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场式广告牌打出农运“钱”话题

武林动态 2012-10-07

在南阳,第七届全国农运会开幕式上,某省代表团入场时,忽然举起横幅,某企业的名字赫然其上,观众大惊:“哇塞,广告都做到这里了!”

入场式打出广告牌,折射出筹办农运会的艰辛,也揭示出蕴藏其中的商机,促使人们去思考怎样更多地依靠市场化手段,办出更加“惠农”的农运会。

广告牌打出商业潜力

入场式上打出广告牌,这起码说明,农运会在一些企业心目中,还是具有商业价值的。近两届农运会商业氛围日渐浓厚,泉州农运会曾因赛场广告较多引发议论。但不能因此否定农运会的市场化运作之路。

上届泉州农运会筹措资金2.4亿元,本届南阳农运会更上一层楼,共筹措了2.6亿元,均基本解决了办赛费用。

农运会市场化运作之路小有成就,十分可喜。但是,应该看到,其距离成为一项商业开发成功的赛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部分企业放弃选择商业回报更直接的赞助方式,而选择了商业回报间接的捐赠方式。

泉州农运会筹集的2.4亿元中,捐赠额度是赞助额度的2倍多。南阳农运会有所改观,筹集的2.6亿元中,捐赠资金略少于赞助资金。

这么大比例的捐赠额度,在其他大型赛事中并不多见。为何企业“出钱”却不愿“出名”?一个原因是部分企业产品定位与“农”不符,更重要的原因是,农运会对商家的吸引力还不够大,新颖且有效的商业赞助活动和方式还不多。

艰难筹办呼唤创新开发

从1988年创办至今,七届农运会的筹办,从商业开发的角度看,都是一件难事。

没有强大的品牌效应、没有高水平的竞技、没有大牌明星的号召力,这是农运会在商业开发模式下遇到的最大难题,甚至可能是无解的难题。

但正因为农运会不是奥运会,所以并不需要套用纯粹运动会的开发模式,艰难的筹办才正需要创新的开发思路。也许,开幕式上的“另类创新广告”,从一个侧面,也提示了农运会的市场开发,更需要自身独特的规则和方式。

南阳市在农运会将目光扩展到赛场外,把农运会营销和南阳的城市营销结合起来。其中,一个成功的典范是,李宁公司为农运会提供了700多万元的赞助,还在农运会主场馆旁建起了第二个李宁体育园。这个公益性的体育主题公园,提升了城市品位,还为主场馆在赛会结束后的运营创造了空间和人气。业内人士也提出,农博会与农运会的捆绑开发,开幕式等活动体现赞助商利益等,都值得探讨。

农运会的关注度十分局限。如果单从赛事本身考虑市场开发,难度较大,如何从更高的视角出发,创新营销模式,还有待探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