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拳本载道 人当悟道

武术流派 2014-11-24

笔者跟随家父习拳多年,且因环境之故,耳濡目染,颇受熏陶。现将多年之所感所悟整理劣文一篇,与同道共商。任何事物的认识都不能离开全面和客观两个基本原则,因此,我想从下面四个层面来分别谈一谈。

一、拳

首先我们客观地说,仅从名称上来看,陈式太极拳不过是一种拳种。它有着完整的理论基础、套路、功法、攻防意识、技击用法等作为一个拳种所必备的一切因素。而且,它还以极其丰厚的理论依据和妙不可言的技击方法成为了中华武术的重要代表拳术之一。说其理论深厚,是指易经、阴阳学、中医经络学和导引吐纳术的完美结合;说其用法精妙,是指“引劲落空、借力打人”、“牵动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体现。从本质上来说,先将其定性为一种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拳术运动,应当还是比较客观的。

二、修身养性之法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古往今来,习文舞剑不外乎是两种不同的修身之法,只不过从形式上看,前者是内修,后者是外修而已。太极拳则讲究内外兼修,既可练就强健之体魄,又可陶冶情操,养就儒雅大度之风。太极拳的强身健体之效,在此就不必多言了吧,因为,每个习练者都是不同程度的受益者,全球过亿的爱好者自然是各有各的体会。而当你进入到较高的境界后(起码是体内真正有了内气活动),每每练拳之时,那种恬静、那种悠闲安逸、那种浑然忘我的感觉大概只有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或者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句子可以稍做描述。

试想,经常处于这种感受之中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修养和性情?再试问,您脑子中呈现的、小说里读到的以及生活中遇见过的那些真正的武学大师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和修养?所以说,陈式太极拳是一种修身养性之法也是理所当然。

三、平衡之术

平衡,是大自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一种现象。比如四季的更替,晴天雨天的转化,高山和深海的存在,雌雄、公母、男女的分配等等。平衡,也是人类社会形态的一种规律。三国演义开篇语说的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有分的平衡,合有合的平衡,分的平衡一旦失去,就会向合的平衡去转化,反之亦然。平衡,还是每个人为人处事的一个最根本的准则。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也很少有劳而无功的事。什么都不付出就想得到许多,那是白日做梦,付出了许多却没有任何回报,那也是不大可能。

陈式太极拳是怎么阐述它的平衡之术的呢?身法上,它要求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架势上,它要求不丢不顶、不过不及;步法上,它要求有开有合,有虚有实;劲路上,它讲究刚柔相济;速度上,它讲究快慢相间。整体上,它让你领悟的是中庸之道,体会的是阴阳转换之理。而这些理论和练习要求,产生的效果如何呢?在身体的调理方面,它和中医的医理相通:达到自身最恰当的平衡;疗程相仿: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疗效相同:治根、治本。

在性情的调理方面,它就像其他任何一门艺术一样,可以陶冶情操,修正性情。让你焦躁的变沉稳一点,太沉闷的变开朗一点;过于乐观的变中正一点,悲观的变积极一点……这些决非是夸大其辞、牵强附会之说,以上的每一种转变笔者在生活中都见识过活生生的例子。而这些变化,逐步会渗透到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你的心态,你的人际关系,你的工作等等等等,但最终的作用和效果只有一个:让你的修养更高、人缘更好、生活更幸福!由此可见,把陈式太极拳称之为一种平衡之术亦不为过。

四、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到底是什么?恐怕没有人能讲明白的。但它却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东西,并且是尽其一生、把它视做终极目标来追求。道是个过于抽象、难以描述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东西来感悟。比如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说的是做人的至高境界,应该像水那样。

像水的什么样呢?我想这里指的不外乎水的清洁性、牺牲性和善变性三点。清洁性指的是本质,做人要像水那样清白、洁净(陈式太极拳阐述的做人之理:时刻保持立身中正);牺牲性指的是奉献精神,水总是靠弄脏自己来洗干净别人,说的是做人的修为(陈式太极拳“舍己从人”的技击理念:只有舍弃自己,才能征服对手);善变性则一方面指的是水顺遂、自然、随屈就伸地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的本事,对人而言自然是说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了(“顺遂自然”、“随屈就伸”本就是太极拳的专业术语),另一方面也指水刚柔相济的脾气,可以是潺潺流水、涓涓细流,也可以是山洪爆发、河水泛滥,对人嘛,应该是说人的个性或者说两面性吧(陈式太极拳放松与发力时两种风格的体现本来就只能用“刚柔相济”来形容)。

从括弧里的内容中不难看出,太极拳非常能体现出上面所述的这些水的性质和做人的道理。我经常在听家父讲课时用风和水等自然事物来比喻太极拳的性质,听的多了,自然就有了这些感悟。当然了,这个话题太大了,决非三言两语所能表述,我也只是通过这么个例子来简单探讨一下而已。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太极,本身就是一种大道!它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无所不及的。这样给它下定义有太多太多的依据了,因为,在咱们背后,有老祖先留下的近五千年的太极文化做靠山!

谈及此处,不禁令我想到这样一个现象:日本、韩国学了咱们一点文化的皮毛就敢整出个茶道、书道,学了些中华武术的基本功就敢整出来柔道、空手道、合气道、剑道、跆拳道等一大堆的“道道”来,咱们却总是谦虚的称自己的东西为茶艺、书法、太极拳……众所周知,“道”可是比“艺”“法”“拳”“术”等什么的“道行”深多了。

由此试问,作为太极文化载体的陈式太极拳被最终定性为一种求索之“道”又有何不可?总之,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太极文化,博大精深。就我个人的小小体会加上浅薄的人生阅历来说,目前也只能思索、探索这么点皮毛而已。不妥、不到之处,还请同道前辈长者不吝指教。

来源:太极拳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