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功夫操(弟子规,武术操)

武林动态 2022-10-20

《弟子规》

第36集

开吉法师主讲

台南极乐寺

2020/4/1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弟子规》第二十九页,从第五行开始看起: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这句经文是谈到“但力行”,这是谨守教诲,这是说学道的君子只知道去力行,然而他“不学文”,不肯读书学习,不学习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经典、遗文。这种做法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容易“任己见”,这是不明事理,任着自己的偏见做事情,最后的结果会造成了错误而不自知,这也是不对的。这里关键“任己见”,自己主观的见解。“選昧理真”,他不是按照古圣先贤所教导我们的道理行事,虽然他也很认真,听到一句话他就落实一句,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并没有继续再学习,没有继续再修正。它是这样的道理。

所以学问必须要力行和学文相辅相成,这样才能做到解行相应。而当一个人行得愈彻底,就愈能帮助我们理解,而理解得愈深,所行的也就更加的到位,所以解行相应。解行当中,行是重要的枢纽,但是解和行两者其实都是不能偏废的。而当一个人真正力行,他才会有所感悟,特别是行,可以开显一个人的悟性。

譬如我们在落实《弟子规》经文的过程当中,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哪怕是一举手、一投足这些小小的动作,我们都能体谅到别人的感受和需要;而当我们在不断落实的过程当中,落实得很彻底,恭敬的态度、为别人着想的存心,慢慢的就会内化成我们平常的起心动念、习惯。所以解和行是相辅相成的,力行和学文都不能偏废。而这句经文特别强调,如果是“但力行,不学文”,这就很容易依着自己的偏见去判断事情、处理事情,这会造成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也是不正确的。古圣先贤都教导我们要读圣贤书、学做圣贤人,要真正的好学,并且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落实。

刘向在《说苑.建本》当中记载着一个故事,我们之前也跟大家分享过。晋平公向师旷请教,因为晋平公的年龄已经是七十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么大的年纪还要学习、求学,会不会已经太晚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师旷就回答晋平公说:“何不炳烛乎?”炳烛就是点着蜡烛在走路。为什么?晋平公说我年纪已经一把了,都七十岁了,就好比人生已经从温暖的春天、夏天走入到了秋冬,犹如一天当中已经从明亮的白昼走入了昏暗的夜晚。所以师旷说:“那你干脆就点着蜡烛走路。”晋平公听到这句话觉得很奇怪,因为做为师旷,他是在臣的位置上,晋平公是在君位,为人臣子向君王说话,怎么可以说戏言?你是不是在跟我开玩笑?

师旷就回答他:“盲臣”,因为他是双目失明,他怎么敢跟君主开玩笑?换句话说,他所说的话是很认真的,也是很谨慎的。师旷下面所说的这句话非常耐人寻味,他说:“臣闻之”,我听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少年好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一样。早晨的阳光非常的柔和,也很明亮。这是比喻少年好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如果是壮年时期好学,这就如同中午的太阳一样。“老而好学”,即使是你年纪大了,年老体衰了,而你有好学的精神,依然是值得赞叹的。“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老年好学,就如同用蜡烛在照明。当我们走在黑暗、走在暗夜当中,虽然这个时候我们看不到日光、也看不到月光,可是如果有一盏蜡烛在这里点燃,“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和在黑暗中行走相比,点着蜡烛不是更好吗?所以晋平公听了师旷所说的话之后,他就说:“善哉!”您说得真是好。

师旷所讲的这段话其实是勉励君主,我们现在看到了这段记载,也是勉励我们真正的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真正要有好学的心。

这句经文“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我们就学到这里,请大家接着看下面这句: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这是教导我们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三到是哪三到?下面谈到“心眼口”,也就是眼到、口到、心到。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能够这样做,自然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这句经文确实很重要,它是启发我们在读诵经书、学习经典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恭敬心和专注的态度,专心致志的学习,这样才有所收获。

像我们就曾经到弘明实验学校参观,在这所学校当中,无论是幼稚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初中生,乃至到高中,他们读诵经典、背诵,还有学习经典,始终是他们的重要科目。同学们在读诵经典的时候,像幼稚园,他是从《弟子规》、《三字经》,一直学到《论语》,从三百千学到四书当中的《论语》。这些同学们在上课读经的时候,确实是坐有坐相,书都是摆得端端正正的,而他们坐姿都非常的好,平常就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而且他读到哪句经文,小朋友的手指就会指到这句经文,是非常专注、恭敬的态度在读诵圣贤的经典。

“读书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种读法就是培养孩子专注的学习态度和恭敬、认真、谨慎的学习精神。他从小就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很深的影响。所以我们求学、读书也是要靠日积月累的功夫,所谓是水滴石穿。那怕是资质再不好,只要他肯学、只要他好学,孜孜不倦的在圣贤的经典当中下功夫,用这种滴水穿石之功,一定能把圣贤学问学好。所以我们从小养成一字一句,经典当中的字字句句都非常认真的学好、读好,那我们的学问就自然会产生滴水穿石的力量,自然我们在生活当中就能融会贯通了。

所以弘明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们,他们因为经典的基础打得非常好,而且学校也非常重视孩子的落实,以及六艺的培养,所以这些孩子他们脸上总是充满着非常真诚的笑容,待人特别的恭敬,而且一举一动都看出来有小圣贤的气质。我们在读经当中要教孩子心到、眼到、口到,我们在弘明学校看到学生们读书就是这样子,眼睛看著书、手指著书、嘴巴跟着念书,心自然也很专注的就在经典当中,这是心眼口加上手统统都有用上了。

朱子在《童蒙须知》当中也有特别强调,在读书的时候要整顿几案,这就是《弟子规》当中所说的,我们后面会学到,“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所以读书的时候,我们学习的环境非常干净整洁,也是很重要的,外在的环境也会影响我们的内心。此外要将书册整齐顿放,这就是我们会学到的:“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而对于身体上面的要求是要“正身体,对书册”。

前面学到《弟子规》当中,也是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包括譬如鞠躬、作揖这些动作,也要做到“揖深圆,拜恭敬”;行住坐卧,走路的时候,“步从容,立端正”。而在读经的时候,是“正身体,对书册”,慢慢的再来看经典当中的文字,一字一句的、仔仔细细的读下来,而且是要读得字字响亮,不能读错一个字,不能少读一个字,也不能多读一个字,还不能倒读一个字。这都是我们在参访弘明学校的时候,看到小朋友在读经,真的做到朱子在《童蒙须知》当中的要求。而且我们去拍摄的时候,他们读得更加的认真,声音都非常的响亮,一字一句的。

朱子谈到“不可牵强暗记”。就像弘明的校长也谈到,他并没有特别要求孩子一定要全部背下来。最开始,都是让他们先读遍数,遍数读多了,自自然然就朗朗上口,记在心中,永远不忘记。他们在平常生活当中,都会抓紧一切可以抓紧的时间,不会让光阴空过。像小朋友在放学的时候,等校车之前,大家在操场上排队,老师也会带着同学们一起背诵《论语》当中的经文。换句话说,孩子从早到晚不断的熏陶圣贤的经典。他从幼稚园读到小学,《论语》真的是背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就如同古人所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最开始小朋友就是让他熟读,并没有特别给他讲解,在反复背诵的过程当中,他慢慢的对于经典的义理也能心领神会,自然就懂得其中的道理。

朱子在这里也谈到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就是这句经文所讲的“心眼口,信皆要”。如果心不能专注在书本当中,眼睛也不能认真仔细的看字、读字,心跟眼都不专一,而只是非常随便的读过去,这就很难把经典记在心中。即使是靠着一点聪明,一下子背住了,那可能考完试之后又忘记了,终究很难内化成他自己心中的这部经典。所以朱子在这里谈到三到之法,心眼口是以心到最为重要,因为当我们的心专注的时候,自然而然眼跟口也都到位。这是我们读书的时候要注意,落实这三到。

下一句经文: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这是教导我们,在研究学问的时候,一定要专一、专精,才可以深入。“方读此,勿慕彼”,我们学习圣贤的经典,跟读世间书、上世间学概念是完全不相同的。因为我们学习儒释道圣贤教育,是要从根本智下手,再开启后得智,并不是像研究世间学问一样,去找几十种参考书,每一本书都翻一点、每一本书都翻一点,不是这样的概念,而是强调“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的功夫。

我们不能“方读此,勿慕彼”,不可以这本书才刚刚读了几页,又开始想其他的也很好。就好像我们学这套《圣学根之根》,也是要循序渐进的,一本一本的开始学,一部经一部经的深入。像我们《弟子规》还没学完,就不能接着学《三字经》,一定是这个时期集中精力都是在学《弟子规》,等《弟子规》告一个段落,学完了之后,再继续学习下一部的蒙学经典,是这样的次第。如果我们看了这本书,读没多久,又开始去翻其他的书,这样永远也没有办法把自己的心定下来,把一部书好好的深入读通。所以必须读完一本之后,再去读另外一本。

在《礼记.学记》当中也特别的强调:“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是教学当中非常忌讳的,不能让学生一次就学很多东西。我们中国古时候教学,一定都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的教,而且是“此未终,彼勿起”,这门功课还没学完,就不会再去开另外一门的功课。否则孩子学习的时候一定是囫囵吞枣,到最后什么都学不好,乃至于自己觉得什么都不想学了。

我们在小时候也是有很深刻的教训,以前书法老师总是提醒我们,说我们的兴趣爱好太多了。譬如今天想弹钢琴,明天又去少年宫学国际象棋,再过两天又去报了国画班,回到家里,又有个英文老师的家教在家里等着。总之小学的时代,兴趣爱好特别多,报了很多才艺的班。书法老师以前就提醒我们,说你这样学,就是样样通样样松,看起来好像掌握了很多学问、技能,结果学到最后,没有一样是拿得出手的。

我们在这方面也有非常惨痛的教训,希望大家都不要再重蹈覆辙。因此我们无论是学习经典,还是学习一般的技艺、技能等等,都要专精,而不能夹杂。

朱子在读书法当中也强调循序渐进的功夫。“以二书言之”,首先要通一部书,然后再学第二部书。如果是同一本书,里面的篇章也是如此,也是要循序渐进,都非常有次第,而不可以混乱的。我们量力所为的学习,字字句句都把它学通,再往下进行,这样我们学习就不会产生非常错乱或者是超越等次的行为。如果我们不能把心定下来认认真真的学,总是想求快求好,这样就很难在圣贤的经典当中扎稳脚跟。

师父上人在平常的开示当中,也常常提醒我们要注重“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的功夫。这是老祖宗对于我们的教诲,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古时候的古人,为什么他能用很短的时间成就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跟他能守住“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的原则也是很有关系的。他学的科目就比较少,一次就学一个科目,不会同时学好多门的科目。这是中国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当中,所流传下来的教学方法,非常的有效,是一门学会了才学第二门。

一门学会是要学到什么程度?譬如我们学习《小儿语》、学习《弟子规》,而务必把这些蒙学的经典变成我们的思想、见解,变成我们的言行,一言一行,经典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经典,这才算是学会了。真正的把它落实,这个时候再来学习第二门课,这样学就非常的踏实。所以有很多的学生向师父上人求教、求学,师父上人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教导学生的。这也是古圣先贤以及师父的老师,教导学生都是用这个方法,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而我们要是能守住这个原则,就能有所成就。

像我们之前在学习讲课,我们最开始是从《太上感应篇》开始讲的。那个时候师父上人给我们的标准,就是这个课程要讲十遍。那时候我们也很听话,这十遍觉得要讲很久,就一天开两堂课,早上上一堂大课,晚上上一堂小课,都是讲《太上感应篇》,这样持续不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持续不断的熏修、学习,最后才把《太上感应篇》十遍讲圆满。一门深入,长期熏修,这是古代老祖宗传下来的学习的理念与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像经文所说的,“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在古时候也有许多的好老师,以及一些做官的人,他们也都谨守着这个教诲,认真的在一部经、一部书当中深入,学才艺以及读书都是如此。

像宋朝时期有一位官员赵普,他就曾经跟宋太祖赵匡胤说过,他是以半部《论语》得天下,后来要治天下,他再用半部《论语》来治天下。所以家人常常看到赵普在读书,而这部书就是《论语》。

因此我们学习经典不能求多,也不能求快。如果我们的心很浮躁,心跟学问没有办法相应。曾国藩先生也曾经说过,心上不可无书,可是桌上不可多书,就是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们学习《弟子规》也是如此,书不是用来背的,而是让我们根据经文不断的提醒自己如何落实、如何扎根。像读诵《圣学根之根》这些经典,也都是训练我们的定性。像《弟子规》,真正学习、真正落实,就可以让我们的言语行为都遵循古圣先贤的教诲。当我们真正落实《弟子规》当中的经文,自然日后我们再学习其他经典,也很容易融会贯通。

在孔老夫子的时代,孔夫子他老人家就曾经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孔子学习音乐是非常专注的,他学了一首乐曲就学了一段时间,很长一段时间。师襄子,就是他的老师,就对孔子说:“我虽然是以击磬做的乐官,其实我比较擅长的还是弹琴。现在你已经学会了这首琴曲,就可以进一步再去学别的了。”可是孔老夫子并没有急着再去学下一首曲子,而是跟他的老师说:“这首曲子我还没有学习到它弹奏的技巧。”所以他就继续用心的学习。

又练了一段世间之后,弹奏的技巧他很快就学会了。于是师襄子跟孔子说:“你现在已经掌握了技巧,就可以开始学别的曲子了。”可是孔子却说:“我虽然掌握了技巧,可是这首曲子所表达的意趣,它内在的含义我还没有领会到。”于是孔子又继续非常专心的弹奏同一首曲子。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对这首曲子的意趣真正掌握了。于是师襄子就跟孔子说:“你既然已经领会了这首乐曲的意趣是在哪里,你就可以再学别的乐曲了。”可是孔子还觉得自己深入得不够,于是他说:“我还不晓得这首曲子究竟是歌颂什么人。”于是孔老夫子继续专心致志,每天一门深入的弹奏这首曲子,并且用心的领会这首音乐所歌颂的人到底是谁。

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突然就有了领悟,他说:“我已经知道这首乐曲是在歌颂谁了,这个人他长得皮肤比较黑,身材很修长,他的胸襟很广阔,目光很长远,眼光也很辽阔,能够囊括四方,如果不是周文王,谁能做到这样?”他的老师师襄子听了之后非常的惊讶,他就离开坐席,来到孔老夫子面前,两手交叉在胸前,非常赞叹他,他说:“君子,您真是一位无所不通的圣人,这首音乐的名字就叫‘文王操’。”

果然,孔老夫子就是通过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的功夫,他从这首乐曲的演奏技法,不断的深入之后,又开始要领悟乐曲的意境,所以他始终没有换曲子,一直都在练习同一首曲子。等他掌握了乐曲的意境之后,他又觉得我没有领会到这首乐曲到底是在赞颂谁。最后孔夫子竟然从这首音乐当中,领悟到了周文王的神采、风貌。所以连他的老师都很佩服,他居然能一门深入,专精到这个程度,可以说对于音乐的领悟、掌握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了。

其实不只是孔老夫子如此,不只是古人如此。我们曾经向徐醒民老师请教过关于音乐的来源,以及关于音乐的历史。徐老师在跟我们聊天的时候,就谈起了他的老师雪公老人,李炳南老居士。雪公老人对于儒释道的经典都非常深入,对于音乐也是有特殊的感知能力。所以在早年抗战之后,在民国的年间,当时雪公老人在国内听到一些音乐、听到一些歌曲,他就能从音乐当中体悟到国家会发生什么事情,它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历史的转变产生,当时他就能从音乐里面听出弦外之音。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领会到孔老夫子学音乐的时候,他领悟到这种出神入化的意境,想必一定是真实不虚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我们今天学到这则孔老夫子学习音乐的公案,特别的联想到,音乐对于社会人心的教化作用,其实是非常非常之大的,所以礼和乐是相辅相成的。

而在最近的几年当中,有一些很擅长音乐的好老师,填词、作曲并且演唱,出版了“德音雅韵”的音乐系列。正如师父上人常常提到的,孔老夫子对于这些艺术的形式,无论是戏剧、歌舞、音乐等等,都是强调思无邪的原则,这些艺术形式都要起着导正世道人心、教化世道人心的作用。能够把伦理道德、因果、圣贤的教育融入贯穿在艺术形式当中,这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很难得,在这个时代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好老师,很擅长音乐的,所作的这些乐曲,无论是歌词还是音乐,都是非常典雅,对人心有很正面的教化作用。后来也汇集成了一个专辑,师父上人特别题字,“德音雅韵”。其中包括有一年我们在教科文组织参加和平大会,作了三首歌曲。其中一首是“多元宗教和谐歌”,还有一首是“神爱世人”,这些歌曲也很受欢迎。当时也是因缘聚会,刚好是王伟勇教授正在英国汉学院任教的期间。虽然当时老教授很辛苦,因为周院长刚往生,第一届学生的硕士论文,最后都是由王伟勇教授负责批阅。但当时因为要举办和平大会,需要写一首歌,所以王教授非常慈悲,在他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特别填写了这首“多元宗教和谐歌”。同时还有一首“神爱世人”,是把圣贤经典当中爱的真谛,通过了音乐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这些歌在当时感动了许多中外的嘉宾们。因此,音乐的教化作用确实是非常的大。

我们非常感慨,这个时代,社会风气为什么会那么乱?确实也是跟媒体,跟各种艺术形式不能传扬正能量的讯息是有关系的。很多时候人心都是被这些流行歌曲,被这些有杀盗淫妄的内容的电视节目,被它唱乱的,被它搞乱的。而在这个时候,还有一些老师愿意出来演唱正能量的歌曲,或者演出具有正能量的节目,对于化导世道人心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后来陶红老师也演唱了很多经典的音乐,有一些音乐作词就是王伟勇教授,还有因缘生老师亲自填的词。譬如最近有一首师父上人九秩晋四寿诞的“祝寿曲”,也是由王伟勇教授填词,由陶红老师演唱的。陶老师她演唱了很多非常优美的音乐,也都很值得我们聆听、学习。

这句经文我们就学到这里,请接着看下面这句: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我们在订定读书计划的时候,这个计划可以计划得宽松一点。譬如我们现在在讲解《圣学根之根》的课程也是这样,我们计划至少要三年五年的时间把课程学习完。可是实际执行的时候要怎么样?要“紧用功”,就要加紧用功,严格执行,不能懈怠和偷懒。我们从去年冬至,也就是二0一九年年末冬至开始学习《小儿语》,一直到现在,已经快到了二0二0年的清明节了。这一堂《小儿语》跟《续小儿语》是讲了二十六个小时,有十四堂课。《弟子规》是从春分开始,二0二0年的春分,这是岁次庚子春分开始,一直到现在快到清明结束,我们已经讲了三十五堂课,将近三十六堂课,可能下一节课在清明之前就能结束,估计是讲满三十七堂课,就是七十四个小时。

虽然我们整体的学习计划比较长,但是每堂课我们上得也都比较紧凑,实际执行的时候要加紧用功。我们现在也觉得,这一天不读圣贤书,真的不用到三天,就一天不读圣贤书,已经觉得自己面目可憎了。为什么?我们心要是不在圣贤的经典当中,一定在哪里?一定在妄想分别执著,天天想好吃的、好喝的,吃吃睡睡的,都是比较容易懒散懈怠。可是如果我们在实际上课的时候都加紧用功,譬如像每堂两个小时的课,平常都要备课备到四五个小时才能完成。再加上平常还有许多秘书组的工作要做,所以真正讲起课来,这个期间真的是被时间追着跑,觉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够用。这个课程让我们真正的特别努力精进,很珍惜时间,时时刻刻都不敢放松,所以这是“宽为限,紧用功”,不能懈怠懒散。

“工夫到,滞塞通”,我们这样日积月累,虽然我们之前的程度并不好,但是只要有滴水穿石的功夫,有非常认真学习的精神,日积月累,功夫也能愈来愈深。在这些经典当中,原来也理解不了、滞塞不通的经文,还有一些会产生困顿和疑惑的地方,在我们不断的学习过程当中,自然而然都能迎刃而解,这就是“工夫到,滞塞通”。

所以读书要有计划,学习要有计划,计划最开始不要排得很密,可以排得宽松一点。排得宽松,自己的压力就不会那么大。可是要紧用功,真正去落实的时候,就要督促自己用功一点。我们看到古人学习的态度,下面一个单元会开始学习《三字经》,《三字经》当中说:“头悬梁,锥刺股”,古人勤学用功的精神跟态度确实也是我们的榜样。

朱子曾经说过:“宽着期限,紧着课程。”期限可以限定得比较人性化,让大家都能接受,可是实际在操作的时候还是要努力用功。为学则要刚毅果决,不能悠悠放任。古人都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用这种精神发愤用功学习,抖擞自己的精神,这是抓紧用功。就好像我们在水上划船一样,划船的桨一时一刻都不能够放松,这是强调我们紧用功的态度跟精神。

在古时候,真正勤学用功的榜样还是很多的。譬如有一个读书人叫做任末。任末十四岁就开始很认真的求学,而且他是学无常师,遇到高明的好老师,他就不辞辛苦的、非常勤勉用功的求学,背著书拜师求道,而且不畏惧困难跟危险。任末在求学的过程当中也常常说到,他说一个人如果不认真学习,如何能取得真正的成就?因此他在读书的过程当中,有的时候就靠在树下,编白茅为茅草的小屋。古时候很多读书人求学的过程真的是十年寒窗,像我们学过范仲淹、史可法,他们在读书的时候,也都是很克难的。任末是编白茅为茅屋,削荆条做成笔,并且刻划树汁做为墨水。晚上没有灯,因为那个时候,读书的期间,有很多读书人都很穷苦,还没有考取功名,也没做官,生活很拮据,所以到了晚上,连读书的灯都没有,他就在月光之下读书。有的时候遇到夜晚没有月光,他就点燃了麻秆跟蒿草之类的东西来取光。我们以前还看过,有的人是抓萤火虫,藉着微弱的光来读书。

每次任末在读书的时候,有一些地方他突然间有所领悟,这个时候没有纸怎么办?他就把自己领悟的内容写在自己的衣服上,就把悟处记下来。你看多么克难,要笔没笔、要纸没纸、要墨水没墨水、要灯光没灯光,就是这种艰难的环境当中刻苦的求学。后来他的学生就非常佩服他勤勉好学的精神,于是他一旦看到老师一有点领悟的地方,就把这些字、这些话写在衣服上面,学生们就常常用他们干净的衣服来换老师写满字的衣服。后来任末在临终之前还告诫人们说:“一个人他喜欢学习、喜欢读书,即使是死了,也如同是活着一样;而一个人如果不好学,即使是活着,他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任末勤学的故事确实是非常励志。从古至今,为什么一个人的德行学问能有所成就?其实没有所谓的侥幸,即使是天才,他也是要靠后天的努力,不断的求学,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道德与学问,他才能成材,这是古今中外都不变的道理。

离我们比较近的,就像近代的林尹先生。因为我们之前上过好几位教授的课,都常常会提到林尹先生,有的教授是直接师从于林尹先生的,譬如像刘克雄教授、周虎林教授,有的教授算是他的徒孙辈的,都对于这位学者的德行以及他治学的风范敬佩有加。这些读书人何以能传承老师的道德学问,这和他本身勤勉好学的精神,以及真正落实四维八德的风范都是离不开的。就像林尹先生,他能把中国的文字学、声韵学,从章黄学派,从太炎先生、季刚先生身上,他身为传人,能够继承下来,我们要真正的学习他的德行跟风范。

林尹教授字景伊,是浙江瑞安人,他所出生的家庭是书香门第。他的祖父养颐公就是瑞安的大儒陈介石的高足弟子。这段历史也是陈新雄教授在缅怀老师林尹先生所记录的,“百年身世千年虑”,这首诗就是林尹先生所写的。林尹先生出生在书香门第,他的祖父养颐公就是瑞安大儒陈介石的得意门生。他的父亲林辛,字次公;仲父林损,字公铎。他们都是弱冠,很年轻的时候就在北京大学教书。

因为他们的道德学问非常的好,当时的一些著名的学者都和他们的交情很好,这其中就包括了黄侃,就是黄季刚先生,当时都是在大学任教。林氏家族他们一代一代都是读书人出身,道德学问都非常之好。像林尹在这样的家庭当中成长起来,有这么多的长辈可以教导他、提携他,所以他在国学方面的基础是很早就奠定起来。加上他自己的天资特别的好,思虑很敏锐,所以十六岁,十六岁,一般人都是在国中的阶段,都还只是在读高中,林尹先生十六岁就已经考到北大来求学。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章黄学派的传人,黄侃黄季刚先生,跟着黄季刚先生学习国学。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季刚先生就让他当场写一首诗。我们看看这首诗,就可以体会到,那个时代,十六岁的年轻人就能写出这么有思想、有深度、有抱负的诗,真的是让我们太敬佩了。

他这首诗叫“秋夜感怀”:“白露暧空月满天,更深景物益凄然。悲秋蟋蟀鸣东壁,落叶梧桐逐逝川。大壑移舟唯有限,呴鱼失水待谁怜。”“呴”,《庄子.天运》当中有:“相呴以湿,相濡以沫”,这是张口哈气让对方温润的意思,呴鱼失水待谁怜。“百年身世千年虑,几度寒窗夜不眠。”我们看到这首诗,就好像当年章太炎先生的老师俞樾,他也是写了一首诗,给曾国藩先生看到,也是觉得这个读书人非常有才华,所以很赏识他。

因为这首诗是言志的,当黄季刚先生看到这位十六岁的学生林尹,能够写出这样的诗,“百年身世千年虑”,这首诗怎么可能是年轻人写出来,我觉的很像老人写出来的。虽然他现在很年轻,但是他的内心是思接千载,慨然有古人之志,从诗里面就可以体会到,所以当时季刚先生非常赏识这个学生。

从古到今都是这样,老师跟学生之间,老师要找好学生不容易,好学生要找好老师也是不容易,师资道合也不是那么容易因缘聚合的。好老师最希望他的道德学问有学生能继承下来,所以当时在北京大学,当季刚先生看到林尹的才华,他的抱负、他的德行、他的胸襟,就认定他的学问要传给这个学生。所以对他特别器重,把他带到家里亲自督导、亲自教学,把他所学到的文字声韵的学问和盘托出,都教给这个学生,教给林尹先生,同时还教以博观经史之学。因为即使是文字声韵学,也是离不开经典的深入,他愈是深入经史子集的典籍,对于传承文字声韵,这是非常重要的国学基础。

自古至今,好老师找到好学生,都是用尽心血把他带在身边,一点一点的把他的德行学问传授给他。我们看季刚先生对林尹是这样,后来林尹对陈新雄也是如此,陈新雄先生有一段时间都是住在林尹先生家里学习的,这是当成传人来培养。同样的,像方东美教授对于师父上人也是如此。师父上人遇到的三位好老师:方东美教授、章嘉大师,还有雪公李炳南老居士。老师都是让学生到自己的家里来学习,或者是带在身边学习。

后来林尹先后住在黄季刚先生家中住了两年,就这样手把手的教,言传身教,老师跟学生天天生活在一起,所以他的学问、道德各方面进步得就特别快。后来,林尹先生考中北大的研究所国学门进行研究,最后是以“温州方言”这篇文章拿到学位。

林尹先生确实是没有辜负老师对他的期望,即使后来他到了台湾之后,也是非常努力的培养人才、培养学生,就是希望文字声韵之学不要失传,希望代代都有传人。特别是林尹先生后来编辑了很多的字典,还有一些学术的专著,对于我们现在学习文字声韵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工具,包括《中文大辞典》,这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必不可少的一套工具书。

林尹先生一生维护中国文字跟中国文化是不遗余力的,而且他教导学生,也是以发扬固有的文化,来期待学生要立定志向,真正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并且林尹先生特别强调,中国这种优美的文化是藉著文字表现的。如同我们前几天谈到雪公老人有一段评论,现代这个时代,别说看不懂文言文了,就是连章回小说,那在古时候算是白话文了,我们都看不懂,京剧也嫌它看不懂。这种情况让这些老人都很担忧,为什么?因为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它的文化、文字,这些文化、文字一旦失传,后继无人,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像林尹先生、像雪公太老师这些老一辈的大德,都特别强调汉字文言文的重要性,希望中华固有的文化不要遭到断灭。对于文字方面,林尹先生一生当中是孜孜不倦的以维护固有的文字为己任。

无论是古时候的读书人,像我们刚刚介绍的任末,还是近现代老一辈的学者,就像林尹先生,他们在读书的方面,以及在传承文化道统的方面,他们所做出的杰出的贡献,这是我们非常好的榜样,要向这些老人家认真学习。之前考英国汉学院的课程,其中文字声韵学的教科书,所参考的都是林尹先生的作品。

师父上人对于汉字文言文要真正继承发扬起来,这件事情师父上人也是特别的重视。而且不仅是在华人的地区呼吁,在欧洲、在国外的一些国家地区也都特别的强调汉字文言文的重要性。为什么?因为这是我们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一把钥匙。文言文言简意赅,在书面语言当中,它是最为优美的文字。而且更重要的是,汉字跟文言文是中国老祖宗留给后世子孙最为宝贵的文化宝藏。文言文跟汉字六书一样,在全世界的文化历史当中是独一无二的。

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字,有很多欧洲的汉学家也特别强调,中国的表意文字,它有很多特性是优于西方国家的表音文字。所以中国汉字的这种特性,让我们可以思接千载,也就是几千年后的子孙,还可以通过汉字文言文这个载体,跟几千年前的老祖宗进行心灵的交流与对话,这在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当中是很少见到的。因为我们老祖宗深谋远虑,知道口头的语言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所以他们找到了永远不变的方法,就是汉字跟文言文,使得老祖宗几千年前的智慧跟经验、理念都可以传给后人。所以汉字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老祖宗非常了不起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都能继承、发扬光大。

这句经文我们就学到这里,大家请接着看下面的这句经文: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我们现在是在“余力学文”的单元,所以现在学的这几句经文都是跟我们读书求学有关系。

“心有疑,随札记”,我们在求学当中,如果自己的心里有疑问,就应该记录下来,做好笔记,记下来。一有机会,“就人问,求确义”,就要向良师益友请教,务必“求确义”,确实明白它的真义。

这在我们求学的过程当中是很重要的,之前有提过,我们在求学的时代,曾经在学习《论语》,对于其中的句读还有读音存在一些疑惑,师父上人就特别指导我们,回到台湾向徐醒民老师请教。我们就专程从北京再飞回台湾,来跟徐醒民老师请教《论语》,它的读音、句读等方面的问题,也是离不开文字、声韵、训诂这方面的学问。后来徐老师非常有耐心的给我们解答问题。之后又专程写信到北京,写到我们学校,特别嘱咐如果日后你还遇到了经典当中的问题,你们学校也有很多老先生,对于文字、声韵、训诂的学问有深入的,也都可以向他们请教。所以后来我们就找到唐作藩先生,当时唐作藩先生已经退休了,但是在校的学生只要有问题向老人家请教,打电话也好、写信也好,这些老先生也都很认真的给我们回答。唐作藩先生当时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我们上古代汉语的课程,老师都要求我们要把字典背下来。这也是在国学方面很有深入的老先生。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因为圣贤的经典所谓是“致广大而尽精微”,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一些疑惑,我们把它记下来,等到有机会遇到善知识,就要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确定我们对于经典义理的掌握是不是正确的。因此有疑之时,正是老师在化导学生的机缘。这就如同《礼记.学记》当中讲的,“善待问者如撞钟”,你叩得小声,就像敲钟一样,你叩的声音小,它响的声音就小;如果你叩的声音大,钟就会发出非常宏亮的、雄伟的声音。因此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个过程当中,审问、慎思这些功夫都是需要尽到位的,才能成就我们的学问。因此有疑问就要向老师求教,学问学问,我们要学着如何去问。但是问,问的人本身确实是要在学习经典深入的基础上产生疑问,同时要问对人,跟良师益友不断的切磋琢磨,这样就能成就我们的学问。

在《论语.公冶长》当中也记载着一段经文,子贡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老夫子回答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雪庐老人在讲解这段经文的时候说,孔文子是卫国的大夫,家庭很混乱,因为是环境的关系。之前我们有学习过一些公案,了解到卫灵公跟南子都是昏庸无道,都是在闹乱子。孔文子他本身也乱,可是死了之后为什么能得到“文”的谥号?古人有谥号,他死了之后,有地位的人往往都有谥号,天爵高的人有私谥。关于谥号,可以看看《谥法考》这本书。

子贡就问说:“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因为子贡他是非常精明、聪明的人,他看到孔文子家乱,却得了“文”的佳谥,这个谥号是很好的,所以他心里产生疑问。于是老师孔老夫子就回答他说:“敏而好学。”孔子说,敏,敏是聪明,来得勤快。这有两种句读的方法,一个是,敏是一句,另一种是读“敏而好学”。因为敏的人,就是聪明勤快的人往往都不太好学,因为他觉得他比别人高。

“不耻下问”,雪公谈到,这一点就不容易做到了。“下”,有天爵、人爵的不同。以人爵来问,譬如部长,你让他去请教司长,他就不愿意了,觉得张不开口,去问位置比自己低的人。再说天爵,一个人拿了博士,就不好意思去问没学历的、没读书的人;包括老人,他有疑问也不好意思去问年轻人。可是孔文子就有这种不耻下问的品德。

“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虽然家庭的情况不好,但是他有这些好处,“敏、好学、不耻下问”,这三个好处是不能抹杀的,按照国家制定的谥法,他的谥号叫“文”。这是先从好处提起,不提他的坏处。譬如古人在作墓志铭,一定是赞颂人家的德行,颂扬他的德性,而不会去提他的坏事。像桀、纣,历史上记载,一生当中没做过什么好事的,如果有三分善、七分的不善,那就这三分的善来说。所以中国人很厚道,处处都是隐恶扬善,存厚道。

我们在读家谱就能体会到。之前师父上人的堂亲,在动乱的时期,他把徐氏的家谱藏起来,很完整的保存下来,所以后来家谱就重新印刷出来,师父上人把它重印了。这个家谱非常的难得,上面有朱熹朱子所写的文章(序文),还有皇帝所下的诏书,这个谱是非常难得的很完整的一套家谱。

我们读《徐氏家谱》就发现,古人确实对于家族当中一代一代的祖先都非常的恭敬。而家谱和史书在记载一个人的善恶功过的方面有什么不同?这也是我们在读《徐氏家谱》的时候才了解到的,家谱只记善的方面,不记恶的方面。这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历代的祖先在家谱当中的记录只记他的善行,至于他有什么恶事,在家谱当中是不记载的,因为这也是一种孝道的传承、体现。家谱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传承,就是每个家庭、每个姓氏,我们以后学《百家姓》就能够体会得更深,每一个姓氏都要追溯家族的来源、姓氏的来源,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黄帝、炎黄的时代。几千年来一代一代相传,在家谱当中就只记载一代一代祖先的善德善行。

像中国的《二十四史》、《二十五史》,史书的体例跟编写的内容就和家谱不同,因为历史是为政者的殷鉴,历史的智慧经验是要给我们记取教训。譬如有一些比较恶的人,或者是比较昏庸的君王等等,历史都是如实的记下来,这是要让我们记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所以在史书里面是善跟恶同时都会记载的,这跟家谱是完全不同,家谱就体现出中国人隐恶扬善的厚道之处。

这是雪公老人对于《论语》当中这段经文的讲解。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我们刚刚有谈到,儒家是中国的传统,五千年的老祖宗教我们学习的次第,就包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师父上人也常常提醒我们,关于学习的次第,如果只有博学,而没有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儒学而不是学儒,而且是儒学当中比较浅薄的。如果他有慎思、明辨,同样还是儒学,这是儒学里面比较高深的。我们把儒学前面,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分为四个等级,愈到后面愈深,这都是属于儒学的部分,因为这都是在切磋讨论学问、求学的过程当中要去做的。

后面笃行是要落实,老实圆满的落实,这是笃行。真正做到笃行,才有受用,才是学儒。所以能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统统都做到,可以称为大儒。我们现在学的这句《弟子规》经文:“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这还是停留在前面的四个阶段,就是博学、审问阶段。如果可以做到笃行,譬如学《弟子规》的时候,《弟子规》的经文、经义都能够做到,可以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全部都做到了,这就是真正的学儒的人,而不是只是搞儒学的人。像我们学习《弟子规》这当中的五伦五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也学了很多的理论,也学了很多的榜样,也都要真正的做到。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当然这可以说是在博学、审问前面的阶段,而真正是笃行,像我们学《弟子规》,都要把它落实。在古时候,一般的家庭是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有许多家里的父母、老师(私塾的老师),都是在孩子小时候,就把《弟子规》当中重要的内容都在生活当中表演出来给孩子看。所以即使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但是处事待人接物的道理他都懂,而且他都能做到,这真正是学儒,是很有受用的。

师父上人也常常强调,像《弟子规》,并不是教给小朋友念的,而是什么?而是小朋友从出生到三岁的过程当中,父母亲来教他,就是教他《弟子规》,《弟子规》都是在生活当中做出榜样给他看。一直到他六、七岁去上学,榜样就换成老师,老师给他做榜样,依旧是教这部《弟子规》,要把根真正扎得根深蒂固。

在从前私塾里面教学,就有伦理、道德、因果的内容。包括在学习读书的过程当中,老师也是教学生把句读读通,最开始都没有特别给孩子讲解,都是让孩子认字,会断句读,能够读、能够背,老师有时候会把故事讲给学生听。以前师父上人也有谈到,像朱镜宙老居士,他们也有一些朋友后来年岁很大,活到九十多岁。像朱镜宙老先生他们这些读书人,以前都受过私塾的教育,而且跟着学习的老先生,也都是很有道德学问的老师,像朱镜宙老先生他就特别会讲故事,他们的这一批朋友都是很会讲故事,都不外乎是伦理、道德、因果的故事,从小就是听老师、听老人讲到大的,小朋友他听多了,他听故事就比较容易吸收。所以一开始都是让他读经典,然后跟他讲故事,一直到长大之后,慢慢的经典才开始做讲解。这是学习《弟子规》。

所以《弟子规》是儒家的根本,《感应篇》是道家的根本,《十善业道经》是佛教的根本。师父上人也常常强调,如果我们把这三个根真正扎好,真正具足、落实,“世出世法,随学一门,取法先德,勤策己躬,无有不成者”。我们的成就就是从根深蒂固的基础当中而来的,日后世出世间法只要随学一门,取法先德,勤策己躬,没有不成就的。古往今来真正要学有所成,都是走这样的一条道路。

这是“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关于这一点,我们再补充一下。“就人问,求确义”,问,蔡老师也特别强调,我们要问对人。为什么?因为有时候我们有一种倾向,有疑问的时候,都是很想要去问那些会认同自己想法的人。可是我们也听过这样的一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他不喜欢问那个会说真话、说直话、讲话一针见血的人。反而这些话是对我们自己有利益的,但是有的人比较听不进去。因此,“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我们要是具有谦虚好学的心,像这些有德行、有学问的长者,他也一定会非常认真的教导我们。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断的向善知识请教,疑惑就愈来愈少,就好像乌云不断的散开,我们就会心智清朗,智慧会放光明。

这句经文就学到这里,我们接着看下面这句: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这就是强调了我们学习的环境,要把我们的学习环境打造成什么样的氛围?首先“房室清”,书房要整理干净、整理清洁;“墙壁净”,墙壁保持干净。“几案洁,笔砚正”,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在书桌上的笔墨纸砚这些文具,要把它摆放整齐,而不能凌乱。我们放眼望去,所摆设的笔墨纸砚都是井然有序,什么东西放在什么位置,它都有固定的地方,用完了还是放回原处。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读书的时候心也比较能够定得下来、静得下来。

这段经文所强调的,是我们要经营一个非常好的读书的环境。如果我们的环境非常凌乱,这样也会对我们的内心、心境造成影响,我们读书的地方都乱七八糟的,这样我们坐下来,心就很难稳定得下来。“房室清,墙壁净”,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一走进去,都会觉得很清净、很舒服。

“几案洁,笔砚正”,因为人的心,毕竟我们还是凡夫,难免还是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因此当我们的环境很清净,内心也自然会感到很清净。“几案洁,笔砚正”,是所有的东西都要放在固定的位置,而每当我们要用的时候,心才不会乱成一团,或者到处去翻、到处去找。不仅是我们读书的环境,包括出门的时候,行李还有房间的柜子等等的,也都是要把东西摆在固定的位置,不能非常的凌乱。

在《礼记.曲礼》当中说:“《曲礼》曰:‘毋不敬。’”恭敬不仅是包括对人、对事,包括对物也要具有恭敬心。所以朱子在《童蒙须知》当中特别强调,为人子弟,就要把自己所住的地方打扫干净。“拂拭几案,当令洁净”,像文字笔砚这些用品,也都要放得整整齐齐,放在固定的位置,用完了之后,还要让它回到固定的位置。这都是古人对于读书人的要求。所以“几案洁,笔砚正”,这是包括所有的器具跟用品都要严肃整齐,顿放有常,这也是代表着我们对于万事万物的恭敬。

PPT这里给大家看的几张照片。这是在教科文组织“净空之友社”的办公室,当时在开幕的时候,这是师父上人的书桌,还有会客的桌椅,包括餐桌,还有书柜,我们看到照片,就能体会到《弟子规》当中的标准是什么样的。这个书柜,确实是“列典籍,有定处”,各个不同国家文字的法宝,都非常有序的排列整齐放在书柜里。包括桌子,桌面上笔墨纸砚、文具都摆得整整齐齐的。墙上的照片也都是按照次序排列得非常的严整。连桌子上面,我们要是去那边喝过茶、喝过咖啡、聊过天,也能看到,他们摆放茶水点心,也都是摆放得非常整齐。这是最初开幕的时候,二0一七年的陈设,当然现在的陈设又有所不同,摆得就更加的庄严、更加整齐。这都是让我们看到学习《弟子规》很好的样子。所以人们一走进来,一看到明窗净几,一看到这个地方什么东西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内心就会感到非常舒服,非常愿意在这里多坐一会、多聊一会,而不是看到一个很脏乱的环境,可能都会让人感到坐立不安。这就是学习《弟子规》之后,整个生活的环境都能够随之产生变化。

好,今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谢谢大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