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心意门高徒卜东宁

武术流派 2011-11-01

功夫资讯网上海站讯 (记者 裴亚)民强武术社“少林心意门”武术总教练卜东宁先生,自1968年拜何国俊老师(字秀春)为师学习“少林心意门”武术,三十年来持之以恒,深得何国俊老师青睐并尽得“少林心意门”十二生肖(单形)、黑虎拳系列五路拳术、器械及内外功法之真传。现为国内“少林心意门”重要传人之一。

八十年代,卜东宁老师又在武术前辈纪晋山老师精心教授下习练岳家四把、压手棍、擒拿手法等少林武术精髓,使之更进一筹。更难得的是卜东宁老师以少林武功融入推拿手法中义务治病救人。

卜东宁老师习练少林武术之余,又随太极宗师武贵卿老师、马岳良老师、北京冯志强老师先后学习杨式、吴式、陈式传统太极拳及推手。他多年来悉心钻研武术,融少林、太极功夫于一体,文武内外俱修,深得中华武术之精髓,是难得的武林奇葩。

少林派心意门武术是由徒手、器械、对子等套路及各种基本功组成的较有系统、有特色的武术流派。据传渊源于福建泉州少林寺,本是寺内圣僧健体、防身、护寺之术。

福建泉州少林寺奉嵩山少林寺为寺祖,位于福建泉州仁风门外。据《泉州府志》记载:“唐乾符中(公元874-879年)郡人郭皎,卓择建,僧乔固者居之。明元年赐名。在宋,元间,寺院两次遭火,明宣德十年(1435年)重修。”清康熙、雍正年间是该寺的鼎盛时期,是南方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各地武林好手云集交流武艺之所在。后因“反清复明”被清廷付之一炬,寺内僧众失散各地,至使少林武术在民间广为流传。

少林派心意门武术是以鼠、牛、虎、免、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十二生肖动物形象为主体,以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戎、亥十二地支,内练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等十二脏腑经脉。以十二生肖动物神态组成十二个单形,每形摹仿动物在自然界攫食争斗动作精华,组成短小精悍的技击攻防动作,击打人身重要器官,点拿要穴。并以十二单形为主体组成《小黑虎》、《劈山拳》、《雀离笼》、《猛虎出洞》、《释门拳》以及《七独川》、《十四闯》等套路,内含踢、打、摔、拿各种技击手法。其中尤以《小黑虎》二十四式、《劈山拳》三十六式、《雀离笼》四十八式、《猛虎出洞》六十四式逐套增加难度至八十一式《释门拳》形成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练功方法。

少林派心意门武术讲究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配合。在本门练功八字诀:“顶、扣、园、毒、抱、垂、曲、挺”指导下,调呼吸、运气血做到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跨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少林派心意门武术着重于踢、打、摔、拿实用训练,凡入门需练站桩、绞帚把、抖鞭子、甩沙包、拉沙袋、拉滑车、踢木桩、打吊袋、排打以及石担、石锁等基本功夫。著名的《十二路贴身拷打》就是本门以前秘不外传的排打功夫,通过两人排打对练,加强了对四肢、躯干及人体要害部位的锻炼、使之强壮、坚实耐冲击、能接劲、能发劲。巩固了上、中、下三盘力量,为以后练习散手、擒拿格斗奠定基础。入门徒手单练有一定基础以后,要进行对练、散打、擒拿、摔跤以及器械单练对练等实践练习。本门擒拿术概括为:“擒、拿、封、闭、浮、沉、吞、吐、抓、拉、撕、扯、括、挑、打、盘、拨、压”十八字诀。组成了两路擒拿对子,囊括了常用的一些拿法和反擒拿法。本门器械有刀、枪、剑、棍、拐、刺、鞭、插等长短软硬兵器。内中尤以轻灵潇洒、形如飞凤的《三才剑》;刚劲彪悍、长短兼用的《盘龙棍》;攻防皆能、吞吐迷离的《板凳拳》;携带方便、攻守皆宜的《峨嵋刺》以及形如游龙、变幻莫测的《缠丝枪》和在此枪基础上组成的实用而紧凑的《四趟对扎枪》而著称于武林。少林派心意门武术内容浩瀚,独出一门,常人虽穷毕生精力也难窥其全豹。

卜东宁老师练功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