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Style》带给武术的启示

武林动态 2013-02-13

功夫资讯网讯 在过去的2012年里,娱乐界什么最红火?毫无疑问当属韩国歌手PSY(鸟叔)的《江南Style》,刚面世不久,点击率就超过了3.25亿,后来很快又飚升到10亿,登上了英国排行榜公司单曲排行榜的龙头宝座,迅速红遍全球,有传闻,仅凭这支单曲的收入已达人民币5000万元。

《江南Style》恰似神曲,一下子刮到我国:记得当时上海正举行网球大师赛,天王费德勒在比赛现场居然也“Style”一把,激起了观众和媒体的会心一笑。如今它确实火得不行了,我国许多中小学的课间操都自发地上演各类自编的“Style” 了,甚至“辽宁号”航母,也有了独创的“Style”。最近听说,春晚也有邀请PSY露一手原创《江南Style》,接着又传出了区区一分钟的演出竟开出了1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大有洛阳纸贵之势。

《江南Style》来自韩国俚语,江南区(汉江以南)是人们眼中首都首尔的富人、名人居住的地方,象征着“时尚”和“富裕”。韩国流行歌手朴载相善于自我调侃,幽默感很强。他演唱的《江南Style》凭借动感怪诞的旋律和滑稽夸张的舞步,模仿挥鞭骑马的样子,加上他扭动胖胖的的身驱,令人忍俊不禁,就连有流行歌后小甜甜布兰妮也夸赞有加,甚至在全球涌现出改编狂潮,比如奥巴马Style等等。《江南Style》有那么神吗?我国音乐界有的专家称,从音乐方面看,这首曲子并无特别高明之处,舞蹈也只几个重复的动作,那么为什么能释放出这么大的能量呢?

这支单曲走红的关键是踩准了当代流行的拍节上:幽默、调侃、自愉、自乐、自嘲,甚至有几分玩世不恭、再加上唱跳结合的流行形式……所有这些与当下娱乐界的恶搞之风不谋而合;并与主流电子音乐潮流相贴近,也迎合了当今的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益和偶像崇拜等诸多流行元素。

流行是有力量的。有的流行也许只像流星似的稍纵即逝,但也有些在某个时间确实产生了影响力,会驱使媒体争相追逐,应接不暇,很难抗拒。曾有人说,流行文化的诡异之处在于没有一种成功可以复制,但《江南Style》却与之相反,改编成风,形成滚雪球的态势,因此,能否踩准流行的拍节至关重要。它的走红看似偶然,其实也存在着必然性,PSY毕业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江南Style》已是他的第六张专集的主打曲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能坚持自己的风格不动摇,总会有水到渠成的一天,真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其次,《江南Style》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特点,恐怕也是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这支单曲节奏感强,又非常明快,可谓朗朗上口之作,特别简单易学。

世人称赞简单的格言比比皆是,可能做到者并不多,总觉得非要洋洋洒洒的巨作才显得有学问,其实有时越简单离成功越近,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无师自通,随时随地耍两手Style呢!

删繁就简是门大学问,如何恰到好处地把握准其中的度需要大智慧。比如太极拳,有人觉得24式还太难学,改编成16式、8式、结果却远不及24式,说明度没有捏拿准,简单易学好,并非越简单越好,《江南Style》的奥妙之处在于踩对了点。再有,传播手段先进。《江南Style》问世后很快就上了全球共享的YouTube视屏网站,霎时间窜红起来。网络确实很神奇,它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途径。无论何人只要点击一下,整个世界尽收眼底。应当说YouTube为它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促使其迅速誉满全球。《江南Style》应当感谢YouTube,而YouTube也为有了《江南Style》的加盟能更加强势。合乎潮流的主体,遇上先进的传播方式,此乃天造地设,双贏也。、武术与《江南Style》不是一回事,但从它的“发迹”史中依然可以寻觅到值得借鉴的地方。记得美国梦工厂拍摄的动画片《功夫熊猫》问世后,我国《南京!南京!》的导演陆川看了之后说:“我发现关于如何对待、解读和展现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如何与其他文化进行融合,这部影片的制片人给我们上了有趣的、具有启发意义的一堂课。”

武术不是电影,更不是娱乐,同样能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比如,为武术进入学校,有关机构采取了许多措施,创编了武术操和相关教材、有计划地推广段位制等等,确实下了很大工夫,做了不少努力,也有所收效。但也不应忽视《江南Style》轻而易举地“霸占”了学校课间操这不能不发人深醒。当人们从电视上看到中小学生跳《江南Style》时的表情:满脸笑容、高高兴兴,跟着劲爆的旋律,又跳又舞,好不快活!所有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了。

体育锻炼讲究“要我炼,还是我要炼”。学生们自发自愿地选择跳《江南Style》就是“我要炼”的典型。为了证明学生选择《江南Style》的依据。一些科技人员甚至做了试验:“神曲”的节拍和人体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几乎同步。还发现,当一个人对一段音乐旋律和节奏产生共鸣时,这段音乐就会在脑中不断重复,促使你跟着拍节晃动,这也正是人感到最为兴奋的瞬间。一个是孩子们自相情愿,另一个是专家有理有证的保驾护航,超凡的魔力从空而降,“神曲”确实有点神!

通过哪种手段或方式能够激发青少年对武术的兴趣,武术界有识之士做过许多尝试,比如吴彬老师在美国办武术夏令营,就曾有意识地选择功夫影片中的武打动作作为教学内容。他还将段位制的等级用动物加以区别;《中华武术》的武术大讲堂中,出现过像马畅这样的时尚太极拳倡导者,可惜她英年早逝;郑州世界传统武术节上,一对天津选手的太极伦巴推手,吸引了中外武术爱好者的眼球。

近期,在纪念太极大师崔毅士诞辰120周年暨崔仲三收徒活动中,弟子们登台表演太极拳时的配乐,不再是民乐,而是流行歌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所有这些均体现了探索武术与时俱进的精神。

武术为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越悠久离时尚越远,越博大精深越难与简单易学相融。因此将其变为流行需要借助“工具”或手法。比如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除了作品本身的魅力之外,与翻译的多少、水平的高低不无关系。据悉,他的小说已译成25国文字,莫言在斯德哥尔摩专门安排了与瑞典文译者陈安娜的对话节目,还特意邀请了翻译他作品的外国朋友一道赴瑞典见证这个历史时刻。再比如,PSY的单曲如果没有怪异的舞蹈相配,没有YouTube传播力,恐怕也难以像病毒一样如此“泛滥”。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生活节奏加快,武术也要与时俱进,否则有被历史边缘化的危险。因此要求武术科研既要引经据典,更要面对现实。当下,中华民族正处伟大复兴的年代,在武术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如能淘出金子,在武术博大精深的矿藏里能挖掘出不可或缺的稀土,让武术这块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加璀璨。

无论是柔道、跆拳道,还是《江南Style》,兴趣都是启迪青少年喜爱之门的金钥匙,如何重新唤起青少年对武术的兴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特别是面对多元化的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令人眼花缭乱,此时如何把准时尚的脉搏,借助流行的信息化通道推广武术,是《江南Style》带给武术的启示。

三届奥斯卡纪录片导演奖得主马克•哈里斯担任监制的百集纪录片《功夫》样片近曰向媒体展示。中美英三国纪录片人计划用10年时间建立首个中国功夫影像库。该片以“寻找”和“传奇”为主题,每年采访50位功夫传人,预计整理500位民间功夫传人的口述资料,分百集播放。

哈里斯认为中国武侠电影让世界认识了中国功夫,却并不了解功夫的本质。不能以为功夫是走红世界的题材,怎么拍都有人看,现在海外观众对功夫的态度正在转变——从追捧表面的,‘暴力美学’到试图了解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他说:“现在很多美国年轻人都在学功夫,但大部分学的都是表面动作,我们这次拍《功夫》就是要打破西方世界对于中国刻板古老的印象,呈献一个摩登的中国。”他表示,“这部纪录片的拍摄难点并不在于探寻收集功夫资料,而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解读。”

为此,该片将由两位“寻武者”带领观众探秘功夫。一位“寻武者”是中国人,另一位则是热爱功夫的西方人,力图从 东西方两个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功夫。与此同时,出品方还推出了“寻找功夫”的行动,其目的是传输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现代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武协挖掘整理传统武术花费了大力气,整理出129个拳种,功不可没。本人也曾有N次深入民间采访传统武术的经历:在漳州政协委员道玉法师安排之下,随武协潘一经赴八闽大地探寻南少林发源地;在湖南武协副主席晏西征的引领下,陪吴彬老师深入湘中腹地拜访民间拳师;在宁波内家拳传人夏宝峰的陪同下,与吴彬九段一起到铁佛寺探寻四明内家拳的源远流长。

我们与哈里斯的着眼点不同,我们侧重于考证,而他更看重“摩登的中国”和“现代中国”,摩登即时尚,现代即潮流。他认为难点不在于寻访,而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解读功夫”。他的提示与《江南Style》的成功不谋而合,也给我们推广武术提出了不一样的思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