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传统 ,追求超越——60年学书浅悟

武林动态 2017-04-03

众所周知,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得力于语言与文字,中国古文字历史源远流长,其产生、发展与社会进步休戚攸关!文字自产生发展始,除载体、工具与时俱进外,字体也同时在不断衍变。尤其,自隋延续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科举制度,导致考生人人都必须认真写好楷书(馆阁体),过好参加考试的头道门坎。若有机会查阅存世的历代硃卷,真令人叹为观止,字字珠玑,点滴无疵。以今人眼光评价,真是“人人都能书,个个皆大家”!时代不同了,“十年寒窗磨穿铁砚”的功力万分罕见!但古代在坚强的基础上,历代爱好书法者扬长避短,墨池纵横,从而产生不同的风格与流派。

笔者浅薄且孤陋寡闻,窃以为其分类是约定俗成,薪传至今。早期,则有刻铸于不同材质上的文字:岩画、甲骨、石鼓、金文;其后,随着帛纸与毛笔的产生,基本统一的华夏文字书写进入了突飞猛进的时代,秦篆、汉隶、魏碑、晋行、章草、唐楷……不断演化,各种书体的历史代表人物不断涌现,就笔者浅见罗列如下:秦 李斯(篆);东汉 张芝(草)、钟繇(行);东晋王羲之(行);唐 张旭(草)、怀素(草)、欧阳询(隶)、颜真卿(楷、行)、柳公权(楷)、孙过庭(草);宋 苏东坡(行)、黄庭坚(行、草)、米芾(篆、隶、楷、行、草)、蔡襄(楷)、赵佶(创瘦金体)、蔡京(创宋体)、王安石(楷)、岳飞(草);元 赵孟頫(篆、隶、楷、行、草)、鲜于枢(楷、行、草);明 朱元璋(行)、文征明(行、草)、祝允明(楷、草)、唐寅(楷、行)、董其昌(楷、行、草丶)、王宠(楷、草)、张瑞图(行、草);清王铎(隶、楷、行、草)、傅山(行、草)、刘镛(楷、行)、郑燮(创六分半书)、尹秉绶(隶)、何绍基(篆、隶、楷、行、草、北碑)、邓石如(篆、隶、魏碑、楷)、林则徐(楷、行)、赵之谦(篆、隶、行)、吴昌硕(石鼓、篆、隶、楷、行);民国 黎元洪(楷)、胡汉民(隶)、吴敬恒(篆)、于右任(草);当代 毛泽东(草)、林散之(草)、潘主兰(甲骨)……当然,以上只是个人认知而已。

但是,凭上罗列,必须引起注意的是:书体变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必然;而书法史上的著名人物多是政治、文化名流!这说明一点,古代书法名家只是书法上乘的政治文化名流,不是以书艺谋生的专业书家!真正以书艺为业的名家出现于清末民初。历代被誉为大家者,基本是篆、隶、楷、行、草诸体皆精,文学功底深厚的政治文化名家!

笔者作为书法爱好者,幼承父训,临池冶印,并曾受教于潘主兰、丁吉甫等大师,应景曾获全国银牛书法、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书法赛等大奖。2014年8月在北京孔庙同书法家丁祥龙、张裕纲联袂举办“马年金秋三人书法展”。撰书联“教泽深滋能拔萃,学风足式可超前。”(配孔子彩瓷画像)由孔庙收藏。2005年组建中华林氏书画院,忝任院长,曾率团(10人)参加“庆澳门回归10周年书画展”;率团(12人)出席台湾“海峡两岸书画展”;今年还在全国政协艺术馆主持举办了《纪念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30周年书画展》。多年来还组织、参与了许多笔会及展览,主编刊行了《春华秋实》5周年书画作品集。长期坚持“以文会友”,所撰写诗词联句书法作品流传海内外,多已刻石镌木入书传世。笔者作为地方志编审,原服务于民革福建省委,任祖统委副主任、调研员。现为中华林氏总会、中国林氏源流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研究员;北大国学、福大闽商院教授等,在中国姓氏、狮子、海军、林森、辛亥革命研究方面用力颇多,曾组织族谱首次赴台办展交流,著作尚丰。作为业余书法爱好者,幼承父训,把笔启蒙,酷爱书法篆刻,业余修为,六十年来未敢轻弃,颇有点滴感悟,现将对目前书法艺术的一些浅见奉上,篇幅有限,无法展开论述,请方家不吝赐教。

承先启后,循序渐进为途。当代书法爱好者毛躁者多,尤其在考试教育的引领下:“特长生可以加分,进重点校”,导致教、学者趋于急功近利,揠苗助长,教学目标紧盯“特长生”,培训学员参赛~获奖~特长。必然与古代的教育理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循序渐进观相违背。认知感悟,酷爱勤奋为基。书艺之道当先认知感悟其为华人立世的技能之一,优劣好坏关系个人的修为与教养。能否全身心投入,则以酷爱为先决条件,不爱而求就是勉强。古云:强扭的瓜不甜!捆绑难成夫妻!量身裁衣非常重要!遗憾者当今许多家长老师都有陋习,不管学员有否天赋与兴趣,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员,赶牛上架,同样造成负面的后果。事例很多,宜引起注意!抛名却利,厚积薄发为道。学书的目的是提高书写的技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国人交流的根本手段之一,绝不能为名所左,也不能为利所右!应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襟怀!不断积累,还要兼习传统诗词,提升文化修养,融汇贯通,使文字、书艺相得益彰!广征博采,思齐敢超为继。中国书体、门派很多,学者必须广征博采,千万不能有畛域之见,重碑轻帖或扬帖而抑碑均不可取,重视交流,广泛吸收,继承传统,勇于创新是当代人的追求。当代涌现舒同体、启功体、刘炳森隶……为华夏书体及电子印刷字库增添新意,他们都是在扎实的基本功上,见贤思齐,突破传统,体现自己,见贤敢超,达到创新性的成果!对任何事物都必须有全面的认知,牢记古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真思考,承先启后,循序渐进,博釆众长,勇于创新,思齐敢超,追梦成真,时代进步,理念也必须更新,解放思想,勇敢前行,追寻中国梦,实现中国梦是中国人的追求,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法艺术的巅峰梦,有志者同样可以努力、奋斗、攀登的!

林伟功

书赠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院长贺茂之少将

书赠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先生

应邀为林风眠研究会及刊物题笺

赠意拳大师金秋华书法

前左三金秋华、左五林伟功、后左三起:天石王成、姜波、王一、王光辉先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