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金蟾派(武当派简介)

功夫资料 2022-10-06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传统过渡到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遗失了太多东西,比如中华武术。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伴随着农耕文明从一而终的发展,直至近代,热兵器取代了冷兵器而略显惨淡了下去。

武术传统是形而上的道,练好老祖宗传下来的武学,在现在似乎只能起强身健体,增强体魄的作用了,在清光绪年间,洋枪炮火漫天飞的时候就曾出现了一位武术奇才——李瑞东。

李瑞东此人堪称清末的顶尖高手,一身出神入化的奇功武学令举国震惊,当时皇宫内的不少大内高手甚至都打不过李瑞东,这样的武功奇才却出生于一个医药世家。

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天才,李瑞东也是如此。他从零开始,究竟得到了什么样的机遇与造化,才最终成为了一代武功奇才呢?这就得从他人生最重要的两次境遇说起了,也就是这两次机会,让他武功终成化境。

出生草药世家

1851年,李瑞东出生武清城内,他名树勋,字文侯,号瑞东,别号烟霞逸士。在明清时期,正是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李瑞东祖上正是抓住了这种发展机遇,在城内经营中草药材生意。

李家凭借着优良的口碑与诚信经营的待客原则,一步步从小做大打出了名声,在当时享有“草药李家”的声誉。可想而知,李瑞东自幼家境就比较殷实。到了李瑞东这一代,他的父亲以上三代就做官了,并同时兼得草药生意,可谓是通商达官,显赫至极。

李瑞东父亲十分重视子女的仕途,从小就栽培李瑞东,李瑞东年仅五岁就被送往私塾读书。

文武也要兼得,李瑞东从小对武学就极为感兴趣。在1858年,李瑞东七岁的时候就从师“大刀孙”开蒙武学。十二岁时被人举荐学习少林武功,他练功十分刻苦,经常废寝忘食。

众所周知,练习武术是一件比较耗钱的事情,练武之人需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长期坚持下去,习武者体力消耗巨大,必须保证生活质量,灵芝,人参等珍稀药材的滋补必不可少。

而李瑞东恰好就是草药世家的贵公子,家境殷实,所以李瑞东有那个资金条件与力量去进行武学研究练习,他经常在当地与人比武切磋,大大小小的比试中,他几乎从无败绩。

然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没有人可以一直是常胜将军,就在李瑞东骄傲自满,胜欲膨胀的时候,他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挫折,而这也是他武学突破瓶颈期的一个机遇。

与王兰亭比武落败

在光绪六年时,李瑞东的家庭里迎来了一位贵客,此人就是时任端王府大总管之职的王兰亭,王兰亭出京城办事恰好路过武清城,便停留一宿借宿在李瑞东的家中。

能在王府做事的自然不是凡夫俗子,王兰亭身居大总管,功夫更是了得,他曾跟随杨露禅学过太极拳,还跟随董海川学过八卦掌,铜头铁臂一身好功夫,早就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借宿的时候,王兰亭偶然看见过李瑞东刻苦练习武术,见这小子骨骼清奇,移动变换间自成一股凌厉的气势,心下一惊,顿时来了兴致,上前与李瑞东探讨武学,交流之中更发觉得李瑞东此人可谓是武功奇才。

而李瑞东得知王兰亭是端王府的总管,功夫十分了得,一时间胜负欲膨胀了起来,便定要和王兰亭比较高下,他认为凭借自己的少林功夫以及大刀王的山东腿法必定能够打败王兰亭。

年少自负,李瑞东最终败给了王兰亭,见识到了王兰亭的武功高超,李瑞东甚为折服,也感到了自己的功夫还不到家,立刻下定决心跟着王兰亭勤学苦练。

他跟着王兰亭来到了端王府,王兰亭将一身内功武学传给了李瑞东,并经常带着李瑞东参加各种武学切磋会,把他引荐给武术方面的专家,李瑞东虚心向学,汲取了专家的独门技艺并融合自己的攻法,在武学方面突飞猛进,更上一层楼。

师从甘淡然

在苦练几年后,李瑞东的功夫较之往日精进不少,本领藏在身,王兰亭就把李瑞东留在了端王府做一名拳师,保卫整个王府的安全,李瑞东就这样在王府里安了家。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的时候,皇宫中大摆筵席,通宵彻夜,李瑞东代表端王府进宫表演才艺,在载漪的授意下,李瑞东在庭宴上当众表演了一套功夫拳。

脚步凌厉,拳法连贯,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结束后赢得了众人包括国外使者的交相称赞。太后圣心大悦,当即让李瑞东担任了皇宫的二等侍卫教练。

此时的李瑞东功夫卓然,很难再遇上敌手,而就在这时候,李瑞东碰上了甘淡然。机缘巧合之下,二人相互比武切磋,甘淡然是武当金蟾派太极功大师,功夫超凡,一番切磋下,李瑞东最终落败。

今时不同往日,李瑞东已经可以淡然面对失败,放平态度,他无比谦虚地向甘淡然虚心学习,请求拜师学艺,跟随他学习金蟾派武功,甘淡然十分欣赏李瑞东这个天资聪颖,败不气馁的小伙子,他欣然地同意了收下李瑞东这个徒弟。

这就是李瑞东的人生第二个机遇,到了这里,李瑞东身上已经集齐了六家武学真功夫,他将六家武功融会贯通,再加以勤学苦练,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李氏太极拳,章法自成,浑然一体,有前代武士遗风。

小结:

李瑞东的一生一共有两个机遇,一次是与王兰亭切磋后入王府学艺,第二次就是拜甘淡然为师学金蟾派武功,自此以后,他的武功越发炉火纯青,达到化境状态,在整个清末一时间无人能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