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到武当山多少公里(襄阳到武当山多少公里路)

武术流派 2022-10-18

8月6日晚,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的万安桥失火烧毁,这是一座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的古桥。

2014年1月11日,云南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三分之二被烧毁。

“我国的古建筑大都是木质结构,相比砖混建筑火灾风险更大。同时,因为我国许多古建筑缺乏有针对性的设计,很容易遭受雷电、明火的破坏。另外,我国现存的很多古建筑都铺设了电线,加装了电气设备,电线老化、短路已成为目前古建筑火灾的主要原因。”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管理组组长欧加加说。

结合我国文物建筑布局和结构特征,不难发现,文物建筑消防安全难点主要集中在耐火等级低、防火分隔不到位、消防设施基础薄弱等先天性不足及文物建筑使用单位工作人员用火用电不规范、商业经营和人员居住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上。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印发的《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文化和旅游、宗教、文物等重点行业部门要集中开展排查整治,及时消除文物建筑火灾隐患;在建立完善行业系统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同时,健全与消防救援机构分析评估、定期会商、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各地方政府和各级文物行政部门、文博单位需要进一步增强文物建筑使用单位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风险意识,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全力抓紧抓实文物建筑安全。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消防救援机构充分发挥消防安全综合监管和提供消防技术服务的作用。各地消防救援队伍在提高文物建筑使用单位物防技防水平的基础上,协助文物行政部门和文物建筑单位建设独立灭火力量,增强工作人员防火意识,同时推动文物建筑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以及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为主要抓手,不断提升文物建筑单位工作人员、周边商铺从业人员、来往游客消防安全意识。

加强力量建设 携手形成合力

“改造可能会造成古建筑自身文物性质的改变,例如加设喷淋系统、包覆其他阻燃材料,都会对古建筑造成一定的破坏。”欧加加说。我国文物建筑普遍使用木材作为主要材料,随着长时间的风化,大部分文物建筑主体木材已“烘干”,极易引起火灾。部分文物建筑的游玩、留宿、祭祀功能,又使其火灾荷载加大。因文物建筑的不可复制性、珍贵性,贸然进行防灭火设施设备安装,很容易对建筑的原有风貌造成影响。

如何在保护文物建筑和维持原貌之间保持平衡,成了一个难题。各地消防救援队伍结合辖区文物建筑实际,通过指导建设独立灭火力量、推动主体单位自检自查自改、开展常态化检查等方式,最大程度改善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环境。

“既然古建筑无法改变,那我们就靠人力来维护,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提升景区的安全系数。我们的476名员工既是工作人员也是消防员,每个人都能熟练地开展消防检查,使用消防设施。”山东省烟台市蓬莱阁景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曲桓生说。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阁景区举办消防技能竞赛 高曼娟 摄

为抓好这里的古建筑群消防工作,烟台市蓬莱区消防救援大队强化安全检查和指导,帮助景区实现单位自主管理标准化建设,逐步建立起系统化的消防管理体系。

该景区将消防安全管理划分为4个等级,从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至部门所设班组,自上而下强抓落实、规范管理,确保各项规定执行到位、检查到位、考核到位、奖惩到位。

“该景区成立了由33人组成的专职消防队,负责日常消防设施巡检,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蓬莱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李方元说。

以文物建筑单位工作人员为主体进行灭火力量建设并不是个例,各地消防救援机构都在指导景区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灭火力量建设。但对于员工人数少、火种控制难的文物建筑单位来说,应用该方式存在困难。部分文物建筑会举行祭祀活动、宗教活动和节庆活动,点油灯、长明灯,烧香,用到明火,需要在建设灭火力量的基础上,着重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防火意识。

“以前,这里的安全隐患有不少。建筑是木质结构,游客烧香热情高,许多僧人还有点灯夜读的习惯,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安全隐患。经过和寺院管理人员沟通,许多容易引发火灾的行为目前已得到改正。”谈到推动大相国寺整改,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孙增福说。

大相国寺地处闹市区,寺内建筑多是木质结构,火灾隐患较多。针对这一情况,该大队派出宣传力量,深入该寺讲解防火技巧和火灾危害,同时推动相关工作人员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对来往游客进行专项宣传。

“我们采用消防员教僧人、僧人教游客的方式,力争防患于未然,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孙增福说。

此外,该大队联合区文物、文化等部门单位,为大相国寺配备灭火器材,并帮助该寺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疏散预案。为了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开展灭火自救,大相国寺还成立了义务消防队。

“我们寺院引入了‘智慧消防’系统,火灾报警、查找隐患、消防巡查、设备维修、人员值班等信息可以实时在相关责任人的手机上显示。”大相国寺监院宏观法师说。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文庙主要以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主要负责人方式推动文物建筑防火。“文庙整体为木质结构的古建筑,馆藏文物443套5192件,多为易燃可燃物。保护文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们远离火灾威胁。”景东县文庙消防安全责任人李昌荣说。

培养自主灭火力量,着重增强相关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这种做法在多地得到推广。湖南衡山南岳大庙的“僧人消防队”、江西龙虎山的“道士消防队”,都是在当地消防救援机构的指导和帮助下,由文物建筑单位自行建立的常备灭火力量。

许多文物建筑是以建筑群的形式呈现的,具有建筑成组、密度大、连体建设等特点,存在缺乏有效的防火隔离、灭火力量需求更加专业等问题。此类文物建筑周边长期存在小酒吧、小茶馆、小旅店等,这些场所往往缺少自主灭火力量,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一旦发生火灾,易出现“火烧连营”,殃及文物建筑,这就需要消防救援队伍加强消防救援站点建设,开展常态化隐患排查和整改复查。

“我们把消防救援站设在喀什古城里,一旦有火情发生,可以立即进行处置,大大提升了消防安全防控能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消防救援大队防火监督员唐光明说。

喀什古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整个古城以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为中心向外作放射状扩展,街巷蜿蜒,建筑高低错落,人口密度较大,房屋抵御火灾能力较低。

针对这一情况,喀什地区消防救援支队积极申请专项资金,在古城内建立消防救援站,并调派12名消防救援人员入驻执勤,每日开展防火巡查,督促火灾隐患整改。此外,为压实各级责任,该支队在对喀什古城的火灾风险进行全面研判后,推动当地政府出台《喀什古城景区消防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确保各方依法依规履职,为做好古城景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消防器材你们要经常检查,如果有过期的,要及时更换。”近日,湖南省益阳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人员对当地信义教会建筑群开展上门帮扶指导。面对不具备建设独立灭火队伍条件、不具备设置消防救援站条件的文物建筑,在充分联合其归口管理单位的基础上,消防救援机构针对建筑特性,进行常态化隐患排查和整改复查。

在针对信义教会建筑群开展的火灾隐患排查行动中,益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该建筑群建筑为砖木结构、建筑木材干燥的特性,按照文物消防安全工作要求,联合当地公安、住建、文物等部门单位,对该其消防、安防、防雷等设施进行全面勘察。

“稍微不注意就会发生火灾,让我们感觉压力很大,好在消防救援队伍指导我们建立了消防台账,定期帮扶检查整治。”景区工作人员说。

因地制宜防火 科技助力提升

“传统建筑各有特色,不同于一般城市建筑的火灾防控,必须分类治理。需要借鉴优秀经验,在保存建筑原有风貌的同时,改造消防水源、管网,加强科技手段应用,提升消防设备设施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云南财经大学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李楠说。

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归根到底是预防工作,须源头治理、预防为先。提高文物建筑单位物防、技防水平,因地制宜设置消防栓、灭火器材,应用大数据、物联网,是当代文物建筑防火的重要方式,智慧消防系统、感烟报警摄像头、自动供水管网、电气线路监控已成为一些文物建筑单位防火的“制胜法宝”。

北京市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通过监控视频查看管理情况 彭文博 摄

在北京市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负责的北京东岳庙安防和消防提供项目中,“物联网+互联网”特征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火眼”可视图像报警系统、安防监视系统、出入口管理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一应俱全。通过集成式的安防和消防系统,文物建筑单位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及安全隐患,与属地街道、消防救援站、派出所形成联动机制。

在素有“中国古桥之乡”之称的浙江省泰顺县,主要以针对桥体温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控的烟火智控摄像头为主要物防手段。

“以北涧桥为例,由于日常通行所需,始终暴露在消防安全隐患中,管理工作难度大。”泰顺县文博馆主要负责人说。

针对桥体木质构造耐火等级低、与周边古民居防火间距不足、桥顶拱形结构不易散发烟热等安全隐患,泰顺县责成相关部门单位组织编制安全规划,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同时,在桥体上安装烟火智控摄像头,以红外线感应温度,在出现明火、高温时,可以第一时间向主管单位发出警示;在桥底和瓦片上安装感温电缆,可实时监测桥体温度。

和泰顺县为古桥安装烟火智控摄像头类似,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孔庙安装了100余个火灾自动感烟探头。与之不同的是,寿县孔庙安装的感烟探头,可用于配合全面铺设的消防供水管网。火情发生后,感烟探头第一时间报警,消防供水管网自动供水,解决灭火救援中的水源问题。

事实上,很多文物建筑在修建时,古人已考虑到灭火水源问题,如设置水缸、水池等,但其存在水量小、供水慢等问题,无法和当代使用的消火栓、消防水源有效对接。扑火过程中,合理、快捷地进行消防水源调动格外重要。

“这座孔庙始建于元代,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前后历经40余次维修、扩建,坊、阁、殿堂等30多处大小建筑物均为砖木和实木结构,火灾风险突出。很长一段时间里,庙里的消防安全只能依靠灭火器、消火栓等基础灭火器材。”寿县文化馆馆长冯惠德说。

经过当地消防救援、文旅等部门单位的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批拨专项资金,对寿县孔庙的消防工程进行全面改造。为确保工程更加符合建筑消防安全需求,寿县消防救援大队与职能部门和孔庙管理人员,在工程设计、专家评审、现场施工等阶段通力合作,量身打造方案,全程跟踪服务。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走进景区,讲解消防器材检查方法 张焕姣 摄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消防救援大队结合武当山地形地貌,以山顶蓄水池和消防水池远程监控器作为主要灭火设施,推动景区灭火机制不断完善。

“消防救援机构帮紫霄宫建设完整的防火设施,这里的水就是从山上的蓄水池里放下来的,可以辐射武当山主要宫殿。”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紫霄宫负责人解静指着消火栓说,“通过安装消防水池远程监控设备,我们使用手机软件就可以进行水位、管道、阀门状态监测,实现智能化实时补水。”

隐患排查整治是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着力点,全面进行文物建筑火灾隐患排查,需要从电气故障、老旧线路短路等电气成灾因素入手。

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数据,自2009年以来,我国文物建筑火灾有30.2%为电气原因引起,如云南大理巍山县“1·3”拱辰楼火灾、四川遂宁蓬溪县高峰山道观“5·31”火灾皆是如此。

后人铺设的电气线路没有及时维修更新、线路敷设不规范、用电负荷大,都是引起文物建筑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目前,在文物建筑领域的用电负荷方面,并没有明确规定,日常用电安全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而由于文物建筑的特殊性,对电气线路进行整体改造较为困难。”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廖鑫说。

针对这一情况,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消防救援大队积极推动安装电气火灾监控设备。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覆盖了所有的监控点,每个配电箱中都安装有物联网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可以24小时不间断监测电气线路是否漏电及配电箱的温度情况。”南京甘熙宅第安保部副主任季伟说。一旦配电箱温度超过设定数值,系统就会将报警信号传输到消防监控平台,让安保部值班人员在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并前往现场处置。

这样的智慧消防系统已在南京市秦淮区广泛推广使用,实现了辅助快速、反应联动。在瞻园,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和自动消防设施系统、液位(压)监控系统等组成消防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该平台可以将异常情况通过短信和电话告知我们,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秦淮区消防救援大队一名防火巡查员说。

宣传入脑入心 提升防范水平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文物建筑内存在部分空间被占用,进行商业经营或人员居住的现象。在明晰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建设灭火力量的基础上,增强各文物建筑访客、景区周边商铺负责人消防安全意识也是防火工作的重点。

“八角楼虽是土砖结构,但楼内摆设的物品大多为木质材料,因此防火尤为重要。”江西省井冈山市消防救援大队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大队以文物建筑单位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培训景区保安,使其掌握消防基本技能。同时,该大队抽调骨干力量成立“红扁担”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巡逻,“摆摊设点”发放宣传资料,提醒游客注意消防安全。“随着人防技防各种手段不断完善,大家都安心多了。”龙市镇会师纪念馆办公室主任李建明感慨道。

和“红扁担”志愿服务队类似,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消防救援大队把文物建筑防火宣传和消防安全宣传结合,成立“北疆蓝焰”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者“认领”文物建筑,进行专项宣传。

除组织消防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宣传外,山西省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云岗路消防救援站还组建多支“业余”志愿者团队,开展多样防火宣传:组建客车司机志愿服务队,借助搭载游客进出景区的机会宣传消防安全;邀请地方曲艺演员,利用曲艺表演宣传消防安全;组建导游消防宣传服务队,随时随地向游客宣讲消防知识。

部分文物建筑存在商铺管理混乱、从业人员长期居住的现象,在影响文物建筑日常防火的同时,也给文物建筑内部电气线路稳定、疏散通道畅通、监控设备甄别带来巨大压力,如云南丽江束河古镇“4·6”火灾,便是商铺用火引发的。从该事件到香格里拉独克宗火灾,再到云南大理巍山县“1·3”拱辰楼火灾,不难看出,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给各地区文物建筑带来商机的同时,也带来管控措施难以精细、安全隐患难以处置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增强文物建筑单位商铺从业人员和来往游客的消防安全意识,成为各场所的共同课题。

“消防员经常来景区开展宣传活动,讲解安全知识,给景区周边商铺负责人讲解防火常识,发放防火资料。”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景区消防安全管理负责人陈瑞合说。该大队通过创新宣传机制、丰富消防宣传载体,开展精准宣传,同时组织景区周边商铺负责人通过“全民消防安全学习”平台进行线上学习,不断提升火灾防范水平。

“古建筑无论如何开发利用,都需注重安全。只有怀着敬畏之心科学规划,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李楠说。文物建筑承载了很多历史和文化信息,不可再生的特性也决定其难以估量的价值,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很多珍贵的文物建筑都遭遇过火灾,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无论是“9·2”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事故、“4·15”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还是国内文物建筑火灾事故,均证明火灾已经成为威胁文物建筑的主要风险之一。

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应提升到文物传承保护的高度加以重视,在明晰文物建筑防火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防、技防、物防手段,推动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携手防火,把火灾对古建筑的危害降到最低。

●作者:本报记者李佩达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2022年8月25日六版 原标题《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怎么管怎么干?》 责任编辑:李佩达

●编辑:董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