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伯昭:能饰演给国家做过贡献的人 是演员的幸福

武林动态 2016-08-30

标题全称:访著名演员王伯昭:能饰演给国家做过贡献的人 是演员的幸福(下篇)

接上期:从初登荧幕的风流才子赵旭之,到家喻户晓的小白龙,一时间“天下谁人不识君”。国内事业如日中天,他却远渡重洋;国外事业风生水起,却又改弦易张!他的经历可谓是现实版的“西游记”。饱尝辛酸,天道酬勤!如今拍摄的作品脍炙人口。当初是何种力量激发出他再次踏上影视之路的“洪荒之力”?笔者一行带着疑问,叩开了著名演员王伯昭老师家的大门……【上篇回顾:永葆青春的小白龙 永不褪色的常青树——访著名演员王伯昭(网址:www.qqgfw.com/News_1Info.aspx)】

王伯昭老师在家中即兴而谈

韩峰:好的影视作品尤为重视人性与故事内涵………

王伯昭:对!李安导演的《藏龙卧虎》,获得了奥斯卡奖。为什么?因为他不光是武打设计得好,重要的是他的作品有思想、有哲理,令观众感悟很深刻!比如,杨紫琼演的大姐最后恨不得一剑砍死那个章子怡演的小妹妹,但剑砍到章子怡脖子的时候却收手了,剑就停在那,没砍下去。最后说了一翻话:“我们做女人的要懂得从一而终,既然选定了他,就要一辈子跟定他,不要朝三暮四。你一生中选定了这个小伙子,但你又看到慕白好(就是周润发饰演的那个,这个人更帅更成熟更好),芳心又动了,不能做到从一而终,犯了女人的大忌。选择了他,这一辈子就该跟定了他,将来遇到更好的男人,更有魅力的男人,只能欣赏他,但是不能有想嫁给他的邪念。希望你懂得这句话的道理。”杨紫琼讲完这番话以后,剑一收,就走了。这就是李安歌颂的女英雄,既有很好的武艺,又有高尚的品德。观众看完后顿时觉得很好。观众崇拜你,不仅崇拜你的武艺高强,更崇拜人的品德高尚,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值得崇拜;西门庆确实武艺高强,但是他道德沦丧,就不值得人崇拜。

八二版《西游记》 中扮演“白龙马”

李安塑造的人物有内涵,他的成功性就在这一点。所以,人在社会上,让人崇拜的东西,也就是刚才讲的德智体。在这上面“德”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智”,有的人智商特别高,也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体”,武术功底好得不得了,那个体育方面高强得不得了。但是你要在这三个方面都做的好的话,那这个人就是好上加好,对吧?所以,为什么我们看《水浒》里面,有那么多的英雄,到最后互相之间比的不是武艺,比的是“德”,讲究人的德行。像宋江武艺并不高强,但是那么多武艺高强的人都认他做大哥,跟随着他,命都可以豁出去,就是因为他的人品,也就是他的德行,他的魅力征服了这些武艺高强的人士。所以我们谈“武”,首先要讲究“德”。

电影《笔中情》饰演以书圣 王羲之为原型的赵旭之

通过李安的《藏龙卧虎》,(我们这叫泛谈啊,笑!)可以看出我们在表演的时候,演员的表演技巧很重要,但是演员的修养更重要。修养讲的就是你的德行和操守,统称修养,所以表演要有修养作为支撑。没有修养你表演演得再好,一旦有‘重量’的角色给你,这个人物形象的树立 ,他的闪光点,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所以要演好人物,就要用心来揣摩角色品德高尚的地方,然后爱好人,再学好人,最后将被好人所感动。我演戏演到最后就会被角色而感动。我在演顾家齐时,演着演着我就被顾家齐的很多事情感动着,我被他感动的同时,将这种感动再反馈到我的角色创意中去。所以当演到顾家齐的时候,那个时候你已经不是王伯昭了,你已经从自我出发,进入到角色中去了。所以我演完顾家齐这个人物之后,回到家里来,家里的人都觉得:你变了,不一样了,跟过去的你不一样了。这包括思维思考,说话的停顿,内心的节奏等,全变了。有那么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才又回到原来的我。所以,家里人都觉得:你不是过去的你。一个演员能够进入到角色如此之深,回到家里半个月一个月都回不来原来的状态,这就是自我出发之远,可见一般。

韩峰: 我之前看陈道明老师演的康熙,感觉他就是康熙;唐国强老师演诸葛亮,觉得他就是诸葛亮,像王老师您演顾家齐,就是顾家齐。而且还有一个就是咱们说的有一种精神的传承,通过这种力量把人物演活了。

王伯昭: 要想把人物演活了,就得要把过去的自我彻底抛弃,必须深入到角色中去。出发的太近了,这个角色就没法演活,要出发的很远很远,彻底进入到角色的灵魂世界。包括你的思维等等都要进入到角色状态中。你看我演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里面的荣毅仁,人家看完了,就说这个荣毅仁感觉不错。我演过《东方》里的钱学森,这两天又在放,钱学森当时想回国,美国就控制他,不让他回国。但那时中国很希望他能回来支持咱们的“两弹一星”。因为他确实在国外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当时的他一心要回国。美国的记者就问他,“中国很穷很落后,生活很苦,你为什么要回去?”他说了一句话,“我回去,是要让我国家的人民,以后能有尊严地活着”。他没回答生活贫困这个问题,他说贫困这个问题不是他一个科学家能改变得了的,但是他如果把这些知识带给这个国家,这个国家就可能造出原子弹,造出氢弹,造出人造卫星,就能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有尊严地活着。不管生活贫苦不贫苦,那是另外一回事儿。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所以我经常说,我们能够去演,给这个国家、给这个民族做出过贡献的这些人,应是我们做演员的幸福所在。能够让你来演他,真的不管是沾点边,都是作为一个演员幸福和骄傲的事情。

电视剧《东方》中扮演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韩峰: 作为一名演员去诠释他,去演他,这个演员的综合修为必须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够把这个人物的精神,这个人物的内涵表达出来。让观众能够感受他身上的光辉力量。

王伯昭: 对!看演员的眼神,他说这个话的时候,他需有这种感受才行;他如果没有这种感受,眼神是不一样的;他感受出来几分,眼神就出来几分,感受的更深刻,他的眼神更深刻。这个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得出来。人用眼睛来判断事情,用眼睛来感悟事情,这就是每一个人所具备的最基本的潜意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要以为我昨天晚上还在喝酒打麻将,第二天到了镜头前面,只要坚定信念,我装我就是;你信与不信,我就告诉你,我就是;这没用,这是假的。因为你前面没做足功课,你的台词,你的所有的这一切,没有内涵;观众一看就知道你在糊弄人,你在玩快餐呢。(就是对付几下就端出来了,菜做好了。)首先体验这个人物的传记,然后再了解这个人物的过去,他都发生过哪些事情在他身上?感悟他经历过这些事情以后,此时此刻这个人物应该怎样说这番话?这些都是考量演员,有没有做到这些东西,有没有顾到这些东西,然后你再演出来。这样,才能带出这些东西来。

其实武术也一样,没站过梅花桩和站过梅花桩的人,脚底下的功夫是不一样的。我也演过很多武打片,《情定少林寺》时,我演第一男主角,这个功夫你练没练过,肯定不一样;《西游记》小白龙和孙悟空对打,我就练过,练得不是特别多,但还是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看打斗过程中就能体会出来。艺不压身,你学的越多对自己越没有害处,与其把时间浪费掉,还不如去学一点东西。海纳百川,汲取多种营养,去走你这条路。不管你是做哪一行,一定要汲取多种营养。武术也好,书法也好,演员也好,小提琴也好,笛子也好,雕刻也好,包括做紫砂壶也好,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大师。一颗心永远泡在你选择的初衷上,永不改变。十年磨一把剑,和三年磨一把剑,磨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三十年磨一把剑,和十年磨一把剑,磨出来的剑又不一样。

电影《顾景舟》饰演一代紫砂大师 顾景舟

韩峰:就像《西游记》一样,虽然那时候特效落后,据说当时就一台单机拍摄。但拍出来后却影响了几代人,还破吉尼斯纪录了,是全球重播最多的电视剧,而且各个年龄段,小孩儿、年轻人、老人每次看还都是很开心。

王伯昭:这就是创造了一个经典,经典是要很多支撑顶住的,没有很多的支撑在后面顶住,这个经典是创造不出来的。当年的这几部戏,在那个年代,演员是一心一意在演戏,不被各种诱惑所左右。导演、服装、化妆,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全心全意地做自己的工作。当年的《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都是名副其实的集体力量创造出来的。但后来的人大部分就没有以前那么敬业。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看,总体没有以前的好,人家就不看你,观众是很无情的,其实观众也是很公正的,或者说观众是有情的,他看你好,他就给你掌声,他看你不好,对不起,换台。

韩峰:你用心了,观众看的也动心,《西游记》那时候很多演员都是角了,但是安排客串的话,都诠释的非常到位。

王伯昭:我们那个时候的人都是这样,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那个时候有一句话:“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你是想做一个小演员吗?每个人都想做一个大演员,那你想做大演员,给你一个小角色你怎么办?就拿出你大演员的所有功力,把这个小角色演好。我们那个时候看《列宁在十月》,有一个人,他的角色就是拿个梳子,经常梳着头,他就硬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既然我演一个小角色,我也要把这个小角色演好,演出闪光点,让观众深深地记住,你就不是小演员 。所以我们在表演行当有这句话,“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扮演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在武术上面也一样,没有小仗,只有小师傅。打任何仗,不存在大小,一出手就要打出水平来。也只有小师傅才糊弄,才不准备,随便糊弄一下;大师傅做任何事情都会经过精心准备,认真想一想到底用什么方式方法;所以这句话恐怕在武术也一样,没有小仗,只有小师傅。

韩峰:是的。中国武术的拳法特别多,拳法没有好与坏之分,就看练的那个人的水平。

王伯昭:对,就看你的水平。不管是南拳、北拳、长拳 、短拳、内家拳、外家拳,不管什么,只要你练好了以后,好坏你都能分出来,这具体还是要看练的人下多大的功夫。这让我想起有个钢琴大师,遇到一位孩子的母亲向他请教说,怎样才能培养孩子学习钢琴的兴趣?大师说,没有哪一个小孩天生就喜欢弹钢琴的。而我们做父母的为了让孩子弹钢琴,往往用各种办法去诱导他,比如给他买礼物、或带他去旅游等等。大师说,这一切都没用,告诉你们我的感悟就是:小孩哭着弹一万个小时和小孩笑着弹一万个小时没有什么区别!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刚开始的时候会有反感,甚至吵闹,到最后适应了,也就接受了。用时间累积往上堆,最后熟能生巧。没有天才一说,全都是靠笨鸟先飞、靠时间堆出来的。所以说,武术界也好,钢琴界也好,体育界也好,演员也好,一个样。上帝是公平的,付出和回报总是成正比的。

对于有些长大了没有成才的孩子,现在会跟父母讲,我小的时候真喜欢你们,我一闹,你们就不让我干了,然后你们就吵架。爸爸要干,妈妈不让我干:“由着他吧,将来还非要做这一行啊?只要好好地活着就行了,实在不行咱还有积蓄,总不会让他饿死,等等 ”。小孩听了这些话很喜欢,最后小孩爱干嘛干嘛了。等到三十岁、四十岁为人父母的时候,才开始后悔,甚至埋怨父母当时管教不严格:“我恨你们,你们那个时候没逼我,弄得我现在一事无成,现在我的孩子又面临着当年我的情形。这时候我是逼他还是不逼?我现在逼他,你们不要干涉我啊,因为我走错路了,现在我就要逼我的孩子”。所以呀,这番话让我想起来我小时候拉小提琴的事。当时南京有一个叫盛中国的,他是中央乐曲团的小提琴首席。他一家也都是拉小提琴的。他的父亲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小提琴教授。兄弟姐妹中,盛中强是江苏省首席小提琴,盛中华是海政歌舞团小提琴首席。他们小时候,都管爸爸叫法西斯。他爸爸说:“每个人开始拉小提琴都有非常严苛的时间和量”。他们每次拉琴,他父亲都定好闹钟,坐在那儿听。什么时候闹钟响了,他们才可以休息,否则,孩子们的小提琴就不能停。如果偷懒,爸爸就会过去讲。就这样,在他父亲的严格训练下,几个孩子全都成了中国各个乐团的首席。

电视剧《张治中》 饰演抗日英雄张治中

韩峰: 是的。这就好比写字,你天天练,和隔三差五的练,一起笔老师就能看出来。

王伯昭: 对,其实就写一横,就写一竖,书法家就知道你的水平了,别的都不用多看。作为一个书法家,首先要具备坚实的笔下功夫,写一横一竖时不能够抖抖颤颤。功到自然成,通过苦练写出来的横、和刚拿毛笔写出来的横完全不一样的。同样,写十年毛笔字的人和写一年毛笔字的人,写出来的横竖完全不是一个境界。

韩峰: 看一些大家写的那个书法,包括王老师您写的书法(或一首诗词),整体看布局,有着书法的粗细、坚柔、滞涩、干湿......

《书圣王羲之》饰演王羲之的父亲王旷

王伯昭:书法家应具备两个方面,一个就是笔头的功夫。所谓笔头功夫好,就是在写横、竖、撇、捺时,完全笔随心而动,心想什么,笔就能写什么。另外一个,就是你的修养和情性。修养包括你的为人修养、道德品质修养、大自然的修养、音乐的修养、美术的修养、诗词、舞蹈综合修养等等。对美学的感悟,叫做情性。情——感情的情,性——性格的性。一个是功夫,一个是情性,两样东西加在一起,共同进步,到最后就能达到浑然天成,这就是书法家的最高境界。情性,对于武术也一样。演员对表演功夫的追求,包括表演修养的追求,人生感悟的追求,有了这样的追求,你演出来的角色才能有厚重度,才能够更加打动人。这就说明,行行都需要功夫和修养。人活到老,学到老,在不断地修练功夫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

韩峰:对。等于说,基本功就是一个根基,功夫呢是一个日积月累,积累下来的。但是像王老师刚才说的,您得有一个初衷不能动,就是初心要坚定,人的时间毕竟有限。

王伯昭:当然有限,人生一共就一万天追求精彩的时间。一年365天,十年就3650天,三十年,人生的精彩就是三十年,你浪费一天就少一天。所以,必须要把这些时间用在你追求的初衷上。

韩峰:毛主席写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王伯昭:对,是。咱们泛谈。(哈哈……)

与张丰毅合作 参演抗战史诗大剧《国家记忆》

韩峰:跟王老师聊天真的很受用!

王伯昭:相信能给大家带来一点正能量。“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确实是有道理的。希望大家不要浪费时间,珍惜光阴,珍惜生命,不忘初心!(文/郭连武 编辑/李莉 整理/芳玲、凡尘、米兰、除夕、杨旭宏)

王伯昭书法作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