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元:承上启下,融会贯通

武林动态 2018-03-13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具有技击制敌、强身健体、修炼心性等多项功用。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和灵魂,报效祖国,为维护社会安定做贡献,是武术技击功用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京城有一位武术名家,修习传统武术,精通擒拿格斗,在公安院校授课20年,培养了大批警务人才,他就是原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公安大学警体系副主任、副教授、擒敌技术教官,北京武协赵氏擒拿研究会创办人兼首任会长赵大元先生。

赵大元出生于1944年,祖籍辽宁沈阳。1949年,上海解放,他的父亲在上海军管会交际处工作,孩童时的他随父母在上海生活。因他是七个月出生的早产儿,身体很虚弱。父亲希望他通过体育锻炼强健体魄,于是他每天清晨坚持跑步锻炼,但却收效甚微,一直也跟不上共同跑步的人。他家附近的虹口公园里有位张先生传授秘宗拳,父亲便送他到张先生处习武。也许是天生与武术有缘,赵大元不仅身体逐渐强健起来,对武术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56年,在他上小学6年级时,因父亲转到北京工作,全家也随之迁居北京。北京尚武之风浓厚,流传的拳种丰富,名家、高手众多。赵大元在课余时间经常到各大公园和庙会看别人练拳,向很多拳师学习了弹腿、长拳、罗汉拳、太祖拳等多种拳法,对武术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形意拳师刘铁林先生系统传授他形意拳法,使他对内家拳有了初步的认识。当时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杨澄甫的次子杨振基先生应组织机关聘请,赴京传授老干部们太极拳。在父亲的带领下,他一同也向杨先生学拳。杨先生所传为家传杨式老六路太极拳,目的是让老干部们健身。但老干部们经历过战争岁月,对技击的兴趣浓厚,要求杨先生讲解技击用法。于是年龄最小的赵大元成为杨先生讲解技击招法的“配手”。尽管当年他并不喜欢“软绵绵、慢悠悠”的太极拳,却在无意间不仅学会了盘架子,还掌握了历来不轻传的散手用法。随后,他又向太极拳名家吴图南先生学习太极拳,对太极拳的体悟更加深刻。

文革来临后,父亲被划为“反动学术权威”,父母下放到盘锦干校,赵大元也无法再参加各项活动,这反而使他有了更多习武和寻师的时间。他经常到紫竹院公园等地练拳,也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有一位叫孙鸿彦的武友建议他跟随李子鸣先生学习八卦掌。赵大元早就听说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是内家三大名拳,自己已经学了形意拳、太极拳,渴望学习八卦掌,于是在孙鸿彦的介绍下,他到北京展览馆随李先生学习八卦掌。李先生师承于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的得意弟子梁振蒲,德艺双馨,理论、技艺系统而又精深。赵大元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一位难得的明师,他觉得和其他老师相比,李先生在教学上有三个特点,一是拳理讲得清楚;二是拳术套路练法讲得清楚;三是技击用法上讲得清楚。他如鱼得水,从此跟随李先生系统学练八卦掌。1974年,孙鸿彦提议拜师,李先生欣然应允。马传旭、王世通、孙鸿彦、马凌、杨家仓、王桐、赵大元、邸国勇8人按照传统仪式正式拜入李先生门下,成为他的首批入室弟子。在李先生精心培养下,他们都学有所成,早已成为武术界的知名人士!

赵大元以擅长擒拿著称。除恩师李子鸣先生所授外,他能够承传擒拿秘法尚有另一段机缘。他在紫竹院公园练功时,经常有一位身材不高、体型偏瘦的老者在旁观看,起初他也没在意。直到有一天,他和三师兄孙鸿彦在拆解擒拿动作时,老者上前指出他们用得不对,随后给他们进行纠正。孙鸿彦在建筑工程学院工作,木工出身,身强力壮,尽管觉得老者所说在理,但看他身材瘦小,还是有些不服气,于是要求体验。谁知一试,老者轻描淡写间就让他处处受制,连续多次,仍是如此。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位大隐于市的高人,于是提出向他学习擒拿技法的要求。老者叫张晋,擒拿技艺从未传人,在公园观察过赵大元、孙鸿彦练拳,知道他们得名师真传,肯下功夫,人品又好,因而欣然传授。随后赵大元引荐张晋老师和恩师李子鸣相识。张晋长李子鸣一岁,两人一见如故。李先生团结同仁,毫无门户之见,为丰富、提高弟子技艺,托付张晋传授赵大元、孙鸿彦擒拿技法,体现了老辈武术家的高风亮节。

擒拿法为传统武术之精髓,其理深奥,其术精深,技法千变万化。然而历代拳家往往私密其技,导致真功传世稀少。张晋先生不仅系统掌握擒拿理、法、术、功,还藏有秘籍《九重天》。1983年,北京体育学院教授、著名武术家张文广先生见到《九重天》手抄谱时,对李子鸣先生和赵大元说:“此乃武林擒拿术唯一之孤本,如能无私公开,奉献国家,译着阐述,对中国传统武术之研究发展,是一大贡献。”当时张晋先生限于门规未能同意。张先生仅将此秘籍传给赵大元一人,实属不易。

张晋先生是北京外文印刷厂职工,女儿在河南平顶山工作。老伴去世后,女儿为照料父亲生活,要求父亲到平顶山共同居住。临行前,张晋将《九重天》的一个谱诀交给赵大元,问他能否破译。赵大元发现谱诀是用大篆写成,于是对照字典,逐字翻译。谁知翻译出来的内容还是读不成句。多亏他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学功底,意识到这是一种看似无序却有规律的文字排序法。经过两天的钻研,他通过“中起回文两边顺”的方法将谱诀破译出来,拿给张老师看。张晋没想到他短短两天就能正确破译谱诀,非常惊喜,认为这本秘籍和赵大元有缘。随后又相继给他几个谱诀,又被赵大元正确破译。于是张晋将秘籍心诀全盘口授给他。

关于《九重天》,赵大元留有两大遗憾,至今仍耿耿于怀。张晋老师临去平顶山之前,清李子鸣、赵大元、孙鸿彦到家中。张晋拿出一个红布包裹的紫红色木匣,里面是《九重天》原谱,想要交给赵大元。尽管赵大元尽得张老师真传,但张老师从未收过弟子,自己也没有履行正式的拜师仪式,不敢接受这么珍贵的物品。张晋老师也没有勉强,让他将全部谱诀抄录,自己将原谱带到平顶山。张老师去世后,赵大元、孙鸿彦特地前往平顶山参加老师的葬礼,提到《九重天》时,老师的家人因不知其珍贵而将其遗失。这样一部珍贵的武术古籍不知所终,甚为可惜!而另一个遗憾则是,赵大元赶抄《九重天》时,因谱诀前面的跋文纸张已变脆,有所破损,为防止加深破损程度,又感觉与技术无关,就没有抄录,跋文里记载了张老师所授擒拿法的传承渊源。因未能抄录,加之时间久远,如今已无法得知张老师的精妙技艺师承何人了。

赵大元起初在甘家口学区从事教育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公安部门需要新时代的警卫人才,委托李子鸣先生推荐。警卫业务需具备立即控制对手的能力,不允许进行长时间的格斗。赵大元不仅精于传统武术,尤擅擒拿控制、快速制敌。因此,经恩师推荐,1982年,赵大元调入国际政治学院,参与警卫系的筹备成立工作,随后负责教学任务。在当年相关内容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赵大元和同事们兢兢业业,编写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方法,做出了突出贡献。随后,他历任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公安大学警体系副主任、副教授、擒敌技术教官,忙碌在第一线上,直至2001年退休,培养出数不胜数的警务人才!

退休后,赵大元并没有在家里享清福,而是全身心地投入武术的传承、推广工作上。他立志将李子鸣恩师、张晋老师和其他指点过他的老师们所授技艺精华传承给后辈。尤其是张晋老师的擒拿秘法历来不为人知,他打破保守陋习,系统整理传承。早在1984年,他就开始译解《九重天》秘籍,在撰写教材、专著时,曾引用、转述部分谱诀。因其内容博大精深,所涉学科极广,他根据师门教诲,结合50多年的研习、实践、教学的切身体会,讲传统技艺和现代科学相结合,查阅大量古籍、有关学科著作,历经30余年,数易其稿,终于在近年内将《九重天》秘籍全部整理、译解出来,陆续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将这一尘封已久的擒拿秘籍呈现给世人!

赵大元身精多门技艺,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他将八卦掌灵活的步法、拧旋走转的力量,太极拳的柔化劲力,擒拿的技法融为一炉。赵氏擒拿这个系统、完整的体系应运而生。赵氏擒拿体系首重基本功训练,包括徒手、器械、内功的修习,徒手和器械都包含单操、套路、对练、拆手、实战训练,练打合一,体用兼备。徒手部分包括各种擒拿法的练用以及与踢、打、摔法的结合;器械部分包括长兵、短兵、双兵、软兵等,将八卦掌的滚手刀、对劈刀、阴阳锐、风火轮、鹿角刀、七星杆和太极刀以及流星、绳镖等器械引进,还创编了柔刀等套路;内功则以宗元功为主,这是他少年时,父亲将他送入山中,向李道长所学的西昆仑山气功的核心功法,内功非常重要,不单训练外形,还要修炼内气,这里的气不仅指呼吸之气,更重要的是经络间气的运行,在从前秘不外传,太极桩、太极球、太极尺、八卦掌定式八掌等作为辅助功法;实战训练则是由有条件实战开始,循序渐进,逐渐达到在条件允许前提下最大限度接近实战的训练。以上所述构成了赵氏擒拿的完整体系。

2013年,赵大元发起成立了北京赵氏擒拿研究会。短短几年间,全国6个省市地区已成立分会,今年4月,吉林省也即将成立分会,并计划培训一批师资力量,将赵氏擒拿传入校园。作为承上启下的武术名家,赵大元一直就注重武术传承,很早就授徒传艺,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杨十明、霍东利等早期弟子早已驰名于京城武坛。他因材施教,弟子各有所长,有精于传统武术的,有精于警务安防的,有精于理论研究的,有精于教学推广的……如今,他依然坚持在天坛公园义务教学,针对如今习练太极拳不得法造成膝盖损伤的普遍问题,他还义务教授老年人杨式老六路太极拳,用丰富的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知识指导拳架的正确练习,使老年人得以养生健体。

自少年至今,赵大元始终没有离开挚爱的武术,他对武术饱含深情,对当今武术传承中一些不健康的因素深表忧虑,认为武术人要为改变目前武术传承中的不良现状而努力。传统武术传承至今,某些技艺有断代的现象,但某些武术人因名利心太重导致很多不良影响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因而过去有“宁失艺,不失人”之说。武术具有养生健身、实战技击等多种功能,同时也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对人格、思想、道德的培养,武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如果仅推广套路,武术就失去了灵魂!当代社会武术技击的最大功用就是报效国家,为社会安定做贡献,赵大元的多位弟子继承他的事业,在警务安防教学领域默默耕耘着。武术要从青少年抓起,尽管“武术进校园”已长期提倡,但从前曾经推广过武术操因机械、乏味,既得不到学生的喜爱,老师也不愿意教。只有将体用兼备、富含东方文化内涵的传统武术在校园普及才会真正推动武术发展!赵大元的多位弟子正在将传统武术在中小学和高等院校传承、推广……

年过古稀的赵大元精神矍铄,身体康健,为传统武术事业不遗余力。承上启下、融会贯通是他当前的写照!祝愿他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赵大元近照

赵大元近照

赵大元擒拿专著

国外出版的赵大元著作

赵大元与恩师李子鸣

赵大元拳姿

赵大元拳姿

赵大元拳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