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绪老师谈气势的修炼

武林动态 2012-08-22

孙老师说,我们讲的“气势”,是心中发出来的一种思维指向(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意”活动),通过意(气)的调整,升华到脑海里,所形成的一种神气状态。并通过神气的支配与催动,使运动到最佳的运用效果。在这里我们讲的“意和气”、“神和气”都是有不同含义的。在讲述意气、神气之前,首先讲一下血气。平时讲述的血气(也叫做“气血”)是血液在体内流动时,要有气的推动与之同时运行的道理,中医学就是根据气血的运行规律,结合人体经络运行的法则、通过望闻问切进行治病救人的。因此就气血来讲,“气为精神,血为物质”。我们拳中讲的“意和气”,是由内向外、本能性反应的动态。心有所想产生意,意之所向而有气。就意气来讲,意,是本能属于先天;气,是动能属于后天。于此得知,本能要比动能快的多。所以“意为精神,气为动力”拳经中讲“心之发动曰意,意之所向而生气”就是这个意思。那么,神气又是什么意思呢?神和气是由意气升华到先天状态时的条件反射性动能。俗话讲“眼为心中苗”,从眼神、眼光中可以发现人之所想。这种由心想到眼神表现的形态,实际上就是人类从后天折返到先天时的潜能性变现。所以,“神为后天返先天之魂,气为后天返先天之魄”。这种神气调动出来的魂魄能量,不是人们后天意识和形体运动所能够支配出来的,它完全是一种动能中的潜能性条件反射。我们通俗的讲,就是人们后天的锻炼,强盛了先天的魂魄能量。魂魄是与生俱来的,人人有之,但有大有小。就如同人们常讲的,某某人天生胆小一样。通过锻炼修习,可以增长人们的胆识。俗话讲的“酒壮怂人胆”,这个胆量,就是魂魄的一种能量。当然,这只是比喻,因为喝酒与人们身内的酶含量有关,等等。

我们说,人类具有三种功能:本能、潜能和智能。其实,世上所有具有生命的物种,都是具有相通相似的功能的。这是由于生存的本性(也就是它的“属性”),为它们的生存提供的基本功能。比如一棵树,不管栽放在哪里,必须提供它所需要的生存营养,否则它就死给你看,这种向人类或自然界索取营养的方式就是它的本能。北方的雪松,移植到南方,有的活了,有的死了。活的就是激活了它的潜能,以顽强的毅力延续了它的生命。用现代科学用语讲,就是基因裂变、基因活力、基因重组复生等等。不管人类把它栽植在哪里,它都不会按照人类的意图而改变它的生存规律。没有阳光,它就会朝着向阳的方向生长,没有水肥的滋养,它就会向下扎根,自己获取。它更不会按照人类的审美观念生长,而是根据自身的需求,长出枝枝杈杈。因此,人类为了美观,只好去修剪它。这就是植物中所具有的智向性的一面。动物中,没有攻击能力、不是扑杀类型的动物,如马、牛、等物种。从母腹中一落地,没有几分钟就能行走奔跑,这是干百万年来的进化,为它们的生存所提炼出来的本能。在日常中,发挥出来的嗅觉功能,一旦嗅出危险,立即就可会向相反的方向逃脱,这种条件反射性的反应,就是一种潜能性的挥。在它们的肢体语言交流中,通过嗅觉、视觉和肢体的反应,能够找出母子关系,找出统一行动的准则,按照高低顺序排列和行事,这,就是它们智向型的一种体现。再比如,大型的猎杀性动物,一降生下来就具有的残忍本性,这就是它们的本能。通过嗅觉、视觉,在不同时间环境下,应该猎杀何种动物,就是它们的一种潜能性反应。运用肢体语言传达集体猎杀的行为,按部就班的展开行动。这,就是他们智能型的充分展示。人类,与大自然中的物物种种,也是相通的,而且具有高级的本能、潜能和智能的属性。这种本能和潜能都是属于自私自我型的,只有智能是可以开发和改变的。

本能,就是人们随同血统基因与生俱来的、可以在后天的所有行为上展现的、具有充分自我保护的一种功能。他表现在语言、思维、肢体行动的各个方面。

潜能,是人们随同血统基因与生俱来的、但是不能被后天完全支配的、或没有被开发出来的、也具有自我保护的一种功能。大部分人群终生可能都发挥不出来这种潜能。我们举一个人类能够激发出来的潜在功能:深夜之中,在树林内行走,周围没有一个人,寂静无声。这时后面有一个人,悄悄地走过来,突然一声发音,前面之人被吓了一跳。身体即时极度收缩、四稍同时乍起,气血上涌、浑身鸡皮疙瘩突起。这种反应,我们说,就是一种潜能性的自我保护状态。它是在极特殊的状态下,被激活的一种能量。

智能,是人们后天经过社会、环境、家庭教养和学习而抑制本能、潜能中的自我意识、能遵守人的行为准则、具有理智性发挥的一种功能。

三种功能都是辨证的,本能的反向就是痴呆,潜能的反向就是终生空空无有,智能的反向,就是违反人类的行为准则、完全自我、自私、甚至是犯罪。我们练拳练功,目的就是充分发挥人类良知良效的本能,挖掘开发人体的潜能,理智的培养人们的智能与条件反射性的行动行为。

所以,由意气升华为神气,就是形意拳中、练习“气势”的主题。很多人练习了形意拳后,没有再深入修习。而是反反复复、枯燥的重复着以前的肢体动作。就如同上学一样,终生都在中小学的程度里徘徊。这是练功者不得修习之法的原因。基本的锻炼,使人体有了整体协调性的感受,它表现在人的记忆功能里,已经由空洞的感觉转换到了实在的感觉。由“虚”已经变为“实”,这是“有形有相”的感受。应该将这种有形有相的感受,转换为神气的感应。我们把这一层的锻炼叫做气势的修炼。在拳中,前人提炼了一些动物的意态,作为我们修习的手段,在借物取意和仿形效意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我们知道,人类是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然后用思维分析进行潜意识的效果判断后,才产生的肢体行动(也就是具体行为的体现)。动物就不同人类,他们主要以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并协调群体的统一行动(也有眼光《神光》的作用)。我们看一看动物世界栏目中的猫科动物,如狮子、豹子、老虎等等。狮群的扑杀活动完全是肢体语言的完整性配合,他们没有语言,不能大声吼叫(那样动物就会被吓跑的),但是,它们的各自分工、先后的行动却是井然有序。这是动物界里,潜能的、用气势调动肢体运动的一种高度的整合性大操练。借势借力的体现在我们的拳中,就是神气、气势高度调动肢体运动的表现形式。再看一看所有的小狮、小豹和小虎,他们是如何锻炼扑杀本领的。小狮小豹小虎的牙齿不硬,爪也不尖利。即撕咬不动、也撕裂不开动物的皮肉。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模仿母亲一样的照样扑咬撕杀,翻滚跌窜,一发而不可收拾。好象在给口中之物传达一个明确的信息:别看我小,你永远是我的,我永远是你不可侵犯的主宰者。这种通过神气而发放于外的肢体运动和形态,就叫做气势。这种磅礴的气概,在动物弱肉强食的世界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我们练功的人来讲,就是要提炼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盛气凌人的、不死不休的气势。用我们掌握的基本修习成果(主要是五行拳),重新进行提炼,加入神气的“气势”锻炼功法,也就是我们的必修之课了。

最后孙绪老师说道,上面讲的是形意拳中,九法归一之法中的一法。还有六合法、势力法、进退法、虚灵法、法效天地、天人合一、与道同修、道法自然八个功法的修习。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进行交流研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