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名家王桐先生携弟子赴赣州考察

武术流派 2018-06-01

2018年5月18日——21日,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第二十一代孙、内家拳名家、北京武术理论文史研究会终生荣誉会长王桐、副会长张晓峰、王永和及刘惠中一行四人赴赣州市、崇义县、大余市考察王阳明遗迹并进行武术交流。

王桐,1942年出生,北京人,董海川八卦掌第四代传人(师承李子鸣)、河北形意拳第五代传人(师承孙凤林、马礼堂)。中国武术八段,世界功夫武术段位制总会九段。第一、二届国际八卦掌联谊会干事长,北京武术理论文史研究会终生荣誉会长,北京形意拳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八卦掌研究会创始人之一。1982年指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生武术协会——北京大学武术协会,随后又指导建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五所大学生武术协会,并担任教练。2006年被任命为国家武术协会形意拳套路挖掘整理工作组副组长、编委会主编,演练的五行拳、五行连环及五行连环大枪、八卦独家器械:鸡爪阴阳锐、八卦对劈刀套路为北京武协挖掘整理出版工作的内容。培育弟子百余人,学生有近6000人,遍及大江南北和海内外。2016年更以七十多岁高龄参加了央视春晚《天地人和》节目的表演。兢兢业业几十年,为弘扬传统武术,为传播八卦掌、形意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守仁(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三不朽”圣人。阳明先生与赣州的深厚渊源,可以用“不是赣人,胜似赣人”来形容。他的一生,许多大事与赣州有关……赣州是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的重要实践地,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形成地,王阳明学术思想的主要成熟地。正德十一年(1516年),时闽粤赣湘四省边界的绵延山区,众多寇贼匪患猖狂,攻城掠地,且互为犄角,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王阳明被兵部尚书推荐升任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经过两个多月的征剿,山民暴乱被肃清。此后,王阳明坐镇赣南3年。在这一时期,王阳明完成了人生的又一大转折,他开始尝试将哲学思想与政治思想结合起来,终于成就了一代理学大师。王阳明刚到赣南时,就订立南赣乡规民约,在赣南各县兴办书院、社学,刻印儒学经典,亲自授徒讲学,宣讲“致良知”学说。他在赣南修葺了濂溪书院,创办了阳明书院,还在赣南大余、龙南、于都等县都创办了书院、社学计有二十多所。王阳明一生事业的奠基在赣南,从这里出去后,平步青云,官至兵部尚书、两广巡抚。他的理学核心理论“致良知”,也在赣南完善。发表《传习录》、《训蒙大意示教读》等代表作品,一时名声大振,四方学者云集其门,相聚赣南。赣南的学子更是纷纷拜王阳明为师,并在其教育和熏陶下,也成为一代理学名家。王阳明对于赣州的贡献不仅在于平匪,最重要的是通过理学文化的灌输,影响了赣南,甚至整个中华民族数百年来的思想走向。5月18日下午,考察团先来到赣州市通天岩阳明书洞、观心岩等地考察。王阳明在赣州期间,曾在通天岩的观心岩结庐讲学,收邹守益等二十三人为弟子。观心岩前有一条深谷,林木茂盛,道路崎岖,非常幽僻清静。此处大洞套小洞,王阳明就在这里“观心”,讲授他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天理”和“良知”学说,因此这个岩洞就称为“观心岩”。王阳明在赣州讲学期间,是他的理学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王阳明在通天岩留下了两首诗,其中一首刻在通天岩的观心岩上。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卧醉石床凉,洞云秋未扫。王阳明的这首诗,是他的理学理念“致良知”的文学诠释。王阳明在写这首诗之前,已经成功平伏了南、赣、汀、漳的匪患,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破了“山中贼”,但这还不够,王阳明一生的理想和他所提倡的理学最终目的,是要破人们的“心中贼”。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正因为有了“心中贼”,才会产生“山中贼”。王阳明这首诗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就是要做到理学家的倡导的心神空静,进入“良知”境界,弃凡成圣。青山处处都是美丽的,岂止是故园?只要此心闲,即使是尘寰,也应象蓬莱仙山琼阁一样富有诗情画意。一个“闲”字,注释的是理学家提倡的“静”,是“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静坐息思虑”。西林初暮,明月来早,醉卧石床,秋天已至,洞云未扫,飘飘然一种弃凡成圣的感觉,正是收敛意虑,心神空静的修身养性的时光。王阳明一生写过不少诗作,许多诗作都有浓浓的理学意味,体现了他的的理学主张。换句话说就是王阳明经常用诗这种文学形式,表达他的深奥的理学主张;用诗的形象思维,表达他的理学的抽象思维,抒发他的性理思考。这首诗,可以说是一首寓性理于诗体的代表作,佳作。5月18日晚,王桐先生应邀与赣州市武术运动协会主席邓庭明、赣州市旅游集团董事长王旭东(曾任江西理工大学武术协会第五任会长)会面,双方就京赣两地传统武术发展现况、武术未来发展思路、高校武术发展进行了友好交流和探讨并互赠了书籍等礼物。5月19日,考察团一行跋山涉水,来到了著名的桶冈决战所在地——崇义县思顺乡桶江村茶寮考察。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王阳明率军平定桶冈、横水,剿灭以谢志珊为首的匪患。勒石记功,在桶冈险要之地茶寮巨石上留下《平茶寮碑》。《平茶寮碑》,位于江西省崇义县思顺乡桶江村茶寮巨石岩壁上,高8.4米,宽4米,迄今已超500年,后人来访络绎不绝。碑体西侧有大楷石刻“纪功岩”三字。碑体东侧有王阳明草书诗文碑刻二则。均为王阳明真迹,并可见其书法功力非凡。 考察团一行顶着烈日,步行来到处于一片竹林的《茶寮碑》,并在碑下探讨王阳明心学理论的形成及与军事、武术、武德、传统文化之间的共性及联系。伫立于《茶寮碑》下,500年前阳明先生从容指挥千军万马奋勇歼敌之情景仿佛重现眼前。大家禁不住挥剑起舞。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闰十二月初五日,经过桶冈等战役平定匪患后,王阳明上疏朝廷,要求在横水设崇义县治,以“崇尚礼义”之意取其名。自此,崇义建县,隶南安府(今赣州市大余市)。5月20日上午,考察团一行来到崇义县博物馆考察,不巧博物馆因维修闭馆,但听闻我们到来,博物馆馆长王受文和讲解员等工作人员不惜牺牲休息时间特地赶来接待我们,博物馆《良知楼》也为我们重新开放,在王馆长和讲解员的引领讲解下,大家一起重温了王阳明的人生历程,并对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形成及现代意义进行了友好交流。嘉靖七年(1529年),阳明先生平定广西匪患后,病情加重,随奏请皇上回浙江余姚养病,自广东过梅岭来到南安府(今大余),休息二日后乘舟沿章江顺流北归。当舟行至青龙铺时(今大余市青龙镇),先生病情加剧。舟泊南安青龙铺古码头。门人周积来见,先生已弥留。周积问先生遗言,先生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遂瞑目而逝,年五十七岁。这八个字,可以说是王阳明一生的概括,也是他对世人的最后的教诲。1994年5月,大余县及日本友人在王阳明逝世处大余县青龙镇赤江村老圩上的章江河畔建成《落星亭》。5月20日下午,考察团一行来到大余市青龙镇赤江村章江边,考察了当年的青龙铺古码头及王阳明《落星亭》。在赣期间,考察团还参观游览了赣州古城。赣州保存着全国数量最多、最完整的宋代文物古迹,被专家学者誉为“宋城博物馆”。特别是古城墙,建于北宋嘉佑年间,长达3664米,保留了城门、炮城、垛墙,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也是全国唯一的北宋砖墙。经过3天的考察和交流,收获满满。顺利结束赣州考察和交流后,5月21日,王桐先生携弟子离赣赴浙江余姚继续王阳明考察之旅。

王桐

wangtong

左起:张晓峰,王桐,王永和

左起:张晓峰,王桐,王永和

合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