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功夫之所在

武林动态 2013-02-27

功夫资讯网讯 当前国际社会有拳击、泰拳、自由搏击、空手道等肢体对抗性运动。这些搏击运动多是区分在规则及技能特色方面。中华武术也参与各种搏击项目;为什么称为中国功夫?这并非是突显文字特色,而是存在丰富的内容。国际社会的各种搏击运动,除了各有所长的训练方法外,就是临场战略的发挥与运用。当然,中华武术也少不了这些内容。那中华武术称为功夫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这个武学精髓外行人确实知道的不多。

中华武术也有体能训练、柔韧训练、打法训练、对抗训练等。这些技能训练可以应付搏击运动。但,这些训练根据个体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身体极限。挑战身体极限是争夺冠军的必经之路。怎样挑战极限?中华武术有独特的训练方法。挑战身体极限存在着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能否随时调动体能在极限平台上的发挥。一个是,长期挑战极限对人体的损害。这是运动学中的两个焦点问题。中国功夫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能否随时调动肌体在极限平台上的发挥。我们把这个能量发挥称作“极限发力”。通常,力量训练可以增强体能。但是,中国功夫在这个基础上多一项训练方法。这就是练功。练功,这两个字很多人并不理解;误认为踢腿打沙袋等就是练功了。非也!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

常规发力训练,是脑支配肌体尽力运动。肢体长期强化运动会促进肌体的强健,同时也增强了肌体的运动能量。在这里突出了一个重点,那就是大脑的支配作用;发力的大小,大脑可以控制。运动员在竞技中往往会得到场外的鼓励。“加油”“坚持”的精神鼓励会激励运动员极限发挥。如果精神意志坚定了,会反作用肌体的能量发挥。这就表明,精神意志对肌体有调控激发能量的作用。

下面要谈的实质问题,就是怎样修练神与肌体发挥功力的问题。修炼心神发功力,是中华武术特有的训练方法。心脑为神源。修持心神发功力,源于佛、道、儒家的修持法。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还不大明白。简单的举例说明。精神分裂症的弱女子,发病时几个大汉也难控制,这说明在一定的精神心性下肌体会发挥出超常能量。但武功不是精神病,是有理性的调控。但是,练功不当也会走偏发神经,这个情况,很多武术界的朋友是知道的。在这里说的中国功夫,实际说的是内功或是内外合参的修炼法。记得少林寺有位高曾说过,“中华武术的内在是“武禅”。中华禅学讲的就是心法。

武术的打法是外在。在实战中有很多技能发挥不是脑条理的思维支配,而是条件反射。这个条件反射能力是心神长时间训练所获,这是一种气、意、神合的训练。是一种心意的修持。肢体运动加心意的修持就是武功。也就是所说的功夫。武术散打在实战中有很多是超思维的技能反射。有人说,散打等运动是野蛮粗鲁运动,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到,武术散打是高智商超思速的反应运动。

另一个问题是,长期挑战身体极限对肌体有损害。武术讲究内功。心性调动肌体能量的训练与直接运动挑战肌体极限有不同的效果。单纯的肌体训练挑战极限,容易把肌体练出毛病。单纯的极限操练肌体武术界称之为,野练蛮练。那样练,肌体容易出问题,有些运动员到老一身毛病,可能也是这个问题。俗话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说的就是没有内功的肌体操练。中华武术的特点是养生、强体、自卫。打斗只是部分内容。

练武与修身养性是相通的。中华武学里有句名言“医武通道”这就充分说明了中国功夫的文化底蕴不单是打斗。而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养生。这就是中华武术有别于其它搏击运动的亮点。中国传统医学所说的精、气、神与武功中的精、气、神是一回事。中医所讲的养生功法与武功的修练一脉相承。都是修练调动人体的活力。不过,武功的修练延伸到肢体对抗训练方面;而中医的养生修持主题是强身健体。修练的方法各有侧重;持有的主题各有不同。但是同道法术,同修体魄。所以说医武同道。

中华武术称为功夫,重要的是功夫的内容。武功的修练各流派有着不同的程序与方法,各有特色,但都属于武学的精髓。内功修练,历来都属于秘诀。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有所展示,否则这项国学将会流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