生现在的动手能力差,吃苦的精神差,这里是由大环境造成的,那我们怎么办呢?这也是我们在武术教学、武术教育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或者叫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了。我们平时讲的,少年强则国强,是中国的未来就在这些孩子们身上,那我们应该是要培养出这种能够吃苦的、耐劳的“尚武”精神,这值得我们武术教育工作者及武术界的同仁应该很好的思考,应该在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

我在实践当中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要进行启发式教育,不是填鸭式,更不能踢打式。要进行“快乐教学法。”孩子们好动,天生大部分人有好胜心,也有虚荣心,我们需要把他的虚荣心引导成进取心。比如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进行趣味教学,用游戏的方式辅助教学,这是一种方法,只有孩子兴趣有了,才能激发他的能量。我这有四条建议仅供参考。第一是多游戏。让孩子们动起来,玩的高兴了,继而进入主题,这是快乐教学法;第二个就是要多鼓励。人都喜欢被表扬,但我不是无味的表扬,对后进的那些学生也要看到她微小的进步,要用多鼓励的办法。优秀的学生适当的表扬。最终是更好地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评比比赛。小朋友都好强。要利用他好强心理。比如说我做这个金鸡独立。大家来比赛,看谁做的时间长,还可以分组进行比赛,有个集体荣誉感,有时候适当的开展一些比赛,去鼓动学生拼搏的热情;第四点要老师与学生产生互动。对年龄小的学生,要用形象、比喻的方式教学,减少大道理的教学方法。还有就是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树标杆、树旗帜,用正面引导来带动那些偷懒的学生。教练要挖掘和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他的长处,哪怕是微小的也不要放过。千万不要只看到他的弱点、问题,一味的去批评,要批评多在表扬后,用诱导的语言比单纯的指责要有利的多,不要让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这样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那就达不到教学的效果了。一句话:练中求乐,生动活泼,严得合理,不断提高。这里还离不开两个发挥:发挥教练的主导作用,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

曾乃梁和世界冠军太极拳高级培训班

韩峰:从挖掘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激发潜能,融入到教学中,潜移默化对武术运动产生好感,培养主动性。

曾乃梁:先发现,后挖掘,再放大每个学生的特点,教练要有一幅“好眼睛”!

【人物简介】

曾乃梁——籍贯福州,中共党员,学历硕士研究生,1967年9月参加工作,国家级武术教练(正高级),武术九段。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原福建省武术队总教练,2001年12月退休。现任福建省武术协会副会长。曾培养多位世界武术冠军。1995年被中国武术协会和国家体委武术管理中心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教练”。

陈思坦——1967年生,福州市人。著名武术运动员,太极拳世界冠军。共获得国内外各类太极拳太极剑比赛金牌32枚,被海内外誉为“太极王子”。1988年国家体委授予“武英级运动员”,1994、1997年两次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并先后获得省政府记大功2次,三等功1次,以及福建团省委授予的“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福建省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当选“中华武林百杰”。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16年荣获“中华百名优秀太极人物”和“太极国际传播优秀人物”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