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枞阳东乡武术的兴衰荣辱

武林动态 2011-03-15

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武术,是流行于枞阳县的一种传统体育锻炼方式。它始于唐代,正式形成于明代,盛于清代。它是结合我国古代传统武术、力学、医学、心理学和人体科学而形成的一整套以强身健体、保家卫国为目的的武术套路,融“南拳北腿”于一炉,形成既有南拳“拳打卧牛之地”的步伐稳健、刚劲有力的特点,又有北派拳的跌打滚翻、以腿见长的风格,具有深厚的传统性和文化性,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一支奇葩。

历史上枞阳全境隶属桐城县,今天枞阳县境内的老洲、汤沟、陈瑶湖、周潭、钱铺、横埠、后方、白湖、项铺、白梅、浮山等乡镇因地处桐城东隅。习惯上称该地区为东乡。民谚有“打不过东乡,吃不过西乡,文不过南乡,告不过北乡”之说。据周潭乡大山村《章氏族谱》记载,章氏一族祖居福建莆田,其祖仔钧公曾任唐朝武官。仔钧公后裔的一支于唐末迁至安徽泾县,元代迁至枞阳周潭开枝散叶,发展成一个庞大的族群。章氏家族崇尚武学,家学渊源深厚,历代都有赫赫战功。定居周潭,与当地几大家族融合后,又传授到邓、陆、王、汪、傅、孙、吴、钱家,各家交流技艺,共同提高技能,从而逐步形成人们习称的“东乡武术”。

后来武林中不少人听说东乡习武成风,高手林立,都慕名而来,同时也将南北门派的武学精髓带到了东乡,不少人因而还定居于此。

“东乡武术”在历史上曾被封建宗族利用,互争雄长。当时,有“理不胜力,力不胜艺”之说。因此,各宗族不惜钱财,纷纷访武友,请武师,办武堂,训武丁。他们主观上借以加强宗族力量,而在客观上却促进了东乡武术的发展。从此,东乡武术不仅有南拳,而且还有少林拳、武当拳以及北方拳术,内家、外家、南拳北腿,溶于一炉,形成东乡传统拳术套路及其风格、特点。

此拳,熔化“南拳北腿”于一炉,形成既有南拳“拳打卧牛之地”的步伐稳健、刚劲有力的特点,又有北派拳的跌打滚翻、以腿见长的风格。此外,特别注重功法。现有拳械套路:单、双狮门、五步、小五虎、虎拳、飞虎腿、梅拳、套拳、长拳、洪拳、提拳、腿拳、观音掌、地八仙、六路、三掌、三踏、三炮、双盖、重杨、武松夺岭、独立长城、险奔天山、矮子走路、小牛搓痒、走趟对打以及刀、枪、叉、耙、三节棍、霸王棍、齐眉棍、九节鞭、梭标、菱角梭,板凳花、扁担花、手中花,另有擒拿、分筋、错骨、点穴等拳术精华。

到了清代,东乡武术内家拳、外家拳、南北拳种包容兼收,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又创出了许多新拳种,举手投足都能显现高深的功力,譬如:三掌、三踏、三炮、双盖、摸刀鱼、甩菜瓜、棱角梳、板凳花、扁担花、手巾花、奤子走路、走趟对打等等。这些拳法招式偏重实战,看似朴实无华,但精妙绝伦,往往能一招制敌,出手便是绝杀,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此,东乡流传着“畈畈有好田,村村有好拳”的谚语,由此可窥一斑。

然而,到了咸丰年间,东乡武术发展中遇上一场浩劫,从而由盛转衰。当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战火烧遍大半个中国,枞阳境内太平军的势力非常强大。那时老百姓都称太平军为“长毛”,据说“长毛作乱”,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大约是咸丰八年,有一支太平军要路过枞阳,借道东乡。也许是出于戒备心理,也许是受乡绅正统观念指使,东乡人对这些被妖魔化的农民军成见很深,太平军的要求遭到东乡几大家族集团联盟高层的反对,于是双方发生了一场恶战。

这一役至使东乡元气大伤,会些一招半式的青壮男丁损失大半,三十六名教也死伤怠尽。而经历了这场浩劫之后,东乡武术的部分招式失传,有些套路也是支离破碎,给后人留下不少遗憾。

东乡武术虽然失去了昔日那令人目炫的辉煌,但东乡人正直的性格和尚武精神,作为一个现象,已积淀在枞阳人的血液里,成为枞阳人精神领域的一种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练拳习武又开始成为村民们强身健体的必修课, “崇文尚武”之风亦日趋渐浓,而东乡武术成功入选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得东乡武术继续发扬光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