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太极悟道论

武术流派 2012-01-28

功夫资讯网香港讯 继首篇“太极拳学”刍议大获好评,现再发表单颖老师(笔名:若水)月前在珠海参加的《武术高峰论坛》所提交的论文后篇–太极悟道论原文转载如下,公诸同好供读者及友好共同钻研分享及参考。承蒙老师错爱不吝赐文,笔者特此再三感谢!

太极悟道论一、太极的“形而上”性修炼太极可以悟道吗?或曰:通过内家拳的锻炼,可以达到“性命双修、天人合一”之高深境界吗?有人认为这是“玄而又玄”的东西(“玄而又玄”易被人视为“宗教”),有人哂之为“天方夜谭”。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这个断言无疑给那些将宗教说成迷信,或者对科学盲目崇拜的观点以当头棒喝。“太极”讲阴阳,是“圆”运动,是“精气神”的运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太极与宇宙万物相通。“一人一身一太极”,说太极之学是最朴素的科学,估计没人反对。最新科研发现人体腹部肠区“有一个复杂的神经系统,堪称一个小型脑部,似乎为中国的丹田学说提供了科学依据。”看来我们要重新审视太极拳“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和老子“虚其胸实其腹”的道家修炼了。“道”是什么?说法多多,诸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及“道法自然”等等。其实,大道至简,道讲究顺其自然,天人合一,劝人向善、无为,追求内心的和谐,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幸福彼岸(天堂)。借用稻盛和夫的话来表述就是“敬天爱人”。说到“敬天”,有人立刻想到宗教;说到宗教,有人立刻想到伊斯兰、基督、天主甚至儒、释、道等等。与实实在在的学问相比,宗教讲的东西具有“形而上”性,多在精神层面,但我们不能否认就其基本教义而言,都是劝人向善的、劝人内修的、劝人“认识你自己”的。“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在远古物质生活并非“极大丰富”的年代,宗教就在讲精神、讲信仰、讲内修,谁能否认它的深刻、崇高?言及此,我们是否可以将二者联系一下,科学与宗教密不可分,都在追溯世界的本来面目。比如作为最基础科学学科的哲学,它研究的最核心的东西是“精神与物质”。而这也恰恰是宗教所最关注的以及解释最优美的:例如,《圣经》的“创世纪”以及《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还有佛家的“诸法空相”、“菩提本无树,灵境亦非台”–前贤的这些精彩论述,让人不得不五体投地,叹为观止。最伟大的宗教家,往往就是最伟大的科学家。而顶尖的现代科学家们,在回答比较“宗教”、比较“玄学”的问题时,往往也显得“禅意朦胧”。比如,杨振宁在哈佛讲学时回答研究生的尖锐提问–“您认为有没有上帝?”这位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的回答是–“如果不是刻意的安排,宇宙不会排列得如此有序”。同样是对宇宙(大自然)的解读,爱因斯坦说“我不假装理解宇宙,它比我大得多”。这位科学巨匠还说过更加令人深思的话:“我们要当心,别让智力变成我们的神。它固然有强大的力量,可是却缺乏人格,它不能统治我们,只能为我们服务”。同理,吾辈都不能“假装理解”太极拳和道,我们只能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继续探讨。记得钱学森讲过这样的观点:“人体是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医理论不是现代意义的科学,却是经典意义的自然哲学。”武、医同源,都是研究人体科学的、生命科学的。 有专家概况中医五个字:“精、气、神、阴、阳”,也完全可以用这五个字来概况太极拳。这个概况比较“形而上”,但是没办法,道可道,非常道。如果勉强解释“一人一身一太极”这种“天人观”现象,那么钱学森的讲法可供参考–“人天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体专门针对人体科学的那一部分。那么什么是人天观?我现在以为人天观是讲人和环境,人和宇宙这样一个超级巨系统的。因此,可以认为人天观有三部分:宇观的人天观,宏观的人天观和微观的人天观。第一部分是把人放到宇宙中去考察,第二部分是考察人体内部与环境的关系,第三部分是考察人天观的量子力学基础。”可能,即使像爱因斯坦、钱学森这样著名的科学家对于“形而上”的解读仍然使人费解。那说明什么呢?说明属于“形而上”的太极拳是用于“修炼”的,不是用于“解读”的。

二、修炼的“不二法门”和“方便法门”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人才最重要的是什么–健康!有人把金钱、事业、家庭、荣誉、才华、地位等等仅用两个数字来表示,认为对于一个人而言,健康为“1”,其余均为“0”。有了健康这个“1”,后面的“0”才有意义。(一)“不二法门”解说运动又称为体育锻炼,锻炼是为了增进健康。但从这个角度而论,不少运动并非名副其实的“运动”。对于运动的完整解释应该是–“运其内而动其外”。倘若用这个尺度衡量,若干运动徒有其表,因为只是“形体”在“动”,真正做到像武术(尤其是太极拳)要求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少而又少。正如运动分“内”(运)、“外”(动)一样,健康也是分内外的–“健其外而康其内”。 “动”而“健”,“运”而“康”,二者互为表里,互为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二为一,缺一不可,这样才能使健康成为完整的“1”。由此推论,传统的太极拳是身心修炼的“不二法门”。修炼太极“运”“动”结合,性命双修,练养不二,有如下综合性的益处:1、益智养性育情操(呵护心理健康)2、强身壮体把病疗(维护生理平衡)3、自身防卫能御暴(应对突发事件)4、美容养颜抗衰老(常葆身心年轻)5、处变不惊有底气(缓解情绪压力)6、广结善缘再提高(终生锻炼学习)(二)“方便法门”解说在诸多体育健身和运动疗法项目中,相比之下,习练太极拳最为方便,故称“方便法门”。其方便在于:1、零禁忌–许多运动项目在进行活动时,有许多禁忌(限制、前提、要求、注意事项等等),如餐前(或餐后)、睡前不宜练习;不宜在室内(或室外)、喧闹之处练习;不宜在不规范的场所、不适宜的天气(如刮风下雨)下练习等等。中国民间土生土长的太极拳则无这么多讲究。随时随地、任何场合、任何时间段都可练拳,“站行坐卧不离这个”、“打拳如走路”是也。2、零投入–太极拳虽有贵族气派,但却不是“贵族运动”,不是“烧钱项目”。习练太极拳,根本不用花那么多钱来购置“行头”(一个冰壶、一辆自行车、一支皮筏艇的船桨、一根高尔夫的球杆乃至一副网球拍都价值不菲)和租借场地,不必太多的投入,“拳打卧牛之地”,甚至赤手空拳、不花一分钱也能锻炼。3、零限制–又称零门坎、零基础。太极拳不像有的运动那样,对运动者的身高、体态、年龄、性别等要求得的极为苛刻,甚至歧视。例如篮、排球,绝对是“高佬”(广东话对身高者的称呼)运动,它对身高在1.80米以下的人基本说“不”!体操、体育舞蹈等项目,绝对是歧视胖子的运动,你就是长得很丰满、很有风度也不行,因为教练会认为你没有培养价值或者裁判会降低你的印象分。还有拳击,那是歧视女子,歧视老人的运动,女子拳击,即使是拳王阿里的女儿,看上去也观之不雅;男子拳击30开外就成了老运动员,就得退役了,所谓“拳打少壮”。另外从美学角度看,年过花甲的长者去捶打沙袋总不会使人产生力量与健美的联想。瑜伽比较歧视男士、歧视老年,健美比较歧视女士,歧视少年。总之,不少运动项目“嫌贫爱富”、“重男轻女”或者“嫌老不爱幼”,不一而足。综上所述,国人练国术,首选是太极。因其方便,它不仅不歧视任何男女老少,甚至不歧视疾病患者及先天体质差者。它是名副其实的“第一运动”。美国科研机构曾发布权威跟踪调研报告认为:“太极拳是一项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的运动”,因为“几乎没有任何事情要比放松更加无害了”。

三、“数”解太极“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当然,老子乃至《易经》所述的“形而上”,并不完全对等于西哲的“形而上学”,但先对形而上学做一下了解,可能更有助于我们对于太极的解释。形而上学在古典哲学里面是至高无上的,是所谓“第一哲学”,是研究宇宙自然的基础。当然它的一些概念被后来学者“扬弃”或者“完善”了,但是它的核心思想却是不可动摇的,至今起着重要作用。正因为这些观念,许多哲学家把哲学的核心放在了研究宇宙万物统一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或者共相上,认为它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根据。如果某学科可以充当研究所有科学的基础所在,这无疑就是形而上学。几千年以来,形而上学的演变史几乎等同于哲学的发展史。在哲学家看来,如果哲学是人类科学中最美丽的王冠,那形而上学就是王冠上最美丽的那颗宝石。有学者认为,越是对哲学学习的深入,就越发敬佩我们中国先哲们的智慧。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形而上的“象帝之先”之“道”的概念,一切源于“道”,“道”是万物的由来,而“道”本身却很难被认识,连名字也没有(“名可名非常名”,“强曰之为道”)。朱熹认为,“理”构成了世间万物,一切世物都包含着各自的“理”,都有各自的原理(黑格尔也说万物都体现着理念,而叔本华说万物都有各自的意志)。而“理”产生于万物之前,万物甚至宇宙之所以形成,就是因为存在着他们可以形成的“理”。比如说,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但是在“水”这种物质产生之前,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可以组成水的这种“理”,已经存在了。所以既便是宇宙的形成,它也只能是根据它的“理”而产生的。朱熹又阐述到,“理”借助“气”,使得诸形而下的东西成为可能用黑格尔的话说是自由意志借助所有权扬弃了自己的纯粹主观性,并获得了客观中的定在。从哲学说回太极拳。有人形容太极拳是“形体哲学”,或者说是“行为道家哲学”–是用肢体语言来体“道”而显“理”的。也可以说,太极是“理”的产物,太极拳是最讲理的拳。“太极理循环,相传不计年”,“理精法密唯太极”。但对于“理”,有不同的解读(有人就将“形而上学”解读成“唯心主义僵化论”),那么我们用“数字”形容一下太极,或许不会产生过多的“歧义”。太极拳之“1、2、3、4、5、6、7”。1. 太极拳是一项最适宜于人的运动–“一人一身一太极”。2. 太极拳的两重兼顾性–既重“内”,又重“外”;既有“静”,又有“动”;性命双修,“运”“动”合一;练就是养,养就得练,练养不二。(注:道家有“只修性,不修命,此为修行第一病”之说)3. 太极拳的三个层次–“由招熟渐悟懂劲,由懂劲阶级神明”(注:此不同层次涉及“天地人”三才练法)。4. 太极拳的四个提升–可以提升体质,可以提升气质,可以提升智慧,可以提升潜能。以上皆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此文不做一一例举。5. 太极拳的“五常”–正、静、松、细、和。“常”即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无“五常”不成“规范意义的太极拳”。如何做到这“五常”,详见珠江文化《太极七日通》。6. 太极拳的“六个合一”–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运动,还是一种文化;不仅仅是一项休闲,还是一项修为;不仅仅是一门武术,还是一门艺术。(注:同时兼备以上6种特点的运动项目而且不排斥任何从事锻炼的人,是难能可贵的。)7. 太极拳的“七大要素”–以套路为体,以推手为用,以器械为辅,以研理为修,以中正为本,以行气为宗,以修道为归。(注:以上七项理应齐头并进,不可偏废。以“体”、“用”而言,只习套路,不习推手,是“半截子”拳,无法登堂入室领略太极拳之高深境界。)

四、余论“太极拳”不能等同于“太极”,就像“形而上学”不能等同于“形而上”一样。但是可以界说和类比,因为“道不远人”,道在己身,道在内心,古人云“修身养性”是也。太极拳是修身养性的好拳种,太极是高雅的,太极是管用的,太极是方便的。太极之学,是“形而上学”,也是“形而下学”,是智慧之学,觉悟之学,是“帮助你成为最好的你”之学。简言之,这是一项可以从小练到老的运动,一个可以从浅学到深的文化,一门可以从外练到内的修为,一种可以从低修到高的境界。太极前辈曾着《太极合老说》,喻练太极拳如悟“道德经”,文武兼善,一通百通,不妨一试。

单颖老师简介:若水即单颖老师的笔名,太极大师李经梧入室弟子、传统陈式太极拳十九代传人、传统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岭南经梧太极拳主教练、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副秘书长。他毕生致力钻研太极拳并爱好四出讲学和开设讲座与各界人士交流,现时在广州开办珠江文化教育培训中心,提供理想设备场所,为栽培下一代付出无私的贡献。

单颖老师演示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

单颖老师演示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

单颖老师演示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

单颖老师演示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

单颖老师演示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

单颖老师演示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

单颖老师演示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

单颖老师演示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