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高手赵匡胤与中华武术的新纪元

武术流派 2016-05-18

历代皇帝中谁的武功最高?

中国武术中以太祖命名的拳术有两种,一种是宋太祖长拳,一种是明太祖洪拳。开国皇帝大多能横刀立马、征战疆场,但真正能在中国武术史上留下显赫声名的只有宋太祖赵匡胤,可谓历代帝王中的第一武林高手。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宋代又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北宋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市民阶层的形成,使得当时的武术出现新的发展气象,也使这一时期成为中华武术史上的完善期。武术的繁荣与创新众所周知,宋代从建立伊始,就积极施行“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宋代的经济空前发展,给各种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使其达到高峰。胡适先生论及中国思想史时非常重视宋朝,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的一个转折点。武术者,武为德,术为技,技为艺。作为一门徒手艺术,武术也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宋代正式出现了武术的套路,当时的套路叫套子。套路是中华武术集中体现的一种活动特征,在宋元以前,有过关于类似套路的记载,但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正式见著于宋人吴自牧所著的《孟粱录》。总体上看,中国古代的武术套路是一个由练为战和练为看相互补充存在的两元结构,一种套路的演练目的是为了以后提高技击能力,因为套路是一个入门之法;另外一种练为看,就是为了让人观赏的。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两者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因此,演练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于武术而言,套路的出现是武术发展至宋代完善的显著特征。此外,宋代民间出现了冠以名称的枪法。枪是古代军事中最主要的兵器,随着武术技术的发展,枪法开始有了它的名称,这个名称的文化意义是很深远的。中华武术的任何拳种,都有它的名称,比如“少林拳”“八卦掌”“形易拳”“梅花拳”“峨眉拳”等。这些名称出现相对较晚,它有一个历史铺垫,而这个历史铺垫就是宋代出现了冠以名称的枪法。当时,农民起义军首领杨妙真善于枪法,他曾经自言“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这个梨花枪在后来的枪法中被人们所推崇,又称为杨家枪。杨家枪也是明清两代枪法传承中的主要流派。戚继光在说到枪法与杨家枪的关系时曾经说“夫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杨家枪”。民间枪法出现了名称是古代武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动向,在宋代以前是没有过的。尽管这些材料还是零碎的,但它弥足珍贵,一方面说明了宋代民间枪法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另一方面也为后来武术中不同拳种门派的出现开创了一代之风。宋代出现了较为完备的拳棒擂台赛和相扑擂台赛,宋人称之为“露台争交”。比赛之人都要经过甄选,比赛的种种情况,现在可以通过一些史料把它勾画出来。当时的相扑比赛有一个“部署”,相当于今天的裁判,他要拿着一份比赛规则,给比赛双方读一下,内容多是双方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不许暗算之类。然后,“部署”就开始说一声“看扑”,双方正式开始比赛,胜者可以得到奖品。除了相扑、拳击比赛以外,还出现了棍棒比赛,比赛的程式和相扑比赛、擂台赛基本一样。有了双方选拔出来的参加比赛的人员,有了裁判,有了比赛的规则和奖品等,可以说,宋代开始形成了体育意义上的武术比赛。生活物质条件的提高使得人们纷纷追求健康长寿而练习武术,民间也相应出现了各种练武组织,京城开封尤其多,见于记载的有“锦标社”“英略社”“角抵社”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组织形式成就了武术的完善发展。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为我们揭示了京城开封的武林氛围:禁军“内有两人出阵,对舞如击刺之状,一人作奋击之势,一人作僵仆。出场凡五七对,或以枪对牌,剑对牌之类”。还有“两两出阵格斗,作奋刀击刺之态,百端讫,一人弃刀在地,就地掷身”“或横身鞍上,或输弄利刃,或重物大刀、双刀,百端讫”。或军中分成两阵,各自“使番枪或草棒、交马野战、枪刺棒舞,习阵实战。或执真刀,互相格斗击刺”。可以看出,北宋武艺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保留至今的《清明上河图》中有三处练拳的画面,均没有兵器,有一处像在打心意六合拳的龙吊膀。此外,两宋时期战争不断,有战争必有武艺,选拔士兵、将领皆以武为准,这也促进了武艺的发展。豪杰宋太祖:侠肝义胆 终成帝业宋代虽然是一个重文抑武的时代,但是其开国皇帝赵匡胤给人的印象却是手持棍棒、叱咤风云的一代豪杰,常常与市井之人结义为兄弟。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据《宋史》记载,赵匡胤从小“学骑射,辄出人上。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他不仅酷爱骑射,还喜欢赤手空拳与人打斗。不难看出,少年时的赵匡胤就武功不凡。赵匡胤在21岁时离家出走,浪迹天涯。至于赵匡胤为何离家四处游荡,话本小说《赵太祖飞龙记》中这样写道:赵匡胤是一个难以管教的淘气鬼,一点也不听父母的话。父母让赵匡胤进私塾读书,赵匡胤却不用心学习。他混迹于街头那些不务正业的少年中,经常做出越轨的举动,甚至发生触犯刑律的事件,最后发展到父亲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的地步。这虽然是话本小说的记载,但非常符合离家出走的常理,就像《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大都是杀人“犯罪”后闯荡江湖的。与赵匡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他总是像大人一样一本正经,如父母期待的那样刻苦读书。而赵匡胤体格魁梧,身体强壮,为人豁达大度,气概非凡。更重要的是,赵匡胤武艺高强。从赵匡胤离开家乡四处闯荡的那天起,江湖上便多了一位侠客。他的故事一直在江湖上流传,很多事迹和传说在当时被编为说话(话本)和戏曲。《赵太祖飞龙记》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部。除了《赵太祖飞龙记》之外,还有一部讲述赵匡胤行侠仗义的话本小说,叫做《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小说中青年赵匡胤力敌万人,是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好管闲事的侠客。由于在开封闯下大祸,触犯王法,被迫从都城远逃他乡。一路上赵匡胤继续惩治各地恶棍,当他来到山西太原时,遇到了叔叔赵景清。当时赵景清在本地一座叫清油观的道观中出家当道士,于是赵匡胤在那里停留下来。一次,赵匡胤偶然看见道观中一座紧闭着的殿房里有一个美丽的少女。一打听,原来这位少女名叫赵京娘,被强盗抢到这里。侠义心肠的赵匡胤听了这位少女的悲惨遭遇,毅然决定把她送还家里。途中遭到这伙强盗的袭击,但赵匡胤将之一一击退,最终将姑娘平安送回家乡。姑娘的父母喜出望外,热情地款待了赵匡胤,希望他长久地留在那里,并表示要把女儿嫁给他。但是,胸怀天下的赵匡胤毅然拒绝,当即离开。姑娘的父母未能如愿,十分纳闷:一个少男与一个少女同行千余里,两人的关系理应十分密切,可这个青年却自顾自地走了,这该是一个多么无情无义的人。于是,父母责问女儿,要她如实说出和赵匡胤的关系。赵京娘反复说明赵匡胤是一个正直纯洁的青年,是一位正人君子,但是父母却始终不肯相信。赵京娘感到十分悲痛,为了表示她与赵匡胤之间的关系洁白无瑕,便投井自杀了。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写道,赵匡胤在悔恨交加中投军去,登基以后追封赵京娘为贞义夫人。公元949年,赵匡胤在北上途中遇到后汉枢密使郭威,此时郭威正率兵在河中(今山西)平叛。身强力壮且精通武艺的赵匡胤投靠在郭威旗下,勇猛杀敌,屡建战功。公元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得到重用。公元954年,柴荣即位后,赵匡胤执掌禁军。北汉来侵,柴荣率军抵御,在高平摆开战场。战斗将要展开的时候,指挥樊爱能等人首先逃跑,后周军队十分危急,赵匡胤指挥自己的同伴骑上马迅速冲向敌人前锋,北汉军队大败溃逃。赵匡胤乘胜进攻河东城,焚烧城门,左臂被流箭射中,柴荣制止他再攻城。回到京城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公元956年春天,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淮南,首战在涡口打败南唐军一万余人,斩杀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南唐节度使皇甫晖、姚凤率领号称十五万人的军队,驻扎在清流关,赵匡胤率领军队将其击败。赵匡胤追到城下,皇甫晖说:我们各自为了自己主人,我希望双方布好阵势以决胜负。赵匡胤笑着回答说可以。皇甫晖摆好阵势出来迎战,赵匡胤抱着马脖子一直冲入南唐军阵内,砍下皇甫晖的脑袋,并把姚凤一起擒获。韩令坤攻下扬州,南唐派军队来攻,韩令坤主张退兵,柴荣命令赵匡胤率兵两千赶往六合。赵匡胤下令说:“扬州兵敢有过六合的,砍断他们的脚。”韩令坤才固守扬州。赵匡胤不久在六合东面打败南唐齐王李景达,斩杀一万余人。回来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不久又被委任为定国军节度使。公元957年春天,赵匡胤跟随柴荣出征寿春,攻克连珠寨,乘势攻下寿州。还军后,拜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仍旧担任殿前都指挥使。这年冬天,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濠州、泗州,充当前锋。当时南唐在十八里滩扎寨,柴荣刚刚商议用骆驼摆渡军队时,赵匡胤已率先单骑横渡,他的部下骑兵也紧随他渡过了河,攻破了南唐军寨。赵匡胤又用缴获的南唐战舰乘胜攻克了泗州。南唐在清口驻军,赵匡胤跟柴荣两翼分兵沿淮河东下,连夜追到山阳,俘虏南唐节度使陈承昭献给柴荣,攻克楚州。又乘胜进军,在迎銮江口打败南唐军,直抵南岸,烧毁南唐军营寨,并在瓜步攻破南唐军,平定淮南。南唐主李璟畏惧赵匡胤的威名,在柴荣那里使用离间计,派遣使臣送给赵匡胤一封信,馈赠三千两白银,赵匡胤把白银全部送到内府,南唐的离间计失败。公元958年,赵匡胤改任忠武军节度使。第二年,柴荣率军北伐,赵匡胤担任水陆都部署。到达莫州后,大军先到瓦桥关,守将姚内斌投降,在打退几千名契丹骑兵后,关南平定。柴荣在行军路上,审阅各地所上文书,得到一只皮口袋,袋中有一块三尺多长的木板,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柴荣感到这件事十分奇怪。当时张永德任点检,柴荣卧病,回到京城,任命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用来代替张永德。公元959年,柴荣驾崩,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公元960年,北汉及契丹举兵犯边,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命前往御敌。大军于京城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兵变,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称帝,定都开封。小说、戏曲中出现的青年赵匡胤,是手持棍棒、叱咤风云的一代豪杰,常常与市井之人结义为兄弟。一般人会认为这或许只是虚构的艺术形象。但出乎意料的是,近代很多历史学家研究认为,赵匡胤的真实形象可能与它相距不远。因为即使在当了皇帝以后,赵匡胤仍然保留了很多游侠特有的豪爽习性,比如大碗喝酒,喜欢在酒宴上决定国家大事,并且特别喜爱独自一人微服出行。太祖长拳 流传千载赵匡胤最擅长的武术是拳、棍。赵匡胤的拳术被后代称为太祖长拳,在明代的一些武术书籍中有着详细介绍。相传,在结束游侠生涯、成为一名职业军官后,赵匡胤为了训练士卒,综合士卒在战场上的格斗经验,将平生武学编制成三十二势拳法。后来赵匡胤发迹,黄袍加身,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昔日士卒自觉身价陡增,于是在民间传授赵匡胤三十二势拳法,命名为“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北宋初年,少林寺住持福居禅师为振兴少林拳法,曾邀当时全国十八家武林高手入寺切磋技艺,宋太祖长拳便是十八家之一。后来,福居禅师综合诸家之长汇成《少林拳谱》,这也是少林拳法的起源。太祖长拳讲究实战、攻防格斗,起如风,击如电,前手领,后手追,两手互换一气摧。其劲力发挥于撑、拦、斩、卡、撩、崩、塞。拳谚云:“囚身似猫,抖身如虎,行似游龙,动如闪电。”其主要手法为:挑、砍、拦、封、闭、缠、扫、踹、弹、撩、钩、撞、绊、缠。交手时,讲求一胆、二力、三功、四气、五巧、六变、七奸、八狠。进身前,要审势观察细留神,逢弱直冲入中门,遇强避锋绕步锤。手步相连,上下相随,遇隙即攻,见空则扑。所用招式,非攻即防,虚中寓实,实里含虚,一式多变,借敌之力以制其身。戚继光在其《纪效新书》中说:“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囮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戚继光的枪法老师唐顺之说宋太祖的长拳套路中特别善于用腿,当时称为赵家拳,由于实战中很有效果,后代人认为是“神拳”。戚继光《拳经》中谈到的“探马势”也是太祖长拳的一势,而且很有可能是代表性的招式。《拳经》说:“探马传自太祖,诸势可降可变。进攻退闪弱生强,接短拳之至善。”这种拳势可能是应接对方短拳的最有效一招。戚继光又说:“挪更拳法探马均,打人一着命尽。”探马势和其他拳势相结合,就能一拳置人于死地,毫无疑问它是长拳中的精华。明代另一著名武术家程宗猷在其《少林棍法阐宗》中说:“杨家枪、太祖长拳、绵张短打、孙家阴手棍、少林兼枪带棒乃五家正传,苟能习练精熟,以其心印,余可敝帚弃之矣。”产生于胶东一代的螳螂拳在其《螳螂拳谱·十八家拳祖姓名》中写道:“太祖的长拳起首,韩通的通背为母。郑恩的缠封尤,温元的跌拳更奇。”不管是戚继光的十八卷本《纪效新书》,还是螳螂拳谱均将太祖长拳列在了第一位,太祖长拳的历史地位可见一斑。在长期的传习过程中,太祖长拳形成了很多的分支。如河南登封、开封、虞城的太祖长拳,山东郓城、临沂、莱州的太祖长拳,河北沧州的太祖长拳,天津的太祖长拳以及山西、福建、江苏等地的太祖长拳等均较为著名。太祖长拳因形成较早、体系完整、效果明显等特点,对其他拳种影响较大。其中,受其直接影响的拳种有天津的太祖门独流通背拳、山东和北京的戚家拳、山西的洪洞通背缠拳以及风靡世界的太极拳等。现在河南温县陈家沟流传的“太极小四套”拳谱中有:“太祖立势最高强”“要知此拳出何处,名为太祖下南唐”的记载。其经典套路“九排子”中仍保留有“探马式太祖高传”这个动作。宋太祖不但自己精于武艺,骁勇善战,还将武术传习给他的士兵。宋人编的《宋朝事实类苑》就记述了宋太祖训练部队的独到方法。他将武术传授给将士们,使士兵以比试武艺和角力斗殴获胜为荣,武艺高超的给予奖励。在赵匡胤身边,聚集着数十位武林高手,个个身强力壮,每人同时能对付好几个人。这数十位高手都是他亲自挑选的,平时他们与宋太祖相互切磋技艺,一起练功。在今天的开封,仍有一些门派在教习太祖拳或以太祖命名的拳法。盘龙棍 在战场上诞生宋太祖还擅长棍术,相传有“一条杆棒打天下”的说法。明代小说《水浒传》第一回中说宋太祖“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水浒传》的许多说法来自于南宋时人们的记录,应该是有所依据的。如宋人蔡絛《铁围山丛谈》曾谈到太祖没有发迹时,常手握一杆棍棒,功夫很深。棍棒很重,而宋太祖膂力过人,时间一长,棒上竟握出了手指痕迹。蔡絛是北宋末年蔡京的孙子,小时能有机会出入皇宫,还亲自看到过这杆铁棒,他的说法可能是真实的。宋太祖的棍术很有讲究,明代人称为“腾蛇棒”,认为是棍棒中的第一等。从这个名字中可以看出,宋太祖舞棍的速度极快,外行人看起来像飞动的蛇一样扭过来扭过去。清代人说太祖棍法有三十六路,是棒法的开山祖,虽有言过其实的嫌疑,但宋太祖精于棍术,并且创出了一定的套路应是可以肯定的。相传,双节棍的发明也与赵匡胤有关。赵匡胤年轻时,敌国率军攻打后周边陲重镇西林川,镇守西林川的将领正是赵匡胤。两军阵前,赵匡胤手持齐眉大棍与敌将刘定国二人刀来棍往,人闪马移,打了三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但赵匡胤毕竟年轻力壮,武艺精湛。当二人战至四十多个回合,就在刘定国一刀劈空之际,赵匡胤催马转至刘定国右侧,抡起手中的大棍向刘定国打去。这一棍,赵匡胤聚全身之力于棍端,势如泰山压顶。刘定国躲闪不及,赶忙用双手托起刀把向上一架,只听“咔嚓”一声,赵匡胤手中的齐眉棍前端被砍裂了。刘定国见赵匡胤手中的长棍断裂,乘势挥刀便砍。赵匡胤向后一闪,躲了过去,连忙策马回营。这根齐眉棍是赵匡胤在青霞山玄空寺学武时,行衍和尚赠送给他的,由上等花梨木制成,质地坚硬,棍体沉重。南征北战数年间,赵匡胤曾用它战胜过许多骁将,没想到今日一战却将棍打折,赵匡胤十分心痛。第二天中午,赵匡胤上街巡视,发现三个守城的士兵与一个粗壮的汉子打了起来。只见那个粗壮的汉子手中拿着连枷(农民拍打农作物脱粒用的一种工具,在一根长约两米的木棍前端,用铁环连接一条长约50厘米的长方形木板而制成。使用时,双手挥动木棍带动木板拍打农作物)与手持长枪的士卒打成一团,赵匡胤连忙喝止。赵匡胤回到府中,看到书案上折成两截的齐眉棍,忽然想到那个壮汉与士兵打斗时所使用的连枷,思忖了一下,然后拿起已经折成一长一短两截的齐眉棍,来到北街口一家铁匠铺,让铁匠把这一长一短两截木棍按连枷的样式连在一起。连好后,赵匡胤拿起沉甸甸的棍子耍了几下,棍梢甩动起来呼呼生风,令人眼花缭乱。铁匠看完赵匡胤耍完这套棍术后,好奇地问道:“赵将军,您看这似棍非棍、似鞭非鞭的兵器应该叫什么名字好?”赵匡胤看着手中这条棍,自言自语道:“此棍似断非断,似折非折,有头有尾,首尾一体,就叫‘盘龙棍’吧。”等到刘定国再次率军来到城下骂阵,赵匡胤遂出城迎战。交战中,赵匡胤双手挥起盘龙棍砸向刘定国的脑袋。刘定国一看,忙用双手托起刀把向上一迎。正当刘定国用刀把迎住盘龙棍的棍身时,棍梢顺势折叠打了下去,正打在刘定国的后脑勺上。虽然刘定国头戴铁盔,但也被棍梢震得头昏眼花,险些从马上摔落。赵匡胤紧接着又将盘龙棍扫向刘定国腰侧,刘定国下意识地将刀把一竖,结果又被棍梢击中后腰。刘定国见势不妙,准备要溜。赵匡胤立即用棍梢扫向刘定国胯下那匹战马的前腿。刘定国的战马被击后仆倒在地。刘定国被重重摔在地上。赵匡胤将手中的盘龙棍一挥,军营中战鼓号角齐鸣,赵家军冲了过来,把刘定国的军队打得四散逃窜。从此,盘龙棍便在武林中流传开来。后来,习武之人根据盘龙棍的原理,又发展改造出了适于巷战近身短打的“三节棍”与“双节棍”。这种兵器向南传至菲律宾,向东传至日本。由于历史的变迁,双节棍被改为现在的样子:全长72厘米,棍身每节约30厘米,中间有一铁链或尼龙绳连接,长约12厘米。李小龙的双节棍,就是这种标准的72厘米的双节棍,区别于传统的大小盘龙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