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理论:探究太极哲理 练出阴阳相济

武术流派 2016-11-20

“总天下之理,便是太极。”(朱熹)

简简单单的“太极”二字,竟然覆盖着普天之下的所有事物,具有博大、高远的文化包容,囊括了天地人间全部大小道理,藏有精深、尖端的哲理内涵。这太博大精深、极高远尖端、再难以超越的太极智慧,是华夏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是五千年文明历史筛选、锤炼、浓缩出来的民族精华,是太极人的思维坐标和动作遵循,值得我们引为自豪和倍加珍视。

我们修炼太极拳,也是在体悟太极禅,应当用心感悟拳中的太极含义,用身演示太极的运动规律,至少应当知道:太极的机理和性向结构是阴、阳、中三位一体,太极的性质和价值是天机自然之运行,太极运行的模式和奥妙是阴阳自然之开合,太极运行的动力源泉是天地自然内生的对立统一之力。

知是为了行。练拳践行太极阴阳之理,重在对称、有序、顺其自然地放松,于松中分出阴阳、生出运动。推动行拳要用自身重量,用自身重量中释放出来的天然力量;要通过肢体一边的偏沉带动另一边的相随;通过偏沉则随的力学连动规律带动阴阳自然之开合;通过阴阳自然之开合,练出阴阳相济的太极劲道,练出身心内外都阴阳相济、和谐友好的舒适环境,从而达到修养性情、健康身体、弘扬传统、利于当今的修练目的。

三位一体一太极

阴阳是普遍存在于各种事物内部性质相同、性向相反、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两种势力。阴阳两种势力的性能、状况和相互作用,决定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变化。所以,《黄帝内经》有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所以才有“一阴一阳一太极”、“一阴一阳谓之道”、“一阴一阳谓之拳”(陈鑫)等论断,才引起古圣今贤的高度重视。此外,阴阳两仪在明处,体现着事物的存在状况,经常有较大幅度地发展变化,也是能引起大家注意、议论的重要原因。

但是,有阴阳就必有之间的“中”;阴阳是由中形成的。因为中是出谋划策、发号施令的部位,常居暗处,动作幅度较小,没有阴阳那么强的表现力,所以常被人忽视。被人忽视,却是主宰。阴阳两仪如果没有“中”的联结、激励、操控,就不可能“谓之道”,就不能成“一太极”,就无法“相济”,就像练拳只用四肢不用腰一样,就毫无太极内涵。“中”是联结阴阳的纽带、贯通阴阳的桥梁、平衡阴阳的支点、转动阴阳的轴承、主宰阴阳的机关,是阴阳的动静之机、开合之枢,是阴阳相开的出处、相合的归宿,是亦阴亦阳又非阴非阳的阴阳交汇之处,是阴阳之母、阴阳之家,是“一阴一阳一太极”中的太极本体。“这个隐而不显、客观存在、维系于阴阳之间的‘中’,是‘活眼’,是生生不息之‘机’”(王壮弘),是阴阳之间的要害之处,所以练拳有“守中用中”、“站住中定往开里打”的要求。

大到天地,小到微粒子,世上凡相对独立自称一事物者,皆有阴、阳、中,皆成一太极。例如,天在上属阳,地在下属阴,之间的空气为中,构成一个大太极。我们是在天地这个大太极之中练拳,练的是自身这个小太极随着天地这个大太极运转,感觉好象头松入了天,脚松入了地,周身松开通空气,好象贯通天地,与天地融为了一体。腰以上离天更近,吸纳天气,属阳;胯以下离地更近,接收地气,属阴;中间以丹田为核心的腰腹裆胯,是活眼,是灵机,是亦阴亦阳又非阴非阳的阴阳交汇之处,是连接阴阳、沟通阴阳、平衡阴阳、运化阴阳、转换阴阳的“中”。人体的上中下三盘构成一太极。

人身体的许多部位也都具有阴、阳、中三位一体的结构,也都可自成一太极。例如:两手臂一阴一阳,以之间的胸背夹脊为中构成一太极;两腿脚一阴一阳,以之间的裆胯为中构成一太极;腰骶与小腹为一阴一阳,以之间的丹田核心部位为中组成一太极;腰间的左右两肾为一阴一阳,以之间的命门穴为中结成一太极;胸前两乳为一阴一阳,以之间的膻中穴为中又是一太极。如此等等,在一人一太极之下,全身形成一个有层次、分大小、无处不阴阳、处处皆太极的太极体系。天地一太极、一人一太极、人体处处皆太极。拳势一动就是大太极带动小太极、小太极支持大太极、大小太极一动无有不动的真正的太极运动。

但是要明白,一太极中的阴、阳、中三位,不是指实体本身,而是指实质所负载的运动性向和势力。

从运动角度说,一套拳不论多长多短,就是一阴一阳两个动作。阴动就是肩脊腰胯向下放松,上半身气向下行;同时,小腹上提内收,牵动腿脚气向上行;全身是意气聚会、劲向内蓄、肢体屈缩,是从外向内松。阳动就是小腹外鼓下沉,腿脚气向下行;同时,伸腰竖脊,上半身气向上行;全身意气开放、内劲外发、肢体伸展,是从内向外松。阴动和阳动之间也有一个中动,就是身体重心从偏于一脚移至偏于另一脚时的两胯偏沉依次走,就是经过一个亦阴亦阳又非阴非阳的阴阳转换过程。这样,阴动、中动、阳动,三动连成一气(一动),构成一个基本的运动单元,一个动态的阴、阳、中三位一体,一个运动太极。

阴阳对立又统一

阴与阳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因为阴阳性向相反,不论相向相吸,还是相逆相斥,或是此起彼伏,总是反向运动,成对立之态势。另一方面,也正因其性向相反,总能互为支点、相互支撑、相互借力、相互送力、相反相成、相辅相依,所以又总能统一成一个整体。

行拳过程中,阴阳之间的对立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从所处的位置关系上说,常是阴处在下,阳处在上;阴处在内,阳处在外;阴处在后,阳处在前;阴处在根节,阳处在梢节;阴在不被人注意的暗处,阳在显而易见的明处。第二,从劲力关系上说,阴处以直接借用地心引力为主,常是偏沉,气向下行;阳处以直接或简接借用地面反作用力为主,常是偏轻,气向上行。阴处分担着更多的自身重量,蕴藏着更大的行拳动力(位能),引动全身随之而动的效果更好;阳处分担着更小比例的自身重量,内含的推动力更小,所以更灵活、更随和。阴处所用的是作用力、主动力,像杠杆中的力点,是劲路的起点;阳处出现的是反作用力、被动力,像杠杆中重点,是劲路的终点,是内劲对外发生作用之处,是劲力做功之处。第三,从神意不同处说,阴处是心意关注之处,应主动、先动;阳处是精神舒卷之处,应借势随动。

阴阳对立的原则要求我们懂得阴阳、分清阴阳,利用阴阳相反的性向运化阴阳、产生内劲、推动行拳。

阴阳之间的统一性也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阴与阳相互依存,互根互生。先从空间位置的关系上说,阴阳虽是一分为二,但仍是合二为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陈鑫先生形容的:“我有一丸,黑白相合,虽是两面,还是一个。”这个“丸”黑的一半属阴,就像肢体偏沉、实的一边;白的一半属阳,好比肢体偏轻、虚的一边。阴阳两边不但骨肉相连,而且相互借力、相互给力、相互支撑、相互呼应,劲力上也是一体的、统一的。再从运动的方向和时间顺序上说,阴动和阳动,是一伸一缩、一开一合、一上一下、一进一退,因为运动方向总是相反的,时间是分一先一后的,所以才能相互为对方创造运动条件,提供回旋或施展的余地。才能前一动为后一动打好基础,后一动借前一动的余势运行。所以阴阳两动虽分先后、相互交替,但却不会间断,总能一气完成,共成一太极。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是阴自阳出,阳由阴生,虽然相分,却不相离,总是一家;一旦失去了对方,也就失去了自己。

第二是阴与阳相互渗透、相互包容;既要分清阴阳,又不能纯阴纯阳;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性表现是沉稳、踏实,但不能死板、呆滞,所以阴性中应含有一定比例的阳性。阳性表现是轻灵、飘逸,但不能飘浮、无根,所以阳性中应含有一定比例的阴性。人体任何部位,都含有总量为十的阴阳两种元素,阴性元素多于阳性元素(即阴性元素大于五)时就呈阴性,阳性元素多于阴性元素(即阳性元素大于五)时就显阳性;阴性元素与阳性元素五五对等时就是阴阳不分,就是双重,就失去了一定性向的灵动,则滞。至于两种元素的配比是六四、七三、八二、九一,都有可能,都是偏沉,偏沉则随。但阴阳比例绝对不能是10︰0,不能阴中无阳或阳中无阴。即使一腿独立,独立之腿仍是实中有虚、实以虚运、松松站立、似直仍曲、气向下行,而不能僵直笔挺、气向上逆。另一腿提起为虚,也应贯有神意、虚中有实,而不能全然无力。

第三是阴与阳相互转化,相互平衡。阴与阳在你变成我、我变成你的相互转化中实现开合,在均匀逐渐、节节贯串的相互开合中完成转化,在开合转化的过程中时时保持着阴阳平衡。当阴阳“动之则分”分开到其大无外时,就“静之则合”,就顺“物极必反”之势向回收合,阴者之中的阴元素就一分一分地消减,阳元素就一分一分地增长;同时,阳者之中的阳元素就一分一分地消减,阴元素就一分一分地增长。双方阴阳消长同时开始,同等进度,时时保持着平衡。当阴阳合二为一,收合到太极一点,其小无内时,又是“物极必反”、“动之则分”,阴阳两性又逐步向相反相开的方向发展。相开也是同时开始、同等进度,渐阴者中阴元素一分一分地增长,阳元素一分一分消减的同时,渐阳一方中阳的元素也一分一分地增长,阴元素一分一分地消减,阴阳差距越开越大,但阴阳双方还是时时保持着平衡。到阴阳相开至其大无外,即阴阳两性的差距增大到极至时,原先的阴已经变成了阳,原先的阳已经变成了阴,就又到了“物极必反”、“静之则合”之时,到了由开向合转换的时刻。拳势一合一开,就是一次阴阳互变,一次太极运化,一个运动单元,就是一太极。一套拳无论多长多短,都是由这样的一次次阴阳互变、太极运化,一个个运动单元(太极)串连而成。

阴阳的和谐统一性要求我们,练拳要开合相接、虚实相兼、阴阳互动、连绵不断;要重视开合交替、虚实互变,由微渐著,节节贯串;既要走到走够,又要留有余地,无过不及、含蓄留连。

阴阳偏沉则相济

“偏沉则随”四个字中,“偏沉”是指身体一边向下松沉。 “沉”既是动词,又是形容词,是指通过放松,降低其向内的收缩力和向上的支撑力,任其凭着自身重量、顺着地心引力,自然而然地放开、放下,放沉稳、放踏实,产生骨顺肉坠的感觉,既有皮肉垂坠的沉重感,又有气向下行的沉降感。偏沉部位是启动全身的开关,是引动全身的能源。偏沉牵动重心、引动全身,就像地势(低势)引动水流、汇聚水量一样。被偏沉引动了的部位,就是“则随”的部位。偏沉部位为实、为阴,则随部位为虚、为阳,偏沉与则随的关系就是阴与阳的关系,就是虚实分明、阴阳相济、力学连动、开合互助的关系。偏沉部位、则随部位及其之间的中,三位共同构成一太极。

偏沉处多着些意念,主动、先动。则随部位虽是被动、随动,但也不是毫无作为。则随部位不但是偏沉部位作用的目标、劲路的出口,是劲力对外发生作用的做功之处,而且是偏沉作用力的支点,是回给偏沉处以反作用力的地方。虽然,没有偏沉处的作用力也就没有则随处的反作用力,但是,如果没有则随处的反作用力,偏沉处的作用力也就空了、懈了、无用了,阴阳也就无法相济了。

偏沉与则随之间的关系是三维立体的,一处偏沉,可带动三处相随:一是或其上或其下则随,二是或其左或其右则随,三是或其前或其后则随,即位于偏沉部位三个方向相邻的部位同时相随。这三个方向与偏沉处相邻的部位虽然都是以偏轻、上浮的方式则随,都是与偏沉部位反向对称的方式则随,但外显的位置关系和内隐的力学关系却是不一样的。外显的位置关系,一是同在一条垂直线的上下关系,二是同在一个水平面上的左右关系或前后关系。第一,同在一条垂直线上的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是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关系。其中,偏沉部位在则随部位之上者,两者是相向相吸的向心关系;偏沉部位在则随部位之下者,两者是相背相斥的离心关系。第二,偏沉部位与则随部位同在一条水平线上时,不论是一前一后还是一左一右,相互之间都是杠杆关系或开(离心)合(向心)关系。

这种力学连动关系,在身上体会比较明显,作用比较关键,除前面小腹与后面腰骶的互动关系之外,就是肩胯四大块的互动关系了。两肩两胯,既是身躯的四隅,又是四肢的四根,分别牵动着总肢体的四分之一,共同牵动着全身的开合虚实,是太极运行、阴阳相济的关键所在。

肩胯四大块偏沉则随、开合相助、阴阳相济的运动关系,表现在九个方面。第一是同一侧肩与胯的开合关系。若肩主动偏沉、向下送气,胯则提起腿脚之气向上迎合,上下是相吸相合的关系;假如是胯主动偏沉、向下送气,则肩井穴上掤、侧展,向手臂送气,上下是相斥相开的关系。第二是左右两侧肩与胯的开合关系。若左侧肩与胯相吸相合,则右侧应是肩与胯相斥相开;若左侧肩与胯相斥相开,则右侧肩与胯应是相吸相合,总之,左右两侧是以上下开合相反的方式互助互济的。第三是左右两肩的沉浮关系。若右肩的肩井穴偏沉下陷,则左肩的肩井穴上掤侧展;若左肩的肩井穴偏沉下陷,则右肩的肩井穴上掤侧展,左右两肩井穴是此起彼伏的杠杆关系。第四是左右两肩的开合关系。实脚侧肩与胯相吸相合时,左右两肩也相吸相合;实脚侧肩与胯相斥相开时,左右两肩也相斥相开。第五是左右两胯的沉浮关系:两脚着地时,实胯坐、虚胯落,用实胯撑开虚胯;一脚独立时,实脚侧的胯下沉内收,虚脚侧的胯上浮内收,像是用实胯托起虚胯。第六是左右两胯的开合关系:实脚侧肩与胯相吸相合、屈缩蓄劲时,裆两侧大腿根上提外扩,从内向外将两胯开宽;实脚侧肩与胯相斥相开、伸展发劲时,裆两侧大腿根向下放松,两胯外侧骨向内合(裹胯)。第七是实脚一侧和全身整体的开合关系。全身以实脚侧肩与胯的开合关系为主导、为依归;实脚侧肩与胯相吸相合时,整身就屈缩蓄劲、呈现合势;实脚侧肩与胯相斥相开时,整体就伸展发劲、呈现开势。第八是左肩与右胯、右肩与左胯斜向交叉关系。是同虚同实、同落同起、劲力贯通、或开或合的斜向对称关系。第九是四大块的虚实关系。不论肩胯,凡是向下松沉者为实、为阴、为动力、为主导,与之相邻者皆为虚、为阳、为随动;四大块的虚实状况总是相邻者相反,交叉者相同。

肢体各部位阴阳相济的关系是复杂细腻的,掌握这些关系的方法:一是重在明白力学关系,不要死记硬背。二是重在熟能生巧,多练多悟。三是抓大局、抓关键、牵住牛鼻子。全身的上下相随、整体的阴阳相济,要重点抓住肩胯四大块,四大块要重点抓好实脚侧的两块,实脚侧两块要重点关注向下松沉的一块。四是有序放松,松中生动。太极阴阳的开合相济是天机自然之规律,运行不应受到自以为是的人力干预。不干预就必须放松,松掉后天来自生活的执着、刻意,松出先天本真的无为、灵趣,松出“一丝不加强为”的“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陈鑫),松出肢体偏沉一侧靠自身重量节节贯串的偏沉,松出肢体则随一侧靠轻松灵活节节贯串的相随,松出全身巨细各处每对阴阳都抑扬开合、相助相济,松出全身整个太极体系的一动无有不动。只有松出来的偏沉则随、太极开合、阴阳相济,才富有真善美的价值、情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