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宗师杨德茂拳学研讨会在京举办

武林动态 2011-08-03

功夫资讯网讯 2011年8月1日,意拳第二代宗师杨德茂拳学研讨会于北京郭林家常菜新街口店举办。

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和武术名家有:北京武协监事、石景山武协副主席、少林八法门传人、知名律师陈延军,意拳第二代宗师杨德茂先生公子杨建友、在京部分弟子史国才、邓全祥、袁治铭、任联珍、程京显等人。

意拳,又名大成拳。意拳源于心意拳。意拳第二代宗师杨德茂先生,出生于1910年,1977年病逝,居住京城。杨德茂先生,早年师从太极拳宗师王茂斋,由于刻苦用功,聪明好学,太极功力极为深厚推手极佳,造诣颇深,成为太极名家。后遇到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在比试推手时,深服王芗斋先生的拳艺,遂即拜王芗斋先生为师,是王芗斋先生最得意门徒之一。而后,杨德茂先生的拳艺突飞猛进。杨德茂先生非常注重传统拳学的研究,能按拳理要求把拳势表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拳理上,他用浑圆思想辩证统一关系和谐人体身形,故在练功中能上下连贯,左右顾盼,上下左右,互为一体而变化。他还用神意导引身形,使其能有动静、虚实、松紧、柔刚之变化,使身形在练功中能内外一致,神形合一。在站桩功练习中,身形如尊者端坐,仪态祥和,慈而有威,静中寓动,既文雅又有大度之气势。在试力运作中线路稳健,和缓舒展,不激不厉,作势有自然生动的风貌。在各种功法体认过程中都含有“头直、目正、神庄、气静、恭、慎、切、意、和”的“四容五要法”要素,把形、意、气、力同时综合并用为一体,使人体神形统一协调,达到神圆力方、形曲力直、虚实无定、虚灵挺拔的拳劲风格。杨德茂先生所著之《站桩功概论》,系统地论述了站桩功的理论与练法,对于习意拳、大成拳及站桩功者,是必不可少的指导性文章。其成书于文革中,可供同道学习研究之用。

杨德茂先生不但重视武技,更注重武德。他常说,习武不是为了打人,而是为自身强大,自身强大了对方就不敢冒犯你。他有句名言:“拳品如人品,武德现品德”。

杨德茂先生,一生授徒众多,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在中山公园、北海、地坛、太平湖、积水潭等地教授养生,其中有很多慢性病患者,病好如初,有的学员继续追随杨先生深造。

杨德茂先生在技击方面授徒严格,五十年代先后收下了王选杰先生、王铁成先生等早期弟子,其中王选杰先生早为人师且桃李满天下,王铁成先生曾在巴西圣保罗市教拳影响颇深。后又相继收下了众多弟子,杨德茂先生弟子中有很多至今活跃在武坛之上。

在五六十年代众多意拳名家如:周子岩先生、姚宗勋先生、王斌魁先生、韩星桥先生、李永宗、李永良等众多师兄弟,经常到杨先生家里研究武艺。后来白金甲、张鸿成、赵绪全、王金铭、薄家聪等等常前往杨德茂先生家中请教,王永祥、王永利、崔有成等也常去地坛向杨先生请教。杨德茂先生的几位公子从小耳濡目染了众家老前辈与师兄们的风采,在慈父的严格训练下功夫纯熟武功精进,其大公子杨建侯经常与王选杰、王铁成等等老师兄们一块推手。四公子杨建友尤为突出,从十四岁在杨德茂先生的严格训练下练习意拳各种功法,几十年从无间断,在师兄弟之间推手、摸劲、点紧身松、变化无穷、收放自如。

2006年3月杨德茂先生公子杨建侯、杨建友及众师兄弟发起组织了杨德茂先生96岁诞辰纪念大会。2007年成立德茂(北京)大成拳俱乐部。 俱乐部精神:弘扬武学文化,传承大成精髓。 俱乐部旨在,为广大构建一个学习、交流和提高的平台,让更多的意拳爱好者,及国际友人领略中华武学之无穷魅力,从而强健身心体魄,提高技击能力。 杨建友先生现掌管德茂(北京)大成拳俱乐部,愿将其父杨德茂先生的亲传武技与世人共享。2009年出版了《杨德茂与大成拳》一书,并在《武魂》杂志发表了多篇关于杨德茂先生文章。

杨德茂先生公子杨建友表示,目前正在申办北京武协单位会员资格,届时将定期举办北京杨德茂意拳推手交流大会,希望得到各界友人的大力支持与关注,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也更好地促进了武术事业蓬勃发展。

北京武协监事、石景山武协副主席、少林八法门传人、知名律师陈延军先生讲话,杨德茂先生武艺高强,武德高尚,可谓德艺双馨。杨德茂先生多年来为意拳的发展不懈奋斗给予高度评价。

意拳第二代宗师杨德茂先生

意拳第二代宗师杨德茂先生公子杨建友

右起:陈延军、任联珍、袁治铭、邓全祥、杨建友、史国才、程京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