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武术与自卫防身(一)——丹田与发力

武术流派 2012-10-17

很多朋友都问我,武术能用吗?问得好。武术当然能用,而且效果非常好。武术的本质就是技击,是如何杀敌防身。若脱离这个本质,则武为舞,术为操而已,一切只是空谈。武术的产生背景,并不是为了上拳台打擂,而是生死拚杀。擂台格斗中,选手一般采用双手一先一后抬起握拳的姿势,这种姿势在空手单打独斗中是有其优势的。简而言之,就是出拳距离短,连续进攻性强,防守快速。但是你当面对多人围攻时,或者当对方手握器械时,这种阵地战的优势便荡然无存。相对于空手单打独斗,前者才是生命受到威胁时更多出现的情况。因此,如果想学防身自卫,传统武术是最佳选择。但如果没有平时刻苦实战训练,即使一个人练得再好,真正用时也不会如何高明。我们希望借此专栏,以自己多年习武感受经历和浅薄认识,向广大读者朋友介绍一些传统武术的特点,也为抛砖引玉,能够得到武林同道的支持和教诲。

防身自卫不同于拳台格斗,不为计点得分,而是以伤害对方为手段进行自保。拳谚云:一力降十会,一巧破千斤。任何一种武术,要想达到能够实战的水平,都要从力量、速度、耐力、反应和协调性五个方面下功夫。无论手法如何千变万化,只要是以实战相搏为目的,都不出这五点所包容的框架。有了一定的身体基础,再加以巧妙的招式功法训练,便如虎添翼。传统拳术一般是通过各种可能的假设手段和方式,让习武者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提炼出真正实用的心得,可谓举三反一。即便所悟不多,操拳熟练也可以让自己平时常得到锻炼,而在危机发生时能有所倚。

在下面及以后的篇幅中,我们将结合自身对于传统武术的理论和功用以及防身自卫等方面的理解,给大家略作介绍。

传统武术是一种非常好的健身防身运动。它既不单调枯燥,也不注重局部,在使自己身心得到锻炼的同时,也让大家学会一些基本的防身技能。现代人由于长时间的办公室工作,不少年轻人都患有颈椎肩周尾骨等部位的病痛,这都是长期缺乏运动造成的。学习传统武术,使之培养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爱好,可以改变一些生活中原有的陋习,使人精神焕发,自信自立。传统武术具有丰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与哲学、中医、养生等方面息息相通,是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条蹊径。可以说,传统武术是能够有益于每个人的非常不错的健身方式。

传统武术中不少的专有名词和概念,通过文学和影像作品被大家耳熟能详。虽然如此,但它们与武术中原本所指代的事物,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仅仅通过一般的观念来理解,是有偏差的,也无法认识其真实的涵义。在未来的若干期篇幅中,我们将陆续以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传统武术的格斗与防身效果。第一篇,我们先从丹田说起。

浅论丹田

丹田,原本是一个道家名词。自宋代内丹修炼代替外丹冶炼兴起之后,丹田的名字更为人熟知。丹,即指内丹。田,指存放滋长内丹之处。道家认为人炼结内丹,便可返先天,继而长生不老。这便是后代养生术中丹田特殊地位的由来。

一般所说的丹田,位于人体的关元穴与气海穴中间。从道家借鉴,中医也强调丹田在人体中的地位。中医认为,气与血不可分。气为帅,血为府。气海,顾名思义,是人体气之所汇,有百川入海之意。关元与气海都是针灸要穴,一般病后体虚,劳累过度等症状,往往以此穴道作为补阳调理的方法。丹田与关元气海都属肾经,主管人体的精气,因此对于拥有一个健壮的体魄尤为重要。

然而,武术中的丹田与此不尽相同。道家认为,丹田有三。上丹田为印堂穴,即额眉。中丹田为膻中穴,即正胸。下丹田为小腹。更确切一点说,为肚脐正下方四指宽处,以左右两胯与会阴穴所组成的倒三角的一个立体部位。对于格斗而言,一是目标,一是准星,一是根本。这里侧重于分析下丹田,简称丹田。

丹田的本质是什么?丹田是人体的中心。人体的上下左右,无不以丹田为对称点。同时,丹田也是人体的重心。若有人大力推你肩膀胸肋,你会仰翻。若大力铲你腿膝,你会俯扑。若推你丹田,你只会后退。练武要求的“气沉丹田”,一是有呼吸与气口等原因,二来就是可以此来降低人的重心。与此类似,蹲桩不光锻炼腿部,也有类似目的。

既然丹田在人体中具有这么特殊的位置,那么如何理解它对格斗作用就十分重要了。我们知道,力不是单一存在的。任何的发力,都需要找一个相对的参照体,内家拳称之为“争力”。身体部位相合,劲力相争,才不会顾此失彼。丹田既是中心又是重心的特质,决定了它是解决各种力量相争的最简单的参照体,这也就是拳谚所说的“力发丹田”的实质。身体的任何其他部位与躯干相比,力量上都不足以抗衡。找到了以躯干为平衡点的发力方式,就好像找到了一个不动的靠山。身体可以承受所有的四肢发力的反作用力,同时提供足够稳固可靠的发力支架。因此,与丹田相合,发丹田相争力,便是传统中国武术与其他格斗术本质的区别之一。

将力量按正确的方法发出,称为劲。直线形的发劲过于简单,而且如果发劲不脆,或者意识不太集中的话,很容易偏离目标,丧失精准,或者出现拳头发抖,击点无法控制。于是旋劲便应运而生,出现在武术发力的方式中。旋力有很多种,比如滚劲、螺旋劲、锉劲、甩劲、粘劲等等。相应地,丹田运作的方式也随之变化,出现了搓滚翻转开合等多种方式,一般都与外形动作相反。无论怎么变化,可以将外形动作与内部丹田联系方式归于两类。一类为丹田引导外部动作,丹田先动,劲力往外化开配合动作。这种方法多为练功时所采用,有人称之为“先天引后天”。另一类为丹田跟随外部动作,力量先在梢节发出,丹田随之相合。此多为实战时使用,称之为“后天引先天”。其实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内外动不分先后,一动皆动,一停皆停,这是内外相合的本质。

丹田位于人体中节,是上下力量相连的关键点。内家拳谱所说的“束展二字一命亡”,便是人体按丹田为中点靠身形两侧和脊柱收放打人的一种方式。这种整体而动、内外相连、四面相争的运动方式,是非常突然和难以防守的。前面述及,丹田是最直接也最简单的相争参照体。武术先辈们在积累和探索中发现,其实人体上很多部位都可以作为相争体。左右两侧,上下两头,攻防前后,都是很好的相对态势。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都是成对出现,无论是相顺还是相拗,都可以用以相争。这便是著名的“六合”论中对于外合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相争相合求的不是外形同步,而是内在的劲力传输与意识调度的统一。

当我们明白了丹田在武术中的目的,以及理解了如何在平时指导锻炼丹田,丹田这个本体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大成拳中讲,“人体何处不丹田”,便是更进一步的要求和境界。正是因为“何处不丹田”,所以身体各部要能与其他所有部位进行争与合,甚至自身也有争合。正是由于身体到处都是丹田,丹田的作用在全身游走,捉摸不定,丹田也就不复存在了,从而真正达到一点与全身争合。这种劲力状态,称为“混元力”。

作者介绍

(本人于振身,自幼好武,在国内时是上海精武总会会员,曾习练潭腿与八极拳。赴美留学后,又跟随恩师王仁刚先生苦练钻研郝家太极梅花螳螂拳与大成拳。王师从学于郝家太极梅花螳螂拳第四代嫡传郝维志先生,和大成拳第二代中兴之主王选杰先生。笔者谆师嘱,目前负责武馆对外自卫防身的课程与推广,自09年开始向社区提供免费的自卫防身课程,已举办过若干期。笔者平时喜欢切磋,拳械皆可,欢迎年青武友前来交流指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